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圖記憶與測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填圖記憶
1、黑種人的故鄉: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位於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東臨印度洋,西瀕大西洋。
2、本區絕大部分地處熱帶,有"熱帶大陸"之稱,地形以高原為主,有"高原大陸"之稱。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種人的故鄉。目前,該區域的黑種人佔總人口90%以上。
3、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廣泛。一般用樹枝、木棍構架,房頂鋪茅草。
4、非洲的氣候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其中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
5、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礦產資源的寶庫,不僅種類多,而且儲量大。有"富饒的大陸"之稱,金剛石、黃金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撒哈拉以南非洲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是咖啡、椰棗、油棕和香蕉的原產地。
6、由於歷史上長期受殖民主義者佔領和掠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緩慢,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製成品。由於工業製成品的價格比初級產品貴得多,因此,這些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
7、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由於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這些做法導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劇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
填圖測試(總分420分,錯一空扣10分)
1、黑種人的故鄉: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位於世界上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_以南,東臨_____________,西瀕_____________。
2、本區絕大部分地處熱帶,有"_____________"之稱,地形以_____________為主,有"_____________"之稱。撒哈拉以南非洲是_____________的故鄉。目前,該區域的黑種人佔總人口90%以上。
3、_____________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廣泛。一般用樹枝、木棍構架,房頂鋪茅草。
4、非洲的氣候以_____________為軸_____________分布:分別是_____________氣候,_____________氣候,_____________氣候和_____________氣候。其中_____________氣候分布最廣。
5、撒哈拉以南非洲是_____________的寶庫,不僅種類多,而且儲量大。有"_____________"之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撒哈拉以南非洲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原產地。
6、由於歷史上長期受殖民主義者佔領和掠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緩慢,出口_____________產品,進口_____________。由於工業製成品的價格比初級產品_____________得多,因此,這些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於_____________地位。
7、_____________問題:非洲的_____________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由於_____________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這些做法導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劇了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逐步惡化。
訓練強化
《非洲三萬裡》是作家畢淑敏乘坐蒸汽機車"非洲之傲"從南非的開普敦一直走到坦 桑尼亞的三蘭港後寫下的旅行心得。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開普敦位於_______(南/北)半球,地處__________________洋和______洋的交匯處。(2)作者乘坐"非洲之傲",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觀有 ______ (選擇填空)A.遮天蔽日的熱帶雨林 B.草原上悠閒漫步的長勁鹿C.一望無際的沙漠 D.高原上飛快奔跑的藏羚羊書中有一段畢淑敏和導遊的對話:畢老師:"面對乾季剛剛過去雨季尚未來臨的乾癟草原,實在難以想像它如何養活龐大的動物群。"導遊:"你想的很有道理,但請不要忘了,動物是活的,它們會遷徙。"(3)結合基塔萊、多多馬的降水量柱狀圖,判斷畢老師此時旅行的月份可能是______(選擇填空)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4)野生動物在坦尚尼亞的多多馬與肯亞的基塔萊之間遷徙,請解釋動物大遷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書中提到"尼羅河雖然是非洲第一長河,卻不是流量最大的河,剛果河才是非洲流量最大的河。"請說明剛果河流量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猴麵包樹是非洲草原上的著名樹種,樹冠巨大,樹幹粗壯且木質疏鬆,鬆軟的木質能吸收並貯存水分(如圖),其植物特點主要是為了適應________(選擇填空)
A.基塔萊全年炎熱的特點 B. 基塔萊全年多雨的特點C.多多馬冬冷夏熱的特點 D. 多多馬乾溼季分明的特點(7)書中寫到"當地人把非洲比作一隻長長的象牙,它的尖端(南非)一點兒都不窮,真正窮苦的地方多集中在非洲中部。"南非經濟發達的原因是______(選擇填空)A. 地理位置優越 B.礦產資源豐富C.產業結構單一 D.熱帶作物豐富(8)為了促進基塔萊旅遊業發展,當地政府採取的合理措施有____(選擇填空)①轉變當地原始農業,建立國家公園 ②鼓勵工廠投入生產,帶動當地就業③籤訂"禁止象牙買賣"國際協議,保護動物 ④大力發展以狩獵為主的特色旅遊項目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②④
【答案】
(1)南 印度 大西 (印度、大西順序可顛倒) (2)B(3)D(4)多多馬與基塔萊都為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分幹、溼兩季,兩地分別位於南北半球, 乾濕季相反,動物逐水草而居,因此在南北半球之間來回遷徙。(5)剛果河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年降水量大,因此河流水量大。(6)D(7)B(8)B
【解析】
(1)本題考查開普敦的半球位置和海陸位置,旨在考查學生提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半球的劃分方法和世界海陸分布概況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讀圖可知,開普敦位於南半球,地處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匯處。(2)本題考查非洲的自然景觀,旨在考查學生提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非洲自然地理概況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讀圖可知,"非洲之傲"列車途徑地中海氣候區和熱帶草原氣候區,沒有遮天蔽日的熱帶雨林,也沒有一望無際的沙漠,只有草原上悠閒漫步的長勁鹿;藏羚羊是青藏高原上的精靈,在非洲之傲"列車上不可能看到。故選B。(3)本題考查非洲的氣候特點,旨在考查學生提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讀方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通過畢老師和導遊的對話和閱讀材料可知,他們討論的地點在南半球的熱帶草原地區,結合多多馬的降水量柱狀圖,能符合"面對乾季剛剛過去雨季尚未來臨的乾癟草原"的時間只有10月份,故選D。(4)本題考查動物遷徙的原因,旨在考查學生提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熱帶草原氣候降水的季節差異及南北半球溼季的差異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讀圖可知,多多馬與基塔萊都為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分幹、溼兩季,兩地分別位於南北半球, 乾濕季相反,動物逐水草而居,因此在南北半球之間來回遷徙。(5)本題考查剛果河流量大的原因,旨在考查學生提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剛果河流域的氣候特點是解答本題的關鍵。剛果河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年降水量大,因此河流水量大。(6)本題考查猴麵包樹生態適應性的原因,旨在考查學生提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猴麵包樹分布區的氣候特點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猴麵包樹分布在熱帶草原氣候區,全年高溫,分乾濕兩季,為了適應乾季降水的不足,猴麵包樹在體內儲存了大量水分,故選D。(7)本題考查南非經濟發達的原因,旨在考查學生提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南非經濟發展概況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讀圖可知,南非礦產資源豐富,發達的礦業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故選B。(8)本題考查基塔萊旅遊業發展的措施,旨在考查學生提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旅遊業的特點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轉變當地原始農業,建立國家公園,籤訂"禁止象牙買賣"國際協議,保護動物都是為了保護當地原始面貌,促進旅遊業發展;鼓勵工廠投入生產,帶動當地就業與旅遊業發展無關,會破壞草原的原始面貌,不利於旅遊業的發展;大力發展以狩獵為主的特色旅遊項目會破壞生物多樣性,也不可取。故①③正確,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