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流市新豐鎮大村村民陸世權在山上採摘到一個傳說中的「太歲」,重達10多公斤,非常罕見。
村民採到的「太歲」
「寶貝是在新豐大村石鼓嶺山腳發現的,當時它下半身埋在泥土裡,上面有小部分露出來。」陸世權說,以前在新聞裡看到過類似的東西,就把它搬回來了,一稱,有10多公斤重。
記者看到,這個傳說中的「太歲」背部已經長青苔,色澤與形狀複雜,有點類似於水牛皮的顏色,而且深淺不一,表面不規則開裂明顯,裂痕深淺不同,腹部雪白、光滑、細嫩。當地村民都沒有見過這個東西,很好奇,都禁不住圍攏來看看、聞聞,卻沒有聞出什麼氣味。
陸世權說:「摸的感覺比較柔軟,就像豬板油一樣,不過一點油膩都沒有,開水泡也會化開。」
記者致電諮詢廣西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韋本輝,採訪了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工作人員,他們均表示沒有見過「太歲」,不知道其特徵、生長特性和使用價值等。
記者隨後諮詢了玉林師範學院生物與製藥學院的周博士。「村民採摘到的這個東西是微生物和菌類的共生體,『太歲』只是一種傳說。」周博士說,「太歲」在網上傳說很多,但是這個所謂的「太歲」太少見了,研究的人不多,所以目前國內對於此類「太歲」的研究幾乎沒有,而且不權威。(記者 黎穎 通訊員 楊光登)
太歲是什麼東西?
太歲,又稱肉靈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有肉靈芝,並把它收入「菜」部「芝」類,可食用、入藥,奉為「本經上品」,功效為「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肉靈芝,無毒、補中、益精氣、增智慧,治胸中結,久服輕身不老」。《山海經》稱之謂「視肉」、「聚肉」、「太歲」、「封」,乃古代帝王養生佳餚。太歲十分稀有,是百藥中的上品。有典籍記載,太歲性平,苦,無毒,具有補脾潤肺,補腎益肝等價值。
現代科學家認為太歲是一種大型粘菌複合體,但其細胞結構為何形成和為何聚成如此規則形態,以及它的醫藥價值仍然是個謎。《本草綱目》中記載:「肉芝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東晉道家葛洪在《抱樸子》中記載,「諸芝搗末,或化水服,令人輕身長生不老。」是古人認為的長生不老仙藥。
在幾十億年滄海桑田的變遷中,許多物種都湮滅了,絕種了,而太歲卻能繁衍至今,可見其生命力的強大。它生長於地底20-100米的厭氧環境中,生活於土壤中,靠水存活,所以放在水中不會腐爛、變質。同時,這種粘菌主要靠孢子、菌絲繁殖,活性很強,隨意切割都能夠再生。但是絕非大家傳說的無止境生長,如果能夠快速生長就自然不會稀有了。
千年太歲肉靈芝是什麼?
千年太歲肉靈芝營養價值是什麼?千年太歲稱的「太歲」是介於原生物與真菌之間的粘細菌,生活於土壤中,生命力極強,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大型粘細菌複合體以細菌、酵母菌、黴菌孢子等其它微生物為食,以纖維素、兒丁質、甲殼質等為營養,含有蛋白質約50%,以及核酸、酵母菌和黴菌等。
真菌多糖對免疫系統的作用:激活巨噬細胞、激活T細胞、激活NK細胞、激活補體系統、影響細胞因子、增強SOD的活性。太歲的真菌多糖含量為67.2%,是地球上多糖含量最多的,更是活性最強的生物,極為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