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驚人發現:你的頭腦不歸你管

2020-12-06 驅動中國

科學總是在不斷的質疑自己,並且不斷的進步,而現在又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卻再次被顛覆了。也許,再過段日子這些東西會出現新知識會出現新的顛覆吧。

  1. 地球並非宇宙中心

在哥白尼的時代,人們認為他的日心說「顯然是荒謬的」。

地心論破滅已超過400年,但我們仍然覺得不太適應。人人都可看到,太陽和群星從東方升起,掠過蒼穹,落於西方;直觀感覺上,地球安然不動。當哥白尼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和其他行星一起圍繞太陽運轉時:

日心說

……世人認為他這種巨大的邏輯跳躍「顯然荒唐透頂」,哈佛-史密斯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歐文·金格裡奇(Owen Gingerich)如是說。「消化這一觀念需要幾代人的時間。只有極少數學者將其視為對宇宙的真實描述。」

望遠鏡中的宇宙讓當時的一些人坐立不安

而伽利略造成的顛覆更是超過了哥白尼。他發明了天文望遠鏡,為日心說搜集證據,望遠鏡中的宇宙讓當時的一些人坐立不安——本應完美無暇的月球上那些火山口,還有拱衛木星的其他月亮——於是根本連碰也不去碰這件新發明。

而伽利略不僅挑戰了常識,更具威脅性的是,他也挑戰了基督教的權威。《聖經》上說,太陽圍繞地球轉動,於是宗教裁判所判定伽利略有罪,將日心說定為異端邪說。

  2. 微生物正趕超藥物

抗生素和疫苗挽救了千萬人的生命,沒有這些現代醫學奇蹟,我們當中有許多人恐怕已經夭折於小兒麻痺症、腮腺炎或天花。但某些微生物正在飛速進化,讓人類來不及研製降服它們的藥物。

流感病毒變異速度之快,上一流感季的疫苗往往到這一季就排不上用場了。醫院裡,對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超級葡萄球菌泛濫成災,能把一道微小的傷口變成嚴重感染,輕者肢端壞死,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微生物正趕超藥物

還有不斷向人類擴散的動物源性傳染病:來自大猩猩的伊波拉病毒、來自果子狸的SARS病毒(果子狸並不是SARS病毒的「源頭」,它也只是一個中間傳播者)、來自齧齒目動物的漢坦病毒、來自鳥類的禽流感、來自豬的「豬流感」(準確的說法是「甲型流感」)。

就連奪去了蕭邦和梭羅性命的肺結核也都捲土重來,部分原因在於,細菌的片段已經產生對多種藥物的耐受性。即便是在21世紀,死於結核病也毫不稀奇。

史上曾有過大規模物種滅絕

  3. 史上曾有過大規模物種滅絕,新一輪滅絕已經啟動

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自地球形成以來,出於各種原因(小行星撞擊、火山爆發及大氣變化是主要疑兇),先後共有5次大滅絕,毀滅了眾多物種,甚至令絕大部分物種消失。

接受「大滅絕」概念需要一個過程。比如託馬斯·傑斐遜在肯塔基見過乳齒象骨骼後,就斷言這種龐然大物肯定還存活於美洲大陸腹地。他還讓劉易斯和克拉克加以留意。

而目前,按照許多生物學家的觀點,我們就正處在第6次大滅絕進程中。乳齒象可能只是最初的受害者之一。隨著人類在大陸間遷徙,已經繁衍了上千萬年的巨型動物便開始消亡:北美乳齒象、澳洲大袋鼠、歐洲矮象。

造成這一波早期大滅絕的罪魁禍首尚不明確,而人類的狩獵活動、對棲息地的破壞、引進侵略性物種以及無意中對疾病的傳播,都在為現代的物種滅絕推波助瀾。

新一輪滅絕已經啟動

  4. 美味有害健康

1948年,麻薩諸塞州的弗明漢心臟病研究召集了5000多位本地居民,參與一次關於心臟病危險因素的長期調研(準確的說是超長期調研,最早一批志願者的孫輩都已開始參與這次調研了)。

美味有害健康

此次調查的結果,以及後續一系列雄心勃勃、辛苦完成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心臟病、中風、糖尿病、某些癌症及其他疾病的發生概率,都與美味食物的攝入量成正比。

牛排、薯條、英式班尼迪克蛋、三層奶油巧克力餅——這些都是健康殺手。當然,也有一些美味的東西對健康有益:藍莓、糖莢豌豆、堅果,甚至可能還包括紅酒(好吧我被打敗了)。

不過總的來說,人類的味覺偏好是在食物匱乏的年代中進化形成,對於以狩獵和採摘為生的人類遠祖而言,填到肚子裡的鹽、油脂和糖分越多越好。但事到如今,這個「霍斯蒂水果派」大行其道的速食年代,對於普遍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那樣的口味就不太合時宜了。

  5. E=mc2

毫無疑問,愛因斯坦的這個著名公式是最光彩奪目的科學發現之一,但同時也是最令人不安的之一。

公式中詮釋的力量主要在於c2,即光速(每秒299792公裡)的平方,為89,875,243,264。以此為乘數,你無需多少物質(微量的鈽足矣)產生的能量就能毀滅一座城市。

愛因斯坦著名公式E=mc2

  6. 你的頭腦不歸你管

弗洛伊德在細節上或許有誤,但他的一項基本觀念已獲證實:許多人類行為、信念及情感都受尚不明確的因素驅使。如果你感到樂觀愉快、意氣風發的話,看看天氣如何。晴朗的日子讓人更快樂,也更樂於助人。

你的頭腦不歸你管

在口味測試中,你很可能對品嘗的第一份樣品情有獨鍾,儘管所有樣品其實一模一樣。你看到某人或某物的次數越多,你就會越喜歡。對性伴侶的挑選,部分是根據體味。

我們的認知存在大量缺陷:我們聽幾件軼聞趣事,就作出錯誤的總結;我們誤讀信息,以支撐自身的偏見;我們輕易就會因為無關的細節而分心或動搖。我們所謂的記憶不過是臆造的故事,每次回憶某事時就重新給自個兒再講一遍。即使是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也同樣如此:

如同成千上萬人那樣,神經科學家卡利姆·納德爾對於2001年的911事件及造成的創傷,有著飽含深情的鮮明記憶。

但身為研究記憶的專家,他深知記憶之不可靠,他對自己記得的一切並不全信。儘管在主觀感受上這些回憶清晰而詳盡,心理學家卻發現,記憶的失實程度出乎意料。

  7. 我們都是猿猴

我們都是猿猴

這麼說有點叫人洩氣,對吧?達爾文「物競天擇」的進化論令人浮想聯翩:也許地質時代之浩瀚讓你敬畏不已,地球物種之豐富讓你目眩神馳。

「物競天擇」進化論

按理說,正是欣賞和理解大自然的能力使人類與眾不同,但反過來,這種能力又讓我們認識到,人類只不過是靈長目動物中的一支變種。

可能我們抽象思維的能力比黑猩猩發達一些,但體能卻比不過大猩猩,在樹上身手也不及猩猩矯捷,脾氣還不如倭黑猩猩好。

達爾文起初信奉上帝造人,後來才逐漸認識到,在自己搭乘小獵犬號(譯者注:Beagle,英國海軍考察船,1831年,22歲的達爾文搭船開始了為期五年的環球之旅)的旅途中,所觀察到的變異現象之重要性。

《物種起源》一書問世至今,過去的151年間,人們對進化論爭執不休。從猿到人說與各國文明中的創世神話相衝突,也不怎麼符合我們的直覺,然而自有此學說以來,各學科的一切發現——從生物學、地質學、遺傳學、古生物學,甚至到化學及物理學——都印證了他的真知灼見。

  8. 世界各大文明都曾用活人祭祀

活人祭祀

假設你快死了,準備收拾行裝奔向來世。帶點什麼好呢?給陰間渡船的船夫捎幾個硬幣?要不就帶點花,或者愛人的紀念品?如果你是古埃及法老,你會下令殺掉你的奴僕,埋在你陵墓附近;

古代活人陪葬

中國古代選擇用姬妾陪葬;某些印度教派也用活人祭祀;阿茲特克帝國屠殺萬人,為首都諾奇蒂特蘭城中大金字塔的落成獻祭;神聖的瑪雅球賽結束後,有時也會將輸掉的球隊作為祭品。

關於這些極其恐怖的習俗的記載,我們很難分清真實和虛構。有關活人祭祀的描述出《聖經》、希臘神話和斯堪地那維亞史詩中,古羅馬人曾譴責他們徵服的許多民族用活人祭祀的暴行,但證據寥寥。

最近,一次對世界各國考古發現所作的彙編表明,殺人(有時是吃人)儀式出乎意料地普遍存在。

 9. 人類已引發本世紀未來的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的技術分析不怎麼深奧:人類燃燒石油;燃燒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妨礙散熱,導致地表溫度上升。後果已然顯而易見:冰川融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花開提前(問問梭羅),為保低溫,動植物正向更高緯度和更高海拔遷徙。

更讓人頭疼的是,二氧化碳會在大氣層中殘留數百年。人類引發的氣候變化,其後果才剛剛開始顯現,而對未來的預測除了悲觀還是悲觀。

人類已引發本世紀未來的氣候變化

  10. 宇宙由我們無法想像想像的物質構成

關於宇宙,你能想到的一切——行星、群星、星系、黑洞、星塵——加起來也只佔到整個宇宙的4%。剩下的是兩種「暗」的未知物:一是暗物質,佔宇宙的23%;一是暗能量,壓倒性地佔到73%之多:

宇宙由我們無法想像想像的物質構成

科學家對暗物質或許還有點概念:存在於假設中的奇異粒子;可對暗能量卻一無所知。芝加哥大學宇宙學家麥可·特納(Michael S. Turner)將暗能量列為「科學中最複雜難解的謎題」。

為了揭示這一謎團,激起了整整一代天文學家對物理學和宇宙學的再思考,其顛覆性毫不亞於秋日黃昏的帕多瓦城中,伽利略打響的那次革命,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暗能量)引發我們去追問,仿佛前無古人那樣的追問:這個宇宙,我們當作家園的宇宙,究竟是什麼?

不過天文學家至少知道,由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存在,宇宙正在擴展。不僅在擴展,而且是在加速度擴展。最終,宇宙中的一切會漂浮著彼此遠離,直到整個宇宙到處都變成一片寒冷荒涼,世界將在一聲啜泣中終結

曹奎

相關焦點

  • 清華化工系碳納米管團隊重大突破:發現碳納米管驚人的耐疲勞性能
    人類已知力學性能最好的材料—碳納米管,又有新的重大發現。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和張如範副教授聯合團隊,在碳納米管的耐疲勞性能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出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
  • 清華化工系碳納米管團隊重大突破:發現碳納米管驚人的耐疲勞性能
    人類已知力學性能最好的材料—碳納米管,又有新的重大發現。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和張如範副教授聯合團隊,在碳納米管的耐疲勞性能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出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
  • 靈感方法論:你也許用錯了頭腦風暴
    為了幫助更多人獲得頭腦風暴帶來的創造力,他定下了4條基本原則:忌批評性反饋量比質重要運用他人的想法催生聯想鼓勵大膽的構想頭腦風暴大受追捧。但是任何一個經歷過漫長而低效的頭腦風暴會議的人都知道,這也可能是對時間的巨大浪費。為了確保你個人與小組的頭腦風暴能夠產生新穎(以及有用!)的點子,你與你的團隊可以試試這12種策略。
  • 給你換個愛因斯坦的頭腦
    自從人類發現自身擁有大約3萬個基因以後,就有人鬥膽預言:未來的人們要想通過修改基因的方法來使自己變得聰明絕頂,已不是痴人說夢了。如今,人類已經找到了快速辨別和確認人類基因功能的新方法,要實現擁有愛因斯坦的頭腦的夢想,或許真的用不了多久了。
  • 重大突破:清華團隊首次發現碳納米管驚人的耐疲勞性能
    碳納米管這一納米材料,發現於 20 世紀 90 年代,是由碳納米管以六元環形式組成的一維管狀結構納米材料,也是目前人類已知的力學性能最好的材料,它的強度和韌性都非常好,其強度大於 100GPa,楊氏模量大於 1TPa。
  • α波的狀態,你的頭腦的最佳狀態
    科學工作者多年來從事腦波的研究,分析數人的腦波,其結果能在此斬釘截鐵地說的,是我們的頭腦在保持最佳狀態,將能力做最大限度的發揮時,腦波所呈現的是處於阿法爾波(以下稱為α波)的狀態。  那麼,何謂α波?相信很多從不管看了多少書仍不知所云吧!我希望藉此從最基本的觀念開始談起。
  • 你不知道的30個驚人事實,正常人睪丸是一高一低
    關於身體,你不知道的30個驚人事實1 人的一生中,平均要脫掉18-55kg的皮膚
  • 頭腦風暴是什麼?如何正確的進行頭腦風暴?
    頭腦風暴的作用說到「頭腦風暴」的作用,就我個人來看,其實這只是一個方法,所以他只是為了你的目的而服務,當他對你的目的有了效用的時候,這個方式方法才有了真正的意義,他所謂的作用也才能真正的體現出來。別人家的頭腦風暴(IDEO)「腦暴」作為一種產生創意的方式,在各行各業中被廣泛的運用。但是對於很多的人來說,很多時候「腦暴」雖然在用,但是一點用處都沒有,我想很多人都很疑惑吧,包括我也是,常常是花費了時間去腦暴,但是發現最後的結果卻是一無所獲。這種狀態,直到我看了IDEO的腦暴時,才有了新的認知。
  • 四肢發達頭腦簡單?NO!運動員的大腦比你更快!
    不過,有人說運動員們都是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只要他們訓練出一身肌肉,流淌足夠的汗水,奧運冠軍就會成為他們的了。其實,奧運會不單單是身體的競技,更是頭腦的比拼。運動員們的頭腦並不比科學家們的要差勁,從某些方面來說,奧運冠軍都有一顆『最強大腦』。
  • 科學實驗室的四種類型你知道哪些
    你眼中的科學實驗室應該是什麼樣的?根據傳統的實驗室布局來看,大都是選擇冷色系來進行實驗室的裝修,冷色系的顏色確實是給人一種嚴謹,莊重的學術氛圍,但對於科研人員或者學習工作者來說,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確實會讓人感到壓抑。那麼,科學實驗室都有哪些類型呢?   科學實驗室   模擬實驗:依靠數學模型和計算機模擬分析的實驗。
  • 《驚人的假說》用科學原理與你探討
    你有沒有思考過什麼是意識、靈魂?有沒有心靈實體?著名哲學家笛卡爾的二元論學說和康德的物質體學說都曾探討過此問題。下面看看本手作者是怎麼討論的?《驚人的假說》是(英)弗朗西斯·克裡克創作的科普讀物。克裡克是生物學家 、物理學家。1962年諾貝爾生物學獎得主,他自訴聽了薛丁格的課《生命是什麼》從而思想升華並經過深刻討論實踐創作了這本書。
  • 為什麼同樣是頭腦風暴,你卻開成無效會議?最全方法賦能你的管理
    很多人可能都聽過頭腦風暴,但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頭腦風暴嗎?頭腦風暴是一種開發團隊智慧的技術,是一種所有團隊成員的初始想法都能被考慮到的技術。如果我們擁有的主意量越多,種類越多,我們就越容易找到我們所需的答案。
  • 科學驚人的發現:靈魂的重量
    心靈學家解釋說,這就是死者的"靈魂素粒子" 剛要離開死人的軀殼,這種初次出現的靈魂在心靈科學上稱為"靈魂的正體" ,一旦失去了它,人體便無法再生存了。  靈魂學研究者把附著於人體的物質稱做"靈魂素粒子",人死後,靈魂素粒子就會從人的體內跑出來 ,之後人體只剩下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這具軀殼隨著時間的消逝,不久就會腐壞。
  • 不是液體也不是固體,吃軟不吃硬,牛頓也管不了它
    但現在我們東方崛起了,牛頓是能管國外,國內的輕功,其實現在國外也有不少不歸牛頓管。例如可以讓人在表面跳舞的液體嗎?它就是非牛頓流體?非牛頓流體不是液體也不是固體,根本奈何不了它,你的手就會慢慢陷進去,典型的吃軟不吃硬,說實話還挺好玩的。
  • 你真的會做頭腦風暴嗎?原來我們只用對了一半
    來,直接上乾貨,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叫頭腦風暴巍:qmyd007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集思廣益,能碰撞出更多好的想法,大家也經常在用,但是你真的用對了方法嗎?你是不是直接把大家叫在一起,然後七嘴八舌的討論一番?然後心滿意足的覺得收穫很大?
  • 關於毒液驚人發現:牙形蟲是最早有毒動物
    目前,美國新聞媒體列舉了近期關於毒液的驚人發現,其中包括遠古時期和現代的動物,這些發現有助於揭示動物的進化歷史和奇妙的身體結構。  依據一項最新報導,在3000多種已知鯰魚中大約近一半可分泌毒液,基於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1250-1625種鯰魚可以分泌毒液。好的一方面消息是這種毒液相對輕微,並不會導致人們死亡,但一些鯰魚物種能夠殺死獵物,鯰魚毒液具有很強的防禦性。
  • 科學家驚人發現:善有善報觀點被科學證實
    科學家統計發現,一個人心存善念時,免疫細胞也更加活躍,如果長期保持這樣的狀態,人就不容易得病,壽命也會更長;而心存惡念和負面思想時,身體狀態則會往相反的方向發展,長期下去使人容易疾病纏身。這是現代科學中的發現,而中國幾千年前的古人早已發現了這些規律,孔子就曾說過「仁者壽」,意思是具有仁愛之心、和寬廣胸懷的人容易長壽。所以要想有個健康的身體,就必須要有健康的心理。
  • 為什麼感覺物理學停滯了好久,物理學再也沒有驚人的發現了?
    如果你對每個領域都有著關注,那麼你會發現,許多研究領域(納米技術,遺傳學,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數學,計算機技術)都在日新月異。看看如今各式各樣的科學文章,您可能會讀到最新的發明的抗癌藥,登月探測器、土星、火星或太陽的最新衛星消息,被發現埋在海底的失落大陸、還有各種文明遺址的發現,或者是被發現的新物種,甚至在今天氣候變化,納米技術,人工智慧,強子對撞機,發現新的粒子、 Space X成功回收火箭,幹細胞研究,衰老研究,控制食慾的腦細胞等等。發現每天都在各個領域發生。
  • 日食 驚人的科學自然奇觀
    驚人的科學自然現象。帶有鑽戒效應的日全食在烏雲中發光。美麗的自然和寧靜景觀的抽象夢幻背景。驚人的科學自然現象。月亮覆蓋太陽。日全食帶有鑽戒效應,在摩天大樓剪影上方的天空上發光。寧靜的自然背景。驚人的科學自然現象。月亮覆蓋太陽。帶有鑽戒效應的日全食在山脈上空發光。寧靜的自然背景。
  • 科學給你答案
    科學給你答案時間:2017-03-29 12:0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阿塔卡馬人形是外星人屍骸? 科學給你答案 2003年科學家在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發現了一個很古怪的人形。這小型骷髏頭看起來像人類,但又有許多特徵讓科學家們無解。當照片被放上網後有許多人認為這一定是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