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小區域——太行山

2021-01-08 地理興說

典型例題一:(201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曲峽」是指形成於山地中的曲流峽谷,多是由古平原面上的曲流發育而成。在太行山區,從南向北分布數條河流。這些河流流經的太行山主脈地區,是「曲峽」分布密集區。圖1示意太行山區典型「曲峽」分布地段,圖2示意太行山某「曲峽」景觀。

(1)從氣候角度分析太行山區河流的典型水文特徵。

(2)描述太行山「曲峽」的形成過程。

(3)說明太行山「曲峽」給當地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

參考答案:

(1)太行山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明顯,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大;降水集中於夏季,河流汛期以夏汛為主;最冷月平均氣溫在O℃以下,河流有結冰期。

(2)第一階段,地質時期太行山地區地勢平緩,河流側蝕作用明顯,曲流發育;第二階段,地殼抬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強,但保留了曲流的形態,逐漸演變成「曲峽」。

(3)有利影響:「曲峽」景觀獨特,利於發展旅遊業;水能資源豐富,利於築壩發電

不利影響:「曲峽」地區山高坡陡,不利於發展耕作業;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典型例題二:(2020·山東高三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焚風是出現在山脈背風坡,由山地引發的一種局部範圍內的空氣運動形式,是過山氣流在背風坡下沉而變得乾熱的一種地方性風。太行山東坡的焚風是當地氣候的顯著特徵,對太行山東坡及山前平原有明顯的增溫效應。下圖為冬季某月太行山東坡地形暖脊示意圖。

(1)指出圖示該月太行山東坡地形暖脊的空間分布特徵。

(2)分析圖示該月太行山東坡地形暖脊的形成過程。

(3)研究發現,冬季太行山東坡夜間焚風強度明顯大於白天。試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南北狹長分布;平行於太行山走向(或呈東北-西南走向);暖脊等溫線數值南高北低,等溫線向北凸出。

(2)冬季,來自較高緯度的冷氣團移經太行山區時,一部分在山脈西側受阻擋堆積;另一部分受山地抬升作用翻越山頂到達東側背風坡,在太行山東坡及山前平原地區下沉,增溫明顯,形成暖脊。

(3)夜間太行山東坡坡面輻射冷卻快,氣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風,與焚風風向一致,焚風隨之加強;白天山地東坡增溫快,氣流沿山坡上升,與焚風風向相反,有抵消和抑制作用,故焚風強度較弱。

典型例題三:(2018·內蒙古北重三中高二期中)太行山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綿延400 餘公裡,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區有眾多河流發源地或流經,使連綿的山脈中斷形成「水口」。右圖為太行山及其周邊地區地貌分布圖。

(1)說出圖中山地東西兩側的主要地形區的地形特徵差異。

(2)從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角度,分析圖中山地對其東側地區的影響。

參考答案:

(1)東側:以平原為主;地勢西高東低,平坦廣闊。西側:以高原為主;地勢東高西低,千溝萬壑

(2)山地阻擋了冬季風,使山地東側冬季氣溫相對較高;東坡為夏季風迎風坡,多地形雨,增加夏季降水;降水增多導致水土流失加劇,在山麓地帶形成衝積扇,提高了平原地區的土壤肥力

典型例題四:(2019·貴陽清鎮北大培文學校高二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太行山脈是黃河中下遊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其東麓有一條「盛產」古都(北京、邯鄲、邢都、鄴城、安陽等)的大走廊。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歷時11年終告完成,正式通水。工程建設中攻克了很多技術難題。下圖為黃河流域局部區域圖。

(1)太行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試舉例說明(至少兩例)。

(2)分析太行山東側山麓地區「盛產」古都的自然原因。

(3)分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技術難度較大的原因。

(4)簡述南水北調對華北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參考答案:

(1)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分界線;山西省與河北省的分界線。

(2)太行山東麓夏季為東南季風的迎風坡,增加降水量;冬季太行山阻擋西北寒冷氣流,減弱冬季風的侵襲,使氣溫不至於太低;東麓處於山前衝積扇(地帶),地形平坦;地勢略有傾斜,便於排水,少洪澇;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3)穿越黃河等多條河流,技術難度大;穿越多條山脈,地形地質條件複雜,技術難度大。

(4)可緩解華北地區城市居民缺水狀況,改善居民生活質量;保障農業用水,有利於農業發展;有利於緩解工業用水短缺狀況,有利於擴大生產規模,促進經濟發展;有利於恢復沿途溼地,改善生態環境。(或因水量增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有利於回補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態環境惡化,保護溼地和生物多樣性;緩解爭水矛盾,利於社會的穩定與安全)

典型例題五:(2018·山東高三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習慣上,把河南省境內的太行山叫做南太行。在南太行山腹地的山谷、山塬和山間的小盆地裡,有一個接一個的「石頭村」。長期以來,這些石頭村形成了一個個的「人文孤島」,睿智的村民用石材打造了石板房、石頭牆、石碾、石盒、石水缸和石桌等。為了更好的生存,每個石頭村還會挖鑿幾十甚至幾百個水池、水窖。下面為南太行地質結構與地貌示意圖和石頭村的景觀圖。

(1)據圖簡要說明南太行山的形成過程。

(2)解釋石頭村形成「人文孤島」的原因。

(3)說明石頭村村民多願意採用石質材料打造民居和生活用品的原因。

(4)分析石頭村村民挖鑿水窖、水池多的原因。

參考答案:

(1)地殼運動導致巖層彎曲變形,形成褶皺;巖層斷裂,抬升;後經外力的風化、侵蝕作用形成。

(2)南太行山地區地形起伏大;村莊多位於山谷、山塬或山間小盆地裡,地形封閉;交通不便,與外界難以溝通,交流少;自我發展,形成獨特的民風、民俗文化。

(3)當地以石質山體為主,取材方便;用石頭蓋房,冬暖夏涼;採用石質材料,經久耐用;對外聯繫不便,獲得其它建材等物資困難,成本高。

(4)地形崎嶇,河流落差大,地表水易流失;石頭村地下多巖石,地表水不易下滲,地下水相對缺乏;季風氣候區,降水季節變化大;水池、水窖雨季儲水。

典型例題六:(2019·雲南師大附中高三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華北平原是我國第二大平原,北起燕山南麓,南達大別山北側,面積30萬平方千米。華北平原是典型的衝積平原,黃河、淮河等河流塑造的地貌構成了它的主體。地質歷史上黃河曾多次南北改道(圖左)。自2000萬年以來,平原邊緣斷塊山地相對隆起,華北平原相對下沉,接受了較厚的沉積,距今200萬年時形成了大平原(圖右)。石家莊地處太行山東麓,冬春季時,每當從西部高原東移並垂直於太行山的氣流越過山脊,石家莊就會溫度驟升、溼度驟降。

(1)據圖簡要說明華北平原的形成演化過程。

(2)分析太行山東麓成為華北平原中高產田集中區的原因。

(3)石家莊在冬春季節吹西風時會出現氣溫驟升的乾燥天氣,據圖解釋這一現象,並分析其可能產生的危害。

參考答案:

(1)黃河、淮河等河流流經山區,攜帶大量泥沙;河流流出太行山山口,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形成衝積扇與三角洲;華北平原相對下沉,不斷接受大量沉積,三角洲不斷向(東)海推進,經過漫長地質時間,形成了現代的華北大平原。

(2)太行山東麓多衝積扇,土壤肥沃深厚,透氣性強;衝積扇位於山地向平原過渡處,水源豐富;有一定的坡度,排水良好;土壤粒徑較大,利於地表水下滲,地下水埋藏較深,土壤不易鹽鹼化。

(3)冬、春季節,西風從黃土高原翻過太行山下沉,由於下沉增溫作用,導致氣溫升高,溼度驟升,形成焚風天氣。

可能產生的危害有:加劇春旱;引發森林火災;影響冬小麥的生長。

典型例題七:(201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圖中太行山脈的地理意義。

(2)分析黃河對圖示地區地表形態塑造的作用。

參考答案:

(1)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分界線;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界線;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行政分界線。

(2)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地區,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蝕和搬運作用為主,使地表千溝萬壑(溝壑縱橫);黃河流出黃土高原後,地勢變得平緩,流速變慢,以搬運、沉積作用為主,形成衝積平原和三角洲(地勢比較平緩)。

典型例題八:(2019·上海高三)太行山是我國東部一座重要山脈,山脈東側是華北平原,西側為黃土高原。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左圖為太行山東麓地形示意圖、右圖為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路線示意圖。

材料二:河南是全國農業和人口大省,每年有大量人口外出到經濟發達地區打工。隨著用工30萬人的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建成,吸引了大量原外出務工人員回當地就業。近年來富士康正帶動其智慧型手機全產業鏈企業落戶鄭州及周邊地市,河南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終端產業基地。

(1)圖中A、B兩地緯度位置相當,分別位於太行山東西兩側山麓地區。比較A、B兩地區冬季氣溫差異,並分析原因。

(2)判斷圖中A地區所屬的農業地域類型名稱。結合山脈走向,從氣候角度分析太行山對A地區農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3)太行山東側的鄭州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長江流域丹江口水庫調水至北京、天津的必經之地。分析該調水工程途經鄭州對鄭州市的意義。

(4)簡述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區落戶鄭州市對當地社會經濟的積極影響。

參考答案:

(1)A大於B。我國冬季盛行西北風,A位於太行山東側,受山脈阻擋(或處背風坡),受冬季風影響小,氣溫高。而B位於太行山西側,地處迎風坡,氣溫低。

(2)A農業地域類型為旱作農業。太行山呈東北—西南走向,夏季,東南季風從太平洋帶來的暖氣流經地形抬升,形成豐富降水。而冬季太行山減弱了冬季風的影響,該地受寒潮影響小。

(3)增加了鄭州河流徑流量,緩解當地缺水狀況,改善了當時的水質,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維護了生物多樣性。

(4)帶動了當地的就業,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推動了當地的城市化進程;促進了當地工業發展,有利於當地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

典型例題九:(2019·天津市武清區楊村第三中學高二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太行山脈是黃河中下遊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其東麓有一條「盛產」古都(北京、邯鄲、邢都、鄴城、安陽等)的大走廊。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歷時11年終告完成,正式通水。工程建設中攻克了很多技術難題。下圖為黃河流域局部區域圖。

(1)太行山脈西側是我國水土流失的高發區,簡述該區域水土流失產生的原因。

(2)太行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試舉例說明(至少兩例)。

(3)分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技術難度較大的原因。

參考答案:

(1)地表破碎、溝谷縱橫、谷坡陡峭;土質疏鬆,垂直節理髮育,遇水易崩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過度開墾、過度放牧、亂伐樹木;開礦以及無計劃修建窯洞等。

(2)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分界線;山西省與河北省的分界線。

(3)穿越黃河等多條河流,技術難度大;穿越多條山脈,地形地質條件複雜,技術難度大。

典型例題十:(2018·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地理—選修3:旅遊地理】

近年來,在旅遊景區玻璃棧道開始興起。在河北邯鄲武安市境內的東太行山風景區,是一處集太行山雄、奇、險、峻和巧石、雲海、清幽、變幻於一體的山嶽型自然景區。東太行山最高海拔1428米,東太行玻璃棧道建在海拔1180米的龍頭崖山腰處,玻璃棧道全長266米,寬2米,棧道圍繞山體而建,腳下就是絕壁天險、萬丈深淵。邁步在玻璃上時有破碎的聲音,並且看到玻璃的裂紋慢慢裂開,其實這都是具有人體感應功能的碎化玻璃。

(1)試分析東太行山風景區興建玻璃棧道的原因。

(2)各景區紛紛興建玻璃棧道對旅遊業有什麼不利影響?

參考答案:

(1)玻璃工藝和技術水平提高;玻璃棧道可全方位觀景,視野更開闊玻璃棧道具有刺激、驚險、獵奇的旅遊體驗;玻璃棧道開闢了新景點,豐富了旅遊資源;玻璃棧道可解決景區擁堵問題,增加環境承載力(答對三點即可)(2)破壞景區的自然美感;存在安全與維護問題;產品雷同容易帶來審美疲勞(答對兩點即可)

典型例題十一:(2019·廣東高考模擬)(地理——選修3:旅遊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穿越我國華北地區,沿南北走向,串聯京、晉、冀、豫四大省(市),全長約為2 200 km,是華北民眾走向自然荒野的最近平臺。太行山步道沿線,有眾多罕見的峽谷群。步道全程途經或鄰近分布有35處森林密集分布的自然保護區。這些自然保護區自然荒野原貌保存完好,生物多樣性豐富。步道山西段的最北端,是聞名全國的佛教聖地五臺山。下圖示意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路線圖。

(1)說明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的主要旅遊價值。

(2)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請提出應對措施。

參考答案:

(1)旅遊資源品位高,類型多樣,集群狀況好;具有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體驗價值。

(2)控制流量;增加安全防護設施;設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導人員。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地理知識 | 太行山的秘密
    攝影/孫靜文太行山這塊多層「蛋糕」抬升時,並沒有發生很大的傾斜,所以「蛋糕」的每一層基本保持了比較水平的狀態,在河流上遊的地形較平坦的高原面上,常常只能看到表層的「白色石灰巖」,當河流水系穿過太行山主脈的劇烈坡降地帶時,就會由表及裡,把「蛋糕」一層層地切開,刻蝕出深深的峽谷。
  • 中國地理小區域——遼東半島
    材料一  下圖為中國某區域示意圖。材料二  近年來該區域的一些裝備製造企業將大型件、特大型件的生產部門向大連、秦皇島、天津等港口城市轉移,並已形成規模。(1)描述遼東半島的地形特徵。(2)圖示區域河流航運價值不高,簡要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3)遼東灣冬季海冰厚度大,說明原因。
  • 中國太行山之西——山西
    山西省地圖一、 地理定位山西位於太行山之西,黃河以東。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稱為「表裡山河」。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迄今為止,古城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原來的形式和格局大體不同,它們同屬平遙古城現存歷史文物的有機組成部分。
  • 《在太行山上》:築起全民抗戰的「鐵壁銅牆」
    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氣焰千萬丈!聽吧!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我們在太行山上,我們在太行山上……」今年90歲的山西陵川人武文德再次唱起這首《在太行山上》時,歲月滄桑的臉上難掩激動之情,思緒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瀰漫著烽火硝煙的年代。  抗日戰爭爆發後,太行山特殊的地理形勢與革命鬥爭成果,使這裡成為一個精英雲集、風雲際會的地方,一批批青年學生和文化精英向這裡匯聚。
  • 寶泉榮登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中國『曲峽』看太行」,《中國國家地理》第11期封面以此為題,並選用了一張氣勢磅礴的峽谷風光作為封面圖,引起了業內人士及旅遊愛好者的廣泛關注。 width="350" />寶泉榮登《中國國家地理》封面《中國國家地理》作為國內權威地理雜誌,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眾多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
  • 指南丨太行山 為什麼是天下之脊
    雲端錫崖(攝影蔡雪輝)巍巍八百裡太行,自北而南貫穿於中國大地的腹心,上接燕山,下銜秦嶺,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地理分界,也是中國第三階梯向第二階梯的天然一躍。太行山概覽圖(製圖孤城)關於太行山範圍的劃定,學術界仍存有爭議,一種接受度較廣的論述認為太行山應有狹義與廣義之分。
  • 【地理圖解】中國地形——中國山脈
    點藍色字關注「飛哥學地理」中國的山脈很多,對於高中生記憶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 珍稀物種|太行山三大絕壁奇花之一——獨根草
    珍稀物種|太行山三大絕壁奇花之一——獨根草花木君太行山橫亙千裡,綿延不斷,縱跨京、晉、冀、豫四省,百嶺互連,千峰聳立,形勢險峻、風景秀麗,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太行山自然資源非常豐富,野生動植物1630餘種,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34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23種。其中不少植物花卉生長在懸崖峭壁之上,非常奇特,最為著名的有被稱為「太行山三大絕壁奇花」的太行菊、太行花和獨根草,更是太行山的獨特物種,僅僅在極少區域才有分布,也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
  • 中國地理小區域——四川盆地
    為「中國黑苦蕎之鄉」。早在300年前就有野生黑苦蕎馴化栽培的文獻記載。現甘洛縣黑苦蕎種植面積有32000畝,總產量達到4800噸,位列全國首位,黑苦蕎產品遠銷國內十多個省市及歐美市場。(1)試分析重慶、峨眉山一帶地區多夜雨的原因。(2)試分析華西多秋雨的原因。(3)試分析甘洛縣發展高品質黑苦蕎產業的有利條件。
  • 中國地理小區域——寧夏平原
    請從自然地理角度說明其原因。(3)說明寧夏平原引黃河水發展灌溉農業的地形條件。(4)分析寧夏平原發展灌溉農業對黃河的影響。參考答案:(1)大湖時期,由於地勢低洼接受黃河搬運物質的堆積,(加上來自賀蘭山的堆積物,水生生物遺體等的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體不斷升高擴大,露出水面,連接在一起,形成平原。
  • 2021初中地理:中國地勢的特徵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中國地勢的特徵,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地形多種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   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分布,   一二級分界線: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橫斷山;   二三級分界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地形
    1、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我國的地形特徵   我國地形複雜多樣,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地形齊備,山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2/3;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階梯狀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第一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雲貴高原東一線以西與第一階梯之間為第二級階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間,主要為高原和盆地
  • 世界地理小區域——賴索托
    中國的菌草技術處於全球領先水平,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列為「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優先合作項目」。賴索托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中國政府與賴索托政府籤訂協定,把菌草技術列為中國政府援助項目。經過多年推廣,該項目在賴索托取得良好的綜合效益。下圖示意賴索托位置。(1)描述賴索托降水的主要特徵。(2)簡析賴索托發展菌草業的有利條件。
  • 穿越太行山之脊,巍峨太行八陘,晉冀豫三省版的「茶馬古道」
    大家好,山西被譽為「表裡山河」,其實無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歷史都是首屈一指,但是鑑於山西的情況,很多都是默默無聞,此篇文集是為了宣傳更好的山西,將從《航拍中國》的角度去介紹山西你所不知道的另一面,《航拍中國》的第三季第六集中山西篇拍的相當壯觀美麗,感興趣的朋友一定去看看,接下來,我們聊聊著名的太行八陘
  • 中國地理小區域——遼河平原
    (3)試結合當地自然地理環境特徵分析春節前後農民在收割後的葦塘裡放火「煉塘」能提高蘆葦來年產量的原因。
  • 《地理中國》 20151009 國慶特別節目 江山多嬌 第9集
    《地理中國》 20151009 國慶特別節目 江山多嬌 第9集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 太行山與八路軍華北抗戰
    作者:山西大學近代中國研究所 嶽謙厚 韓晉成太行山是八路軍堅持抗戰的堅強堡壘,太行山區是中國共產黨在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區域。太行山書寫了中國抗日戰爭和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為中國抗日戰爭和革命走向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國地理小區域——臺灣島
    參考答案:(1)位於低緯度(位於亞熱帶和熱帶);熱量充足;四周臨海;成為海上交通要道(海運條件優越)(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溫暖溼潤(光熱充足)、水源豐富等
  • 世界地理小區域——克拉地峽
    典型例題一:(201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 2014年3月13日,由中國企業牽頭籌建的克拉運河開鑿工程已經開始運作。克拉運河位於泰國中南半島的克拉地峽,根據工程計劃,這條100公裡的人工運河貫通印度洋和泰國灣,成為亞洲最大的一條人工運河。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東協部分國家區域圖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
  • 探秘河北保定的金礦山,太行山深處的淘金戶,留下了1000多盞油燈
    虎山的地理位置十分特別,這座山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一腳踩三縣"的山嶽旅遊景觀,北靠唐縣大茂山,西鄰阜平神仙山。由於與唐縣、阜平縣接壤,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虎山的旅遊業發展,對於保定人來說,一年四季來虎山旅遊都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