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位於北非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南部。西起大西洋海岸,東臨紅海。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是阿拉伯語中「沙漠」一詞的音譯。雖然在撒哈拉沙漠地區偶爾可以看到一些小綠洲,但絕大多數的土地是礫石沙漠、巖石沙漠和沙漠。由於地處非洲熱帶地區,低緯度地區的極端高溫和乾旱與其他沙漠不同,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沙漠氣象災害。
「旱雨」災害是撒哈拉沙漠地區特殊的氣象災害之一。乾旱在沙漠裡是正常的,但雨怎麼會在乾旱中變成災難呢?原來這是撒哈拉沙漠特有的「旱雨」。在沙漠中,有時會有冷空氣流動,逐漸烏雲密布,很快就會有真正的陣雨落下,但雨水落不到地面就蒸發消失了。地面仍然乾燥,因此被稱為「幹雨」。這種雨會讓人懷疑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覺,所以又叫「幻雨」。
雨為什麼會消失?沙漠地面上的碎石被熱帶烈日炙烤,空氣溫度也很低,空氣中的水分全部乾涸。這些高溫乾燥空氣量迅速膨脹,比例不斷減小和上升,形成一股上升的乾燥高溫氣流。在高空降雨過程中,低空乾燥高溫氣流上升後,雨水迅速蒸發。在它降落到地面之前,雨已經蒸發了。
雨好不容易就快來到地面,由於極端的環境它又重新回到了高空。「旱雨」不僅使地面旱災持續,而且預示著沙漠異常高溫。
這種異常高溫還可滋生大規模的「雨蒸風」揚沙、暴雨和沙塵暴災害。因此,「旱雨」也是沙漠沙塵暴災害的前兆。
「雨蒸風」是沙漠地區長期大範圍晴空所產生的一種大範圍高溫上升氣流,使沙漠處於異常高溫之下。這種氣流足以使雨水在半空中完全蒸發,因此被稱為「雨蒸風」。
這種氣流乾燥而強烈。它迅速上升到高空,把地面上的沙塵帶到空中,從而產生沙塵;它的迅速上升使地面附近的空間形成一個大範圍的負壓區,勢必促使大量空氣填充真空,從而導致地面發生大風暴。沙塵暴將導致災難性的沙塵暴。
撒哈拉沙漠「雨蒸風」引發的沙塵暴,是中國北方普通沙塵暴無法比擬的。比如剛剛撒哈拉沙漠還是晴朗天空,可能就會在突然間颳起大風和沙塵。飛揚的沙塵甚至能覆蓋整個天空,能把天空遮蔽的漆黑如夜。像鵝蛋一樣大的鵝卵石被颳得滿地都是,打在腳踝上皮破血流,甚至發生骨裂、骨折;風沙刮在臉上像針扎一樣痛,甚至能刺破皮膚流血。
有時天空中捲起的大量沙塵會突然落到地上,驅趕駱駝隊穿越沙漠的隊伍,最怕的就是遇到這種突然飄落的沙塵。人和駱駝必須迅速行動,以避免被埋在沙子裡造成傷亡。
當地經驗豐富的阿拉伯人發現「雨蒸風」災害即將來臨時,他們會立即尋找有利的地形,迅速將沙漠駱駝隊帶到一個更安全的地方躲避。這時,這時他們用寬大的阿拉伯長袍和頭巾把自己從頭到腳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在沙塵暴中撐著,然後在沙塵暴結束後出發。
在極為乾燥的撒哈拉沙漠,有時會出現大霧瀰漫的災難性天氣。在幾乎零溼度的沙漠空氣中,小水滴能凝結嗎?當然不是。然而,任何小水滴都不能形成能見度極低的霧,這是撒哈拉沙漠特有的幹霧。形成濃霧的不是水滴,而是充滿乾燥空氣的灰塵。
在一些無風的日子裡,無數微小的塵埃顆粒長期懸浮在低空,既不能沉降也不能分散。因此,沙漠中的能見度大大降低,視覺上與普通霧無異。有時在乾燥的霧中能見度會下降到100米甚至更低,使穿越沙漠的駱駝隊面臨致命的危險。因為如果人的視覺距離小於1000米,即使是最有經驗的阿拉伯商人也無法辨別方向。在茫茫沙漠中迷失是不可避免的。
等待幹霧散去可能需要兩三天,但也可能需要10天左右,所以水和食物根本不夠,所以人們有時不得不在幹霧中出行。為了避免迷路和進入沙漠深處的死亡地點,當地阿拉伯沙漠駱駝隊在穿越沙漠最容易迷路的危險區域時,每隔一定距離都會鋪設一塊石頭作為標記。一旦發現可能迷路,就應該立即按照標示的路線原路返回,一路一塊地取回石頭。
迷途的人在回來的路上找回了錯誤的標記,成功穿越險境的駱駝隊也留下了正確的標記,這對後來的駱駝隊很方便。後來,駱駝隊沿著前人的正確道路,沿途把自己的石塊也放在路邊石塊旁以便指引後來的駱駝隊。
多年來,數以萬計的駱駝商隊沿著正確的道路穿越沙漠。道路兩旁,駱駝隊擺放的石頭越來越多,形成了了石堆。如今,在穿越沙漠的危險道路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堆石頭,這些石頭成了指引駱駝隊前進的標誌。到目前為止,阿拉伯駱駝隊仍然保持著當時的傳統習俗,不斷在路邊的石堆路標上添加石塊,使其更加醒目,易於辨別。有了這些地標,即使在乾燥的霧天,你也能正確識別方向,安全走出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