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炎熱的撒哈拉沙漠中,還會有什麼更加極端的「特殊」氣候?

2020-09-29 宇宙小百科

撒哈拉沙漠位於北非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南部。西起大西洋海岸,東臨紅海。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是阿拉伯語中「沙漠」一詞的音譯。雖然在撒哈拉沙漠地區偶爾可以看到一些小綠洲,但絕大多數的土地是礫石沙漠、巖石沙漠和沙漠。由於地處非洲熱帶地區,低緯度地區的極端高溫和乾旱與其他沙漠不同,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沙漠氣象災害。

「旱雨」成災

「旱雨」災害是撒哈拉沙漠地區特殊的氣象災害之一。乾旱在沙漠裡是正常的,但雨怎麼會在乾旱中變成災難呢?原來這是撒哈拉沙漠特有的「旱雨」。在沙漠中,有時會有冷空氣流動,逐漸烏雲密布,很快就會有真正的陣雨落下,但雨水落不到地面就蒸發消失了。地面仍然乾燥,因此被稱為「幹雨」。這種雨會讓人懷疑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覺,所以又叫「幻雨」。

雨為什麼會消失?沙漠地面上的碎石被熱帶烈日炙烤,空氣溫度也很低,空氣中的水分全部乾涸。這些高溫乾燥空氣量迅速膨脹,比例不斷減小和上升,形成一股上升的乾燥高溫氣流。在高空降雨過程中,低空乾燥高溫氣流上升後,雨水迅速蒸發。在它降落到地面之前,雨已經蒸發了。

雨好不容易就快來到地面,由於極端的環境它又重新回到了高空。「旱雨」不僅使地面旱災持續,而且預示著沙漠異常高溫。

這種異常高溫還可滋生大規模的「雨蒸風」揚沙、暴雨和沙塵暴災害。因此,「旱雨」也是沙漠沙塵暴災害的前兆。

「雨蒸風」和沙塵暴

「雨蒸風」是沙漠地區長期大範圍晴空所產生的一種大範圍高溫上升氣流,使沙漠處於異常高溫之下。這種氣流足以使雨水在半空中完全蒸發,因此被稱為「雨蒸風」。

這種氣流乾燥而強烈。它迅速上升到高空,把地面上的沙塵帶到空中,從而產生沙塵;它的迅速上升使地面附近的空間形成一個大範圍的負壓區,勢必促使大量空氣填充真空,從而導致地面發生大風暴。沙塵暴將導致災難性的沙塵暴。

撒哈拉沙漠「雨蒸風」引發的沙塵暴,是中國北方普通沙塵暴無法比擬的。比如剛剛撒哈拉沙漠還是晴朗天空,可能就會在突然間颳起大風和沙塵。飛揚的沙塵甚至能覆蓋整個天空,能把天空遮蔽的漆黑如夜。像鵝蛋一樣大的鵝卵石被颳得滿地都是,打在腳踝上皮破血流,甚至發生骨裂、骨折;風沙刮在臉上像針扎一樣痛,甚至能刺破皮膚流血。

有時天空中捲起的大量沙塵會突然落到地上,驅趕駱駝隊穿越沙漠的隊伍,最怕的就是遇到這種突然飄落的沙塵。人和駱駝必須迅速行動,以避免被埋在沙子裡造成傷亡。

當地經驗豐富的阿拉伯人發現「雨蒸風」災害即將來臨時,他們會立即尋找有利的地形,迅速將沙漠駱駝隊帶到一個更安全的地方躲避。這時,這時他們用寬大的阿拉伯長袍和頭巾把自己從頭到腳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在沙塵暴中撐著,然後在沙塵暴結束後出發。

幹霧

在極為乾燥的撒哈拉沙漠,有時會出現大霧瀰漫的災難性天氣。在幾乎零溼度的沙漠空氣中,小水滴能凝結嗎?當然不是。然而,任何小水滴都不能形成能見度極低的霧,這是撒哈拉沙漠特有的幹霧。形成濃霧的不是水滴,而是充滿乾燥空氣的灰塵。

在一些無風的日子裡,無數微小的塵埃顆粒長期懸浮在低空,既不能沉降也不能分散。因此,沙漠中的能見度大大降低,視覺上與普通霧無異。有時在乾燥的霧中能見度會下降到100米甚至更低,使穿越沙漠的駱駝隊面臨致命的危險。因為如果人的視覺距離小於1000米,即使是最有經驗的阿拉伯商人也無法辨別方向。在茫茫沙漠中迷失是不可避免的。

等待幹霧散去可能需要兩三天,但也可能需要10天左右,所以水和食物根本不夠,所以人們有時不得不在幹霧中出行。為了避免迷路和進入沙漠深處的死亡地點,當地阿拉伯沙漠駱駝隊在穿越沙漠最容易迷路的危險區域時,每隔一定距離都會鋪設一塊石頭作為標記。一旦發現可能迷路,就應該立即按照標示的路線原路返回,一路一塊地取回石頭。

迷途的人在回來的路上找回了錯誤的標記,成功穿越險境的駱駝隊也留下了正確的標記,這對後來的駱駝隊很方便。後來,駱駝隊沿著前人的正確道路,沿途把自己的石塊也放在路邊石塊旁以便指引後來的駱駝隊。

多年來,數以萬計的駱駝商隊沿著正確的道路穿越沙漠。道路兩旁,駱駝隊擺放的石頭越來越多,形成了了石堆。如今,在穿越沙漠的危險道路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堆石頭,這些石頭成了指引駱駝隊前進的標誌。到目前為止,阿拉伯駱駝隊仍然保持著當時的傳統習俗,不斷在路邊的石堆路標上添加石塊,使其更加醒目,易於辨別。有了這些地標,即使在乾燥的霧天,你也能正確識別方向,安全走出沙漠。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引發極端氣候,撒哈拉沙漠突降暴風雪,局部深達1米
    可是對於遙遠的撒哈拉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撒哈拉沙漠形成於約250萬年前,是世界僅次於南極洲的第2大荒漠,面積約906萬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沙質荒漠。 撒哈拉年平均日氣溫約20℃。平均冬季氣溫為13℃,夏季極熱最高氣溫曾達到創紀錄的58℃。年降水量為76公釐。
  • 撒哈拉沙漠竟會下雪 驚呆了駱駝!
    一般人對於沙漠的認知,無非是一片黃沙無邊無際,還有熾熱的不行的氣候。  雪,似乎跟沙漠沒什麼關聯,一個是冷,一個是熱,兩個極端的氣候,會有什麼交集呢?  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一望無垠的沙漠,面積與美國國土相當,是全世界最熱的沙漠,在極度炎熱的地方,卻發生了不可思議的神奇事件。
  • 撒哈拉沙漠下雪了?怕是個假的撒哈拉
    撒哈拉沙漠下雪了?怕是個假的撒哈拉吧?大家是不是都難以置信,但這真的就發生了,難不成這就是傳說中的奇蹟嗎?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撒哈拉沙漠壁畫之謎
    聞名於世的撒哈拉沙漠遠古大型壁畫,位於撒哈拉沙漠北緯30度區。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一大沙漠,氣候炎熱乾燥。
  • 極端氣候 2018
    在世界範圍,也是極端氣候頻現。       2017年12月,歐洲多國突下大雪,導致飛機延誤、火車晚點、家裡停電,一場大雪讓歐洲差不多「癱」了。      2018年,1月9日撒哈拉沙漠被暴風雪侵襲,(上次降雪是在1979年2月)降雪厚度破記錄達到了40公分,最深地方已超過50公分。
  • 世界上第二大沙漠,世界上最炎熱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
    世界上第二大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它是世界上最炎熱的沙漠。它佔地900萬平方公裡,佔非洲領土總面積的30%,被許多國家瓜分。這是一種驚人的美:這個地區乍一看似乎單調乏味,但實際上風景如畫,一點也不沉悶。
  • 在空中瞭望撒哈拉沙漠
    該地區氣候條件非常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此地也是世界上陽光最充足的地方,日輻射、日照長度居世界之最。撒哈拉沙漠氣候由信風帶的南北轉換所控制,常出現許多極端,它有世界上最高的蒸發率,並且有一連好幾年沒降雨的紀錄,真是個「火燒的大陸」啊。 它將非洲大陸分割成兩部分,北非和南非,這兩部分的氣候、植被以及經濟文化都截然不同。
  • 撒哈拉沙漠在下雪,北極凍土卻在融化!是不是有什麼大事要發生了
    文/行走天涯撒哈拉沙漠在下雪,北極凍土卻在融化!是不是有什麼大事要發生了近幾年來的地球可謂是風波不斷的。就比如2018年至今,世界上最炎熱的地區撒哈拉沙漠已經接連下了三次大雪。這簡直是前無僅有的事情,由於撒哈拉沙漠非常的乾旱,這裡也沒有辦法有人能夠長期定居。就像北極和南極一樣,像是地球上的兩個極端。然而最熱的地方,下起了大雪。最冷的地方,雪卻又開始融化了,特別是北極的永凍土都已經在溶解了,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 二疊紀時期的地球,氣候變化極端化,史前生物吃盡苦頭
    如果人們可以穿越,那麼當你看到二疊紀時期的地圖時,你會很詫異,當時北美洲和南美洲融合到非洲地區,其北部是歐亞大陸,其南部是南極洲和澳大利亞,二疊紀時期有一個巨大的超大陸,這個超大陸被海洋包圍,這種截然不同的地理結構對氣候產生了巨大影響,氣候在不同緯度地區比現在更加均勻特點明顯:內陸地區以大片沙漠為主
  • 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幹,跟撒哈拉沙漠相比,差在哪裡?
    沙漠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片危險的秘境,沙漠地區一般少有人居住,那裡缺水乾旱,日照強烈,晝夜溫差極大,動植物都難以在那裡存活,只有一些能忍受極端環境的動植物生活在那裡。塔裡木地區,在這裡是一個極端惡劣的環境,植被極度稀少,就算是有,也被沙漠阻擋了擴散的腳步。
  • 挖空沙子之後是什麼?神秘的撒哈拉沙漠,埋葬著遠古的文明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撒哈拉沙漠的秘密。撒哈拉沙漠總面積約為932萬平方公裡,綿延整個非洲北部,西邊緊鄰大西洋,北部是地中海,東部延伸至紅海,再遠就是印度洋。覆蓋到西撒哈拉、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蘇丹、埃及等許多國家,與我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相差無幾。
  • 炎熱的撒哈拉沙漠為什麼沒有形成低氣壓帶
    炎熱的撒哈拉沙漠為什麼沒有形成低氣壓帶地球上有幾條氣壓帶,一個赤道低氣壓帶,兩個副熱帶高氣壓帶,兩個副極地低氣壓帶,兩個極地高氣壓帶。其中的赤道低氣壓帶是由於常年氣溫較高所致,極地高氣壓帶是由於常年氣溫較低所致。
  •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有何秘密?真的存在地外生物嗎?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有何秘密?真的存在地外生物嗎?撒哈拉沙漠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荒漠,它的氣候條件十分惡劣,可以說是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在撒哈拉沙漠中暗藏著很多的危險,如當地的氣候就十分惡劣,經常會出現很多的極端現象。
  • 撒哈拉沙漠的年降雨量少得可憐,幾乎無人生存
    地球環境是非常溫和的,人類生存在地球上也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不過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對地球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很多地區因為人為的破壞而變得寸草不生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將沙子挖空,底下剩下的是什麼東西?
    隨著這些年不斷的調研,沙漠神秘的面紗也揭開在世人面前。揭開撒哈拉沙漠的神秘面紗由於氣候和地殼運動等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荒漠逐漸形成才有了現在的撒哈拉沙漠。所以要問撒哈拉沙漠有多深,這個問題是很難準確回答的。我們先一起來了解看沙漠的類型。首先是巖漠,其實它是沙漠中巖石裸露的山地。
  • 近幾年地球變化不斷,撒哈拉沙漠下雪,北極凍土不斷融化
    2撒哈拉沙漠每個人都應該聽說過吧,在初中的地理課本上我們知道撒哈拉沙漠是熱帶沙漠氣候,溫度是非常高的,即使是高海拔的地區溫度也在10攝氏度左右。就是這樣高溫的天氣遍布的沙子,在我們看來這樣乾旱的地區是根本不可能降雨的,如果它有降雨的能力,也不至於撒哈拉沙漠會變得如此的乾旱了,但是從2018年開始,全球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突然下起了漫天的大雪,讓很多人都措手不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沙漠地區的氣候是不是都是高溫炎熱的,沙漠地區的冬天寒冷嗎?
    一想到沙漠,我們就會想到一首流行歌曲《熱情的沙漠》,在我們的印象中,沙漠代表的就是高溫和炎熱,那麼事實是不是就是這樣呢?沙漠根據所處的熱量帶不同,主要可以分為熱帶山和溫帶沙漠兩大類。熱帶沙漠分布的地區對應的氣候類型主要就是「熱帶沙漠氣候」,由於常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氣候乾旱降水稀少。
  • 神秘的撒哈拉巖畫,講述了古老的撒哈拉不一樣的景象
    撒哈拉沙漠是咱們世界目前第一大沙漠,這裡的氣候非常的炎熱乾燥,而且常年沒有降雨,就是一個這樣極端天氣之下的地方,植物非常的稀少,而且土地都會幹裂,竟然曾經有過高度繁榮昌盛的遠古文明,或許大家對這種說法不是很相信,但是科學家已經在這片沙漠之中找到了有力的證據,就是撒哈拉巖畫,不過這些巖畫非常的虛幻
  • 近幾年地球變化不斷,撒哈拉沙漠下雪,北極凍土不斷融化!
    撒哈拉沙漠每個人都應該聽說過吧,在初中的地理課本上我們知道撒哈拉沙漠是熱帶沙漠氣候,溫度是非常高的,就是這樣高溫的天氣遍布的沙子,在我們看來這樣乾旱的地區是根本不可能降雨的,如果它有降雨的能力,也不至於撒哈拉沙漠會變得如此的乾旱了,但是從2018年開始,全球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突然下起了漫天的大雪,讓很多人都措手不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世界第一大沙漠,如果將沙子全部挖空,沙漠底下會是什麼?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便有了時間和精力去旅遊。於是我們會去青山綠水,小橋流水人家的地方,亦或是雪花紛飛的北方。很少會有人去沙漠旅行吧,就算會去,大多也都是探險者或者背包客吧。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位於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以南,約北緯14°線(250毫米等雨量線)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東到紅海之濱。撒哈拉沙漠氣候炎熱乾燥。然而,令人迷惑不懈的是:在這極端乾旱缺水、土地龜裂、植物稀少的礦地,竟然曾經有過繁榮昌盛的遠古文明。沙漠上許多綺麗多姿的大型壁畫,就是這遠古文明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