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民挖到意思「太歲」 有彈性會生長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燕趙都市報記者梁曉波/文 記者孟宇光、實習生曹世嬋/圖

  「太歲」,被學界認為是一種存在於地球上的不明生物體,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動物和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形式,近年來,我國各地不斷有「太歲」被發現。前不久,石家莊的市民劉先生在去外地出差的時候,在山溝裡偶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東西,詢問了很多當地人後,有人稱這是傳說中的「太歲」。

  目睹:奇怪寶貝疑似「太歲」

  1月2日上午,燕趙都市報記者應約來到市民劉先生家中,見到了他在電話中提到的「太歲」。

  這個疑似「太歲」的東西就放在劉先生家的一個臉盆裡,當劉先生從房間裡將臉盆端出來時,記者發現臉盆裡還盛著水。「我特意上網查了一下,這個東西必須放在水裡或埋在土裡才能活。」劉先生一邊解釋,一邊將臉盆放在了記者面前的桌子上。

  記者看到,李先生說稱為「太歲」的東西是一個圓球狀的物體,大小几乎佔滿了整個臉盆,通體呈鐵鏽紅色,圓球的底部弧度略平,而且底部正中還有一個空洞。

  近距離仔細觀察眼前這個圓球,可以看到在圓球的表面布滿了很多龜裂的裂紋,而透過裂紋和一些已經破損的部位可以看到圓球內部是一種類似海綿組織的結構。

  用手輕輕觸碰這個「太歲」,記者發現它表面柔軟,還富有彈性,如果用力按壓下去,表層會滲出水來,和海綿類似,但卻遠比海綿有韌性和彈性。

  「太歲」的底部有一個洞

  來歷:去外地出差偶然挖出

  劉先生告訴記者,雖然這個「太歲」是他在半年前發現的,但因為他本人一直在外地公幹,直到前幾天才回到石家莊後,才將這個「太歲」從老家的地裡挖出來帶回。

  原來,劉先生在一家測繪院工作,2013年7月份被派到承德進行一項測繪工作。7月中旬的一天,劉先生在承德一個名叫浪蕩溝的地方,因為內急便跑到山溝裡解決,途中踩到一個軟乎乎的東西摔了一跤,回頭一看地面露出一個半球狀的物體。

  「我一開始以為是一個足球,就用手撥弄了兩下,結果發現比足球要小。」劉先生將這個奇怪的東西從土裡弄出來後,用礦泉水將表面粘附的泥土衝洗乾淨,發現還真是一個圓球,但通體卻是紅褐色,而且手感很有彈性。

  劉先生覺得這東西挺奇怪,就順手帶回了駐地,結果駐地的同志看後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神秘:多方打聽得知這就是「太歲」

  劉先生告訴記者,一開始他只是覺得這東西挺奇怪,但是在看到駐地的人都不知道是什麼後,他的好奇心就被勾起來了,十分想弄清楚這是什麼。

  隨後,劉先生拿著這個奇怪的東西跑到附近的老鄉家裡,看看當地人是否認識這種東西,但是跑了好幾個老鄉家,大家看著劉先生手裡拿的東西,也都不知道是什麼。大家經過和當地生長的一種名叫「馬蜂包」的藥用菌類對比,發現兩者也不一樣。

  幾天後,就在劉先生多方詢問都沒有結果的時候,在另外一個單位的合作方人員租住房內,房東看到劉先生提供的照片,又比照了中醫中的一些描述,告訴劉先生,他發現的這個東西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太歲」。

  奇怪:不腐爛不燃燒,還會長大

  聽說自己手中的這個東西時傳說中的「太歲」,劉先生也不敢再在工地上存放,找時間用快遞將「太歲」郵回了老家欒城。2013年底,在承德進行了半年多的測繪工作結束後,劉先生回到石家莊,順路把「太歲」也從欒城老家拿了回來。

  「我把這個『太歲』郵回老家後,考慮到是從土裡發現它的,便讓家人也把『太歲』埋在了土裡,每隔幾天還澆一些水。」劉先生和記者說道,後來他看到很多撿到太歲的人都把太歲泡在水裡,回到家中後他也將埋在土裡的「太歲」挖了出來,發現雖然在土裡埋了小半年,但是「太歲」外出來後還和以前一樣,沒有絲毫的腐爛跡象。

  劉先生從「太歲」上用力撕下一小塊組織,用打火機點燃,但是只要把打火機拿開,燃燒的組織很快就會熄滅,冒出一股青煙,聞上去有一股焦味,但不像塑料和毛髮燃燒發出的那股刺鼻味道。

  劉先生告訴記者,從他發現這個「太歲」到半年後回到家中把太歲泡在水裡,他發現好像「太歲」比剛發現的時候略微要大上一些。「但是不明顯,好像就是略微長大了那麼一點點。」

[page title= subtitle=]

  背景連結

  太歲,又稱肉靈芝,為傳說中秦始皇苦苦找尋的長生不老之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確有記載肉靈芝,並把它收入「菜」部「芝」類,描述為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澤漆,黃者如紫金。可食用、入藥,奉為「本經上品」,功效為「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肉靈芝,無毒、補中、益精氣、增智慧,治胸中結,久服輕身不老」。《山海經》稱之謂「視肉」「聚肉」「太歲」「封」,乃古代帝王養生佳餚。經中科院吳階平、石學敏院士等專家研究發現「肉靈芝」主要成分PQQ用於免疫力調整、癌症等疑難雜症治療效果明顯,冠有「生物和氏璧」之美稱。

  據史料記載,「太歲」是古人假定的一個天體,和歲星(木星)運動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歲」到了哪個區域,就在相應的方位地下有一塊肉狀的東西,這就是「太歲」的化身,在這個方位動土就會驚動「太歲」。這就是「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由來。

相關焦點

  • 市民挖到22斤重太歲 「太歲」肉靈芝是什麼東西
    網絡配圖  近日,市民挖到22斤重太歲事很快在街坊親戚之間傳開了,很多人都來看,也對這盆裡的稀罕物嘖嘖稱奇。雖然內心確信挖到的就是太歲,但謝偉知道還得找個專家來鑑定下,才能最終下定論。  最近,家住肥西上派的謝先生可算是走了大運了。7月16日下午他和老伴跟著工程隊在合肥市蒙城北路移植樹木時,意外挖到一個軟軟白白的肉狀物。起先,謝先生還不知道是什麼,直到兒子趕來才發現疑是民間盛傳的稀罕寶貝——太歲。
  • 太歲頭上的土又被動了 市民種樹時挖到22斤重太歲
    7月16日下午他和老伴跟著工程隊在合肥市蒙城北路移植樹木時,意外挖到一個軟軟白白的肉狀物。起先,謝先生還不知道是什麼,直到兒子趕來才發現疑是民間盛傳的稀罕寶貝——太歲。經安徽中醫藥大學教授王德群鑑定,謝先生挖到的東西的確是太歲,不過對於民間傳言的太歲的藥用價值,王教授持謹慎懷疑態度,認為要是買賣的話恐怕也是有價無市。
  • 遼寧綏中縣有人挖到了「太歲」
    據說太歲常在東北出現,在綏中縣還是第一次出現太歲的身影,我們懷著好奇與敬畏之心,來到了劉先生家裡,見到了這一神秘的物體。據劉先生講述:當時太歲在路邊幾乎是凍住在那裡,但是他用腳踢了一下,發現竟然還有彈性,我想冰塊肯定不能有彈性,就仔細看了一眼,結果看到了他的表面跟蘑菇一樣有紋理,有些跟蜂窩一樣,這個應該是外皮。我想著很可能是個寶貝,因為以前在網上看到過太歲的新聞,跟這個非常像。
  • 唐山遷安一市民發現石太歲
    遷安信息港消息:太歲,另名肉靈芝,被學界認為是一種存在於地球上的不明生物體,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動物和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形式,遷安市民柳先生給遷安信息港打來電話說,他就有一個石太歲!
  • 男子在工地打工,疑似挖到了「太歲」,男子:泡水喝了四個月!
    太歲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雖然很多人都沒有見到過實物,但對於這種稀有的物品也都有所耳聞!傳說中是一種名貴的藥材,服用後也會有奇效,但實際上卻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如果大家遇到了這樣的東西,用來收藏的話倒是不錯,真想食用的話可要謹慎了!
  • 工人挖溝時挖出不明物體 心形怪物像是「太歲」
    喬先生向記者展示挖出來的疑似太歲。  半島都市報11月11日訊(記者 林剛)因為害怕「在太歲頭上動土犯忌諱」,幾名工人在挖出不明物體後趕緊將其掩埋。11日上午,在大沙路一工地內工作的喬先生向本報反映,工人們10日在挖溝時挖出了一塊外黑裏白、軟軟的不明物,重約兩斤,喬先生讓工人將它又挖了出來,由於以前見過類似的東西都說是太歲,喬先生於是趕緊將其帶回辦公室用水「養」了起來。
  • 濟南市民河邊挖出不明物體!專家鑑定:是太歲
    近日,濟南一位市民給記者打來電話,說他的鄰居意外挖出了一個不明物體,經專家鑑定是太歲。而就在一年前,鄰村一村民也曾在家裡發現太歲。圖為楊女士撿到的兩塊太歲24日下午,記者在熱心市民包全麟的帶領下,來到了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辦事處李家村,在楊慶芝女士家,記者見到了她所說的「太歲」。
  • 河南村民挖到「千年太歲」 觸摸時有冰鎮感
    近日,民權縣一農家發現疑似「千年太歲」的事在十裡八鄉傳得沸沸揚揚,為弄清究竟,近日,記者前去採訪。  在民權縣程莊鎮小胡莊村,發現疑似「千年太歲」的農民就在該村,一進村頭,村民便告訴記者說,半個月過去了,此「肉」不腐不爛,懷疑這塊「肉」就是傳說中的「太歲」。
  • 老人挖出雪白太歲賣了50萬 網友:太歲這麼值錢?
    老人聯繫到挖掘機清理棗樹,但沒想到在挖棗樹的時候,挖出一雪白球體,後經專家證實,竟是一罕見的極品活太歲。老人後來將該雪白太歲以50萬元的價格賣給了一火鍋店老闆。對此,有網友疑惑問道:太歲是什麼?這麼值錢!
  • 工地挖出七八公斤太歲 市民早市花兩萬買來收藏
    2個月來幾乎沒生長  孫先生告訴記者,剛買來「太歲」後,其曾切了一小片委託朋友拿到有關部門做檢測。經過2個月左右的礦泉水浸泡,「太歲」似乎一點沒長。在其指點下,記者看到,這個「太歲」的表面確實有一塊刀切的痕跡。
  • 男子挖到100斤「太歲」,直言:泡水喝之後,腰間盤突出好了
    導語:男子挖到100斤「太歲」,直言:泡水喝之後,腰間盤突出好了說起來太歲,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最常聽到的就是太歲頭上動土,然而那麼近年來人們比較關注的太歲是什麼呢?據餘師傅稱,這塊」太歲是自己在工地用挖掘機挖出來的,當時因為好奇,就用腳踢了一下,結果發現十分的有彈性!隨後餘師傅便將其帶回了家,並用水反覆的將外表的泥給清洗乾淨,結果發現裡面竟然是透明的,並且摸起來還很黏,隨後還稱了一下,發現有一百多斤!為了想要知道這是什麼,餘師傅還帶著滿心的疑惑,在網上進行了查詢,結果網上出現的信息,均表示這塊水晶一樣的物體是「太歲」!
  • 六旬漢挖出「太歲」 太歲頭上動土清明沒過安生(組圖)
    王老漢重新挖開埋「太歲」的土坑。  「怪物」經過清洗後變得柔軟起來,用手摸感覺滑黏而有彈性。王新全攝  被「太歲頭上不敢動土」俗語「震」住的膠南農民王老漢,清明沒過安生  專家認為,是否是「太歲」需經過進一步考證俗語說「太歲頭上不敢動土」,可膠南農民王老漢不僅在「太歲」頭上動了土,還把「太歲」給挖了出來。
  • 老人挖出極品雪白太歲 盤點近年來發生的太歲事件(組圖)
    老人和挖掘機司機上前查看,只見「白球」長了兩個圓形的頭,摸上去像煮熟的牛皮筋一樣有彈性,沾到手上的東西黏糊糊的。 70多歲的老人從未見過這樣的「怪物」,就給在外地工作的女兒打電話,女兒懷疑是挖到了傳說中的「太歲」,於是委託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工作的朋友丁志山教授鑑定。經鑑定,確認「大白球」是俗稱「太歲」的肉靈芝。
  • 真實存在的怪物,就是長生不老的「太歲」,你敢吃一口嗎?
    《山海經》就稱太歲為「視肉」,有如此記載:聚肉有眼而無胃,與彼馬勃,頗相仿佛,奇在不盡,食人溥味。傳說中太歲這種生物,沒鼻子沒眼睛,也沒有手腳,甚至連嘴都沒有,但是它卻能在土裡面生活幾千年不死,最奇特的是幾十斤的太歲還會一個絕招,就是會土遁。
  • 四十一斤太歲內部細膩雪白如脂會呼吸 民間太歲盤點【圖文】
    原標題:四十一斤太歲內部細膩雪白如脂會呼吸 民間太歲盤點【圖文】 四十一斤「太歲」驚現棗莊四十一斤「太歲」驚現棗莊為了更好地像我們展現自己收藏的太歲,韓先生韓先生把這一物體拿了出來讓我們有了更直觀的觀察。記者看到這個物體更像是一半的木樁,表面布滿了類似於血管的突起。用手輕輕觸碰這個「太歲」,記者發現它表面柔軟,還富有彈性,拿在手裡較柔軟,硬度有些像涼粉。  韓先生告訴我們說這個就是太歲,已經得到了專家的認可。
  • 本命年、值太歲是什麼意思?這一年會有什麼樣的遭遇?
    本命年、太歲,是民間常說影響運勢的「高頻詞」。甚至有的吉祥物商店,就直接命名為「本命年」。那麼,這到底這是什麼意思呢?首先說太歲,昨天的文章裡→為什麼會出現流年不利?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2020,誰會出現流年不利?
  • 太歲頭上坐,無災恐有禍!犯太歲是什麼意思?犯太歲有哪些表現?
    犯太歲犯太歲是什麼意思?每到快過年的時候,都會聽到大家口中相傳的一句話:太歲當頭坐,非災便是禍。那麼犯太歲是什麼意思?犯太歲木星圍繞著 太陽轉動一遍會經過12個位置,共為為十二年,因此 如下所示「伏羲天道圖」所示,2021辛丑牛年,木星圍繞著 太陽轉動,將從2020年的「子位」,運行到2021年的「醜位」。
  • 俗語: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是什麼意思?太歲到底是何物?
    傳說太歲運行到不同的方位就會在相應的地方產生太歲的化身——肉靈芝。「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這句話就與此有關。傳說有個叫王豐的人,「於太歲頭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牛,蠕蠕而動,遂填,其肉隨填而長。豐懼,棄之,經宿,長塞於庭。豐兄弟奴婢數日內悉暴卒,唯一女存焉。」
  • 三門峽市民發現罕見「太歲」 呈人體狀重達1公斤
    三門峽市民發現一公斤重野生「太歲」  7月11日下午四時許,三門峽市民宋先生在靈寶娘娘山附近的玉米地裡一顆桐樹下,偶然發現一枚重達一公斤左右的野生「太歲」。  宋先生發現的這枚「太歲」呈人體狀,靜靜地匍匐在陰涼、潮溼的土地上,目前還處在生長狀態。該「太歲」呈土灰色,透過肉皮可隱約看到內部白色肉質,摸起來富有彈性。  據了解,當代科學界將其歸屬於除動物、植物、菌類之外的自然界第四種生命體,對高血壓、動脈硬化、癌症等有明顯的防治作用,極品太歲肉靈芝的價值可以達到黃金的三倍。
  • 遼寧鐵嶺又有太歲被發現了
    5月19日,遼寧省鐵嶺市的劉先生向當地媒體反映,說自己家裡動土,挖機突然就插到了一個肉呼呼的物體,當時就被挖碎,漏出了白白的肉絲,當時就覺得自己可能是挖到太歲了。通過上網查閱相關資料,諮詢太歲方面的專家,已經基本確認這就是野生白肉太歲。據劉先生描述,太歲總重55斤,外觀呈淡淡的淺黃色,表面布滿了類似血管的突起,外皮質地較硬,太歲內部肉質細膩、雪白如脂,有肉絲質紋理,肉質比外皮軟一些。據劉先生所說,當天就有來自杭州跟黑河的兩位太歲收藏家,前來家裡收購。據了解,太歲又稱肉靈芝,生長於地下,生命力極強,是活的生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