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標系是函數的基礎,本章節的內容相對來說不是很難,但是結論相對來說比較多,需要記牢,在以後的函數應用中很常用。
01平移
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直線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某一點平移後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
平移不一定是水平方向,可以左右平移、上下平移,也可以沿著兩個方向平移。連接各組對應點的連線段平行(或在同一條直線上)且相等,這是平移主要的性質。
02坐標系中點的平移
左右平移改變的為橫坐標,左減右加,上下平移改變的是縱坐標,上加下減。
例如:已知點B的坐標為(m,n),則點B:先向上平移a個單位,則點坐標為(m,n+a);再向下平移b個單位,則點坐標為(m,n+a-b);再向左平移c個單位,則點坐標為(m-a,n+a-b);再向右平移d個單位,則點坐標為(m-a+b,n+a-b)。
03坐標系中圖形的平移
圖形是由一個一個點組成的,因此圖形的平移相當於就是點的平移。把一個圖形中各個點的橫坐標都加上(或減去)一個正數a,即圖形整體向右(或向左)平移a個單位。把一個圖形中各個點的縱坐標都加上(或減去)一個正數b,即圖形整體向上(或向下)平移b個單位。
我們在平移圖形時,並不是真的將一個圖形整體移動,本質是一段關鍵點,比如三角形就移動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四邊形就移動四邊形的四個頂點。
例如:A、B兩點的坐標分別為(1,0)、(0,2),若將線段AB平移至A1B1,點A1、B1的坐標分別為(2,a),(b,3),則a+b的值為多少?根據點A、B平移後橫縱坐標的變化可得線段AB向右平移1個單位,向上平移了1個單位,由此可確定a與b的值都是1,那麼a+b的值為2.
記住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的平移特點:橫坐標,右移加,左移減;縱坐標,上移加,下移減。圖形在直角坐標系中的平移本質上就是關鍵點的平移,不是真的將一個圖形進行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