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朋友聊天中,得知自己所在城市郊外有一處箐溝,範圍不大,但景色獨特,有溪流瀑布,森林植被茂密。朋友把手機裡去年去撿菌爬山的照片看了一下,正是自己喜歡的那種有山有水的場景,那時起就想找個時間去轉轉。
剛好這個周末閒來無事,一早醒來突然想起此事就立刻準備動身。這次出行選擇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好久沒有騎行了,帶上相機備好充足的水就出發吧,騎行鍛鍊也是目的之一。
曾經好多魚友問我,微信平臺發布的原生物種為何都不告訴具體地點,其實這個很簡單,原生物種很需要保護,所以不便於把發現的具體地點公之於眾,這也是野採原則。
這張照片算是一個線索,各位看官可以大致了解在一個大概的範圍,順便也可以再掌握點雲南的歷史,哈哈哈。
雖然說是在城郊,但是騎行要到達目的地可就不是那麼簡單,一路遊玩差不多2個多小時才到達目的地,來到山腳下順著小溪很快就找到了地點。
這是一處箐溝,往裡走僻靜幽深,平時沒有人踏足此地。
沿著溪流曲徑通幽,箐溝裡矮樹杜鵑在這裡靜靜開放,與世無爭。
繼續沿深處探覓,小溪的水流量不如想像中那樣壯觀,但畢竟有水,也不失望,順溪流前行。
可能還是在春季,沒有雨水,雲南高原地區的春天就是一個枯水季節,一般要過了清明、端午後雨水才多一些。夏季來這裡景色應該更好,這次也算是探路吧。
箐溝裡的蜘蛛網,在陽光的照射下又是一道風景。
水裡的紅葉,貌似是去年的枝葉,今年新枝發芽才姍姍離去。
來到池塘邊,陽光從樹蔭中照射下,零零散散很是休閒明靜。
水板凳(土話,學名水黽[mǐn])靜靜地浮在岸邊,在這裡又找到童年的情趣。
不經意間在水裡的田螺中冒現處一絲熟悉的身影?蝦?
定睛一看的確是蝦,應該是一種區別於普通黑殼蝦的蜜蜂蝦啊?
凝氣觀察,的確是蜜蜂蝦,好驚喜,好意外。
這是一次意外的收穫。野生蜜蜂蝦在當地還沒有記載過,以前同城魚友也見過類似的但本人還沒有親自驗證過。
隨處仔細探覓,溪流裡到處都有,而且發現的越來越多。
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一陣狂拍。
資料採集完畢,順帶幾隻回去養殖觀察。
採集了十幾隻帶回來,發現顏色大變。野生蜜蜂蝦隨著環境、水質和水溫的變化體色變異明顯。
第二天,缸邊居然有一隻跳缸的小蝦
還好其它幾隻還存活,而且狀態有所恢復
繼續養殖觀察,這是一次意外的收穫。期待下次更有驚喜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