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可劃分為幾大文明體系

2020-12-06 全球史下看中國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理環境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對歷史發展進程有非常大的影響,也正是地理上的隔絕將人類文明分割開來,使不同的地理區域形成不同的文明體系。

地球上的陸地分為亞洲(亞細亞洲)、歐洲(歐羅巴洲)、非洲(阿非利加洲)、北美洲(北亞美利加洲)、南美洲(南亞美利加洲)、大洋洲、南極洲這七大洲。 其中亞洲、歐洲和非洲聯成一體被稱為舊大陸,北美洲和南美洲聯成一體被稱為新大陸。

之所以稱亞歐非為舊大陸,南北美洲為新大陸,是因為是亞歐非大陸上的居民發現並徵服了美洲大陸,而非相反。與亞歐非大陸相比,美洲大陸不僅面積要小得多,而且其南北狹長的地形使其不能像亞歐非大陸那樣交流方便,因此在海洋時代到來之前,美洲大陸的文明要遠遠落後於亞歐非大陸的文明。至於世界的孤島大洋洲、荒無人煙的南極洲更是被排除在古代文明史之外。因此亞歐非大陸上的文明史將是大航海時代到來之前世界古代史的重點。

亞歐非大陸在地理上以撒哈拉沙漠為界,分為撒哈拉沙漠以北的亞歐大陸—北非地區,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

亞歐非大陸在地理上以撒哈拉沙漠為界,分為撒哈拉沙漠以北的亞歐大陸—北非地區,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之所以將北非與非洲其他地區分割開來,是因為在歷史上北非與亞歐大陸的聯繫,遠要比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聯繫要緊密得多。撒哈拉沙漠這一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南部非洲缺乏海灣及內海、過於平直的海岸線,以及熱帶疾病和複雜的非洲內陸地形,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與非洲北部地區分隔開來。北非地區自古以來與亞歐地區聯成一體,其地主要人種為白種人,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則是黑種人的世界,故而又被稱為「黑非洲」。因此,在本書中的「亞歐大陸」一詞,通常也包括北非地區。

亞歐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塊大陸,其面積超過5000多萬平方公裡,佔陸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人口更是約為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九(1900年以前),而且比起南北走向的美洲大陸與非洲大陸,東西走向的亞歐大陸由於地理氣候等因素更有利於農作物、商品、技術和文化的傳播,這使得亞歐大陸上的民族彼此之間都能更快獲取鄰近民族的文明成果。因此自新石器時代以來,這裡一直是世界歷史的核心地區。

亞歐大陸的地勢四周低,中部高,全洲的中心是地處中亞東南部、中國的最西端,橫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三國的帕米爾高原。帕米爾在塔吉克語是「世界屋脊」之意,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其平均海拔比青藏高原還高,中國古代稱之為蔥嶺,也有學者考證得出中國傳說中的天柱不周山就是帕米爾高原。

雪峰林立、高聳入雲的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高原是地球上兩條巨大山帶 (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帶和帕米爾-楚科奇山帶)的山結,也是亞洲主要山脈的匯集處。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出天山山脈、崑崙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喀喇崑崙山脈等一系列高大山脈,將亞洲分割成東亞、南亞、西亞、中亞等地區,使這些地區形成不同的文明體系。其中帕米爾高原以東是以中國文明為中心的東亞地區,以西是深受中東文明影響的西亞與中亞地區,從帕米爾高原衍生出的喜馬拉雅山脈與興都庫什山脈則將以印度文明為中心的南亞地區,分別與東亞和西亞分割開來。而中國、中東、印度也正是亞洲文明的三大發源地。

歐洲與亞洲同屬亞歐大陸,共處在亞歐板塊上,卻被分為兩個大洲,但無論是從地理還是歷史的角度,直接將亞歐大陸劃分為亞洲與歐洲兩大區域是不行的。在地圖上可以直接看出,歐洲其實是亞洲伸向海洋的一個半島,其面積不到亞洲的四分之一,歐洲東部和亞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其平均海拔與通常水深分別僅為500米—1200米和3—4米,其所能造成的地理隔絕遠不能與高聳入雲的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興都庫什山脈等西亞、東亞、南亞的分界線相提並論。

至於亞洲西部與歐洲的分界線博斯普魯斯海峽更是亞歐大陸上的交通要道,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兩岸不僅屬於同一個國家,也屬於同一個城市——伊斯坦堡,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跨越兩座大洲的都市。事實上歐洲與中西亞地區在歷史上的聯繫,也遠比中西亞與東亞地區的聯繫更緊密。

跨越兩座大洲的都市——伊斯坦堡

正如亞洲文明不能等同於東方文明一樣,西方文明也不能等同於歐洲文明,因為西方文明不僅其最初的源頭是在西亞北非地區,而且構成西方文明的諸多要素,比如基督教、自然哲學、歐式幾何等也都來自這裡。雖然如今西亞北非與歐洲分屬中東與西方兩大不同的文明體系,但在歷史上西亞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與歐洲共同組成了古典時代的西方文明,至於西方文明退出西亞更是要等到中世紀末期。

在古代史中,同在地中海沿岸的西亞、北非、歐洲雖分屬三洲,但三者又構成統一的整體,而近代史中將歐洲文明與亞非文明劃分開來,則是建立在近代歐洲崛起,乃至西方人「歐洲中心論」的視角上。西方人最初按照距離西歐地理位置的遠近將東方劃分成:近東(東南歐巴爾幹與東地中海沿岸的亞非國家),中東(伊朗等西亞腹地國家),遠東(中國、日本等亞洲東部地區)。而所謂的近東最初還包括希臘在內的巴爾幹半島上的歐洲國家,希臘也曾被西歐人視為東方國家,但這並不意味著近東的希臘與遠東的中國能歸屬同一個東方文明體系。

希臘也曾被西歐人視為東方國家

如今近東一詞基本不再使用,原屬近東的希臘等巴爾幹半島國家已被歸入西方,而近東的地中海沿岸的西亞和北非國家則劃歸中東。但正如不能脫離曾經的「東方國家」希臘來談論西方文明一樣,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段裡,也不能脫離西亞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地區來論述西方文明,更不能將歐洲文明視為可與亞洲文明並立的兩大文明區域,而是應當將亞歐大陸劃分為以中東文明為中心的西亞北非地區、以西方文明為中心的歐洲地區、以中國文明為中心的東亞地區、以印度文明為中心的南亞地區、以及深受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影響的東南亞地區,還有以遊牧文明為主的亞歐大陸中部草原區域這六大歷史文明區域,而人類的古代文明史大體上就是這六大文明區域的發展、演變、交流與碰撞的歷史。

獵物豐富的非洲大草原

至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雖然在人類文明史上並不佔有突出地位,但在採集、狩獵時代,非洲大草原擁有人類最理想的生活環境,那裡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很容易獲取足夠的動物和植物果實作為食物,即使缺衣少穿,也無生存之憂,直到今天非洲仍然是狩獵者的天堂,開闊平坦的大草原也便於生活在非洲草原上居民的交流。可以說在農業革命之前,非洲大草原在人類史上的地位,堪比亞歐大陸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的地位。正如美洲大陸相對於亞歐大陸是所謂的「新大陸」,在人類史的初期,亞歐大陸也是相對於非洲大陸的「新大陸」,人類歷史將從最早的「舊大陸」非洲開始。

相關焦點

  • 10大失落的古代文明(組圖)
    回首過去,我們可以見證人類文明的興衰。人類文明總是在不斷破壞和建設中得到完善。但至今仍有許多古代文明讓我們無法釋疑,難以揭開它們神秘的面紗。以下是國外媒體列舉的10大失落的古代文明。  10、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真實年齡  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是埃及著名古蹟和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遺蹟。
  • 世界十二大文明古國,你知道幾個?
    五百萬年前人類出現,古猿的直立行走打開了智慧大門,地球出現了人類,一萬年前,文明繼承古代人民的舞畫刻字,文明開始有了繼承的載體,從那以後,人類開始了文明之旅!2,古巴比倫起源於公元前3500年前左右,創造了楔形文字,太陽曆,星期制,法典,推算出數學60進位法,其中《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留給世界文明的重要文化遺產,也是人類文化進步的重要標誌,作為兩河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巴比倫建造了巴比倫空中花園,也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 盤點世界神話體系
    命運三女神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有龐大繁多的神話故事,但因為古代王朝不斷變更,中國的神話一直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焚天埃及神話是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傳播以前,古代埃及人所信仰的神體系與宗教。冥界之王凱爾特神話是廣泛流傳於歐洲的古典神話,在歐洲與希臘神話和北歐神話並列為西方三大神話體系。凱爾特神話的故事很多,多數靠口述相傳因此有很多不同版本,主要故事體系以愛爾蘭的傳說為主。
  • 古代文明建築奇蹟消失之謎!你知道幾個?-古代,建築,文明,消失,歷史...
    古代文明七大奇蹟,是西方世界(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愛琴海希臘地區)的七處壯麗的人造景觀。這些建築物和雕像,以其宏偉規模、藝術美感或獨特的建造方式,代表了古代西方文明的成就,令世人嘆為觀止。可由於地震、火災、人為損壞等原因,這些建築奇蹟大多已湮沒在時間長河中。今天是512汶川大地震紀念日,我們就來說說古代這些文明建築奇蹟是消失的。
  • 繁榮的宇宙文明,宇宙文明劃分,人類文明屬於哪個等級
    浩瀚的宇宙存在數千億座大型星系,無數恆星與行星,在這些恆星系中是否都存在智慧生命,是否都有自己的文明體系。宇宙誕生智慧文明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呢?我想不管是必然性還是偶然性其智慧文明的基數都非常大,也就說宇宙中其實很繁榮,那麼宇宙中的文明等級是如何劃分的呢?就宇宙文明等級的劃分,對於我們現在都有多種可能,也不存在真理,有的劃分7級,有的劃分26級文明,且都有自己理解與支持。
  • 《唐代域外天文學》:古代世界文明共同體的明珠
    沿著古絲綢之路,天文學作為古代世界文明共同體的一種共享的專門知識,在不同的古代文明之間進行著交流和傳播。本書的研究可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一個具體、詳細的個案,它將以古代中外天文學交流為窗口,使人們進一步了解古代的中外科學文化交流盛況,以具體的事例來揭示人類文明自古以來都不是在孤立、封閉的狀態下生長、發展起來的。本書的讀者對象為對中國古代科技史、中外科學文化交流史感興趣的學者、研究生、本科生和業餘愛好者。
  • 如果宇宙文明可劃分為七級,人類在哪一個等級?
    那麼宇宙文明的實力如何劃分呢?20世紀60年代初,來自前蘇聯的宇宙學家Cardascio根據文明所能掌握和利用的能量水平和總量,假設了一個宇宙文明的三級模型。後來又有科學家把這個三級模型擴展到七級,即宇宙文明的強度可以分為七級。  一級宇宙文明可以稱為行星文明,即可以利用母星上所有的能量和資源。
  • 人類文明進化史,我們現在屬於幾級文明
    如果將人類文明劃分等級,那我們現在屬於幾級文明呢?一級文明類人猿時代在距今約7.5萬年前,火山噴發使地球大氣層和生態系統被嚴重破壞,只剩下了優良的人類。人們不在四處狩獵,主要開始馴化動物建造房屋種植糧食,同時,陶器與玉器等手工製品出現,社會的演化越來越複雜,以蘇泊爾為代表的人類早期文明一誕生了五級文明青銅時代,5000年前也是農牧業和手工業已達到較高水平,青銅文化開始發展,在這個時期發射青銅鑄造業較為發達的地區,都成了人類古代文明的中心。
  • 人類文明進化史,我們屬於第幾級文明
    如果將人類文明劃分等級,那我們現在屬於幾級文明呢?一級文明類人猿時代在距今約7.5萬年前,火山噴發使地球大氣層和生態系統被嚴重破壞,只剩下了優良的人類。二級文明現代智人時代在距今約四萬年前,地球環境逐漸改善,萬物開始復甦,使人重新從非洲走向了世界。
  • 人類文明進化史,我們現在屬於幾級文明
    如果將人類文明劃分等級,那我們現在屬於幾級文明呢?一級文明類人猿時代在距今約7.5萬年前,火山噴發使地球大氣層和生態系統被嚴重破壞,只剩下了優良的人類。二級文明現代智人時代在距今約四萬年前,地球環境逐漸改善,萬物開始復甦,使人重新從非洲走向了世界。
  • 宇宙文明可劃分為七個等級,人類有希望達到最高級嗎?
    雖然人類目前的可觀測範圍達到了930億光年,可是這個範圍有可能只是整個宇宙的冰山一角,有科學家推測,目前的宇宙範圍有可能達到了數十萬億光年。而且,我們不要忘了,宇宙還在繼續加速膨脹,未來它到底會膨脹到什麼程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即使是在有限的930億可觀測範圍內,類似於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數量至少達到了萬億以上。
  • 按照文明等級的劃分,《三體》中的各大文明分別處於哪一級水平?
    在《三體》中大劉並沒有對宇宙中的智慧文明做出明確的劃分,許多人在看完《三體》之後就會有這樣一個問題:遭到降維打擊時人類文明處於哪一級水平?掌握降維打擊這種超技術的「歌者」文明(《三體》中並未詳細介紹這一文明的具體情況,姑且這樣稱呼它)又達到了哪一級程度?
  • 古代世界各大文明都有過針刺療法,為何只有中國發展出了針灸體系
    博大精深的中醫是華夏文明對世界文明的一大重要貢獻,而中醫體系除了各種神奇的中草藥驗方以外,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針灸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針刺療法固然是全世界各大文明中心都曾使用過的醫療技術,但它們都沒有發展成中國式的完整針灸體系,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中國的針灸是和人體的經脈和穴道體系相結合的,而經脈和穴道來自中國古人對人體的獨特認識,它和原始人用各種尖狀物刺激身體的經驗主義治療完全不同。脫離了經脈穴道的針刺並不能根據病人的病情做出任何主動的調整,而中醫運用針灸是要結合對病人的診斷構思脈案,有針對性地用針的。
  • 世界只有四大古文明?我們是不是忽視一個目前還在統治世界的文明
    歐美的學者將已經消失和衰落文明稱為「古文明」,而將自己標榜為「新文明」,因此他們認為世界除了古希臘文明還一直流傳到,且保持生命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消滅了或者衰落了。在當時,歐美國家已經進入了工業革命時代,其他文明還處於農耕文明階段,可以說西方的四大古文明論帶有明顯優越感,是西方中心論的產物。
  • 為何古代琉球發展成文明國家,而離大陸更近的臺灣則是一片蠻荒?
    而後來「琉球」就泛指包括了臺灣到奄美群島之間一系列島嶼,當然,明朝的人對於臺灣島和琉球本島有區別,這還是有清醒認識的,所以稱呼琉球群島上的國家為「大琉球」;而稱臺灣島上的土著為「小琉球」。不過,從這裡也能看到,古人對於臺灣和琉球哪個大根本沒有正確的認識, 實際上臺灣比琉球要大得多。
  • 中國古代文明是不是一直都領先於世界?
    雖說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怎麼說呢,如果要說中國古代文明一直領先於世界,這個說法其實是很片面的。無論是開始時間上,還是到了人類史後期,中國古代文明都有落後於世界的時候,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不過綜合來說,中國古代文明還是相對很有優越性的。
  • 中國人以前被劃分為「白種人」怎樣一步步變為了黃種人?
    但是,中國人最初是「白種人」,變為黃種人也只不過新近的幾百年的事情。早起歐洲傳教士們如沙勿略、範禮安、利瑪竇的眼裡,中國人都是白種人。中國人以前被劃分為「白種人」,怎樣一步步變為了黃種人? 一直以為人種的劃分是因為膚色,其實黃種人並不是個生物學的概念,而是文化政治的原因,其實是西方人制定了人種的劃分,分出了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
  • 迷戀朝貢體系是古代中國未正確認識世界局勢根源之一
    [摘要]朝貢體系可以說相當長時間迷惑了中國人的視線。特別是歷代統治者由於朝貢體系而迷信自己,是中國不能正確認識世界局勢的根源之一。 文 / 馬克垚,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古代專制制度考察》作者。其中,考古學上以燕山南北長城地帶為中心的北方文化,以山東為中心的東方文化,以關中、晉南、豫西為中心的中原文化,比較先進,構成了華夏文明的主幹。
  • 世界這麼亂 我們如何認識幾大宗教文明
    文:陳嘉映  導語:最近由於各種動亂,認識幾大文明更迫在眉睫了。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是什麼關係?他們同佛教有什麼不同?一神教同多神教是什麼區別?著名哲學家陳嘉映提供了他的一些看法。這個知識體系裡的每一片都通過一連串的推理與其他部分相聯繫。對待知識的這種方式,叫做discursive thinking,就把它叫做「論理方式」吧。  著名科學思想家庫恩曾認為,每一個知識體系都有它自己的概念框架,即所謂基本「範式」。這些框架之間是不可公約的。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正確嗎?牛頓正確還是愛因斯坦正確?這是沒有意義的,這三者是人類理解自然世界的三大框架。
  • 宇宙文明等級劃分,地球文明達到了什麼等級?
    大家好,我是每日堅持更新宇宙奇妙物語的小鵬,今天我們不講那些宇宙外星人事件,今天我們來講宇宙文明等級劃分,你知道地球文明或者說人類文明在宇宙中是一個什麼級別嗎?話不多說,進入正題。首先我們簡單的看一下人類文明的進化過程,從猿人到石器時代、金屬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再到現在的資訊時代或者說網際網路時代。其實人類進化的已經非常快樂,整個過程用了大約一萬年左右,那麼如今整個人類文明在宇宙中是個什麼等級呢?宇宙文明等級劃分(從一開始,最大且最高級):一級:石器時代。二級:金屬時代。三級:書寫,手工製品(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