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林先生近日因為嫌開車時陽光刺眼影響視線,在夜市購買了一副黃褐色的墨鏡,沒想到行車時竟然將前方的紅燈看成了黃燈,闖過路口之後被交警攔下……經過工商部門調查發現,林先生購買的墨鏡是劣質產品,墨鏡非但不能抵擋紫外線,反而對眼鏡有一定的傷害。李滄工商分局消保科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購買墨鏡時一定不要貪圖便宜,儘量到正規廠家購買,再就是配鏡的時候最好選灰色或者茶色鏡片,以免出現明顯色差影響視線。
投訴1
戴墨鏡紅燈誤為黃燈
「我是真讓這副墨鏡給坑了,買墨鏡花了30塊錢,闖紅燈的罰款倒是其次,關鍵是給我扣了6分。 」近日,市民林先生說起自己前些日子購買的墨鏡,可是一肚子火。原來,林先生感覺夏天開車時陽光太刺眼,於是在夜市上花30塊錢購買了一副墨鏡,準備開車時佩戴。事發當天,他開車經過一個路口時發現一名交警衝著他招手示意停車。他停車之後,交警說他挺「大膽」,交警站在前面還敢闖紅燈。可是林先生一頭霧水,說自己明明看著前方是黃燈。交警指了指他鼻梁上的墨鏡,說可能是墨鏡「搗鬼」。
林先生摘下墨鏡一看,頭頂上的信號燈是紅燈,而戴上墨鏡之後紅燈又變成了橘黃色,這才明白自己的墨鏡成了自己闖紅燈的罪魁禍首。無奈之下林先生只好乖乖認罰。李滄工商分局消保科接到投訴後發現,林先生購買的墨鏡沒有牌子,而且鏡片是塑料的,透過黃色的鏡片看紅燈當然變成了橙黃色。
投訴2
劣質墨鏡致眼睛水腫
家住市北區的劉女士日前來到市北消保委投訴稱,自己前些日子在威海路一家眼鏡店花了80元買了一副墨鏡。剛戴了一天眼睛就有點不舒服,第二天覺得眼睛有點乾澀,後來開始淚流不止,並且出現了紅腫現象。劉女士趕到海慈醫院就診,醫生診斷後告訴她是由於太陽鏡的質量不合格,對她的視力造成了傷害,並且出現了角膜水腫的情況。從醫院回來後,劉女士來到了眼鏡店想討個說法,可店主的一句「你眼睛不好還想賴墨鏡?門都沒有! 」將她拒之門外。
市北消保委接到她的投訴後,會同工商所執法人員對這家眼鏡店進行了檢查,但該店負責人既提供不出這款太陽鏡的生產許可證,也提供不出產品合格證明。經過調解,店主當場退還了劉女士的眼鏡款,還賠償了醫療費和交通費共計200元。
調查
低價墨鏡戴著不舒服
市面上的墨鏡質量參差不齊,貴的上萬元一副,便宜的竟然幾十塊錢就能拿到手,是什麼導致墨鏡價格差距如此之大?記者先來到中山路一家眼鏡店,這家眼鏡店的門口展示柜上擺放著近百副墨鏡,價格也從160元至上千元不等。 「買太陽鏡?這幾款是沒有度數的,防紫外線特別好,小夥子我看你戴眼鏡,如果配有度數的墨鏡需要等一會兒才能拿到。 」記者看到,這些墨鏡標牌上除了商標和價格之外,並沒有標註防紫外線等級。
而在這家眼鏡店旁邊的一家小店裡,櫃檯上擺放的墨鏡價格則低得驚人,一副墨鏡只需要二三十塊錢就能買到,記者拿起一副墨鏡,彈了彈鏡片感覺像是塑料的,而且這副墨鏡連標牌都沒有。 「這副墨鏡的鏡片是樹脂的,你要的話35塊錢拿走吧。 」女店主招呼記者戴上墨鏡試試,記者戴上之後,感覺眼前的一切都「黯淡」了。記者了解到,這些廉價墨鏡基本上都是從浙江、臨沂等地批發來的,價格十分便宜,質量也無從保障。
教你三招選副好墨鏡
首先,要看墨鏡上的標牌。正規的防紫外線太陽鏡外包裝按照國家標準必須標註防紫外線等級(UV),標註有UVA(過濾波長在320-420納米)、UVB(過濾波長在275-320納米)及UV400(過濾波長400納米以下)三種,這三種都具有防紫外線功能,如果標牌上沒有UV等級,那麼不要購買這款墨鏡;其次,看鏡片,鏡片如果有劃痕、雜質、氣泡也不要購買,「拿著太陽鏡對著日光燈看,如果鏡面反射的日光燈影子是波浪狀的,證明鏡片不平整,這種鏡片佩戴之後對視力有損傷。」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墨鏡除了抵擋紫外線,還具有美觀作用,所以墨鏡的鏡片顏色也非常多,但是選購墨鏡的時候最好買茶色或者灰色的鏡片,茶色鏡片能濾除大量藍光,可以改善視覺對比度和清晰度,灰色鏡片對任何色譜都能均衡吸收,戴鏡後所看到的景物只會變暗而不會有明顯色差。
「紅色鏡片不但不能濾除紫外線,反而會導致紫外線大量進入眼內,損傷眼睛的晶狀體,嚴重會導致白內障。 」工商人員提醒消費者,購買時索要發票及太陽鏡的合格證和保修憑證。(記者 張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