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第二講:世界主要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020-12-05 博易地理

考點詳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自然環境

(一) 地形

1、高原為主,「高原大陸」。東非高原、衣索比亞高原、南非高原、東非裂谷帶、剛果盆地。

2、主要地形區:

(1)東非大裂谷

範圍:南起贊比西河口,北經紅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

形成:板塊張裂處斷裂形成

特點:兩岸懸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連串。

有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有非洲最深而狹長的湖泊坦噶尼喀湖,也有非洲最大的湖泊維多利亞湖,他們兩者都屬於斷裂下陷湖。

(2)剛果盆地:

內流湖地殼上升,剛果河下切,湖水外洩而成為世界最大盆地,剛果河是世界水力資源最豐富的河流,剛果河下遊沒有形成三角洲。

3、海岸線:

平直,海灣、半島、島嶼少。最大海灣幾內亞灣;最大島嶼馬達加斯加島,南端有好望角

(二) 氣候——炎熱多雨熱帶大陸

有「熱帶大陸」之稱。熱帶草原面積廣闊,氣候類型大致呈南北對稱分布。以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南部南回歸線附近;地中海氣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區。

[注意]位於赤道地區的東非高原為什麼是熱帶草原氣候,而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地區在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下,氣流上升,終年形成大量降水,因而形成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但位於赤道的東非高原,因地勢較高,氣溫大大降低,上升氣流減弱,降水量減少,因而形成熱帶草原氣候。屬於典型的非地帶性。

(三)水文

剛果河水量豐富,贊比西河、尼日河水量季節變化大;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

(四) 礦產:

銅礦—剛果民主、尚比亞;黃金—南非、加納;金剛石—民主剛果、南非;石油—奈及利亞;鋁土-幾內亞。

二、人文環境

(一)居民

黑種人故鄉:90%以上是黑種人,有「黑非洲」之稱,少數外來移民。

(二)經濟

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許多國家發揮各自在礦產、森林、畜產和熱帶經濟作物(可可、咖啡、油棕)方面的優勢,生產一兩種工業發達國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級產品,用於出口作為本國經濟的支柱。糧食供應不足。單一商品經濟為主,農產品加工。最發達的國家是南非,約翰尼斯堡是該國最大城市和採金中心。

(三) 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

人口:自然增長率居各洲之首,增長速度超過糧食增長速度,人均量各洲最低

糧食:中非、西非、東非缺糧最為嚴重

環境:人們為了生存,採取了濫砍、亂墾、亂牧,致使環境惡化。

解決途徑:保護自然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加強民族團結。

三、主要國家

(一)南非

(1) 地處南半球,有「彩虹之國」之美譽,位於非洲大陸的最南端,陸地面積為1219090平方公裡,其東、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環抱。行政首都普利托利亞,立法首都開普敦。繞著好望角的航線是世界最為繁忙的航線之一,臨近好望角的開普敦,也是南非最大的港口。

(2) 礦產豐富,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金剛石、鈾、銻的重要產地,約翰尼斯堡是金礦開採和機構製造中心。

(3)南非作為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成了全球各地旅遊觀光人士的第一選擇。

(二)尚比亞

(1)尚比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Zambia)是非洲中南部的一個內陸國家,大部分屬於高原地區。北靠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鄰坦尚尼亞、東面和馬拉威接壤、東南和莫三比克相連、南接辛巴威、波札那和納米比亞,西面與安哥拉相鄰。

(2)尚比亞因贊比西河而得名,也是剛果河的發源地。銅礦較為豐富,別稱為銅礦之國。尚比亞是撒哈拉南部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一千萬人口中約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內。相比周圍各國,尚比亞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交通。

(3)尚比亞總人口1659萬,大多屬班圖語系黑人。有73個民族。其中,城市人口佔41.5%,農村人口佔58.5%,人口年增長率3.0%左右。尚比亞在2014年前列為不發達國家而不是發展中國家。然而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尚比亞的人類發展指數已達「中」水平,意味著尚比亞已發展成一個發展中國家。

——知乎

知識拓展

好望角

好望角是非洲西南端的岬角。介於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北距南非第二大城市開普敦52千米,附近有南非軍港西蒙斯敦。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在尋找歐洲通向印度的航路時,船隊被強風吹到非洲南端的一個岬角上,因多風暴,取名風暴角,但從此通往富庶的東方航道有望,故後改稱好望角。

為什麼好望角多暴風呢?

有豐富航海經驗的海員,都知道好望角的暴風特別多;不論在哪一個季節、哪一個月份,船舶繞好望角航行時,總會遇到強勁的西風和狂浪。這是什麼緣故呢?

原來繞好望角的航道,接近南緯40度,正好處在副熱帶高壓帶和副極地低壓帶之間。空氣是從高壓區域流向低壓區域的。從副熱帶高壓帶流向副極地低壓帶的空氣,在地球偏向力作用下,南半球吹西北風。由於這一帶的氣流偏轉較大,所產生的風多接近西風,因此人們稱為「盛行西風帶」。

盛行西風帶的風,它的特點是風力大。由於南半球的陸地面積,只佔南半球總面積的19%,因此這個地帶的盛行西風常常可達到暴風級的風力。這裡的風向比較穩定,使海面上經常會產生強有力的狂浪。據統計,這個地帶一年中,大約110天有狂浪,浪高達6米以上,其餘的日子裡,一般浪高也在2米以上。在南緯40~50度的地帶,海洋幾乎覆蓋著整個地表面,這裡所出現的強勁西風及伴生的狂浪就更加兇猛了。

典題精練

下圖為「某島嶼某地理要素等值線(虛線)分布圖」,且a>b=c>d,讀圖回答1~2題。

1、 圖中等值線反映的地理要素是(  )

A. 年日照時數 B. 七月等壓線

C. 七月平均氣溫 D. 年降水量

2、下列與該地理要素等值線的分布特徵關聯度最高的地理因子是(  )              

A. 地形起伏 B. 植被類型  

C. 沿岸洋流 D. 東南信風

解析:

第1題,本題考查等值線圖判讀。根據經緯度和島嶼輪廓可以確定該島嶼是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根據所學的知識,該島中部為山地,受地形、暖流、東南信風的影響,東側迎風坡形成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西側背風坡形成熱帶草原氣候,所以該島東側降水量多於西側;該島東側陰雨天多、西側晴天多,所以西側的年日照時數應該多於東側;若為等壓線,d地處副熱帶高氣壓帶,氣壓應高於a;隨緯度增加,氣溫逐漸降低,該島從北向南,緯度逐漸增加,所以從北向南該島的氣溫也應該是逐漸降低,題幹指出a>b=c>d,與實際氣溫等值線分布吻合。

第2題,本題考查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c線向低緯彎,說明氣溫低,地勢高,這與實際的地形(山地)相符;a、b、d三條等溫線是封閉的;同一緯度,氣溫高低不同;這些現象的產生一定與地形起伏有關。

答案:1、C 2、A

相關焦點

  • 愛地理之 七年級下第八章北部非洲和撒哈拉以南的的非洲
    3)沙漠面積廣大沙漠面積佔全非洲陸地的1/3,撒哈拉沙漠佔全非洲陸地的1/4,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4)河流和湖泊【1】河流季節變化量大(乾濕兩季所致),多峽谷、急流和瀑布(維多利亞瀑布是非洲最大的瀑布)。水能資源豐富,不利航運。【2】尼羅河長6671千米,是世界最長可;剛果河流域面積和流量世界第二位,僅次於南美的亞馬遜河。
  • 填圖記憶與測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位於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東臨印度洋,西瀕大西洋。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種人的故鄉。目前,該區域的黑種人佔總人口90%以上。有"富饒的大陸"之稱,金剛石、黃金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撒哈拉以南非洲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是咖啡、椰棗、油棕和香蕉的原產地。
  •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將飽受低增長與高負債困擾
    據南非新聞24小時1月14日報導,評級機構穆迪發布2021年全球宏觀展望報告指出,202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財政收入和經濟增長仍將深受疫情影響,該地區將不得不繼續與低增長、低收入、高負債和脆弱的償債能力做殊死鬥爭,對該地區主權國家信譽展望整體上偏向負面,2020年該地區經濟增長相比於世界其他地區受到的影響更多
  • 為什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經常會發生乾旱災害?
    世界上不同的地區由於氣候不同,因此年降水量也大不相同,通常我們把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區,稱為「溼潤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間的地區,稱為「半溼潤地區」;年降水量在200毫米至400毫米之間的地區,稱為「半乾旱地區」;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區,稱為「乾旱地區」。
  • 報告稱202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半數人口將成為手機用戶
    報告稱202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半數人口將成為手機用戶 新華社基加利7月16日消息,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16日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發布報告說,撒哈拉以南非洲將是移動用戶數量增長最快的地區,當前至2025
  •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是不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
    從熱量帶的角度來劃分,荒漠自然帶又可以分為「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帶」,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亞洲西亞的阿拉伯半島地區、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南美洲西部的阿卡塔馬沙漠地區、北美洲的西南部地區是熱帶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區。
  • 世衛組織警告: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瘧疾致死人數或超過新冠
    參考消息網11月30日報導據路透社倫敦11月30日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當地時間周一警告,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因服務中斷而死於瘧疾的人數將遠遠超過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世衛組織在其最新全球瘧疾報告中稱,2019年全球有超過40.9萬人——其中大多數是非洲最貧困地區的嬰兒——死於瘧疾,而新冠肺炎幾乎肯定會使2020年的瘧疾致死人數更多。
  • 世界地理小區域——撒哈拉沙漠
    (1)分析撒哈拉沙漠內陸盛產食鹽的原因。(2)結合撒哈拉沙漠的地理環境特徵,說出鹽商隊出發前應做的準備。(3)分析廷巴克圖在「食鹽之路」上成為重要中轉地的主要原因。2020年2月,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連續幾天颳起了強風,捲起了漫天黃沙,大量的沙塵飄過大西洋,抵達美洲(如下圖所示)。據統計,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大西洋、南美等地輸送約1.8億噸的塵土。隨著全球變暖,近年來這種沙塵天氣正在不斷加強,對地球環境帶來深刻的影響。(1)當沙塵飄過大西洋上空時,推斷洋面氣溫的響應過程。
  • 【熱門考區】非洲的地理區域劃分,「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該怎樣...
    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地球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裡,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10.325億)。
  • (知識全集)世界地理第三講:主要國家
    世界地理總共包括3個部分,第一講世界地理概況、第二講世界主要地區,第三講世界主要國家。第三講主要國家將介紹:日本、印度、美國和巴西。由於俄羅斯和澳大利亞已經在第二講中介紹了,第三講就不贅述。世界地理第三講:日本印度:世界第二大發展中國家
  • 初中世界地理「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部分測試題
    成為世界關注焦點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位於   A. 南亞地區 B. 北非地區 C. 西亞地區 D. 中亞地區   2. 中央電視臺某記者被派至中東進行採訪,他住在一所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城市,在那可以看到不同的宗教建築物,請問他最可能去的城市是   A. 麥加 B. 耶路撒冷 C. 杜拜 D. 麥地那   3.
  • 羥基脲:有效改善撒哈拉以南非洲鐮狀細胞貧血兒童的症狀,並且能...
    在全球範圍內,鐮狀血紅蛋白病的發病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最高,每年有超過30萬名嬰兒患病,約佔該地區新生兒的1%。但是在該地區幾乎沒有建立鐮狀細胞貧血的篩查項目,只有少數幾個大型城市中心提供了專門的治療。目前治療SCA的療法有限,儘管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對於控制SCA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羥基脲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但是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發達國家,羥基脲在非洲是否安全有效尚不清楚。
  •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移動數據流量將大幅增長
    據南非獨立傳媒網站1月13日報導,最新愛立信移動報告顯示,到2026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移動數據流量預計將增長近6.5倍,總流量將從2020年的每月0.87EB增至每月5.6EB,每臺智慧型手機的平均流量預計將達到8.9GB。
  • 世界上第二大沙漠,世界上最炎熱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阿爾及利亞說到沙漠,我們往往會聯想到烈日下那一望無際的沙漠。這並不完全正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一個被雪覆蓋的非常寒冷的地方。我們說的是覆蓋1400萬平方公裡的南極沙漠。世界上第二大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它是世界上最炎熱的沙漠。它佔地900萬平方公裡,佔非洲領土總面積的30%,被許多國家瓜分。這是一種驚人的美:這個地區乍一看似乎單調乏味,但實際上風景如畫,一點也不沉悶。
  • 加納將啟動撒哈拉以南非洲首個LNG發電項目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世界石油網站1月7日報導 加納將啟動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首個液化天然氣發電項目,並將自己定位為該地區清潔和廉價燃料的中心。    近年來,從亞洲到拉丁美洲,液化天然氣發電項目蓬勃發展,因為這些項目允許各國從化石燃料轉向清潔能源。
  • 野生動物的世界,世界第一長河,神秘而又充滿矛盾的非洲!
    非洲位於東半球的最西部,全稱是「阿非利加州"。非洲的地理位置特殊,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隔海相望。而東北部是紅海和蘇伊士運河,與亞洲相毗鄰。非洲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洲,非洲的人口主要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種人和北部阿拉伯人為主。
  • 2019年中考地理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知識點複習
    2018年中考地理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知識點複習 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一) 中東 1、位置和範圍:在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地處『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亞、歐、非洲,五海中的裏海是個湖泊,兩個海峽(荷姆茲海峽和土耳其海峽
  • 來自非洲大草原和撒哈拉沙漠的神秘——衣索比亞
    在我們的認知裡面,非洲他是一個水資源匱乏乾旱的國家,他又有著許多極端化的地理形狀和天氣我們所熟悉的撒哈拉沙漠也在那裡,異常的乾旱,而西南部卻是河流和熱帶雨林,簡直就是十分奇怪,那裡的雨水十分的充足,在他的東南部分又是世界上最最最大的熱帶草原,動物大遷徙就是在那裡才能看到,真是個奇怪神秘的國家啊
  • 古代世界可劃分為幾大文明體系
    亞歐非大陸在地理上以撒哈拉沙漠為界,分為撒哈拉沙漠以北的亞歐大陸—北非地區,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亞歐非大陸在地理上以撒哈拉沙漠為界,分為撒哈拉沙漠以北的亞歐大陸—北非地區,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
  • 面積位居世界各大洲第二位的「非洲」,有哪些世界之最?
    非洲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大洲,總面積約為3020萬平方千米,非洲的面積僅次於亞洲,非洲也是世界上人口數量第二多的大洲,在世界七大洲中,非洲擁有許多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世界之最」。從緯度和熱量帶來看,非洲是地處熱帶地區面積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唯一幾乎關於赤道對稱的大洲。非洲的「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發源於非洲東北部的蒲隆地高原,自南向北流動注入地中海,全長6670千米,比世界第二長的亞馬孫河長了近27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