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在圍觀少見的粘菌複合體「太歲」。
背部
「太歲」腹部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 近日,北流市新豐鎮大村村民陸世權在當地山上挖出一個據稱是傳說中的「太歲」,重達10多公斤,非常罕見。
2月27日上午,筆者在北流市北流鎮松花村陸世權家中見到了這個傳說中的「太歲」,陸世權把它養護在魚缸裡。見客來訪,陸世權把它搬出來放在地上,讓筆者拍攝。陸世權告訴筆者,今年春節期間他回老家新豐鎮大村過年,元宵節當天,他在新豐大村石鼓嶺山腳發現了這個不知名的東西,當時它下半身埋在泥土裡,上面有小部分露出來。「以前在新聞裡曾經看到過類似的東西,所以我就把它搬回來了。當時稱重量,連盤一起有15公斤,盆裡有少量水,實物應該有10多公斤。」陸世權說道。筆者在現場觀察這個傳說中「太歲」——背部已經長青苔,色澤與形狀複雜,有點類似於水牛皮的顏色,而且深淺不一,表面不規則開裂明顯,裂痕深淺不一;腹部雪白、光滑、細嫩。同來的眾人都沒有見過這東西,因此很好奇,都禁不住圍攏來看看、摸摸、拍拍、聞聞,甚至還用火燒。當然,都沒有聞出什麼氣味,用火燒發現會融化,用開水泡也會化開。手摸「太歲」腹部的感覺比較柔軟,就像豬板油一樣,不過沒有油膩感;手摸其背部就像摸豬皮、牛皮那樣粗糙。
筆者翻查資料:「太歲」,又稱肉靈芝。《本草綱目》有記載,並把它收入「菜」部「芝」類,可食用、入藥,奉為「本經上品」,功效為「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神農本草經》《山海經》等古書中也有類似記載。現代科學家認為,太歲是一種大型粘菌複合體,但其細胞結構如何、為何聚成如此形態,以及它的醫藥價值等仍然是個謎,並且始終存在爭議。「太歲」生長於土壤中,靠水存活,所以放在水中不會腐爛、變質。同時,這種粘菌主要靠孢子、菌絲繁殖,活性很強,隨意切割都能夠再生,生長非常緩慢,但是絕非傳說的可以無限期生長。(楊光登)
原標題:這就是傳說中的「太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