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202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半數人口將成為手機用戶

2020-11-26 澎湃新聞

報告稱202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半數人口將成為手機用戶

新華社基加利7月16日消息,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16日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發布報告說,撒哈拉以南非洲將是移動用戶數量增長最快的地區,當前至2025年間移動用戶年均增長率將達4.6%,到2025年移動用戶數將增加至6億多,佔撒哈拉以南非洲總人口約一半。

這份名為《2019撒哈拉以南非洲移動經濟》的報告在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非洲移動360會議」上發布。報告說,當前至2025年間,奈及利亞和衣索比亞預計將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移動用戶增長率最高的兩個國家,分別達19%和11%。撒哈拉以南非洲新增用戶主要是第一次使用手機的年輕人,這些「數字原生代」數量龐大,將對非洲未來手機使用模式產生巨大影響。

報告顯示,撒哈拉以南非洲3G(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網絡連接數將在2019年超過2G網絡連接數,今年年底有望達到行動網路連接數的45%。在4G網絡使用上,撒哈拉以南非洲落後於世界其他地區,到2018年底,4G連接數僅佔總行動網路連接數的7%,而全球平均水平為44%,原因包括一些國家4G頻譜分配遲滯以及4G網絡部署成本較高等。

不過報告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4G使用情況已開始改善,過去12個月內數個國家分配了新的4G頻譜,4G網絡部署顯著增加。預計撒哈拉以南非洲4G連接數將在2023年超過2G連接數,並於2025年達到總行動網路連接數的23%。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是全球移動通信領域的行業組織,目前其成員包括全球約750家移動運營商和約400家相關企業,如手機製造商、軟體設計商、設備供應商、網際網路公司等。

(本文原題為《報告說202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半數人口將成為移動用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移動通信,撒哈拉,非洲

相關推薦

評論(43)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警告: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瘧疾致死人數或超過新冠
    參考消息網11月30日報導據路透社倫敦11月30日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當地時間周一警告,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因服務中斷而死於瘧疾的人數將遠遠超過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世衛組織在其最新全球瘧疾報告中稱,2019年全球有超過40.9萬人——其中大多數是非洲最貧困地區的嬰兒——死於瘧疾,而新冠肺炎幾乎肯定會使2020年的瘧疾致死人數更多。
  •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移動數據流量將大幅增長
    據南非獨立傳媒網站1月13日報導,最新愛立信移動報告顯示,到2026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移動數據流量預計將增長近6.5倍,總流量將從2020年的每月0.87EB增至每月5.6EB,每臺智慧型手機的平均流量預計將達到8.9GB。
  • 填圖記憶與測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位於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東臨印度洋,西瀕大西洋。2、本區絕大部分地處熱帶,有"熱帶大陸"之稱,地形以高原為主,有"高原大陸"之稱。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種人的故鄉。目前,該區域的黑種人佔總人口90%以上。
  •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將飽受低增長與高負債困擾
    據南非新聞24小時1月14日報導,評級機構穆迪發布2021年全球宏觀展望報告指出,202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財政收入和經濟增長仍將深受疫情影響,該地區將不得不繼續與低增長、低收入、高負債和脆弱的償債能力做殊死鬥爭,對該地區主權國家信譽展望整體上偏向負面,2020年該地區經濟增長相比於世界其他地區受到的影響更多
  • 愛地理之 七年級下第八章北部非洲和撒哈拉以南的的非洲
    【2】重要地形區:撒哈拉沙漠、剛果盆地、東非高原,南非高原、衣索比亞高原(非洲屋脊)、東非大裂谷(地球的傷痕)。2)海岸線平直非洲大陸海岸線平直,缺少海灣和島嶼(島嶼數量最少的大洲)。幾內亞灣是最大的海灣,馬達加斯加島是最大的島,索馬利亞半島是最大的半島、好望角地處大陸西南角,是印度洋與大西洋的分界處。
  • 羥基脲:有效改善撒哈拉以南非洲鐮狀細胞貧血兒童的症狀,並且能...
    在全球範圍內,鐮狀血紅蛋白病的發病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最高,每年有超過30萬名嬰兒患病,約佔該地區新生兒的1%。但是在該地區幾乎沒有建立鐮狀細胞貧血的篩查項目,只有少數幾個大型城市中心提供了專門的治療。目前治療SCA的療法有限,儘管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對於控制SCA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羥基脲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但是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發達國家,羥基脲在非洲是否安全有效尚不清楚。
  • 為什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經常會發生乾旱災害?
    世界上不同的地區由於氣候不同,因此年降水量也大不相同,通常我們把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區,稱為「溼潤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間的地區,稱為「半溼潤地區」;年降水量在200毫米至400毫米之間的地區,稱為「半乾旱地區」;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區,稱為「乾旱地區」。
  • 世界地理第二講:世界主要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考點詳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自然環境(一) 地形1、高原為主,「高原大陸」。東非高原、衣索比亞高原、南非高原、東非裂谷帶、剛果盆地。二、人文環境(一)居民黑種人故鄉:90%以上是黑種人,有「黑非洲」之稱,少數外來移民。
  • 加納將啟動撒哈拉以南非洲首個LNG發電項目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世界石油網站1月7日報導 加納將啟動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首個液化天然氣發電項目,並將自己定位為該地區清潔和廉價燃料的中心。    近年來,從亞洲到拉丁美洲,液化天然氣發電項目蓬勃發展,因為這些項目允許各國從化石燃料轉向清潔能源。
  • 非洲人類發展報告:糧食安全是關鍵
    5月15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撒哈拉以南非洲可持續性人類發展報告,在這份題為《2012年非洲人類發展報告:走向糧食安全的未來》的報告中,聯合國開發署指出,解決飢餓問題是實現撒哈拉以南非洲人類可持續性發展的先決條件。報告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如果不能消除影響其幾乎四分之一人口的飢餓問題,那麼該地區就不能維持其現有的經濟復甦。
  • 非洲於Netflix,是處女地亦是絕緣體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新文化商業,作者丨吳小瓊,編輯丨Amy Wang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被評論屆一致認為是,Netflix爭奪1000億美元全球視頻流媒體霸主地位的最後戰場之一。因為,11億未開發的人口優勢的吸引力不亞於印度。
  • 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2021年1月1日正式啟動 將成為非洲大陸一體化的...
    非盟現任輪值主席拉馬福薩在視頻會議中稱,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將於2021年1月1日開始第一筆交易,這將是非洲大陸一體化項目中最重要的裡程碑之一,非洲自貿區建設將極大促進非洲內部貿易、推進工業化和競爭力,並有助於創造就業機會,其釋放出的區域價值鏈,將幫助非洲更有意義地融入全球經濟。
  • 數字賦能非洲(上):數字網絡蓄勢待發
    並且,未來非洲的網際網路人口將以移動寬帶(3G&4G)網際網路用戶為主。北非六國和東非的吉布地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而在國際海纜連接水平方面始終處於非洲領先地位。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只有曾經處於發達國家行列的南非一度緊隨其後。
  • 聯合國最新報告: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到97億
    報告稱,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預計到2050年,人口將增加近一倍。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劉振民在一份聲明中說:「人口增長最快的地方大部分都在最貧窮國家,因此,人口增長給消除貧困、促進兩性平等、改善醫療保健和提升教育質量帶來了額外的挑戰。」
  • 聯合國報告:2030年全球人口將達85億
    聯合國1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預計到203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85億;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7億。但未來數十年內人口增速將減慢。  這份名為《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的報告稱,未來3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約半數集中在九個國家:印度、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剛果(金)、衣索比亞、坦尚尼亞、印度尼西亞、埃及和美國。
  • 年度報告顯示非洲偷獵大象減少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年度報告顯示,非洲偷獵大象活動減少。研究人員認為,偷獵率下降,得益於中國象牙交易禁令導致象牙需求減少,還由於一些非洲國家政府採取了行動。不過他們指出,雖然情況大有改善,偷獵問題仍然存在,大象依舊處於危險之中。
  • ...各國政府迎難而上 到2025年全球將新增超過900GW的太陽能發電量
    最佳情況然而,如果各國政府能夠解決影響太陽能產業的各種問題——從中國的激勵不確定性到財政狀況非常糟糕的印度公用事業公司,今年將新增超過120吉瓦的發電容量,而明年新增量將達到142吉瓦以上、2022年為149吉瓦,然後從2023年至2025年期間每年新增大約165吉瓦。
  • 研究稱80年後全球人口或比聯合國預測少20億,中國人口將是7.3億
    此項預測稱,80年後中國人口將從現在的14億減少到7.3億。與此同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人口將增加兩倍,達到30億左右,僅奈及利亞一國的人口將在2100年增至近8億,僅次於印度的11億。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主任、該報告的主要作者克里斯多福·默裡表示:「這些預測對環境來說是好消息,糧食生產系統面臨的壓力減輕了,碳排放降低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部分地區也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機會。」「然而,非洲以外的大多數國家將看到勞動力萎縮和人口金字塔倒轉,這將對經濟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
  • 研究報告: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97億
    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15日發表於《柳葉刀》雜誌上的研究預測,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出現負增長。這項由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資助的研究對整個21世紀的「人口持續增長」提出質疑。該研究認為,世界人口在2064年將達到峰值97億,然後到2100年會逐漸下降到88億。
  • 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 到210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五...
    【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據法新社15日報導,長期以來許多人擔憂未來「人口爆炸」將令地球不堪重負。然而,最新一項研究表明,這一擔憂可能有些多餘。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15日發表於《柳葉刀》雜誌上的研究預測,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出現負增長。這項由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資助的研究對整個21世紀的「人口持續增長」提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