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生長過程,新蜂多久開始試飛,目的是什麼?

2021-01-08 新農村百事通

蜜蜂有一種行為方式,在很多地方被稱做朝王,這究竟指的是什麼意思?可能很多人還不是很清楚。其實這種說法在川渝地區比較多見,是指蜜蜂下午兩點左右,大量在蜂箱周圍飛行,朝王是這種表現的本地方言。對於蜜蜂的這種表現,以前傳統的養蜂人認為這是蜜蜂在朝拜蜂王,其實正確叫法應該是新蜂試飛,而試飛朝王的都是工蜂。哪蜜蜂為什麼要試飛呢?試飛的目的是什麼?(為了湊數字,先來說一下蜜蜂的生長發育過程)。

蜜蜂的生長過程從蜂王產出的卵開始計算,卵化成幼蟲需要3天,從蟲到封蓋6天,封蓋蛻變到出房需要12天,也就是說工蜂從卵到出房,成為一隻蜜蜂大概需要21天。(發育期21天是指我國本土蜜蜂中蜂,而義大利蜜蜂發育期只需要20天)

蜜蜂出房後,是不是馬上就能夠飛行,開始採集蜂蜜?其實出房前三天幼蜂還不能自主進食,也不能正常飛行,還需要其它適齡工蜂餵養,但已經可以起到給蜂箱保溫和清理蜂巢的一些基本作用,到第四天就可以自我進食,並進入正常工作,作用是調製蜂糧和哺育幼蟲,也就是說從第四天開始,它才能算是一隻真正意義上的蜜蜂了。

蜜蜂從出房後第6天到第17天,被稱作青年蜂,在蜂群裡主要責任是分泌王漿,哺育幼蟲和飼餵蜂王,同時也負責蜂箱守衛,打掃蜂箱內清潔衛生,釀造蜂蜜,造脾等等。17-30天的工蜂,被稱作壯年蜂,主要任務是採集花蜜、花粉和水分等,也負責蜂巢的部分守衛工作,這時候的蜜蜂叫做採集蜂。而30天以上的工蜂叫老年蜂,基本上已經到了混吃等死的時間。

了解完蜜蜂的生長過程,再來說蜜蜂什麼時候開始試飛,蜜蜂的試飛時間沒有確定天數,會根據天氣情況和溫度不同做出調整,正常情況初次試飛時間最早三天,基本上都是在下午兩點左右,最晚不超過五點,試飛過程一般會持續3-4天。蜜蜂試飛的主要目的是:

(1)、排洩糞便,(蜜蜂糞便是不會直接排洩在蜂箱內,而是在第一次試飛時排洩);

(2)、確定蜂箱位置,巢門方向,為以後出勤採集奠定基礎。

總的來說,蜜蜂朝王其實就是指蜜蜂試飛,是川渝地區養蜂人對蜜蜂試飛的一個特殊稱呼,大家認為百事通說的正不正確,希望大家在評論區留言點評,分享一下你們當地蜜蜂中午試飛,用方言是怎麼表達的,謝謝!!!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蜜蜂朝王?蜜蜂的生長過程多少天,新蜂試飛的目的是什麼?
    蜜蜂有一種行為方式,在很多地方被稱做朝王,這究竟指的是什麼意思?可能很多人還不是很清楚。其實這種說法在川渝地區比較多見,是指蜜蜂下午兩點左右,大量在蜂箱周圍飛行,朝王是這種表現的本地方言。對於蜜蜂的這種表現,以前傳統的養蜂人認為這是蜜蜂在朝拜蜂王,其實正確叫法應該是新蜂試飛,而試飛朝王的都是工蜂。哪蜜蜂為什麼要試飛呢?試飛的目的是什麼?(為了湊數字,先來說一下蜜蜂的生長發育過程)。蜜蜂的生長過程從蜂王產出的卵開始計算,卵化成幼蟲需要3天,從蟲到封蓋6天,封蓋蛻變到出房需要12天,也就是說工蜂從卵到出房,成為一隻蜜蜂大概需要21天。
  • 蜜蜂分蜂后,工蜂棄王回原巢怎麼辦?3種方法解決
    只要是人工分蜂,一般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所以在我們人工分蜂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蜜蜂反巢的預防和處理工作,否則很可能造成新蜂蜂群過弱,還要根據新蜂蜂群的特點給予適當的管理,這樣我們分出來的蜜蜂才能快速發展起來。
  • 蜜蜂裝了防逃片,如何判斷蜜蜂是要飛逃​?養蜂人3招解決
    導讀:關於巢門裝上了隔王板,蜜蜂飛逃,總是有來回飛逃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裡面我們需要弄清楚蜜蜂飛逃和蜜蜂試飛的區別,有可能我們看到的並不是蜜蜂飛逃,而是蜜蜂在試飛,具體的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獎勵飼喂,觀察蜂群中的產卵情況來定。巢門裝上隔王板可以嗎?
  • 抓回的野蜜蜂有三天了,有進有出,不見採蜜,是什麼原因
    蜜蜂通常是在蜜源豐富的時期產生分蜂,抓回來的野蜜蜂,過箱後,安置在一個可以長期居住蜂箱裡,供其生存發展,天氣正常的情況下,蜜蜂在一到兩天便能適應新環境,逐漸出勤採集,至於抓回來三天的蜂群,蜜蜂有出有進,卻沒看見採蜜,原因是什麼呢?
  • 老蜂后離去,蜜蜂會為了新蜂后的位置大打一架嗎?
    這就要從它們的社會構成開始說起。  蜚蠊目的白蟻,與膜翅目的螞蟻親緣關係很遠,但卻有著類似的社會結構。白蟻王國的擴張和螞蟻類似,也是靠著每年的婚飛。然而白蟻中的雄蟻就比螞蟻幸運多了,在婚飛後並不會死去,而是和配對的雌蟻相伴一起,為新家添丁。
  • 剛抓捕的蜂群,蜜蜂多久會開始採蜜?影響蜜蜂採蜜的條件多種多樣
    誘捕的蜜蜂的蜂王情況對於我們誘捕的蜜蜂來說,首先我們需要確定的是這種中蜂,雖然說意蜂也有一定的誘捕概率,但是在實際誘捕蜜蜂的過程中,我們誘捕到意蜂的可能性是可以忽略的,所以這裡我們把誘蜂的蜂種當成是中蜂來看。
  • 蜜蜂在巢門結團怎麼回事?
    蜜蜂在巢門結團怎麼回事?巢門是供蜜蜂出入蜂箱的通道,正常蜂群的巢門有少量的守衛蜂在守衛蜂巢,而外勤蜂從蜂巢中出來後也會迅速飛走,但有時候也會出現蜜蜂在巢門結團的情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蜜蜂在巢門結團怎麼回事吧!
  • 蜜蜂分家後,會在蜂場附近停留多久?需要注意什麼?答案來了
    但有由於條件不同,蜜蜂在分家以後在外面停留的時間並不長,那麼究竟蜜蜂在分家以後,沒有找到蜂巢會在外面停留多久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又應該注意什麼呢?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這一問題。一、為什麼蜜蜂分家以後要在蜂場附近停留?
  • 越冬前蜜蜂什麼時候斷子?如果你不知道當地時間,這招全國通用
    為什麼蜜蜂越冬要培育適齡越冬蜂?所謂的適齡越冬蜂,指的是蜜蜂在越冬前培育的新蜂,這些蜜蜂是出房以後沒有哺育過幼蟲,也沒有進行過採蜜的蜜蜂。隨著冬季的來臨,適齡越冬蜂的發育會停滯在沒有發育這個狀態,到第二年外面開始流蜜,他們的身體才真正發育,所以這些蜜蜂的壽命會很長,能夠超過半年時間,這是蜜蜂能否安全越冬的關鍵。
  • 土法養蜂人工分蜂后,如何避免蜜蜂打架?這個問題不用擔心
    蜜蜂養殖中引發蜜蜂打架的原因在蜜蜂養殖中,實際上蜜蜂是不容易出現打架的,從我們分蜂的角度來說,其實我們主要考慮飼餵問題。那麼對於飼餵來說,主要是因為我們飼餵的方式不正確,導致蜂群中的氣味洩露,其他蜂群的蜜蜂順著氣味找到我們新分蜂群,到我們新分蜂群盜取蜂蜜。從蜂部落養殖的情況來看,這是主要的方式,但是一般在大流蜜期這種情況並不明顯,其次是蜜蜂的迷巢,也就是其他蜂群的蜜蜂飛錯巢門,進入到我們的新分蜂群中,或者我們新分的蜂群中的蜜蜂迷巢飛入其他蜂群中。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原群發生二次自然分蜂的過程、條件及特點
    一、二次分蜂形成過程在首次分蜂后的原群中,蜂王出房的時間與首次分蜂時王臺的老熟程度有關,一般處女王出房時間為首次分蜂后的第1~4天,蜂王出房後3整天,體格硬朗,便可以認巢飛行,具備遠程飛行能力,同時巢內的封蓋子陸續羽化出房,幼蜂也認巢飛行,巢內蜂量開始逐漸恢復,在一周左右可發生二次分蜂
  • 何必大動幹戈處理蜜蜂產卵問題呢?老農的方法很實用,可很少人懂
    陽光明媚,微風輕拂,天空中燕子飛舞,田園間蜜蜂勞作。原本一切是那麼的美好,卻因為人工更換新蜂王而開始起伏不定。蜂王能夠順利交配成功,蜂群接下來的發展自然更上一層樓,但是蜂王沒能交配成功的蜂群,不僅失去一次大發展的機會,還有可能出現蜜蜂產卵現象,這是最糟糕的養蜂事件,也是養蜂人不可迴避的一個大問題。蜜蜂產卵是蜂群發出的一個滅亡危機信號,當蜂群內部長時間無蜂王而且無蜂蟲,蜜蜂便會開發黑髮油,個別蜜蜂開始發育生殖系統。不出幾日,蜜蜂開始產卵,往後會有不斷的蜜蜂開始出現產卵現象。
  • 蜜蜂採蜜的過程
    下面將為你呈現一隻蜜蜂採蜜的全過程,相信可能是很多人前所未見,也無從想像的新鮮、神秘、有趣,也極具科普價值和觀察樣本意義。剛落在一朵菜花上開始採蜜的蜜蜂,蜜蜂兩條後腿上還沒背上花粉。採完一朵,轉場到另一朵菜花,正在降落,請注意,腳上開始背有黃色的花粉,而且在降落過程中有些花粉掉落下來。
  • 誘蜂一般多久來峰白天誘蜂箱有蜜蜂晚上沒有了什麼原因?
    誘蜂一般多久來蜂,這是很難確定的。需要根據當地的蜜蜂資源豐富與否(不管是養殖的還是野生的)、個人的誘蜂技術、誘蜂地點好壞以及是否處於蜜蜂分蜂或逃蜂的季節來決定。其中養殖的蜜蜂分蜂或逃蜂還要取決於養蜂人管理技術,管理好的蜂場,想要出現分蜂和逃蜂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 工蜂不滿蜂后,蜂群會怎樣扶持新蜂后上臺?看完真是長見識了!
    雄蜂在蜜蜂群中是比較懶惰的,什麼都不做,整天遊手好閒,不但不幫忙採蜜,而且連蜂窩裡的幼蜂都不幫忙餵養,故所以雄蜂的壽命比其他蜜蜂都要短,而工蜂的主要作用是負責食物的儲存還有建造蜂窩,大家都知道蜂巢只能有一個蜂后,如果有些工蜂不滿意這個封后,那麼工蜂會不會造反,然後從新扶持另外一個蜂后?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
  • 蜜蜂養殖技術|人工分群與自然分蜂蜜蜂工作積極性的分析及應用
    一、自然分蜂群工作積極性的來源1、蜂群分蜂熱積累的過程在北方經歷漫長越冬的蜂群,在冬末春初,蜂王開始產卵,蜂群進入春季繁殖初期,當蜂王第一批產卵羽化出房時,越冬蜂開始被更替,此時蜂群的群勢不變或稍有縮小,但是蜂群採集、哺育能力開始提高,由之前的一隻越冬蜂只能哺育1.12隻幼蟲,到一隻新蜂能哺育3.85隻幼蟲;越冬蜂被完全更替後,蜂群進入春繁發展期,蜂群群勢開始增長
  • 蜜蜂人工花粉的配製和使用
    要激勵蜂王早產卵,提前繁殖,以增強蜜蜂的群勢,提高蜂蜜產量,關鍵是搞好蜜蜂的早春飼養。但是,有的蜂場和養蜂戶,上年採集的天然花粉不足,不能滿足早春飼餵蜜蜂的需要。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配製和使用人工花粉。
  • 蜜蜂養殖技術|早春適時適量加脾擴巢技術
    巢脾是蜂群培育蜂子、儲存蜂蜜、蜂糧和蜜蜂活動的場所。早春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要增加子脾數量,有效擴大子圈。蜂王產卵,從巢脾中間開始,螺旋形擴大,呈圓形,常稱子圈。子圈面積大,表明培育蜂子多。當第一代子全部出房,巢內工蜂已度過更新期,全部由新蜂代替越冬的老蜂,而一個完整的封蓋子全羽化出房後,可以爬滿3張脾,這時蜂群內的蜜蜂較為密集,應及時加入1~2張空脾,供蜂王產卵。
  • 解讀蜜蜂建造王臺,了解蜂王發育全過程,這下人工育王都清楚了
    春季氣溫逐漸穩定,自然界中的蜜源植物,開始出現較多的流蜜。經過早春的繁殖,蜂群普遍壯大起來,蜜蜂採集時間明顯比以前更長,子脾圈和封蓋子也明顯更大更完美,只有蜂王顯得力不從心。經過長時間的刺激,蜂王產卵的爆發期已經肖蘭橋退,無法再次出現噴射式的產卵場景,只能聽從領頭工蜂的安排。
  • 黃蜂,蜜蜂等類昆蟲靠什麼定位找到回巢的路線?
    黃蜂,蜜蜂等類昆蟲靠什麼定位找到回巢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