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文/文
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保證。伴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於自然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多。與此同時,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的自然資源的儲量將不可逆轉地減少。面對這樣的現實,科技工作者必須積極探尋新的能源。其中,可燃冰的勘探和開發,備受關注。近年來,我國科技工作者與時間賽跑,不斷探索可燃冰的奧妙,並且於2017年5月18日在中國南海的神狐海域成功試採,這是我國自然資源事業史的一個轉折點。為了研究和將來進一步開採可燃冰,中國科技工作者花費了20多年的時間,其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常人難以想像。近期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燃燒的冰: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紀實》(以下簡稱《燃燒的冰》),全景式地呈現可燃冰開採臺前幕後的感人故事。
該書的兩位作者,均在自然資源領域有著豐富的工作經歷,第一作者陳國棟現為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主席,長期在自然文學的大地上深耕細作,曾出版《生命在大地上閃光》《大地情 中國夢》等作品。另一位作者王晶是一位80後,近年來有多篇文學作品見諸各類報刊。兩位作者在報告文學的書寫中,抓住新時代科技發展的脈搏、圍繞自然資源領域的創新創造,用心用情用力講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
在普通人眼裡,可燃冰是神秘莫測的,這種新能源學名叫天然氣水合物,它是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溫高壓的情況下,形成的籠狀結晶化合物。一般分布在大陸永久凍土、海洋中。可燃冰具有燃燒值高、清潔無汙染、能量密度高、資源潛力巨大等特點。據估算,可燃冰的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儲量的兩倍,被譽為21世紀最具替代石油、煤等傳統能源的新型能源。
為了講好可燃冰研究與開發的故事,兩位作者用3年的時間,從南到北採訪了150多人,閱讀各種文獻2000多萬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兩位作者於2017年,還專門奔赴茫茫大海上的可燃冰試採平臺現場,進行紮實採訪,親身感受科技工作者愛國奉獻的風採。
《燃燒的冰》共31萬多字,以科學的嚴謹求真態度、文學的生動鮮活筆法、富有脈脈溫情的筆墨,為我國首次成功試採可燃冰進行長卷式「素描」,這部報告文學作品共十三章,對於國際國內能源使用現狀、可燃冰的科學樣貌、我國研究可燃冰的艱辛歷程、可燃冰研究過程中的人物故事、可燃冰試採中技術創新及過程、可燃冰的現實意義和長遠價值等,進行誠摯的文學表達。
科技以人為本,人也是科技的主體。可燃冰科技攻關涉及到諸多不同的機構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其中重要的研究機構就有28個,直接涉及到的人物130個。作品中對涉及到的機構和人物並未平鋪直敘,而是重點展現了25個人物。同時,對於可燃冰開採中涉及到的平凡人物,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刻畫,彰顯了文學的溫暖。人,是這部作品的魂魄所在。比如展現專家葉建良帶領技術團隊,在「忠誠、創新、合作、奉獻」的團隊精神激勵下,在邱海峻、梁金強、謝文衛及「鋼鐵團隊」所有成員的拼搏下,使中國的可燃冰由跟跑到並跑直到領先世界水平。書中提及的很多科技工作者,都是心懷家國、苦幹實幹的人,他們沒有豪言壯語,經年累月默默地為了新能源,無私地奉獻。
對於報告文學而言,塑造人物和展示事件進程,兩者同等重要。成功的人物塑造需要事件作為依託,而事件的進程離不開人物心理與行為敘述。尤其是在科技題材的報告文學寫作中,經常會被事件的進程牽著走,而人物的塑造顯得不夠真實和具體。另外一點,那就是報告文學作品的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實的人、真實的事件,這種非虛構的寫作較之虛構的小說創作而言,尤其考驗作者對事件過程的認識深度和人物塑造中文學表現技法的拿捏。這部報告文學中,在敘述可燃冰研究與開採的故事時,極為講究人物的塑造技巧,做到了新聞真實性和文學藝術性的統一。
陳國棟在本書後記中談到,可燃冰的研究與開發,是一個值得深入挖掘的文學題材,它既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有關係,又與自然環境、人類未來命運休戚相關。這部報告文學作品,及時、準確地抓住了國家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大題材,用文學的方式進行了表達,發揮了報告文學表現時代生活、挖掘時代精神的作用。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一再證明了科技創新的關鍵性、基礎性價值。可燃冰的研究與開採,關乎我國乃至世界新能源發展方向,與人類命運和未來緊密相關。筆者認為,作為有責任、有擔當的寫作者,在科技強國戰略下,文學寫作要更多關注尖端的科學創新題材,在寫作中要平衡好技術、故事、人物和審美之間的關係,這也考驗寫作者的學識、眼界和格局。《燃燒的冰》的書名富有雙重意蘊,一是可燃冰作為新能源能夠燃燒和利用,二是寫作者燃燒的文學激情。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部報告文學作品都是我國科技與自然題材文學書寫的重要收穫。
作者簡介:陳華文,1976年生,湖北漢川人,博士、副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近年出版《大地文心》《最是書香》《家國書事》《書山問道》《山河氣韻》《尋找文心》等文學評論集,獲得各類文學獎項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