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種「冰」 它居然能燃燒

2020-11-25 驅動之家

如果說水火不相容的話,那麼冰火就更不相容了,然而海洋地質學家發現,在海底蘊藏著一種可以燃燒的「冰」,這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冰」怎麼可以燃燒呢?

原來,這是與普通意義上的冰完全不同的「可燃冰」。它是一種天然氣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一種可燃氣體——甲烷,所以它又被稱為甲烷水合物。

這種天然氣水合物的外形很像冰雪,可以像固體酒精一樣被直接點燃,因此,人們通俗而形象地稱其為「可燃冰」。

早在1965年,蘇聯科學家就預言,海洋底部的地表層中可能存在「可燃冰」,後來人們終於在北極的海底首次發現了大量的「可燃冰」。

19世紀70年代,美國地質工作者在海洋鑽探時,發現了一種看上去像冰塊的東西。當把它從海底撈上來後,那些「冰」很快就成為冒著氣泡的泥水。

出人意料的是,這些氣泡居然能被點燃。

測試證明,這些氣泡就是甲烷,而猜測中的「可燃冰」也由此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深邃的海底怎麼會形成「可燃冰」這種奇特的物質結構呢?

其實,「可燃冰」的形成並不容易,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即溫度、壓力和原料。

首先是溫度不能太高,如果溫度高於20℃,它就會受熱分解從而「煙消雲散」,而海底溫度一般保持在2~4℃,完全適合「可燃冰」的形成和保存;

其次,「可燃冰」在0℃時,只需30個標準大氣壓即可生成,並且壓力越大,「可燃冰」就越不容易分解,而以海洋的深度,這樣的壓力條件簡直隨處皆是;

最後,埋藏在海底的生物殘體和有機腐殖質經細菌分解後會產生甲烷氣體,這為「可燃冰」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海底的地層是多孔介質,在溫度、壓力、氣源三者都具備的條件下,「可燃冰」晶體就會在介質的空隙間生成。

由於海底「可燃冰」依賴特厚水層的壓力來維持其固體狀態,其分布可以從海底表面到地表以下1000米的範圍內,再往深處則由於地溫較高,其固體狀態易遭到破壞而難以存在。

相關焦點

  • 有這麼一種「冰」 它居然能燃燒-可燃冰,甲烷水合物 ——快科技...
    如果說水火不相容的話,那麼冰火就更不相容了,然而海洋地質學家發現,在海底蘊藏著一種可以燃燒的「冰」,這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冰」怎麼可以燃燒呢?原來,這是與普通意義上的冰完全不同的「可燃冰」。它是一種天然氣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一種可燃氣體——甲烷,所以它又被稱為甲烷水合物。
  • 為什麼「冰」也可以燃燒? 海底怎麼會形成「可燃冰」?
    為什麼「冰」也可以燃燒? 海底怎麼會形成「可燃冰」?時間:2017-07-15 13:41   來源:科普中國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冰也可以燃燒? 海底怎麼會形成可燃冰? 如果說水火不相容的話,那麼冰火就更不相容了。
  • 會燃燒的「冰」
    如果有人告訴你,「冰」也能燃燒,你相信嗎?有一種「冰」,真的能燃燒,而且這種「冰」現在越來越火,這就是可燃冰。  可燃冰其實並不是冰,而是在低溫高壓下由水與氣體分子組成的類冰狀籠形固體化合物。它有個更為專業的名字——天然氣水合物。  可燃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低,為0.905~0.91g/cm3。所以,如果暴露在海水中,可燃冰會上浮。
  • 從銷售實體店到「滑板公園」,燃燒冰希望中國滑板文化能走出小眾
    「不要給滑板扣上極限運動的帽子,它是有體育的一些魅力和特點,但玩滑板的人更多是喜歡這種生活方式。」從代理國內外的滑板品牌起步,到開發自有品牌,再到2015年五月在馬甸橋華尊大廈B1層開闢出一個佔地面積1800平米的室內滑板場「燃燒冰滑板公園」,楊子在十幾年的時間內讓「燃燒冰」成為北京滑板愛好者心中頗具影響力的標識與品牌。「主要還是以實體銷售帶動場地運營。前者是基礎。」
  • 這顆系外行星裡出了一種水的奇異狀態,而他表面覆蓋著燃燒的冰?
    這是一顆和海王星大小差不多的系外行星436b,它位於距離我們約33光年的獅子座。天文學家們認為,Gliese 436b呈現了水的一種奇異狀態,它的表面覆蓋著燃燒的冰。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神奇景象呢?原來這顆行星上的壓力迫使冰保持固態,但是它表面極端的溫度-----570°F(300°C),使得冰被過度加熱,最終以蒸汽的方式離開,看起來就像冰在燃燒。
  • 用激情書寫燃燒的冰
    近期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燃燒的冰: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紀實》(以下簡稱《燃燒的冰》),全景式地呈現可燃冰開採臺前幕後的感人故事。另一位作者王晶是一位80後,近年來有多篇文學作品見諸各類報刊。兩位作者在報告文學的書寫中,抓住新時代科技發展的脈搏、圍繞自然資源領域的創新創造,用心用情用力講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在普通人眼裡,可燃冰是神秘莫測的,這種新能源學名叫天然氣水合物,它是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溫高壓的情況下,形成的籠狀結晶化合物。一般分布在大陸永久凍土、海洋中。
  • 傳說一塊「7號冰」,能瞬間凍結地球所有海洋,威力真有這麼大?
    尤其在冬天,溫度過低時,湖泊會凝結一層薄冰,有些小夥伴還會在冰上玩耍,不得不說冰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物質。傳說一塊「7號冰」,能瞬間凍結地球所有海洋,威力真有這麼大?當時科學家發現7號冰後,被它徹底震驚到了,它的神奇之處就在於,特定的條件下能將大海完全凍結,只是小小的一塊便能凍結地球上的所有海洋
  • 「冰」還能燃燒?一起來看看「可燃冰」的奧妙
    有哪些價值?勘探開採有哪些難點?什麼時候我們日常生活中才能用上可燃冰?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李乃勝。  記者:到底什麼是可燃冰?它是怎麼形成的?  李乃勝:一句話,可燃冰是天然氣水合物,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一樣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固體瓦斯」或「氣冰」。
  • 八條宇宙趣知識;距離太陽系33光年遠,有一顆行星,全是燃燒的冰
    三,美國太空人每次完成太空行走回到空間站時都帶有一種獨特的氣味,太空的氣味緊貼著太空服;宇宙的味道聞起來像煎牛排、六,據說距離太陽系33光年的地方,有一顆行星,全是燃燒的冰,真正的冰與火之歌。事實上在地球科學家已經發現海洋中確有燃燒的冰——固體甲烷。
  • 「冰」還能燃燒?一起來看看「可燃冰」的奧妙吧
    有哪些價值?勘探開採有哪些難點?什麼時候我們日常生活中才能用上可燃冰?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李乃勝。  記者:到底什麼是可燃冰?它是怎麼形成的?  李乃勝:一句話,可燃冰是天然氣水合物,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一樣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固體瓦斯」或「氣冰」。
  • 科學家:2000的高溫能結成超級冰
    在我們的認知裡,水有三種不同的狀態。常溫下的水是液態水,也是我們經常見到或者喝到的水;零度以下水就會結成冰,也就是水的固態了;100度的水就能變成水蒸氣,也就是水的氣態了。100度以上水到底會變成什麼,沒有人去想過,也沒有人去實驗過,但是今天有人居然告訴我2000度的高溫產生了超級冰,太不可思議了,超級冰真的存在嗎?
  • 一塊7號冰能凍結海洋?別太天真了,它沒傳說中的那麼神!
    當低於零下攝氏度時,水就會凝結成冰,冰算得上是水的結晶,由液態轉化為固態,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在科學家看來,冰是一種神奇的物質。這些年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相繼發現18種不同狀態下的冰。人類每天接觸的冰是最常見的,在這18種冰中,有一種冰顯得最突出,它就是7號冰,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感到格外陌生,甚至覺得這只是設想中的一種物質,不過它在現實中卻真實存在。
  • 龍貓原來不是貓科動物,它居然是一種老鼠!它的身世竟如此可憐!
    日本動畫的影響力果然很大,現今「龍貓」這個詞,已經被人們用來稱呼一種嚙齒類動物了。龍貓原來不是貓科動物,它居然是一種老鼠!這種動物非常可愛,可如果深入了解一下它的身世,就會發現它們竟是如此可憐!1.「真有龍貓嗎?」毛絲鼠原本生活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
  • 揭秘:會燃燒的粉絲是塑料做的?
    近日,在網上流傳了一段視頻,在這個視頻中,一位女性消費者說某品牌的粉絲居然可以用打火機點著,而且越燒越旺發出劈裡啪啦的聲音,女子介紹說:「這些粉絲燃燒得這麼快……都是塑料做的」、「粘在筆上甩都甩不掉,好的粉絲一掐就斷,這個怎麼掐都掐不斷」。
  • 這種「冰」,不但可燃燒無汙染,而且熱量高,就是獲取難度大
    這種"冰",不但可燃燒無汙染,而且熱量高,就是獲取難度大。這就是我們所說海底天然氣水合物。海底天然氣水合物又稱「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固體瓦斯」或「氣冰」,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1~9mPa)低溫(-10~28℃)條件下形成的類似冰狀的結晶物質,這種物質廣泛分布於海底和大陸高緯度地區的動土地帶。
  • 7號冰是什麼物質?它真的能在幾小時內凍結地球上的海洋?
    我們人類平時所見到的冰被稱為「冰lh」,是目前已知的18種冰當中的一種。而說到這兒可能很多人就會有疑問了,怎麼會有18種冰呢?冰這種東西還能怎樣分出區別呢?大家別著急,我們接下來就來看看這種冰的種類究竟是怎麼劃分的。
  • 地球上神秘的一種固態燃料,它是「天使與魔鬼」的混合體!
    有這樣一種「冰」,只要你用燃燒的火柴接觸它,它就會被點燃並產生火焰,為你提供熱能,這就是「可燃冰」。有科學家認為,一旦開採技術獲得突破性進展,可燃冰會成為21世紀的主要能源。據相關估計,僅僅是海底可燃冰的儲量就至少夠人類使用1000年!但是,前景真的如此光明嗎?
  • 可燃冰開採又創紀錄,為何令人這麼振奮?它與環保有啥關係?
    這兩天有個消息令人振奮,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還創下了兩項世界紀錄。到底怎麼回事?原來,2019年10月,我國正式啟動了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海上作業,2020年2月17日試採點火成功,持續至3月18日完成預定目標任務。
  • 解析:火柴頭部的小奧秘,燃燒之後為何能被磁鐵吸起
    其實在早期火柴還是進口的東西,那個時候被稱之為洋火,後來咱們國家也能夠製造了,所以才有了火柴這個名字,其實火柴的製造非常的簡單,上面有一些能夠燃燒的物質,而下面只是一根木頭小棒子。不過之前有一些喜歡研究的人,居然做了一個有趣的試驗,那就是將這個火柴燃燒了之後,剩下的這個火柴杆兒居然能夠被磁鐵給吸住,也就是說它們是有磁性的,這是不是讓人感覺有點不可思議呢?
  • 400度的水星,連水都沒有,為什麼會有冰?科學家這麼解釋
    它由大約70%的金屬和30%的矽酸鹽材料組成,雖然其體積很小,但是密度在太陽系中是第二高的——僅次於地球。在白天太陽直射的時候,水星表面溫度可以高達427℃,而在夜晚時,溫度則會降低到-173℃。另外由於水星的體積很小,它產生的萬有引力並不足以把水蒸氣「鎖住」,所以水星上並沒有水的存在,而令人震驚的是,這樣一個連水都沒有的星球上卻有多處冰山存在。1991年8月,美國的天文學家用帶有27個雷達天線的巨型天文望遠鏡在新墨西哥州對水星進行了觀測。沒錯,他們看到了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