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經常會發生乾旱災害?

2021-01-10 地理沙龍號

世界上不同的地區由於氣候不同,因此年降水量也大不相同,通常我們把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區,稱為「溼潤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間的地區,稱為「半溼潤地區」;年降水量在200毫米至400毫米之間的地區,稱為「半乾旱地區」;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區,稱為「乾旱地區」。

乾旱期的非洲大草原

我們通常所說的「乾旱」,一般是指「旱災」,屬於自然災害的一種,乾旱的發生與自然地理環境有很大的聯繫,一般來說溼潤和半溼潤地區乾旱發生的概率較低,而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乾旱發生的概率較高。不過,從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的損失來說,反而是溼潤、半溼潤地區的乾旱所造成的的損失更大。從降水的季節分配來看,年雨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乾旱發生的概率較低,而「夏雨型」的季風(包括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以及「冬雨型」的地中海氣候,在降水較少的乾季也容易發生乾旱災害。

非洲衛星圖和氣候類型分布圖

非洲是一個熱帶大陸,從緯度位置來看基本上關於赤道對稱,整個大陸的緯度範圍大約在南北緯30°之間,從低緯度的赤道往南北兩側分別分布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區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屬於熱帶沙漠氣候,而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是非洲廣闊的熱帶草原,屬於熱帶草原氣候。從氣候成因來看,熱帶草原氣候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乾旱期的非洲大草原

赤道以北的熱帶草原氣候區,當北半球夏季時,氣壓帶風帶往北移動,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這一地區,迎來雨季,而當北半球冬季時,氣壓帶風帶往南移動,這一地區受乾燥的東北信風控制,迎來乾季,此時,這一地區往往容易發生乾旱。赤道以南的熱帶草原氣候區,情況剛好與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區相反,在北半球夏季時,迎來乾季,容易發生乾旱災害。由於非洲地區社會經濟發生水平較低,水利設施落後,抵禦乾旱的能力較弱,容易造成糧食減倉,從而引發糧食危機。

非洲草原上因乾旱而遷徙的動物們

相關焦點

  • 愛地理之 七年級下第八章北部非洲和撒哈拉以南的的非洲
    【2】重要地形區:撒哈拉沙漠、剛果盆地、東非高原,南非高原、衣索比亞高原(非洲屋脊)、東非大裂谷(地球的傷痕)。2)海岸線平直非洲大陸海岸線平直,缺少海灣和島嶼(島嶼數量最少的大洲)。幾內亞灣是最大的海灣,馬達加斯加島是最大的島,索馬利亞半島是最大的半島、好望角地處大陸西南角,是印度洋與大西洋的分界處。
  • 非洲地區是否有冬天,哪些非洲國家會下雪,撒哈拉沙漠會下雪嗎?
    很多人對非洲的天氣有很深的誤解,毫無理由的認為非洲地區常年如夏,氣候炎熱,但現實卻非如此,非洲有些地方也會有溫度很低的時候,甚至會下雪,更甚有些地方還會有積雪,如處在高寒帶的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的雪線以上部分,常年被積雪覆蓋。
  •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是不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
    從熱量帶的角度來劃分,荒漠自然帶又可以分為「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帶」,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亞洲西亞的阿拉伯半島地區、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南美洲西部的阿卡塔馬沙漠地區、北美洲的西南部地區是熱帶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區。
  • 填圖記憶與測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位於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東臨印度洋,西瀕大西洋。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種人的故鄉。目前,該區域的黑種人佔總人口90%以上。撒哈拉以南非洲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是咖啡、椰棗、油棕和香蕉的原產地。
  • 屬於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高溫乾燥的撒哈拉沙漠為什麼也會下雪?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陸地自然帶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主要是隨著水分條件的不斷降低,自然帶不斷更替,荒漠自然帶分布區是世界上氣候最為乾旱的地區。撒哈拉沙漠居然也會下雪荒漠自然帶是指乾旱地區的地貌組合,包括巖漠、礫漠、沙漠和泥漠,其中沙漠是最為我們熟悉的荒漠自然帶。
  • 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亞沙漠,為什麼地處沿海卻氣候十分乾旱?
    地處沿海的巴塔哥尼亞沙漠植被從森林、草原到荒漠的變化,指示著水分條件的不斷降低,所以凡是「荒漠自然帶」分布的地區,都是氣候十分乾旱,降水稀少的地區,荒蕪的地表,沙土裸露,長年累月,通常會形成「沙漠景觀」。
  • 世界地理小區域——撒哈拉沙漠
    (4)可行:撒哈拉地處熱帶,溫度高,且晴天多,太陽能資源豐富;這個設想如果實施即能促進經濟發展,取得經濟效益,還改善了非洲人民的生活質量,並提供大量勞動就業崗位,所以會得到當地政府和民眾的支持;同時會緩解非洲的荒漠化問題,也會得到國際援助。
  • 為什麼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荒漠?
    森林自然帶多分布在溼潤地區,草原自然帶多分布在半溼潤和半乾旱地區,荒漠自然帶多分布在乾旱地區。從年降水量的角度來看,荒漠多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地區,有些地區的年降水量甚至只有幾十毫米,更有甚者在南美洲西側的阿塔卡馬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足0.1毫米,曾經連續91年滴雨未下,被稱為世界「幹極」。
  • 來自非洲大草原和撒哈拉沙漠的神秘——衣索比亞
    在我們的認知裡面,非洲他是一個水資源匱乏乾旱的國家,他又有著許多極端化的地理形狀和天氣我們所熟悉的撒哈拉沙漠也在那裡,異常的乾旱,而西南部卻是河流和熱帶雨林,簡直就是十分奇怪,那裡的雨水十分的充足,在他的東南部分又是世界上最最最大的熱帶草原,動物大遷徙就是在那裡才能看到,真是個奇怪神秘的國家啊
  •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將飽受低增長與高負債困擾
    據南非新聞24小時1月14日報導,評級機構穆迪發布2021年全球宏觀展望報告指出,202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財政收入和經濟增長仍將深受疫情影響,該地區將不得不繼續與低增長、低收入、高負債和脆弱的償債能力做殊死鬥爭,對該地區主權國家信譽展望整體上偏向負面,2020年該地區經濟增長相比於世界其他地區受到的影響更多
  • 極端炎熱的撒哈拉沙漠中,還會有什麼更加極端的「特殊」氣候?
    撒哈拉沙漠位於北非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南部。西起大西洋海岸,東臨紅海。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是阿拉伯語中「沙漠」一詞的音譯。雖然在撒哈拉沙漠地區偶爾可以看到一些小綠洲,但絕大多數的土地是礫石沙漠、巖石沙漠和沙漠。
  • 世界地理第二講:世界主要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考點詳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自然環境(一) 地形1、高原為主,「高原大陸」。東非高原、衣索比亞高原、南非高原、東非裂谷帶、剛果盆地。以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南部南回歸線附近;地中海氣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區。[注意]位於赤道地區的東非高原為什麼是熱帶草原氣候,而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 非洲「撒哈拉沙漠」和我國「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形成原因相同嗎?
    在陸地自然帶的分類中,主要包括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三大類,產生三大類自然帶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水分」的多少,在溼潤、半溼潤地區多分布森林自然帶,在半乾旱、半溼潤地區多分布草原自然帶,在乾旱地區多分布荒漠自然帶。
  • 非洲最乾旱國家發現萬年深層地下水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又是什麼原因致使它變成了沙漠呢?
    也許,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沙漠,它也是最大的非極地沙漠,面積約為900萬平方公裡,也就是說,其面積幾乎和美國的領土面積一樣。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該地區氣候條件非常惡劣,但是,如果你認為撒哈拉沙漠除了沙子之外沒有其他東西的話,那你就錯了。
  • 關於撒哈拉沙漠,你了解多少?
    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公裡,約佔非洲大陸的10% 。 它的東面以紅海為界,西面延伸到大西洋。 在北部,撒哈拉沙漠的北部邊界是地中海,而在南部,它的盡頭是薩赫勒,在這個地區的沙漠景觀逐漸轉變成半乾旱的熱帶稀樹草原。
  •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和我國南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成因相同嗎?
    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子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降水稀少,氣候乾旱的荒漠地區,是荒漠自然帶的一類。沙漠在全球分布廣泛,其中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總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千米,除此之外在亞洲的阿拉伯半島、中亞地區、我國的新疆、巴基斯坦等地都廣泛的分布有沙漠。
  • 撒哈拉沙漠還能重新變回綠洲嗎?
    撒哈拉沙漠的轉變發生在上次冰河期結束,大約1.1萬年前至5000年前的期間。翠綠的植被生長在沙丘之上,降雨的增多把乾旱的凹地變為湖泊。非洲北部大約900萬平方公裡的地區成為綠洲,成群的河馬、羚羊、大象和歐洲野牛等動物被茁壯的草叢和灌木吸引而來,大快朵頤。
  • 同屬熱帶的亞馬孫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為什麼自然環境卻截然不同?
    亞馬孫平原和撒哈拉沙漠從全球來看,非洲的大部分地區都處在熱帶,被稱為熱帶大陸,亞洲的西亞、南亞、東南亞大部分地區,澳大利亞的中北部地區,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亞馬孫平原、蓋亞那高原和奧裡諾科平原地區,中美地峽、加勒比海地區和北美洲的墨西哥高原等地都位於熱帶地區。這些地處熱帶的區域,其共同特徵就是氣溫大多表現為「終年高溫,年均溫高,氣溫年較差小」,也就是長夏無冬。
  • 報告稱202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半數人口將成為手機用戶
    報告稱202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半數人口將成為手機用戶 新華社基加利7月16日消息,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16日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發布報告說,撒哈拉以南非洲將是移動用戶數量增長最快的地區,當前至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