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夾著尾巴側遊側翻怎麼辦?是PH值嚴重偏離造成的,趕緊換水

2020-12-07 餘月天地

有朋友問我,說他家的孔雀魚耷拉著尾巴,有時候側遊側翻,問我是怎麼回事?我告訴他魚缸水質出問題了,趕緊換水!

根據朋友的描述,朋友家的孔雀魚是夾尾現象,這和針尾還有一定的區別。夾尾是缸水PH值過高或者過低,引起的急性或慢性酸(鹼)中毒,已屬於中毒晚期,馬上換水,也許還來得及。

孔雀魚

孔雀魚喜歡微鹼性水質,pH7.2-7.4比較適宜,當PH值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引起孔雀魚酸中毒或鹼中毒。早期症狀就是孔雀魚暴躁不安,狂遊不止,撞缸跳缸。我在孔雀魚為什麼跳缸的章節和視頻裡,簡單講過水質變差會導致孔雀魚跳缸,這裡講的PH值過高或過低就是其中一種。晚期症狀就是魚鰓張合緩慢,遊動緩慢,腹鰭和尾鰭耷拉著,平衡能力差,有側遊和側翻現象,部分魚開始夾尾,繼而死亡。

當PH值大於10,孔雀魚的死亡率接近四分之一,當PH值小於7,孔雀魚就有因酸中毒而死亡,當PH值小於6,死亡率接近10%,當PH值接近4的時候,孔雀魚的死亡率,達到100%。至於為什麼會引起孔雀魚死亡,這些理論性的東西我們業餘愛好者沒有必要深究,我們只要知道PH值過度過高對孔雀魚都是有害的,知道哪些原因能引起PH值變化,知道如何調整就足夠了。

孔雀魚

朋友很疑惑,說他的魚缸有過濾器,水也很清,水質咋就出問題了呢?這也是很多網友疑惑的,水清與混,只是說明水質的固體懸浮物的或多或少而已,對孔雀魚來講水質最重要的是溶氧量、氨氮含量和PH值,這些指標你很難看見的。

引起缸水PH值變化的主要因素有:

1、魚缸裡殘存的餌料在分解過程中產生酸,魚的糞便分解主要產生硫化氫。所以,長期沒有清理魚缸,或者沒有更換過濾填料,都會引起PH值降低。

2、缸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PH值低,二氧化碳的含量低,PH值高。

3、晾曬的水PH值高,沒處理的水PH值低。

孔雀魚

一般情況下要調高PH值,可以加入適量的小蘇打或者弱鹼性的水,或者充氧。如果想調低PH值,加入適量的磷酸二氫鈉,或者加入草泥丸沉木等。如果情況十分嚴重,有的孔雀魚已經出現酸鹼中毒後期症狀了,就要立馬換水,也許還能來得及。

我建議魚友可以買一包PH試紙或者一個測PH值的筆,隨時檢測,這樣一切就變得更簡單,缸水的PH值就在掌控之中,可以隨時調節。

相關焦點

  • 孔雀魚爛鰭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辦?
    這是來自浙江一位魚友的問題,就是說自己前段時間的孔雀魚養得好好的,為什麼最近發覺自己家裡的孔雀魚尾巴還有魚鰭開始爛掉了。答:首先發覺家裡的孔雀魚還是說其他觀賞魚尾巴爛掉了,我們最主要想到的一個就是水質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養魚先養水這麼一個道理,其實觀賞魚狀態的好與不好,或者身上有沒有生病,有沒有受傷,我們最主要去排查的就是水質有沒有問題。如果說在同一個魚缸裡面沒有養其他比較大型,或者是比較兇猛的觀賞魚的情況下。
  • 孔雀魚縮尾怎麼辦?我把解決辦法告訴你
    孔雀魚縮尾了怎麼辦?我把方法告訴你孔雀魚壽命較短,雖然容易存活,但是在養殖的過程中還是要考慮它的健康狀況。這種魚兒很容易患上縮尾病,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常見的縮尾病了。孔雀魚飼養一段時間之後,它的魚尾鰭夾角會變小,這是肉眼能觀察到明顯的變化。
  • 孔雀魚夾尾咋回事?餘月分享五大原因及應對,你若掌握可以避免
    最近幾天,網友們問得比較多的,是關於孔雀魚的夾尾問題,就是孔雀魚的尾鰭夾角明顯變小,由扇形變成條形,嚴重時縮成一錐形,演變成針尾。問我是什麼原因?怎麼辦?引起孔雀魚夾尾的原因很多,我不能妄下結論,我們要弄清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才能有效地應對,最主要的是預防。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分享一下我個人的做法,僅供各位朋友參考。
  • 新手入門-孔雀魚寶貝是怎麼生病的呢?(個人經驗)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孔雀魚當然也一樣,但是造成孔雀魚病的原因有很多,我們是不是因該了解下原因,儘量避免孔雀魚寶貝生病防患於未燃呢。1、買到生病的魚。由於大量繁殖,漁場很難避免會有病魚。這樣批發商和零售商手裡的魚不可避免的會有生病的魚。另外在運輸和存儲,銷售過程中,密度是很大的。
  • 開啟孔雀魚爆缸模式,免隔離、免換水,還是使用最簡單的過濾
    很多魚友看到文章標題一定會說,免隔離倒是可以,免換水未必是真的,其實我也不妨說句實話,飼養觀賞魚不可能完全免換水,但是相對而言,通過我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飼養模式,我們的換水頻率就可以降到最低,包括了洗棉等操作都可以降到最低頻率。
  • 孔雀魚疾病與治療(一)
    魚兒在生病前會有幾種行為表現:1、食慾不佳:孔雀魚的餵食方式採少量多餐,健康的魚兒索食行為是十分激烈的,若突然的食慾減低,便要僅早找出原因。2、魚鰭微縮:魚鰭微縮是孔雀魚生病的初期,嚴重的話,魚鰭會整個粘在一起。3、身體或魚鰭會快速抖動:魚鰭感覺上有異物沾到使孔雀魚會快速抖動魚鰭,企圖將其摔掉,甚至於身體會摩擦缸壁或底沙。
  • 接近一個月沒有換水也沒有加水的魚缸,觀賞魚會出現哪些問題?
    ,不過沒有上一次那麼嚴重罷了。因為上一次的換水周期更長,期間還經歷了一次水質敗壞過程。再一個是上一次發現的較晚,那條蝴蝶鯉的尾巴上已經出現了三個痘瘡,經過大換水和塗抹蘆薈膠處理之後,已經痊癒了。算起來它們也是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沒有換水、沒有加水、也沒有洗棉了,但是總體來說,它們的狀態一直很好,也沒有什麼大批尾巴紅血絲的徵兆出現,不過如果再不換水的話,那就不好說了。
  • 孔雀魚好養活嗎?
    孔雀魚這個魚來說好養也不好養,看這篇文章的人肯定沒少聽別人說,這種魚換換水就好了特別好養。到最後魚養了不久肯定就死亡了。首先就是水質上下手就跟人的生活環境一樣,差環境人能健康麼?對於魚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 自己家裡飼養的孔雀魚怎麼餵,簡單了解一下
    自己家裡飼養的孔雀魚怎麼喂,簡單了解一下辦公室職員的生活就是早出晚歸。所以為了讓家裡多一點生氣,許多人會選擇醫治一些觀賞魚。很多淡水魚、熱帶魚、小魚組成的孔雀魚都是不錯的選擇。孔雀魚是一種嬌小可愛、色彩鮮豔的熱帶魚。
  • 多種魚一起養怎麼辦,孔雀魚能和什麼魚混養?孔雀魚的養殖方法
    想多弄幾種可是又擔心把魚混養,魚群不和怎麼辦?別的魚我的經驗不夠,可是孔雀魚能和什麼魚混養可有一些經驗。喜歡養魚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家裡有養孔雀魚的也可以看看參考一下。孔雀魚可以說很漂亮了,長著一條寬大的帶有各種紋路的尾巴,尾巴甚至比它自己的身體都大。
  • 孔雀魚得了水黴病怎麼辦?
    孔雀魚非常的美麗,而且也是常見的觀賞魚中,但是飼養過程中也容易感染水黴病。這種疾病又叫白毛病,病原體主要是水黴菌和黴菌,寄生在魚體的傷口和魚卵上,是較常見的魚病。當孔雀魚感染水黴病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應該如何治療呢?
  • 孔雀魚尾巴或背鰭為啥有黑斑或雜色?這是孔雀魚身上被公開的秘密
    現在是養孔雀魚的朋友越來越多,那麼在飼養孔雀魚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孔雀魚身上的顏色有時候跟我們想像中不大一樣。比方說禮服孔雀魚,正常的禮服孔雀魚,它的腰身應該是黑色,或者是其他比較純的顏色。
  • 白金矛尾孔雀魚,這個孔雀魚你怕是沒見過,尾巴很耐看
    這篇文章同樣我們給大家帶來的是鱂魚家族孔雀魚系列裡面,一個尾巴特殊的孔雀魚品種,白金矛尾孔雀魚。首先大家可以看這圖片裡面的孔雀魚,它主要顯現得出兩個基因,一個是白金基因,另外一個是矛尾基因。這兩個基因都是屬於比較稀有的基因。
  • 飼養孔雀魚的心態
    孔雀魚以其嬌小的身材、鮮豔的色彩、豐富的種類、較強的適應力、恐怖的繁殖力以及相對低廉的價格被定位成新手魚,大多數魚友都會選擇孔雀魚或者瑪麗魚、米奇魚等胎生魚來入門,但恰恰也因為其較強的繁殖力和較低的價格,使得很多魚友都不怎麼在意孔雀魚。
  • 注意這些錯誤習慣,養好孔雀魚其實並不難
    這種環境下性情溫和、尾巴碩大、遊速較慢的孔雀魚,首當其衝會被其他魚攻擊。大家可以根據這篇文章來避免這種情況注意這幾種魚千萬不能和孔雀魚混養,不聽我的你只能拍大腿排在第二位的是新魚到家後不過水就直接把魚倒進魚缸中
  • 孔雀魚生病,先別治病
    魚友在後臺留言總共分為2大類,問懷孕,問生病怎麼治療,每次魚友都很著急問怎麼治,怎麼用藥,今天飼主就來說一說,孔雀魚生病,應該怎麼辦? 判斷魚為什麼生病?
  • 孔雀魚的飼養技巧
    有的魚友見孔雀魚的尾巴變得殘缺就手足無措,其實這是爛鰭病。治療方法簡單,去藥店買回青黴素針劑,最好一次性買100支左右以便以後不用常買,按萬分之一的比例下入魚缸中,將水溫提高到25度,幾日內就可以治好。 白點病也是孔雀魚的常見疾病之一,魚身上出現白點,而魚也不活潑了。治療方法更為簡單,只要下入無碘鹽,按萬分之一的比例,再將水溫提高到28度就OK了。
  • 什麼情況下孔雀魚需要剪尾呢?孔雀魚剪尾操作指南,看完漲姿勢了
    作為觀賞魚,孔雀魚的尾巴是一大亮點,然而,有時候孔雀魚卻不可避免的需要斷尾求生,那麼,你知道什麼情況下孔雀魚需要剪尾嗎,剪尾方法和護理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般來說,如果孔雀魚有爛尾、燒尾或者尾巴開叉出血等現象,都可以剪尾。另外,公魚尾巴太大會遊不動,容易造成後半身往下沉著遊,甚至變成立著遊動,影響觀賞不說,還會影響它追求母魚哦,這些情況下,孔雀魚就需要剪尾處理了。
  • 孔雀魚眼睛變色的3個原因,養魚的朋友需要注意
    孔雀魚眼睛變色的3個原因第1個變色的原因:不適應新的環境說到孔雀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它是養魚新手最開始養殖的魚,因為它的外形非常漂亮,遊動起來非常的柔美,尤其是它的尾巴看起來真的是漂亮極了,很多養魚的人都在養殖
  • 如何應對孔雀魚難產?
    喜好孔雀魚養殖的魚友們,大家知道孔雀魚在生產環節中都應該注意些什麼嗎?水溫、獨處、安靜的環境、柔和的光照等問題,我相信廣大魚友應該都很清楚了。而今天我們要談談,當母魚難產的時候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應對。若遇到難產,更是可能造成母魚的死亡。當遇到久久不能順利生產和生上好幾天的情況,那就需要你去判斷母魚是不是遇到了難產的問題。那麼如何判斷難產呢通常是觀察母魚的洩殖孔,若是有很大的凸起或者小魚的尾巴、頭露出半截在外面很久,那麼基本就可以確定是難產。而露出來的那隻小魚通常已經死亡,卡在母魚洩殖孔,讓母魚無法順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