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極簡主義回歸本源,咀嚼本真的生活
在可視化行業不斷追求完美和美的時代,與觀者建立聯繫,並向其傳達情感和視覺感受,是極簡流派設計師一直努力的方向.極簡主義,尤其是純粹的那類,他們的作品往往能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情感共鳴和生活靈魂。
「低欲望「下的藝術風格
社會進步,人類也未曾停下腳步,生活方式在改變,生活思維在革新。經濟的迅速發展讓我們的物質越來越豐富,生活越來越多的便捷,我們的世界觀和審美觀也有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從繁走向簡,從忙走向閒,從燈紅酒綠走向鄉間田野,從「欲望」走向「低欲望」。
於是,更多的人喜歡用一種能闡述「低欲望」的設計和改變當下的生活,無論的時裝還是建築,亦或是家裝。極簡的設計理念使大多數人不僅在視覺上感受到簡潔整潔,更能在思想上,達成「優雅和簡單」的共鳴。
「斷舍離」的極簡主義
弗格斯.奧康奈爾在《極簡主義》中提出過一種理念很值得參考,就是首先把事情看得簡單一點,第二要明白自己要做什麼。最重要最緊要的事首先去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抽空做,緊急不重要的事委託別人去做。
不重要不緊急的事不要去做。溺水三千,只需取一瓢飲。將「斷舍離」融入到最真實的生活,極簡設計也是如此,看似簡單的元素,實際上是另一種美。套用弗格斯.奧康奈爾的一句話「懂得自己想要什麼,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保留的,哪些是需要捨棄的」這樣才能達到設計與生活之間的平衡。
設計史上有一句金句「Less Is More 」原本是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在建築領域提出的一個觀點.
主張適當進行物品和心靈的」斷舍離」,向我們傳達出一種」關注當下的自我,享受此刻的真實」這是一種重新審視人和物品的關係,也是一種跨出新境界的理念。
消費時代的生活方式
這個世界看似周遭複雜,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質上卻還是你一個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乾淨。有時候,「放下,才能走得更遠」
「生活」不需要多餘的裝飾品,設計也是不需要多的元素,生活是活給自己看,設計是留給自己和靈魂享受。
「極簡」在這裡指關注材料和設計理念本身,將其特性無限純化,從整體上去保持原始風。
讓我們的世界,回歸本真
我們沒有必要在麻木與不屑中時刻警醒自己,我們是誰?我們在哪裡?我們將要去往何方?但一定要明白,我們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然後努力去實現一切。也許,有一天你會找到能讓你心真正停留下的地方,也許是明天,也許是後天,時間多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這一天一定來。
瑣事纏繞的生活裡,希望你也能清除心中那無謂的雜念,告別紛擾,好好愛自己。
極簡的人生,極簡的生活,極簡的靈魂,讓世界,讓我們一起回歸本真。
編輯:Sara
校正:Sara
圖源: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