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卡方_spss卡方檢驗 - CSDN

2020-11-29 CSDN技術社區

spss中交叉分析主要用來檢驗兩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關係,或者說是否獨立,其零假設為兩個變量之間沒有關係。在實際工作中,經常用交叉表來分析比例是否相等。例如分析不同的性別對不同的報紙的選擇有什麼不同

spss交叉表分析方法與步驟: 

1、在spss中打開數據,然後依次打開:analyze--descriptive--crosstabs,打開交叉表對話框 

2、將性別放到行列表,將對讀物的選擇變量放到列,這樣就構成了一個交叉表  

3、設置輸出的結果,點擊statistics,打開一個新的對話框   

4、勾選chi-square(卡方檢驗),勾選phi and cramer's V(衡量交互分析中兩個變量關係強度的指標),點擊continue,回到交叉表對話框   

5、點擊cells,設置cell中要展示的數據  

6、在這裡勾選observed(各單元格的觀測次數),勾選row(行單元格的百分比),點擊continue,回到交叉表對話框   

7、點擊ok按鈕,輸出檢驗結果     

8、先看到的第一個表格就是交叉表,性別為行、選擇的讀物為列   

9、卡方檢驗結果:主要看pearson卡方檢驗,sig值小於0.05因此認為不同的性別的人對周末讀物的選擇有顯著的差別   

10、最後一個表格,輸出的是phi值和V值,兩個都代表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的緊密度,數值小於0.1說明關係不緊密,即性別與周末讀物的選擇沒有明顯的關係,這個結論和上面的卡方檢驗有出入,所以需要進一步進行兩兩比較。 

來源:百度文庫http://wenku.baidu.com/view/c659b1e3172ded630b1cb6a3.html

數據分析聯盟:http://www.52analysis.com/SPSS_SAS/292.html 

 

▼2、將性別放到行列表,將對讀物的選擇變量放到列,這樣就構成了一個交叉表  


▼4、勾選chi-square(卡方檢驗),勾選phi and cramer's V(衡量交互分析中兩個變量關係強度的指標),點擊continue,回到交叉表對話框

▼6、在這裡勾選observed(各單元格的觀測次數),勾選row(行單元格的百分比),點擊continue,回到交叉表對話框 

▼8、先看到的第一個表格就是交叉表,性別為行、選擇的讀物為列   

▼9、卡方檢驗結果:主要看pearson卡方檢驗,sig值小於0.05,因此認為不同的性別的人對周末讀物的選擇有顯著的差別   


▼10、最後一個表格,輸出的是phi值和V值,兩個都代表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的緊密度,數值小於0.1說明關係不緊密,即性別與周末讀物的選擇沒有明顯的關係,這個結論和上面的卡方檢驗有出入,所以需要進一步進行兩兩比較。 


中文:




是否死亡放置於行好一些;「精確」為默認,「統計量」選卡方和Phi;「單元顯示」將計數和百分比全選,「格式」為默認。
 

結果:





Value=卡方值;df=自由度;ASYMP.sig=P值=相伴性概率。p大於0.05(自己設定的顯著性水平),接受原假設,否則拒絕,即P值小於0.05認為結果有顯著性差異。注意表格下面的註解:b. 0 cells (.0%) have expected count less than 5. The minimum expected count is 191.89,這句話很重要,關係到結果是否可靠!理論頻數小於5的cells(格子)比例不超過20%,結果可靠,採用Pearson Chi-Square的P值-ASYMP.sig。當理論頻數小於5的cells(格子)比例超過20%,應看Exact Test(確切概率法)。 

給出的Asymp. Sig 是通過卡方值算的。

 



最常用的醫學統計:

TTest - 獨立樣板T檢驗,推斷兩個總體的總體的獨立樣本均值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交叉表 - 不同的性別對不同疾病的選擇有什麼不同用此分析法,即卡方檢驗,卡方檢驗

Logist 回歸 - 確定兩種或兩種以上變數間是否相關、相關方向與強度,即相互依賴的定量關係

相關焦點

  • 「spss數據分析系列」卡方檢驗-2x2
    前面的t檢驗都是對均值的分析,這類分析主要是針對於連續性變量,比如身高,溫度,降雨量等,但是如果針對於分類變量的差異分析怎麼分析呢,這裡就用到了我們所說的卡方檢驗,但是卡方檢驗對應的情況有很多種,這裡我將第一種,就是2x2的表格,2x2意思就是兩個變量都是2分類的變量。
  • spss卡方檢驗 - CSDN
    統計學統計學:SPSS計算標準差、作圖等,各種秩和檢驗統計學經典:如何用SPSS做秩和檢驗、組間兩兩比較國外論文:用統計學預測《權力的遊戲》角色壽命卡方檢驗,非常常用,SPSS很快搞定。比如
  • 卡方檢驗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答案是:卡方檢驗。為什麼用卡方檢驗?定義是什麼?既然是對兩個分類變量(設計因素、高低CTR)做相關分析,卡方檢驗很適用於此案例。卡方檢驗怎麼做?思路是什麼?spss怎麼操作?除了手工計算及查表外,可通過spss來進行卡方檢驗,步驟如下:(1)導入數據將每張廣告圖的高低CTR分組作為A列,設計因素1分組作為B列,導入spss作為原始數據,如下圖框1所示。
  • 卡方分布與卡方檢驗
    本文轉載自CSDNsselssbh的卡方分布與卡方檢驗 https://blog.csdn.net/bitcarmanlee
  • 【1007】R*C卡方的Fisher確切概率法為什麼會有卡方值
    一位老師問松哥:Fisher確切概率法計算的直接是P值,可是為什麼R×C表的Fisher確切概率法,卻有卡方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卡方檢驗結果分析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R語言卡方檢驗與結果可視化1,卡方分析簡介與實例2,R語言chisq.test()3,基於ggstatsplot包的可視化分析卡方分析簡介與實例:卡方檢驗是生物學中應用很廣的一種假設檢驗,可以通過對構成比,率進行檢驗,進而判斷分類資料間的偏差程度。
  • python卡方檢驗 - CSDN
    卡方檢驗可以用於判斷兩個類別變量的相關性是否顯著。在分類的應用場景中可以用卡方檢驗選擇特徵,特徵與目標變量的相關性越顯著說明特徵越重要,預測力越強。      一、先簡單介紹一下卡方檢驗的步驟。假設y為目標變量,取值為好和壞,x為特徵變量取值為高、中、低。
  • 教程| 傻瓜式SPSS數據分析1:卡方檢驗
    今天分享的是「卡方檢驗」。什麼時候要用到卡方檢驗?例:甲班有35個男生,98個女生;乙班有45個男生,31個女生。這兩個班級的男女比例有差異嗎?9.然後點擊右側的「統計量」,選中「卡方」,點擊「繼續」,如圖:
  • 科研:SPSS卡方檢驗,科研文章匯總
    統計學統計學:SPSS計算標準差、作圖等,各種秩和檢驗統計學經典:如何用SPSS做秩和檢驗
  • 卡方檢驗相關性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卡方檢驗和卡方分布卡方檢驗是一種用途很廣的計數資料的假設檢驗方法。它屬於非參數檢驗的範疇,主要是比較兩個及兩個以上樣本率( 構成比)以及兩個分類變量的關聯性分析。其根本思想就是在於比較理論頻數和實際頻數的吻合程度或擬合優度問題。它在分類資料統計推斷中的應用,包括:兩個率或兩個構成比比較的卡方檢驗;多個率或多個構成比比較的卡方檢驗以及分類資料的相關分析等。
  • SPSS超詳細操作:卡方檢驗(R*C列聯表)
    醫咖會之前推送過一些卡方檢驗相關的文章,包括:卡方檢驗(2x2)、卡方檢驗(2xC)、配對卡方檢驗、分層卡方檢驗等。
  • 【物理師科研小助手】SPSS統計軟體基本操作——卡方檢驗
    卡方檢驗主要應用於無序分類變量的假設檢驗,用於比較分類變量在不同分組中的分布是否相同,其核心思想就是比較觀察頻數和期望頻數之間是否存在差異
  • python 卡方檢驗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卡方檢驗可以用於判斷兩個類別變量的相關性是否顯著。在分類的應用場景中可以用卡方檢驗選擇特徵,特徵與目標變量的相關性越顯著說明特徵越重要,預測力越強。      一、先簡單介紹一下卡方檢驗的步驟。假設y為目標變量,取值為好和壞,x為特徵變量取值為高、中、低。
  • 基於SPSS軟體實現多組比較的卡方檢驗及兩兩比較
    如果不服從正態分布,採用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進行統計描述,組間比較採用非參數檢驗(Kruskal-Wallis秩和檢驗),當組間總的有統計學差異,進一步採用Dunn法(也可以是其它方法)進行多重比較。
  • 卡方檢驗
    對於數值變量,首先進行正態性檢驗,如果各組均滿足正態性,採用均數(標準差)進行統計描述,採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否則採用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進行統計描述
  • 什麼是卡方檢驗?
    卡方檢驗,統計學的方法,現在機器學習看變量的時候也會用到。很多不知道的人,一聽到這個名詞,會馬上聯想到, 啊?還要拿張卡來檢驗嗎?其實卡方檢驗是英文Chi-Square Test 的諧音。在大數據運營場景中,通常用在某個變量(或特徵)值是不是和應變量有顯著關係。
  • 卡方檢驗講解
    這個時候就不可以使用方差分析了,就需要使用專門用於分類變量比較的卡方檢驗。接下來我們具體看一下卡方分析是怎麼做的。現在某個研究機構為了驗證一下吸菸與肺病的關係,通過抽樣調查得到如下數據:Ai為實際頻數(出現的次數),Ti為理論頻數。我們把第一個表中各組的值稱為實際頻數,把第二個表中各組的值稱為理論頻數。
  • SPSS教程:分層卡方檢驗(各層的OR值如何計算?咋報告結果?)
    提到卡方檢驗,相信很多小夥伴一定會覺得這還不簡單,不就是率的比較嘛,只要是看到分類變量,就直接用卡方檢驗,拿SPSS兩三下算出結果,得出P<
  • 卡方檢驗中的p值計算 - CSDN
    卡方檢驗作為一種常見的假設檢驗,在統計學中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你還不太清楚可以參看這篇博文:卡方檢驗用於特徵選擇,寫的非常的淺顯易懂,如果你還想再擴展點卡方檢驗方面的知識,可以參看這篇博文卡方檢驗基礎,寫的也很有意思。
  • 卡方檢驗(2x2表格)
    摘自:醫學統計園(微信公眾號)臨床上會遇到評價兩種藥物,對治療同一種疾病的不同患者,哪一種療效會更好,如下表,這時就需要用到卡方檢驗。卡方檢驗是針對計數資料的一種檢驗方法。如果卡方值越大,超出了設定檢驗水準(α=0.05)下的卡方值(χdf,0.05),則認為實際值與理論值之間偏差屬於隨機誤差的概率較小,故而拒絕H0假設;若卡方值為0,則表示觀察值與理論值完全一致。下面介紹如何使用SPSS對2x2表格,進行卡方檢驗;如前所述,對數據的預處理,是數據分析過程中花費時間最多也是最麻煩的,因此我們先講述如何將計量資料輸入SP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