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幸福感的《極簡主義》「美」喬舒亞菲爾茨

2021-01-08 王銘澤的春天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解讀的是《極簡主義》,全書一共304頁,我將用大約20分鐘的時間為大家解讀這本書。

本書的作者是喬舒亞菲爾茨和瑞安尼科迪默斯。

喬舒亞曾是一個每周工作70小時、每年工作362天,年紀輕輕就拿上6位數年薪的企業高管,20多歲就買了名車豪宅,有一個美麗的妻子。越來越有錢的他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物品,但他發現幸福感並沒有增加,實際上他的生活非常糟糕。

一番反思後,喬舒亞決心斷舍離,開始過極簡主義的生活。這樣的極簡生活,讓喬舒亞的內心越來越充實。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樂與自由。他的改變也影響了他的多年好友瑞安,在他的幫助下,瑞安用21天過上了極簡生活。

在那之後,他們創辦了極簡主義生活網站,讀者超過400萬。被美國的《福布斯》、《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時代》等多加知名媒體報導。幫助越來越多人過了上更有意義的生活。

極簡主義不是要你一無所有,而是要你穿越物質的海洋,找到真正重要的東西。在《極簡主義》一書中,放棄高薪主管工作、轉身成為美國極簡主義生活先鋒的喬舒亞和瑞安,分享了他們自己的人生故事和極簡主義的生活理念。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生活中,網絡上充斥著各種「成功典範」、「成功標準」,名校畢業、衣著光鮮、名車名包、在知名公司工作成為了衡量你我人生是否圓滿幸福的標準。我們向自身施壓,強迫自己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不如意時便抱怨兩句責罵這股「社會上的歪風邪氣」,然後繼續埋頭苦幹。生活變成了壓抑、埋怨、壓抑的無限循環。

作者認為,我們的幸福感確實會受到外界因素影響,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就一定會被它控制。真正的幸福源自於內心,源自充滿意義的生活。而極簡主義正是開啟有意義生活的大門的那把金鑰匙。

兩位作者通過分享自己的親身體驗, 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尋找有意義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幸福,很多人覺得生活的意義就是開開心心地過每一天。但是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幸福長久呢?

兩位作者在書中分享了自己最求幸福的經驗,剖析了自己走過的誤區,最終得出結論,只有追求有意義的生活,才能讓自己的幸福更加持久。

一開始,兩人追求的是感官主義,追求感官上的幸福體驗。

他們從食物上找到了滿足感,但是這種滿足感轉瞬即逝,食物下肚之後,唇齒間美妙的體驗就不復存在,於是他們走上了暴飲暴食的誤區。

再長大一點,暴飲暴食已經更無法滿足自己的了,他們開始追求更刺激的感官體驗。瑞安開始喝酒、抽大麻、吸食毒品,喬舒亞因為暴飲暴食導致肥胖症,節食減肥的過程中,罹患強迫症,耗費大量的時間糾纏於事物的細節,過度追求秩序感。

高中畢業的時候,兩人開始追求消費主義的幸福感。他們認為幸福的關鍵在於物質,如果能跨越財務上的局限,隨心所欲地消費,那麼他們就能獲得幸福。

兩人雖然走向了不同的人生方向,但是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賺錢。

瑞安去了父親的公司工作,為富人粉刷那些價值幾百萬的大房子。他掙到了足以為生的錢,也擁有六輛粉刷卡車小車隊。但是他心裡明白,自己永遠都買不起豪宅名車,於是他只能為這些無法實現的欲望感到悶悶不樂。

喬舒亞則在一家大公司找了一份銷售的工作,只要他像雪橇狗一樣工作,就能從這份工作中獲得很豐盛的回報。

於是他真的像狗一樣拼命工作,每周工作70小時、每年工作362天。年紀輕輕的他很快就成為拿6位數年薪的企業高管,20多歲就買了名車豪宅,還有一個美麗的妻子。越來越有錢的他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物品,但他發現自己的幸福感卻沒有增加,實際上他的生活非常糟糕。他又染上了童年時期暴飲暴食的惡習。

當兩人的生活再次落入低谷時,喬舒亞和瑞安意外地恢復了聯繫。他們認為,現在仍然不快樂的原因只是錯估了獲得快樂所需要的金錢數量,但是當他們賺到五萬、五十萬、五百萬美金後,依然沒有感到快樂。因為他們每天賺的更多,揮霍的也更多,這又是一個看不到頭的無底洞。

2009年,喬舒亞的母親過世,喬舒亞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悲傷讓他開始反思生命的意。他意識到自己走進了一個誤區,一直把幸福當成最終目標來追求,於是沉溺於感官和物質上這種初級的興奮體驗,忽視了生命的意義。

幸福是追求生命意義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而不是終極目標。

喬舒亞認為生命的意義就是更好地存在。他丟掉了家中90%的東西,最後生活中只剩下288件物品,但每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他通過捨棄生活中多餘的東西,超越物質,獲得更有意義的生活。從捨棄開始, 就是極簡主義倡導的基本生活方式。

極簡主義沒有固定的規範條例,也不會要求你必須遵循什麼樣的生活節奏或者生活方式,它適用於所有想過上更加簡單、更有意義的生活的人。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設計自己的極簡生活,所以它對每個人來說都不盡相同。

既然如此,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作者從健康、人際關係、熱情、成長和奉獻這五個方面出發。系統地闡述了,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實踐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

第一點就是健康

健康是開啟你更有意義的生活的起點。沒有健康,我們連生活中最簡單的快樂都無法享受。若想要享受生活,那麼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將為你帶來最佳的狀態。

健康生活需要我們注意兩個方面:飲食和鍛鍊。

前面講到過,極簡主義在於個人選擇捨棄多餘事物,專注問題的主要方面。那麼在飲食上,我們應該根據自身需求,儘可能地避免不健康、沒有必要的飲食攝入:如加工食品、包裝食品、高糖甜品等。對於麩質、麵包、飲料、奶製品和肉類,我們也應該少吃。取而代之的是更營養、健康的食品——例如水、綠色飲品、新鮮蔬果汁、蔬菜、豆類、水果、魚類、有機食品等。

讀者可能會問了,剛才不是還說「極簡主義沒有固定的規範條例」嗎?為什麼禁止吃這吃那?書中反覆聲明,極簡主義並不是要求你遵循嚴格的飲食規定。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膳食需求。因此,本書只是鼓勵你用飲食結構中的各組成成分做試驗,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飲食結構。類似素食主義、魚素主義、間歇性禁食法等都是可以參考借鑑的飲食結構。

至於鍛鍊,作者認為不要管運動方式、健身體系、健身房這些東西,先讓自己動起來才是最重要的。喬舒亞就總結出了最適合他自己的「十八分鐘的極簡主義鍛鍊法」。為什麼是十八分鐘?因為喬舒亞每次運動都給自己計時,發現每次都在十八分鐘左右筋疲力盡。所以他每天都會按自己的喜好來安排運動項目,例如伏地挺身、引體向上、深蹲,在任何地方練滿十八分鐘。

知道這個原理,其實你也可以定製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

通過結合魚素主義與十八分鐘的極簡主義鍛鍊法,喬舒亞養成了一些細微、簡單的日常習慣,讓他在三十歲時成功瘦身,達到有生以來的最佳體形。

現實中,當我們想改變某個習慣時,例如飲食、鍛鍊或其他任何習慣,我們可以將「應該做」的事情轉變為「必須做」的事情,列出列表,貼在你隨時都能看到的地方。這樣,之前一直拖延的某件事就變得緊急、必須、重要起來了。

比如說,你可以在本子上寫下:「我必須戒除可樂、奶茶、咖啡等飲品」、「我必須十一點睡覺」、「我必須每天做15組深蹲」,相信一個月後,你會發現黑眼圈沒了、肌肉更緊實了、精神更充沛了。

現在,停下手頭的一切,做出決定。決定改變你的人生,過自己想過的那種生活。今天將會是你有生以來最美好的一天,因為正是在今天,一切都改變了,你決定採取行動,走進極簡主義生活。

接下來我們說說第二點:人際關係

每個人都渴望同他人分享生活,從人際交往中獲得愛與關注,從而實現個人的成長與進步。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的三種方法:

1. 改造現有的人際關係。

2. 尋找超棒的新人際關係。

3. 改變你自己。

首先,我們應該評估現有關係:列出人際名單;然後按重要性排順序,分為首要人際關係、次要人際關係、外圍人際關係;最後,在列表最末列填上這些人際關係對你人生產生的影響——如讓你快樂、幫你成長的「積極」影響、讓你空虛、沮喪的「消極」影響和還沒有明顯作用的「中性」影響。

當你把表格列完,檢查一遍,接著回答以下幾個重要問題:「你有多少人際關係?各種人際關係佔比多少?各種影響佔比如何?」

如果你把多數的時間和注意力都放在對你影響最少的那群人身上了,那麼你就必須調整人際關係了。用心創造最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也就是重視你人生中重要性排在前兩檔的人際關係,才會讓你的生活更有意義。

在尋找超棒的新人際關係或改造現有人際關係的方面,我們必須考慮到以下三點:你想要什麼?你的底線是什麼?為了吸引這樣的人,你自己必須變成怎樣的人?一旦你寫完了以上三個問題的答卷,每天都要把你的答案拿出來看一看。自己尋求的是什麼?想要避免的是什麼?為了想要的結果你又必須讓自己改變什麼?明白這幾點是十分重要的。

更多時候,你無法指望一個人各方面都按照你希望的那樣去改變。當然,有些人的生活極大地改善了,但在任何關係中,你都不應該指望他人為了遵守你的標準、信仰或價值觀而改變。

不管你現在的人際交往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你都應該不斷地改善它們,即便是最好的人際關係,也需要繼續成長。事實上,最好的那些人際關係總是在不斷成長——那就是它們那麼棒的原因之一。而當人際關係有所長進之時,你便會感到自己充滿了活力。

第三點:熱情

許多人產生空虛的根源就在於缺乏熱情。人們在初次相識時,往往會以所從事的事業作為自己的身份定位,自我定義為一名「實驗員」或是「IT工程師」,因為對方會根據你掙錢的方式來評判你,也會根據你的職業為你分配特定的社會地位。因此,你會將事業作為自己的核心身份,哪怕你並不熱愛這份事業。但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份遠不止事業這一項。你可以是一位母親、一位籃球愛好者、一位美劇達人等等。通過改變自己對自身身份的思考,你可以重新擺正人生的定位,擁有更有意義的生活。

充滿熱情的人知道他們熱愛的是什麼。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那麼請移除身份、地位、確定性和金錢的枷鎖。重新審視自己,發掘自我潛力,接受更為多樣性的地位觀,勇於嘗試,做好財務規劃。束縛解除後,就開始專注地去找到那個讓你最為激動、興奮感維持的時間最久的事情吧!

想要將熱情轉化為自己的使命,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至少三個以你的這項愛好謀生的人,向他們學習,吸收他們的知識經驗,然後大步行動。熱情會引發更多的熱情。你的生活會像是裝上了小馬達一樣,勇往直前,根本停不下來!

最後兩點:成長與奉獻

把這兩種價值放在一起說,是因為這兩種價值共同形成了我們生命的意義:實現個人成長,為他人做出貢獻。

沒有成長的事物必然走向衰亡。想要長久的幸福,就必須不斷做出改變。下定決心,給自己一個「不能拒絕的理由」來做出改變,並且每當獲得進步時,將標準再稍微提高一點。隨著時間推移,你逐步提高標準,收穫到的成長終將累加到過去無法想像的程度。

例如,我去年計劃把體重從120斤減到115斤,在減重的第一個月中,我堅持不喝碳酸飲料。在接下來一個月裡,我戒除每晚的薯片零食,同時加入深蹲計劃。三個月後,還真的瘦了。

成長讓人感覺好極了,但奉獻能讓你感覺更好。為他人做貢獻,創造新的價值,讓我們獲得一種深層次的滿足,而我們從來沒有從生活的其他方面得到過這種感覺。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當團隊因為你在閒暇時間寫下的技術文檔而提升的工作效率、當學校後山上的貓貓狗狗躲進了你親手製作的小窩時,你平凡單調的生活會不會變得更有成就感。即便過了很久,我們都不會忘記為他人奉獻而經歷過的那些點點滴滴。

奉獻的方式途徑有很多:鼓勵某人去採取行動、伸出援手、以身作則、聆聽、關愛他人,這些都是能夠為他人的生活增添價值的。

總之,健康、人際關係、熱情、成長、奉獻,這五大價值在各人生階段、不同生活場景、社會背景下的重要程度各有不同。在實際應用中,我們可以根據個人特質、意願和信念,來權衡五大價值的重要性。

對個人而言,了解最重要的兩種價值很重要,但讓全部五大價值維持平衡更重要。要想人生過得多彩多姿,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五大價值全部作為你日常生活的核心。

每天問問自己:我應該怎樣把精力集中在健康、人際關係、熱情、成長和奉獻上?當我們認真將這五個方面考慮到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就會敏銳地認識到自己的真實想法,知道應該如何規劃時間,好好度過好這快樂、自由、有意義的一生。

好了,講到這裡,我們再來捋捋極簡主義和有意義的生活的關係。

要想過上有意義的生活,極簡主義的作用至關重要。極簡主義是一種讓你擺脫生活中的冗餘、更加專注於那些最基本事物的工具。在本書中,作者談到要運用極簡主義這把金鑰匙,捨棄不必要的物質生活,將注意力集中在健康、人際關係、熱情、成長、奉獻這五個基本領域上,這樣,我們就能打開有意義的生活的大門,收穫更多幸福。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感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物質主義已結束,極簡主義徹底到來!
    在之前那個匱乏的年代,我們的幸福感和、佔有的物質成正比,所以我們不斷給自己增添各種看的見的物質,為家裡添置冰箱,買臺電視機,配齊洗衣機,再買輛車……而現在是一個萬物俱備、什麼都不缺的年代,於是單純增加物質很難再增加我們的幸福感。相反,我們越來越覺的那些都是累贅,即帶不走又總是過時和貶值。
  • 海報設計中的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在近幾年得到大眾消費者的推崇與喜愛,而其原因在於極簡海報可以給人簡潔、淳樸、自然、和諧的心理感受,在緊張快速的日程中,得到了片刻的安寧。
  • 數位化生存:用數字極簡主義簡化你的在線生活
    答案就是數字極簡主義。一、什麼是極簡主義?極簡主義與東西沒什麼關係。物品只不過是思維方式的副產品。極簡主義是關於思維方式的。它指的是有目的的生活。二、什麼是數字極簡主義?作為極簡主義的一部分,數字極簡主義秉持相同的理念:有目的地使用科學技術。
  • 極簡主義回歸本源.咀嚼本真的生活
    當極簡主義回歸本源,咀嚼本真的生活在可視化行業不斷追求完美和美的時代,與觀者建立聯繫,並向其傳達情感和視覺感受,是極簡流派設計師一直努力的方向.極簡主義,尤其是純粹的那類,他們的作品往往能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情感共鳴和生活靈魂。
  • 「由繁入簡」——論極簡主義下的創意包裝結構設計
    所以說,從本質出發,追求簡單、自然的極簡主義才是最能體現包裝設計的獨特魅力。因此,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這種理念更容易被消費者所接納。在美學的角度上,極簡主義也體現了樸素的美,對現代包裝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包裝設計的方向指明了方向。本論文在極簡主義的理念之下,把富有創意性的結構融入包裝設計之中,在體現極簡主義美的基礎上,為包裝設計從業者提供設計的一般方法。
  • Less is more,極簡主義,和BRUNE
    一切都簡化了,這正是我所追求的,既專注,又簡單——賈伯斯優質的物品只有與生活習慣融為一體,才能真正體現出價值——加藤惠美子貌似,越是成功且精神富足的人,越崇尚極簡主義。因為,他們已經度過了,需要用繁瑣的物品,來武裝自己的時期。
  • 極簡主義,先減掉不重要的90%,拋開枷鎖回歸本真
    極簡主義就誕生於這樣的背景之下,其理念是以簡單的邏輯和形體,從形式語言上面反對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術形式。到了20 世紀80 年代,極簡主義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 極簡主義在色彩的挑選上,一般挑選單一的色調或者原色來增加作品的空間感和光的效果。這些顏色也可以來源於極簡主義藝術家們選用的材料,如木材、石頭或者工業材料。
  • 非色家具:帶你走進意式極簡,領略意式極簡的美!
    在裝修過程中,無論是家裝的消費者還是設計師,都會提到「極簡主義」「極簡」是世界主流藝術風格之一,可以說極簡代表了家居行業,今天深圳家具品牌非色家具就帶你走進意式極簡,讓你攻略意式極簡的美!所謂的極簡主義是追求真理,自由,沒有任何複雜的裝飾;義大利極簡主義是對創新的進一步探索,追求時尚,倡導自由和個性的生活方式,「少即是多」是義大利極簡主義風格的精髓。
  • 夸克瀏覽器:押注極簡,豪賭未來
    在App Store裡,夸克瀏覽器的名稱中開始公然加入「阿里旗下高速瀏覽器」的字樣,而在其開屏動畫裡,一隻代表UC的松鼠不經意的打翻一個實驗瓶,潑出了「Quark」的Logo,則也充滿象徵意義。事實證明,這並非是夸克瀏覽器在唱「獨角戲」,自其問世以來,鳳凰瀏覽器、隨處瀏覽器、HEX瀏覽器和靈犀瀏覽器等一眾做出相同選擇——也就是瞄準極簡主義路線,拒絕「新聞客戶端化」——先後亮相,甚至是在組織架構上都產生了「撞車」現象:來自網際網路巨頭的內部創新項目,與自家現存的移動瀏覽器產品存在平行生長的關係。所謂「效仿就是最大的認可」。
  • 6個極簡主義手錶品牌:簡潔不簡單
    「極簡主義」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藝術派系,追求簡單到極致。本期介紹的六個手錶品牌,一直以極簡的設計聞名,沒有複雜的機械功能,卻以精湛的設計在手錶行業佔據一席之地,經久不衰。Mondaine這隻手錶是不是很眼熟?是的,iPad 的時間錶盤就曾「借鑑」它,還為此輸了官司,支付了 2100 萬美元的賠償金。
  • 精神歸位,才是最高級的斷舍離,2021年極簡主義4大關鍵詞
    2021年極簡主義這4大關鍵詞,每一個都能夠自帶能量,非常生機勃勃,謹以此做到新年的序章。最高級的斷舍離,其實是回到你自己。給生活做減法,為生命做到加法,減法生活關於2020年極簡主義的4大關鍵詞,建議收藏,讀懂可以受益一生。01、斷舍離斷絕掉不需要的,捨棄掉不必要的,脫離物慾的執念。斷舍離不是物質的加減,而是精神的極簡。
  • Less is more,TCL冰箱超低噪音詮釋極簡主義生活
    -HEA.CN報導:極簡主義講究的是自然、簡約,意味著在有限的空間內,展示最核心、最自然的內容。而TCL 406P6-U堪稱極簡主義的模範,不管是簡約的外觀設計,還是在功能上所追求的超靜音,都能看出了設計者在背後所融入的現代生活理念,堪稱極簡主義家裝風格下的最佳單品。
  • 2019,物質主義結束,極簡主義到來!(深度好文)
    在過去,我們的幸福感和我們佔有的物質成正比,所以我們不斷給自己增添各種看得見的物質,為家裡添置冰箱,買臺電視機,配齊洗衣機,再買輛車……而現在是一個萬物俱備、什麼都不缺的年代,於是單純增加物質很難再增加我們的幸福感。相反,我們越來越覺的那些都是累贅,既帶不走又總是過時和貶值。
  • 簡|極簡主義家居生活,本真的追求
    在繁雜的世界之中,我們追求簡約舒適、純粹無雜的生活狀態,不僅僅是為了讓家居生活看上去更方便,而是想要滿足自己內心深處對於生活本真的渴求極簡主義這是一個物質主義的時代。物質主義激發了人們內心的佔有欲,當人擁有很多物品,就渴望得到更多,對生活更加難以滿足。
  • 極簡主義風格在餐廳設計中的應用
    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讓我們不再被浮躁的裝飾所迷惑,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誠意去關注設計師的每一個精雕細琢的創意,就連方向的光線、質感的突變和空間的轉移都傳達著空間的內涵和設計師的意圖。生活也是如此,只有當我們沉浸在某種事物中,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他的味道,感知萬物的真實所在。
  • 十位著名視覺藝術家轉向極簡主義謎題海報
    re:design為安迪·沃霍爾設計的極簡主義海報 re:design為維米爾設計的極簡主義海報在英特網基因工廠裡,極簡主義絕對是一座金礦。設計師們用極簡主義的海報把一切可能想像的事物、把複雜的哲學簡化為抽象的形狀,電影成為偶像級收藏,童話變成替代的敘述性圖像。現在,藝術史也變得簡單起來。
  • 始終「無題」 | 極簡主義「教父」唐納德·賈德
    而20世紀60年代極簡主義運動的先驅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儘管他討厭這個標籤,但後來的實踐證明這個標籤屬於他),不斷地思考這個問題。從一開始,他就想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人物,一個超級有影響力的人物。這個願望一直持續到他1994年離世,那年,他65歲。美國和歐洲的主要博物館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 想感受極簡主義和極光,就來芬蘭吧
    芬蘭極簡設計芬蘭最著名的設計師阿爾瓦·阿爾託有句名言:設計師的任務是創造一個人間天堂。芬蘭是一個只有530萬人口的北歐小國,是世界上著名的設計大國。有兩個基本原因。一是藍天和碧湖的生態環境給了它源源不斷的設計靈感;二是在設計中實現了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北歐風格關注公眾的利益,但也不乏對少數民族的關懷。
  • 比起極簡主義斷舍離,可能「二八原則」更適合普通家庭收納,好用
    每次一聊到韓國極簡主義,很多人都很感興趣,同時爭議性也很大: A吐槽:這樣的家裡冷冰冰的,看著就像樣板房; B抱怨:除非不上班天天在家收拾,否則哪有什麼一塵不染的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