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練習|亞洲和歐洲氣候

2021-02-15 赤道以北地理行者

開胃小菜

1.你能說出下圖中數字所代表的氣候類型名稱嗎?你能描述其氣候特徵嗎?

2.你能說出亞洲缺少哪一種重要氣候類型嗎?

3.你能說出亞洲哪一種氣候分布範圍最廣嗎?

4.你能總結出亞洲氣候的突出特徵嗎?

5.你能說出歐洲哪一種氣候分布範圍最廣嗎?

6.你能總結出歐洲氣候的突出特徵嗎?

開飯了


讀亞洲部分地區氣候分布圖,回答問題:

(1)氣候類型名稱:

①                   , ②                     。

(2)①②兩種氣候的相同點:表現在成因上都是                            造成的,表現在氣候特點上,夏季都是                   。 

(3)③④兩種氣候在氣候特點上的相同點:               ;

不同點:③有明顯的                      ,④是                    。 

(4)與①②兩種氣候類型的分布對應的同緯度大陸西岸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和                               。

(5)①③兩種氣候氣候特徵不同,其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6)①②類氣候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的影響,降水集中在      季,容易發生旱災和      災;具有突出的             特點,有利於農業發展。

答案解析

(1)①②均位於溫帶大陸東岸,其中①緯度位於35°——55°左右,為典型溫帶氣候,故其為溫帶季風氣候;緯度位於20°——35°左右,為典型亞熱帶氣候,故其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2)①②均為季風氣候,此類氣候的成因都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海陸差異),而其氣候特徵①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②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故共同點為夏季高溫多雨

(3)兩種氣候均為熱帶氣候,所以其氣候特徵的共同點為終年高溫,不同點③為熱帶季風氣候,有明顯的旱雨兩季④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多雨

(4)①對應溫帶大陸西岸,為溫帶海洋性氣候;②對應亞熱帶大陸西岸,為地中海氣候

(5)①③分別為溫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如圖二者的緯度位置差異明顯,這是其氣候特徵不同的根本原因。故答案為A緯度位置

(6)季風氣候其降水主要來自於夏季風,故降水集中於夏季;夏季風很不穩定受其影響降水年際變化大,故易發生旱災害;但季風氣候高溫的同時多雨具有突出的雨熱同期特徵,這對於農業發展非常有利。

相關焦點

  • 亞洲及歐洲的氣候
    ④地形複雜多樣)亞洲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原因:溫帶海洋性氣候應該分布在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而亞洲在中緯度地區西部與歐洲相連,不臨海,所以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亞洲有北半球的「寒極」——俄羅斯的奧伊米亞康。亞洲有世界「雨極」——印度的乞拉朋齊2、大陸性特徵顯著。
  • 亞洲氣候特徵:氣候類型複雜多樣,熱帶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亞洲獨有
    亞洲的氣候特徵具體到世界某一區域氣候的形成和分布狀況來看,多是受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而形成,包括大氣環流(氣壓帶和風帶、季風環流等)、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地形狀況、洋流等因素,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最終反映到我們看到的區域氣候分布情況。
  • 在全球氣候類型裡,哪種氣候是亞洲、非洲和南極洲都沒有的?
    、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包含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極地氣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氣候)和高山氣候等11種氣候類型。亞洲、非洲和南極洲由於氣候的區位條件不同,擁有的氣候類型數量也不同。、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
  • 什麼是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為什麼歐洲西部海洋性氣候最典型?
    地球表面並不均一,而是分成海洋和陸地兩大部分,由於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比熱不同,從而使得海陸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熱力性質差異,一般來說陸地的比熱小,升溫和降溫速度較快;海洋的比熱大,升溫和降溫速度較慢。由於受陸地和海洋影響強弱的不同,從而形成了差異十分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和「海洋性氣候」。一般來說,深居內陸的地區,常年受到大陸氣團控制,氣候多表現為大陸性,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內部地區,分布著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在氣候特徵方面主要表現為「冬冷夏熱,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年降水量較少」。
  • 問答 |什麼是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為什麼歐洲西部海洋性氣候最典型?
    地球表面並不均一,而是分成海洋和陸地兩大部分,由於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比熱不同,從而使得海陸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熱力性質差異,一般來說陸地的比熱小
  • 歐洲氣候特徵:以溫帶氣候類型為主,是海洋性氣候最顯著的大洲
    歐洲地區的氣候特徵具體到世界上某一區域氣候的形成和分布狀況來看,通常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而形成,氣候的影響因素包括大氣環流(氣壓帶和風帶、季風環流等)、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地形狀況、洋流等因素,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最終反映到我們看到的區域氣候分布情況。
  • 歐洲氣候變化多端,還經歷了異常高溫的冬天,為什麼?
    正是這種大規模環流為歐洲的氣候提供了主要的氣候因素,因為除了挪威的喀裡多尼亞山脈,大部分的大西洋風流可以自由地通過低地。極地氣候主要來自冰島附近地區,熱帶氣候主要來自亞速爾群島,尤其帶來了其他非常溫和和潮溼的地區,當它們向東移動時對歐洲產生了不同的氣候影響。來自歐洲東部的大陸氣候對向西的移動表現出清淡的影響性。
  •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練習題和答案十六_高起點成人高考...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練習題和答案十六第36題單選 元朝在中央設置的中書省其職能相當於唐朝的(  )A.吏部B.中書省C.尚書省D.門下省第37題單選 關於世界大洲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南美洲是世界最溫暖的一洲
  • 亞洲和歐洲之間的地理分界線是如何確定的?
    世界上總共有七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每一個洲都由大塊的陸地和周圍的島嶼組成。很多大洲都獨佔一塊大陸如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唯獨只有亞洲和歐洲是共享一塊大陸,都屬於亞歐大陸。
  • 亞洲和歐洲同屬亞歐大陸,為啥分成兩個大洲,而亞洲為啥那麼大?
    相比於其他大洲,亞洲和歐洲確實同屬於一塊大陸之上,兩個大洲之間也沒有明顯的地理分界線,並且亞洲的面積要比歐洲大得多。(亞洲和歐洲同屬於亞歐大陸,相比非洲和大洋,亞洲之間的界限很不明顯)當今世界分為七大洲,但是在最初的時候只有亞洲、歐洲和非洲,這個概念是由腓尼基人發明的。腓尼基人生活在今天西亞的地中海沿岸,腓尼基人以地中海為中心,將地中海以東的地區稱之為「亞細亞洲」,意思為日出之地,而將地中海以西的地方稱之為「歐羅巴洲」,意思是日落之地。
  • 亞洲和南美洲兩大洲的氣候分布,有什麼異同點?
    就全球而言,常見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等11中類型。就大洲而言,不同的大洲氣候分布也具有各自的特徵,那麼亞洲和南美洲的氣候分布有什麼異同點呢?
  • 18知識點匯總1 亞洲和歐洲 -- 地理位置、地形
    (文章中的圖片,點擊可以放大)一、亞洲和歐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亞洲和歐洲主要位於東半球、北半球。
  • 大高加索山脈:亞洲和歐洲的分界山脈,是板塊碰撞隆起的褶皺山脈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大高加索山脈」,大高加索山脈位於亞歐大陸中部,介於黑海和裏海之間,總體上呈西北至東南走向,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大高加索山脈的長度約為1200千米,寬度約為200千米,分布範圍超過20萬平方千米,規模十分巨大。
  • 大高加索山脈:亞洲和歐洲的分界山脈,是板塊碰撞隆起的褶皺山脈
    ,由此而形成了褶皺山、斷塊山和火山。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大高加索山脈」,大高加索山脈位於亞歐大陸中部,介於黑海和裏海之間,總體上呈西北至東南走向,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大高加索山脈的長度約為1200千米,寬度約為200千米,分布範圍超過20萬平方千米,規模十分巨大。
  • 亞洲人為什麼會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而且還比歐洲人要高
    筆者-小文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是人類在進化史中間階段代表性居群的通稱,也因為它們的化石是在德國的尼安德特谷被發現的因此獲得了這個名字。尼安德特人是現代歐洲人的近親,從12萬年前開始,尼安德特人就遍布歐洲、亞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了,但在距今約兩萬4000年以前,這種人種卻莫名其妙地從地球上消失了。
  •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你知道是哪些地方嗎?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幾乎同時崛起於上個世紀60年代末,亞洲四小龍至今為止依舊被公認為現在發達國家及地區,但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崛起的「亞洲四小虎」卻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四小龍和四小虎分別是哪些地方和國家你知道嗎?
  • 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區,分布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中緯度地區
    土壤是指覆蓋在地球陸地的疏鬆表層,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從而能夠提供植被生長所需的養分,土壤的形成受到多種自然要素的影響,包括巖石、氣候、地形、生物和水文等因素。中國黑土分布圖因此,從氣候角度來看容易形成肥沃土壤「黑土」的地區就是「年均溫不是很高的溼潤半溼潤地區」,按照這個要求,我們從熱量帶來看,中溫帶地區比較適宜,緯度範圍大約在南北緯40°至50°之間,這一地區冬季氣溫較低,生物活性較低
  • 一條隱形的分界線,把歐亞大陸分割成了亞洲和歐洲
    亞洲和歐洲在地理上是沒有明顯分割的。亞歐大陸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地理板塊。為什麼並不是一個洲,更多是因為文化,宗教,歷史等方面的原因而非地理因素。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也更多的是一個文化概念而非地理概念。下面就來詳細說一下這裡面的玄機。
  • 高考地理小專題——氣候對水文的影響
    (3)分析氣候對該湖泊水位和鹽度季節變化的影響。多米尼加自然環境優美,經濟以農業為主,全國半數人口從事農業生產。為滿足全球對有機農產品的需求,該國增加有機香蕉的種植面積,設立環境監測、質量保障等管理機構,加大投入,提高有機香蕉的產量和品質。
  • 南京科學家發現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5000萬年前的琥珀揭開氣候密碼
    南京科學家發現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  5000萬年前的琥珀揭開氣候密碼  那時的東北,溫暖潮溼賽江南  5000萬年前的撫順,氣候溫暖潮溼,森林裡,水杉高大衝入雲霄。搖蚊大膽地卿卿我我,小蟑螂萌萌的,還沒有睜開矇矓的睡眼……它們還沒緩過神,就被樹脂包裹,被牢牢固定,變成了琥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