典型例題一:(2018·全國高三)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蜜蜂可以大量集中採蜜的地方被稱為蜜源地。東非高原是世界蜂蜜生產和出口的重要地區,蜜源地集中在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三國,這三國的蜂蜜產量佔非洲蜂蜜總產量的70%以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非洲蜂蜜的國際市場佔有率低、競爭力弱。右圖為衣索比亞、肯亞、坦尚尼亞三國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 非洲蜂有著極強的繁殖能力和遷徙能力,其產蜜能力也較高。然而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蜜蜂覓食和採集花蜜受到較大威脅。
(1)東非高原蜜源地易遭遇水旱災害,說明該自然災害的成因及其對蜂蜜生產的不利影響。
(2)分析東非高原地區蜜源種類多,蜂群繁殖速度快的原因。
(3)為促進非洲蜂蜜產業的發展,請你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參考答案:
(1)原因:全球氣候變化、全球大氣環流異常導致熱帶草原地區的蒸發、降水條件發生變化,從而使得水旱災害多發。不利影響:蜜源地植被生長受到威脅,蜂蜜產量減少。
(2)蜜源種類多的原因:地處熱帶,水熱條件較好,利於植被生長;地勢落差大,氣候的垂直差異性明顯,自然環境複雜,植被(蜜源)種類豐富。蜂群繁殖速度快的原因:地處熱帶,氣溫高,利於生物快速繁殖。
(3)保護蜜源地自然環境;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延長產業鏈,提高蜂蜜加工水平;加大宣傳力度,著力打造蜂蜜品牌,開拓國際市場;改進蜂蜜生產方式,規模化飼養蜜蜂,實現科學化管理等。
典型例題二:(2018·廣東高三)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東非地區指非洲東部地區,通常包括蘇丹、南蘇丹、盧安達、蒲隆地、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厄利垂亞、肯亞、吉布地、烏幹達、坦尚尼亞和印度洋西部島國塞席爾、模里西斯,這些國家經濟欠發達,生態環境脆弱。由於長期從中東地區進口油氣,東非地區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油氣資源較貧乏的地區之一。但在過去的幾年中,肯亞、坦尚尼亞和烏幹達境內都發現了大量的原油礦藏。我國石油公司正積極參與東非地區油氣資源勘探與油氣田建設。下圖為東非地區位置分布示意圖。
(1)分析東非地區長期從中東地區進口油氣的原因。
(2)分析投資東非油氣工業投資的不利社會因素。
(3)說明我國石油公司積極參與東非地區油氣資源勘探與油氣田建設的意義。
(4)為了促進東非地區經濟的發展,有以下兩種措施,請選擇其一,評價其對東非地區的影響。
措施①:以豐富的石油資源為基礎,大力發展石化工業。
措施②:大力開採石油,並將大部分石油資源外運出口。
參考答案:
(1)東非地區各國石油資源勘探開發時間較晚;東非地區各國經濟欠發達,基礎設施不完善,油氣資源開採、加工能力弱;隨著經濟的發展,東非地區各國對油氣資源的需求量持續增加;東非地區距離石油資源豐富的中東地區較近。
(2)基礎設施較為薄弱,增加了運營成本;油氣勘探開發存在資源風險;治安較差,民族宗教關係複雜,本土意識強,存在潛在安全隱患;邊界領土爭端,周邊國家恐怖活動時有發生。
(3)有利於把東非地區打造成我國與非洲能源合作的新基地,進一步促進我國和非洲的經濟合作;有利於增加我國油氣資源的進口渠道,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有利於促進東非地區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利於增加東非地區石油資源的開採量。
(4)措施①:有利影響:發展石化工業能夠促進東非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該地區工業化水平;能夠帶動東非地區各國就業;能夠增加石油資源的附加值,促進東非地區經濟的發展。
不利影響:大力發展石化工業會加重東非地區的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
措施②:有利影響:石油外運出口可以將資源優勢直接轉化成經濟優勢,促進該地區經濟的發展;石油外運出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和對生態的破壞。
不利影響:經濟增長依賴石油出口,經濟結構較為單一,經濟發展不穩定;大力開採石油可能導致資源枯竭,不利於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典型例題三:(2018·甘肅西北師大附中高三)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當地時間2017年5月31日,全長480千米,由中國企業承建的連接肯亞首都奈洛比與東非第一大港蒙巴薩的蒙內鐵路舉行通車儀式。蒙內鐵路是東非鐵路網的起始段,鐵路穿越東非裂谷帶和多個野生動物保護區,沿線火山灰土分布廣泛,土質疏鬆,雨季土壤遇水易軟化。東非鐵路建設的遠期規劃是連接肯亞、坦尚尼亞、烏幹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南蘇丹等東非6國。下圖為東非局部地區簡圖。
(1)描述圖示地區鐵路線及其布局的特點。
(2)說出蒙內鐵路建設過程中可能面臨的主要自然障礙。
(3)分別指出奈洛比地區和索馬利亞沿岸自然帶的名稱,並分析奈洛比所處自然帶的成因。
(4)簡述蒙內鐵路的通車對東非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
參考答案:
(1)連接內陸和沿海港口;大致為東西走向;分布不均,線路較少
(2)地勢起伏較大;斷裂發育,地質條件複雜;土壤疏鬆,遇水軟化,地基不穩;乾季淡水缺乏;野生動物、蚊蟲侵襲等
(3)奈洛比地區為熱帶草原帶,索馬利亞沿岸為熱帶荒漠帶。成因:奈洛比位於靠近赤道的東非高原上,地勢較高,空氣對流較弱,降水較少,形成了熱帶草原帶。
(4)蒙內鐵路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東非地區鐵路網;增強東非國家的運輸能力;促進該地區資源的開發;促進東非各國經濟發展;推進東非地區的互聯互通和一體化建設。
典型例題四:閱讀非洲肯亞相關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肯亞境內多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東非大裂谷東支縱切高原南北,大裂穀穀底分布著深淺不等的湖泊,並屹立著許多火山。農業是肯亞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鮮花產業發展較快,出口鮮花約佔歐盟市場的1/3。肯亞航空業較為發達,與30多個歐美國家和地區通航。
(1)簡述肯亞的地理位置特徵及其意義。
(2)說出肯亞境內的主要氣候類型及其成因。
(3)結合沿AB線地形剖面圖,推斷肯亞境內降雨高值區分布的大致位置並說明其成因。
(4)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東非大裂穀穀底多湖泊、火山的成因。
(5)分析肯亞鮮花出口業快速發展的優勢條件。
參考答案:
(1)位置:肯亞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全境位於熱帶;東南瀕臨印度洋北與衣索比亞、東北與索馬利亞交界,西與烏幹達、西南與坦尚尼亞接壤。
意義:地處赤道附近,水熱充足,有利於作物生長;與多國接壤利於與鄰國的交往和合作;東南臨海,有利於發展海洋事業。
(2)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成因:境內多高原,地勢高
(3)分布:西(南)部,維多利亞湖東側。
成因:印度洋暖溼偏東風受山地阻擋,氣流抬升,形成地形雨;赤道地區對流旺盛。
(4)東非大裂谷為板塊的張裂地區,地殼不穩定,多地層陷落湖及火山
(5)自然:高原地勢起伏較小;氣候暖熱;降水豐富;土質較好。
典型例題五:(2019·江西高三)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目前,東非已經成為非洲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肯亞鮮花出口位居全球第三,其中產自高原的玫瑰品種多、花期長,深受中國顧客歡迎。2015 年 8 月起,南航開啟廣州直飛奈洛比新航線。下圖為東非局部地區簡圖。
材料二 恩貢山坐落於肯亞南部,沿著東非大裂谷分布。2018 年9月由中國交建承建的內馬鐵路(肯亞首都奈洛比至邊境城市馬拉巴)一期恩貢山隧道安全順利貫通。內馬鐵路是中國「一帶一路」深入非洲大陸的標杆工程。
材料三 盧安達是非洲大陸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在摸索發展道路時沒有採用南非的資源密集型模式,而是借鑑中國經濟騰飛的經驗,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
(1)簡要分析肯亞將中國確定為鮮花出口新興市場的依據。
(2)簡要分析恩貢山隧道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題。
(3)簡述內馬鐵路的修建對肯亞的意義。
(4)說明盧安達工業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原因。
參考答案:
(1)①中國經濟發展快,鮮花消費市場廣闊;②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③冷藏、保鮮技術的進步;④中肯關係友好,政策支持。(任答3點)
(2)①穿越斷裂帶,地質條件複雜,技術要求高;②雨季較長,施工難度大;③當地經濟落後,基礎設施薄弱,後勤保障條件差。
(3)①完善肯亞交通運輸網,加強地區間聯繫;②帶動採礦業、旅遊業等相關產業發展, 促進沿線經濟發展;③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當地人民生活水平;④推動肯亞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任答3點)
(4)原因:①盧安達為內陸小國,資源有限;②工業基礎薄弱,資金欠缺,技術落後;③ 勞動力豐富廉價;④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非洲轉移。(任答3點)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