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選題如何進行卡方檢驗?

2020-11-29 騰訊網

問卷中如果有多選題,很可能會涉及多選題與其他題目的交叉分析,具體如何進行分析呢,下面就用一個簡單的案例進行說明。

無論是多選題、單選題、量表題,只要研究差異關係,本質上是一樣的。

差異關係

差異研究主要包括方差分析、t檢驗和卡方檢驗。如果是定類和定類,此時應該使用卡方分析;如果是定類和定量,此時應該使用方差或者t檢驗。

多選題也屬於定類數據,分析時類似於單選題,通常是研究兩個分類數據之間的關係,即使用卡方分析。

單選-多選

SPSSAU中針對多選題與單選題的交叉分析,有單獨的分析方法,即【問卷研究】->【單選-多選】。

分析468份樣本中,不同性別對與理財產品選擇傾向(多選題)是否有明顯差異。

SPSSAU

操作步驟

選擇【問卷研究】->【單選-多選】,「性別」放入X項,理財產品所有選項放入Y項,開始分析,如上圖。

結果分析

分析結果-SPSSAU

有幾點需要說明:

圖表中展示出不同性別人群,對理財產品的選擇。括號外的數值代表選擇人數,括號中的數值代表選項的普及率,即選擇該選項的人數佔樣本人數的比例。

如:網際網路理財產品項的普及率為157/250=62.8%。

根據卡方檢驗結果顯示,顯著性水平 P>0.05,代表著性別對於理財產品的選擇不會呈現出差異性。

如果卡方檢驗呈現出P

交叉分析圖-SPSSAU

其他說明

如果X有多個組別,卡方檢驗結果只能從整體說明,X與Y的差異關係,具體哪些組別存在差異還需要根據各項的選擇比例進行對比。

以上就是本次多選題分析的內容介紹,如果有什麼不理解之處歡迎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別錯過,卡方檢驗實用總結!
    卡方檢驗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可用於問卷多選題的分析(也稱作多重響應分析),比如多選題的選擇比例是否均勻,也或者單選題和多選題之間的差異關係情況如何呢,均可使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卡方檢驗(準確說是卡方擬合優度檢驗),其目的是研究定類數據各選項的分布比例上是否有著差異性,比如性別男和女預期是50%和50%,那事實上的樣本是否明顯的偏離這一比例呢,這種即卡方擬合優度檢驗。在問卷研究裡面,有很多的多選題,多選題各項的比例是否均勻呢?
  • 全流程總結卡方檢驗,幫你理清分析思路
    卡方分析卡方檢驗是研究數據比率上的差異性,用於比較定類與定類數據的關係情況。1. 數據類型卡方檢驗要求X、Y項均為定類數據,即數字大小代表分類。如果X是定類數據,Y是定量數據,且X組別僅為兩組,則應該使用T檢驗。2. 研究目的一般使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的目的都是比較差異性。
  • 別再說不會分析多選題了!這6種方法解決你的煩惱!
    在進行問卷研究時,很多時候都會使用到多選題,多選題很容易理解,而且很多場合時都需要使用多選題進行數據收集。但當進行分析時會遇見一種尷尬,即只能做最簡單的頻數,計算個數或者計算下簡單的百分比,使得分析比較簡單,更談不上『高大上』。今天小編便詳細講解下多選題的『高大上』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的後臺原理,並且藉助SPSSAU分析平臺進行講述具體如何操作。
  • 卡方分布與卡方檢驗
    本文轉載自CSDNsselssbh的卡方分布與卡方檢驗 https://blog.csdn.net/bitcarmanlee
  • python卡方檢驗 - CSDN
    卡方檢驗可以用於判斷兩個類別變量的相關性是否顯著。在分類的應用場景中可以用卡方檢驗選擇特徵,特徵與目標變量的相關性越顯著說明特徵越重要,預測力越強。      一、先簡單介紹一下卡方檢驗的步驟。假設y為目標變量,取值為好和壞,x為特徵變量取值為高、中、低。
  • 卡方檢驗
    對於數值變量,首先進行正態性檢驗,如果各組均滿足正態性,採用均數(標準差)進行統計描述,採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否則採用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進行統計描述
  • 什麼是卡方檢驗?
    卡方檢驗,統計學的方法,現在機器學習看變量的時候也會用到。很多不知道的人,一聽到這個名詞,會馬上聯想到, 啊?還要拿張卡來檢驗嗎?其實卡方檢驗是英文Chi-Square Test 的諧音。在大數據運營場景中,通常用在某個變量(或特徵)值是不是和應變量有顯著關係。
  • 卡方檢驗(2x2表格)
    摘自:醫學統計園(微信公眾號)臨床上會遇到評價兩種藥物,對治療同一種疾病的不同患者,哪一種療效會更好,如下表,這時就需要用到卡方檢驗。卡方檢驗是針對計數資料的一種檢驗方法。如果卡方值越大,超出了設定檢驗水準(α=0.05)下的卡方值(χdf,0.05),則認為實際值與理論值之間偏差屬於隨機誤差的概率較小,故而拒絕H0假設;若卡方值為0,則表示觀察值與理論值完全一致。下面介紹如何使用SPSS對2x2表格,進行卡方檢驗;如前所述,對數據的預處理,是數據分析過程中花費時間最多也是最麻煩的,因此我們先講述如何將計量資料輸入SPSS。
  • spss卡方_spss卡方檢驗 - CSDN
    8、先看到的第一個表格就是交叉表,性別為行、選擇的讀物為列   9、卡方檢驗結果:主要看pearson卡方檢驗,sig值小於0.05,因此認為不同的性別的人對周末讀物的選擇有顯著的差別   10、最後一個表格,輸出的是phi值和V值,兩個都代表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的緊密度,數值小於0.1說明關係不緊密,即性別與周末讀物的選擇沒有明顯的關係,這個結論和上面的卡方檢驗有出入,所以需要進一步進行兩兩比較。
  • T檢驗、F檢驗和卡方檢驗
    T檢驗、F檢驗、卡方檢驗是統計學中常見的假設檢驗,今天記錄下這幾個假設檢驗的原理和應用場景。
  • 卡方檢驗原理與應用實例
    本文簡單介紹卡方檢驗的原理和兩個類型的卡方檢驗實例。本期推送的另外幾篇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amegroups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該公眾號。關注後,回復「卡方檢驗」即可看原文,給出出處,以防止轉載過程中,關鍵信息丟失影響閱讀時,找不到原文。
  • 卡方檢驗,T檢驗和F檢驗
    卡方檢驗、T-test、F檢驗區別卡方檢驗卡方檢驗是一種用途很廣的計數資料的假設檢驗方法。
  • 卡方檢驗講解
    這個時候就不可以使用方差分析了,就需要使用專門用於分類變量比較的卡方檢驗。接下來我們具體看一下卡方分析是怎麼做的。現在某個研究機構為了驗證一下吸菸與肺病的關係,通過抽樣調查得到如下數據:Ai為實際頻數(出現的次數),Ti為理論頻數。我們把第一個表中各組的值稱為實際頻數,把第二個表中各組的值稱為理論頻數。
  • 卡方檢驗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我們對廣告圖包含的設計元素進行了分類打標,但在缺少廣告圖的CTR具體數據,僅有高低CTR分組數據時,應該如何分析呢?答案是:卡方檢驗。為什麼用卡方檢驗?定義是什麼?gt;對話框中勾選卡方,在<單元格>對話框中勾選<z-檢驗>下方倆選項以便進行多變量間的兩兩比較。
  • 卡方檢驗多種用途總結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T檢驗的不同方法,如果研究中想要對更多分類數據進行分析,T檢驗顯然並不合適,根據數據的類型應選用χ2檢驗進行統計分析。01.方法分類與T檢驗一樣,卡方檢驗可對包括單個樣本、兩獨立樣本、兩配對樣本等進行統計檢驗,具體方法分類如下:SPSSAU
  • python 卡方檢驗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卡方檢驗可以用於判斷兩個類別變量的相關性是否顯著。在分類的應用場景中可以用卡方檢驗選擇特徵,特徵與目標變量的相關性越顯著說明特徵越重要,預測力越強。      一、先簡單介紹一下卡方檢驗的步驟。假設y為目標變量,取值為好和壞,x為特徵變量取值為高、中、低。
  • SPSS教程:分層卡方檢驗(各層的OR值如何計算?咋報告結果?)
    針對這個問題,有小夥伴在留言中問到,如何判斷層間OR值是否一致呢?是否有相關的統計學方法來進行檢驗呢?如果層間OR值同質,又該如何計算合併的OR值呢?這個時候,卡方檢驗家族就要派「分層卡方檢驗」上場了,本期內容就來向大家進行詳細介紹。
  • 卡方檢驗最全總結
    資料類型詳細步驟 → 【卡方檢驗】核心步驟當n<40 或 T<1 ,則選用Fisher確切概率法此類資料基本原理與2 X 2相同,通過計算卡方值來判斷多個組間是否存在差異,但不能確定哪兩個組間存在差異。
  • 每天學習一點R:44.卡方檢驗
    卡方檢驗卡方檢驗就是統計樣本的實際觀測值與理論推斷值之間的偏離程度
  • 1151期-3:【統計】卡方檢驗詳細講解
    1四格表資料的卡方檢驗用於進行兩個率或兩個構成比的比較應用條件:要求樣本含量應大於40且每個格子中的理論頻數不應小於5。當有T<1或1<T<5的格子較多時,可採用並行並列、刪行刪列、增大樣本含量的辦法使其符合行×列表資料卡方檢驗的應用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