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7 10:01
好吧,小編標題黨了,這都是印度寶萊塢電影的海報,大部分人看都沒看過,自然是猜不到了……不過這些特別的海報,還是值得你看看哦!
2015是寶萊塢的大勢年,口碑之作如 NH10, Piku 和 Dum Laga Ke Daisha 等,吸粉無數。海報網站 Pinimal Posters 的設計師們甚至專門為這些電影重新設計了一組極簡主義海報,用作回顧 2015 的寶萊塢電影的配圖。
▲ Dum Laga Ke Daisha 極簡主義海報
因此,這一次,我們借用極簡主義的意象海報,獻上八部打動人心的寶萊塢大片
Titli
《蝴蝶》
從字面上來說,Titli 的意思是蝴蝶。是一種會經歷了破釜沉舟般變形的生物,它從醜陋的、毫無生氣的毛毛蟲,變成美麗的、充滿活力的蝴蝶。
但是影片的這一標題其實是對影片角色的一種諷刺——Titli 的人生經歷是完全與之相反的:他從一個無辜的、受壓迫的少年,最終變成了一個貪婪的壓迫者本身。
Tamasha
《鬧劇》
一場以關於想要依照社會規則與人情世故打磨自己的經歷的主題電影。主人公在社會裡一點點被消磨稜角與自我以融入社會。
透過電影,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無奈卻無可奈何。
Masaan
《火葬場》
海報即電影主旨:關於愛的刀山火海之約,熊熊烈火冶煉真愛。導演 Neeraj Ghaywan 是高舉印度獨立電影旗幟,與寶萊塢風格截然不同的的新生代導演。他的處女作 Masaan 講述了 Deepak 和 Devi 在聖城貝拿勒斯發生的一段愛情故事。
一位高止山脈火葬場的孤兒全部的生活就是焚燒屍體。普普通通的生活在見到火葬場祭司的女兒,並愛上她之後突然出現轉變。某天他的師傅給他帶來三具屍體,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心上人。
Bajrangi Bhaijaan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以愛為主題,穿越種族宗教與國家爭端的催淚片。天生喪失說話能力的穆斯林小女孩卻成為打破宗教信仰,喚起最純真炙熱的真情的紐帶。
一部用溫情、歧視、信仰和煽情包裝的政治隱喻片。折射的是千百年來相似的問題。從自身宗教的教義瓦解,到全民價值觀的取勝。「世上所有的安逸都在你腳邊,信徒在你仁慈的庇佑下無所畏懼。」
Piku
《返鄉的旅程》
絲毫沒有印度歌舞電影的任何痕跡的去寶萊塢化電影。它輕描淡寫地講了一個老人去旅行並且死在了家鄉,女兒回到了家中,而生活一如既往波瀾不驚地前行的平淡如水的故事。像院子裡一把藤椅,靜靜地躺在那,歲月靜好。
電影似乎並未特意去說些什麼,卻又說了很多,因為生活並非總是由重大事件構成的。它就是由雞毛蒜皮和磕磕碰碰構成的。而人們熱愛生活的方式,也並不總是大哭大笑,大喜大悲,而是平靜地接受了「生活中歡喜與悲傷總是各佔一半」的事實,繼續生活下去。
Dilwale
《慷慨的心》
典型的寶萊塢愛情大片,兩個相互競爭積怨已久的家庭裡的孩子在 15 年後再次相遇的愛情故事。畫面美,演員棒,視覺享受至上。
Manjhi
《印度愚公》
印度版的愚公移山傳記電影。 Manjhi 是一位來自印度的無地農民,在被當地政府拒絕之後,他花了整整 20 年的時間用簡單的工具鑿開了那座山,創造歷史。
而促使他完成這個不朽之舉的,是妻子的愛。他說:「我的妻子曾為我送水,要翻過山到另一邊的農場。過這座山的時候,她出了意外,傷得很嚴重。也就是在那一天,我決定要在這座山上鑿出一條更好的路。」
NH10
《10 號國道》
容易讓人聯想到《殺死比爾》這類殺戮場景頗多的影片。而它實際上是一部關於印度新婚夫妻在旅途中目睹了鄉村女性被毒害的畫面後的逃亡公路片。帶有強烈的女性視角審視當下印度社會的落後糟粕。
影片大部分章節拍於印度的城市郊區與農村,最真實且深刻地反映印度種姓制度、宗教、私行等印度特有的制度。
據單向街書店微信公號
14521320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