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床,作為0到3歲寶寶成長過程中一款重要的兒童用品,一直倍受廣大寶爸寶媽們的青睞,尤其是近年來銷量更是持續上升,幾乎可以說有寶寶的家庭都是人手一張,單單是2017 年,僅線上平臺的嬰兒床銷售額就達到了11.7 億元,甚至不少寶媽們在孕期裡就已經為小寶寶購置好了嬰兒床。
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良商家為了獲取更大利潤,將嬰兒床以次充好的情況,近年來關於嬰兒床的傷害事件也是時有發生。最近,央視質量報告欄目更是直接點名了一批問題嬰兒床,引起不少網友們對於寶寶睡眠安全的關注。
報告指出,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於 30 批次網售嬰兒床的抽檢發現,其中有1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竟然高達 46.7%,佔樣品總量的近五成!而在這批抽檢的嬰兒床中,大多都存在著導致孩子跌落、夾傷等各種安全隱患。
不僅如此,根據各地監管部門對嬰兒床的質量抽查結果顯示,近年來,我國這類產品的不合格率一直居高不下。從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從2016至2018年連續三年間對嬰兒床進行的監督抽查來看,平均不合格率都達到了50%。
這樣的數據令得不少家長們在擔心寶寶睡眠安全的同時也是充滿了疑問:還該不該給孩子使用嬰兒床?如果用,市面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該如何給寶寶挑到安全的嬰兒床呢?
一、為什麼給寶寶使用嬰兒床?
1、給寶寶睡嬰兒床,因為嬰兒床四周都裝有安全護欄,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寶寶墜床的風險;另一方面,也能避免由於跟父母同床時被熟睡的父母不小心壓到等造成意外傷害。
2、寶寶睡嬰兒床,不用跟爸爸媽媽擠著睡,相對空氣更流通,對孩子的呼吸更好,也能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
3、讓寶寶早點睡嬰兒床,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習慣,避免對家長過分依賴。
4、成人的作息習慣和小寶寶不同,讓寶寶睡嬰兒床可以讓寶寶不受父母作息時間的影響,更有利於培養寶寶良好的作息習慣。
二、如何給寶寶選購嬰兒床?注意這9點
1、框架
嬰兒床的框架應該保持圓滑,最好不要出現鏤空、雕飾、木刺等,以防刮傷寶寶。同時,不要用一些鏈狀的裝飾物來裝飾嬰兒床,比如一些掛繩、項鍊等,以免寶寶在玩耍時不小心被套住,產生不可預見的傷害。
2、孔洞
家長們購買嬰兒床時,應注意床上的諸如安裝孔等孔洞的直徑應小於7毫米,且深度儘量不超過1釐米。如果沒什麼概念,可以拿根鉛筆來試驗,以鉛筆不能插入這些孔洞為宜。
因為小寶寶天性好奇,如果這些孔洞過大過深,小寶寶的手指很可能會伸入這些孔洞並被卡住。
3、柵欄間隙
相關安全標準中有明確規定,嬰兒床的柵欄之間的間距應在45~65毫米之間,以免寶寶不小心卡住頭部或是軀幹。
4、床鋪面
床鋪面和旁板以及床頭之間的間隙最好不要超過25毫米。如果尺寸過大,很容易使小寶寶的手、足等肢體被卡進間隙中,造成安全隱患。
5、高度
我們知道嬰兒床的護欄是起到保護寶寶防止墜床的作用,因此自然需要有一定的高度。一般來說,床板和床頭的內高至少應在600毫米以上,如果加上床墊等,床墊的上側面與床頭的上側邊的距離應保持在300毫米以上,以免寶寶坐起或是玩耍時翻出床外,造成意外。
另外,不少嬰兒床的四個角上都有角柱,這些角柱要麼就高出床頭板很多,要麼就乾脆和床頭板平齊,以免寶寶的衣物不小心掛到上面,造成窒息。
6、配件
原則上,嬰兒床的所有部件都必須是原廠原裝的,包括螺絲、螺栓、螺母等等。如果這些配件損壞,也應儘量找原來的製造商購買更換。
因為原裝的產品在健康安全方面相對會更有保證些,而且配件和嬰兒車也能完全匹配,不會因配件不匹配而出現鬆動,造成嬰兒床散架或某些部位鬆散,可能使得小寶寶被卡住或是陷入中間甚至發生窒息風險。
7、有害物質限量
給寶寶使用的嬰兒床,所用材質都應選擇牢固可靠、健康,不含苯、甲醛、重金屬等有害健康的物質。
家長們在選購時,可以要求商家提供甲醛等有害物質的檢測報告,注意有害物質限量指標是否超標。
8、使用說明和標誌
家長們可不要小看了使用說明,畢竟每個產品可能都有所不同,家長們應參考使用說明正確安裝和合理使用嬰兒床。
如果產品的使用說明信息不全,也很可能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風險,比如錯誤安裝了一些配件,或是由於疏忽而造成安全隱患。
另外,嬰兒床還需設置床墊允許的最大高度或厚度標識等,以警示家長們合理使用,防止意外發生。
9、側護欄是否可以放下
對於一些一側護欄可以放下的嬰兒床,美國是明文規定禁止生產和銷售的。因為這種嬰兒床的部件更容易出現故障,更容易使得寶寶不小心被卡在床墊和側欄之間的縫隙中,或是直接跌落。
不過在國內很多家長倒是很喜歡這種設計,覺得這樣方便照顧寶寶。因此,如果家長們選擇這種側護欄可以放下的嬰兒床,至少應注意側欄放下時應高於床墊 23 釐米,升回原位時應高於床墊 66 釐米以上,畢竟相較於家長們的方便,小寶寶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家長們在日常還是應多多注意才是。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