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先減掉不重要的90%,拋開枷鎖回歸本真

2020-11-26 騰訊網

在藝術上刪繁趨簡,實際上並非一件容易之事。

作為一種在半個世紀前就已經興起的藝術風格,極簡主義熱衷於做減法,並推崇客觀、理性精神,利用各類現成品、工業材料進行創作。

從平面繪畫到立體裝置,無不撇開繁重的枷鎖,既不表現自然,也不關注歷史,而是指向自身,回歸本真

Theta-Two, 1965

極簡主義是始於二戰後的西方藝術運動,在20世紀60 年代和70 年代初期的美國洛杉磯興起的前衛藝術風格。

20 世紀的藝術和設計與機器文明密切相關,機械化大生產成為了藝術家創作靈感的主題和源泉。西方工業化的迅速發展使人們對資本主義現代文明產生各種的情感,有憂慮、反思甚至反對。藝術不再從大自然和古典的人文主義中取材,轉化對形式的關注——此時,藝術不再有高雅和低俗之分,沒有絕對中心和權威。極簡主義就誕生於這樣的背景之下,其理念是以簡單的邏輯和形體,從形式語言上面反對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術形式。到了20 世紀80 年代,極簡主義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

《夏日》安妮 特魯特

//

減少到不能再減少

//

極簡主義(Minimal Art)又稱為「極少主義」。極簡主義藝術家們力圖將造型語言以最簡練、最不可減少的形式表現出來。畫面將會被簡化到「減少、減少、不可以再減少」,保留到不妨礙表達的最基本的幾何圖形和色彩。當一件作品的結構和內容被簡化到不可再簡化的程度,它所表達出來的特性是耐人尋味的,它的每一個部分都值得細細推敲。它不參照也不指向任何屬於自然和歷史的內容或形象,僅僅是表達自身。在藝術手法上,極簡主義與波普藝術以及抽象表現主義那種即時、即興和非理性的觀念相對立,它追求的是客觀的、冷靜的和非敘事的原則。

當然,在更廣泛和一般意義上,極簡主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與包浩斯相關的畫家所描繪的幾何抽象圖案。在卡西米爾· 塞文洛維奇· 馬列維奇(KazimirSeverinovich Malevich)、皮特· 科內利斯· 蒙德裡安(PietCornelies Mondrian)和其他與荷蘭風格派運動(De Stijl)有關的藝術家和俄羅斯建構主義運動的作品中,也可以見到其對極簡主義的影響。

《為磁石試色》安妮 特魯特

//

對非天然材料進行再加工

//

在實物類藝術中,過程是看不到的,呈現的都是已經完成的結果。所以,當最常見是工業材料以適當的角度黏合在一起,使觀眾更加留意作品本身。極簡主義藝術家企圖與傳統古典藝術完全脫離關係,所以他們通常都選用非天然和工業材料來進行創作,如玻璃、電鍍鋁、不鏽鋼等。他們就像工程師一樣,慢慢將這些材料黏合,追求畫面上或雕塑上的光滑平整的效果,變成一種新的具有欣賞意味的藝術品。

極簡主義在色彩的挑選上,一般挑選單一的色調或者原色來增加作品的空間感和光的效果。這些顏色也可以來源於極簡主義藝術家們選用的材料,如木材、石頭或者工業材料。

Uncarved Blocks . 1975, photo by Brian Forrest

//

極簡大師,各有側重

//

約翰·麥克拉肯

(John McCracken)

約翰· 麥克拉

約翰· 麥克拉肯是著名的極簡主義藝術家。早期在進行藝術創作時,已經開始生產用工業技術和材料如膠合板、噴漆、有色樹脂來創造出更加簡約的藝術作品。那時的作品已經具有極簡主義特徵:具有高反光、光滑的表面。1966 年,麥克拉肯開始了他的標誌性雕塑形式:木板——一種狹窄的單色矩形板格式,與牆壁(繪畫的位置)成一定角度,同時進入觀察者的三維領域和物理空間。在這個時期,藝術家們都有將繪畫和雕塑的各個方面結合在一起的想法,他們構思了許多關於木板的想法。正如麥克拉肯所說:「我看到木板存在於兩個世界之間,地板代表了站立物體、樹木、汽車、建築和人體的物理世界……以及代表想像世界的牆壁,繪畫空間以及人類心理空間。」

他標誌性的木板雕塑由塗有玻璃纖維和聚酯樹脂層的膠合板形式組成。雖然拋光樹脂表面讓人回想起20 世紀60 年代南加州衝浪板和20 世紀50 年的汽車文化美學,但標題來自時尚雜誌的廣告標語。除了木板之外,他還創造了不同幾何形狀和大小的牆體的雕塑組合,從金字塔、四面體和晶體形狀的結構他都有進行嘗試。

New Works in Bronze and Steel

在麥克拉肯的作品中,顏色也被用作「材料」。大膽的純色和高度拋光的表面反映了他長久居住的地方加利福尼亞(他曾經曾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他的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獨特光線。麥克拉肯通常用手工製作每種樹脂或漆,而不是使用工業製造。除了單色的表面,他還將多種顏色的應用在雕塑的表面,形成大理石紋或者像熔巖流一樣的紋路。他還製作了柔軟的木材、反光不鏽鋼等不同材質的雕塑。

2010 年,他創造了各種雕塑,經過拋光,由於光的作用,

這些雕塑完全隱藏在自然環境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麥克拉肯還引領了光與空間運動(Light and Space)光與空間運動是一個鬆散的藝術運動組織,他們希望觀眾在特定的條件下去感受光和其他感官現象。它的特點是注重感知現象,如光線、體制和比例,以及玻璃、霓虹燈、樹脂的運用。當中的藝術家包括了如今頗負盛名的詹姆斯·特瑞爾(JamesTurrell)、彼得· 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羅伯特· 歐文(Robert Irwin )等人。

Ring,2006,resin,fiberglass,andplywood

安妮·特魯特

(Anne Truitt,1921-2004)

安妮·特魯特anne truitt

安妮·特魯特是20 世紀中葉的美國主要極簡主義藝術家。她在60 年代後期因其大型極簡主義雕塑而聞名,尤其是在1963 年安德烈· 艾默裡奇畫廊和1966 年猶太博物館(曼哈頓)的有影響力的個展之後。與她同時代的人不同,她手工製作自己的雕塑,避開工業過程。從她過去的意象中汲取經驗,她的作品也涉及記憶和懷舊的視覺痕跡。

在20 世紀40 年代中期離開臨床心理學領域之後,特魯特開始製作具象雕塑。在1961 年11 月,她參觀完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展覽「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者和意象派畫家」(American Abstract Expressionists and Imagists)以後,她轉向了極簡主義創作。

特魯特第一個木雕名為「初」(First,1961)。「初」由三塊白色的垂直石板組成,底部貼近地面。這些形式包含了她過去和童年的記憶,而不是「經驗感知的直接結果」的反映。她的作品獨特之處在於,她的雕塑構造了多重角度的感官,將記憶和形式用新的方式勾結在一起,她的過程結合了「直覺的即時性,人為的消除以及繁重的手工感」。

anne truitt - parva liv

唐納德·賈德

(Donald judd,1928-1994)

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

與其他極簡主義藝術家不同的是,賈德具有深厚的理論知識。他出生於1928 年,1946 - 1947 年曾在陸軍中擔任工程師,1948 年在威廉瑪麗學院開始攻讀哲學,後來轉到哥倫比亞大學。在哥倫比亞大學,他獲得了哲學學位,後來攻讀了藝術史的碩士學位。1959 - 1965 年間,他通過為美國主要藝術雜誌撰寫藝術評論來維持生活。

唐納德· 賈德是一位與極簡主義相關的美國藝術家——雖然他本人極力否認與極簡主義的關係。在他的藝術創作中,賈德尋求建構物體的自主性和清晰度以及由它創造的空間,最終實現了一種沒有構成等級的作品。賈德以金屬立方為主體的雕塑,這些雕塑被安排在室內或戶外,每件作品的形體都是標準化製作,並且有時塗上色彩以突出其形體美。儘管他本人極力否認,但他通常被認為是「極簡主義」的主要國際代表,並且通過諸如《具體對象》(Specific Objects,1964)這樣的開創性著作而成為最重要的理論家。雖然他一直遊走在極簡主義邊緣,但他無疑對很多進行極簡主義創作的藝術家都有深遠的影響。

Donald Judd Untitled 1991

極簡主義當仁不讓地成為20 世紀後期最為重要和最為影響深遠的基本詞彙之一。如今,我們還能從極簡主義藝術家的作品中挖掘到新的意義。

來源:

收藏拍賣雜誌十月刊《極簡主義,在減少中回歸本始》

-END-

今日編輯/裡木

相關焦點

  • 極簡主義回歸本源.咀嚼本真的生活
    當極簡主義回歸本源,咀嚼本真的生活在可視化行業不斷追求完美和美的時代,與觀者建立聯繫,並向其傳達情感和視覺感受,是極簡流派設計師一直努力的方向.極簡主義,尤其是純粹的那類,他們的作品往往能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情感共鳴和生活靈魂。
  • 簡|極簡主義家居生活,本真的追求
    在繁雜的世界之中,我們追求簡約舒適、純粹無雜的生活狀態,不僅僅是為了讓家居生活看上去更方便,而是想要滿足自己內心深處對於生活本真的渴求極簡主義這是一個物質主義的時代。物質主義激發了人們內心的佔有欲,當人擁有很多物品,就渴望得到更多,對生活更加難以滿足。
  • Less is more,TCL冰箱超低噪音詮釋極簡主義生活
    -HEA.CN報導:極簡主義講究的是自然、簡約,意味著在有限的空間內,展示最核心、最自然的內容。而TCL 406P6-U堪稱極簡主義的模範,不管是簡約的外觀設計,還是在功能上所追求的超靜音,都能看出了設計者在背後所融入的現代生活理念,堪稱極簡主義家裝風格下的最佳單品。
  • 增加幸福感的《極簡主義》「美」喬舒亞菲爾茨
    極簡主義不是要你一無所有,而是要你穿越物質的海洋,找到真正重要的東西。在《極簡主義》一書中,放棄高薪主管工作、轉身成為美國極簡主義生活先鋒的喬舒亞和瑞安,分享了他們自己的人生故事和極簡主義的生活理念。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生活中,網絡上充斥著各種「成功典範」、「成功標準」,名校畢業、衣著光鮮、名車名包、在知名公司工作成為了衡量你我人生是否圓滿幸福的標準。
  • 「由繁入簡」——論極簡主義下的創意包裝結構設計
    極簡主義是一種新的設計理念,主張簡潔與本真,近年來在建築設計、服裝設計、平面設計等其他設計中都有很大的發展。當然在包裝設計中,極簡主義也是從包裝本質出發,用極簡的方式表達內在本質屬性,追求自然,用心設計。極簡主義包裝設計一直是在追求單純,將簡潔的包裝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在極簡中呈現自然,在單純中呈現精緻。包裝設計應為消費者的需求著想,功能附著於包裝設計之上,為生活提供更好的便利。
  • Less is more,極簡主義,和BRUNE
    一切都簡化了,這正是我所追求的,既專注,又簡單——賈伯斯優質的物品只有與生活習慣融為一體,才能真正體現出價值——加藤惠美子貌似,越是成功且精神富足的人,越崇尚極簡主義。因為,他們已經度過了,需要用繁瑣的物品,來武裝自己的時期。
  • 海報設計中的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在近幾年得到大眾消費者的推崇與喜愛,而其原因在於極簡海報可以給人簡潔、淳樸、自然、和諧的心理感受,在緊張快速的日程中,得到了片刻的安寧。
  • 數位化生存:用數字極簡主義簡化你的在線生活
    答案就是數字極簡主義。一、什麼是極簡主義?《改變人生的整理魔法》這本關於清潔、簡化和管理個人物品的書,把極簡主義帶入主流。極簡主義與東西沒什麼關係。物品只不過是思維方式的副產品。極簡主義是關於思維方式的。它指的是有目的的生活。
  • 極簡主義的夸克,滿足了瀏覽器的消費升級
    頭條的信息流算法推薦火起來之後,似乎一夜之間所有的瀏覽器都開始向它看齊,本應具有極強工具屬性的瀏覽器,最終卻被信息流、廣告等包裹著,成為內容平臺。這樣的設計好處明顯,對用戶來說是千人千面地推薦和一站式滿足;對平臺來說是更高的用戶粘性和更多的用戶時間,避免"用完即走"。
  • 精神歸位,才是最高級的斷舍離,2021年極簡主義4大關鍵詞
    在2021年,我們給自己生命賦予的關鍵詞,也許能影響的,不只是2021!2021年極簡主義這4大關鍵詞,每一個都能夠自帶能量,非常生機勃勃,謹以此做到新年的序章。最高級的斷舍離,其實是回到你自己。給生活做減法,為生命做到加法,減法生活關於2020年極簡主義的4大關鍵詞,建議收藏,讀懂可以受益一生。
  • 始終「無題」 | 極簡主義「教父」唐納德·賈德
    他標誌性的雕塑形象:一個個沒有裝飾、沒有內容的木頭或金屬盒子——不僅被後來的很多藝術家所引用並重新演繹,而且還在不斷重複,成為國際建築和設計的重要元素。從某種程度上萊說,我們都生活在一個「盒子」的世界裡,現在仍然如此。極簡主義之父: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
  • 百度設計語言的高級感:極簡主義為形,聚焦內容為核
    02極簡主義打造「高級感」設計在《第四消費時代》一書中,日本社會發展進入第四消費時代,人們的消費習慣、生活、審美發生了變化,從追求好的、貴的、奢侈的轉變為追求更能代表自我、本真的東西。「斷離舍」盛行起來,此時的流行風格是以無印良品、優衣庫為代表的性冷淡風。
  • 極簡主義風格在餐廳設計中的應用
    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讓我們不再被浮躁的裝飾所迷惑,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誠意去關注設計師的每一個精雕細琢的創意,就連方向的光線、質感的突變和空間的轉移都傳達著空間的內涵和設計師的意圖。生活也是如此,只有當我們沉浸在某種事物中,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他的味道,感知萬物的真實所在。
  • 想感受極簡主義和極光,就來芬蘭吧
    芬蘭設計的重要元素:1.它簡單,對人民友好,包含了民主精神2.倡導簡約和功能至上3.貼近自然形成的設計風格4.有機形式美學5.對材料的充分挖掘和、運用和利用芬蘭的設計最明顯的特色呈現莫過於2012年上海世博會芬蘭館,保持純淨、簡單、接近自然的優雅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
  • Studio Glume|為幾樣Geijoeng打造極簡主義空間
    #FRAME構架 來自深圳的報導 極簡主義空間幾樣Geijoeng是一個崇尚後極簡主義的 裝設計品牌,致 於服裝展現當代 性精彩 拘的個性。
  • 十位著名視覺藝術家轉向極簡主義謎題海報
    re:design為安迪·沃霍爾設計的極簡主義海報 re:design為維米爾設計的極簡主義海報在英特網基因工廠裡,極簡主義絕對是一座金礦。設計師們用極簡主義的海報把一切可能想像的事物、把複雜的哲學簡化為抽象的形狀,電影成為偶像級收藏,童話變成替代的敘述性圖像。現在,藝術史也變得簡單起來。
  • 物質主義已結束,極簡主義徹底到來!
    在之前那個匱乏的年代,我們的幸福感和、佔有的物質成正比,所以我們不斷給自己增添各種看的見的物質,為家裡添置冰箱,買臺電視機,配齊洗衣機,再買輛車……而現在是一個萬物俱備、什麼都不缺的年代,於是單純增加物質很難再增加我們的幸福感。相反,我們越來越覺的那些都是累贅,即帶不走又總是過時和貶值。
  • 科學家遇上極簡主義!簡潔字母海報設計
    而當這些科學家響亮的名字帶著科學的威嚴與極簡主義設計相遇,又會是怎樣的場景?印度設計師 Kapil Bhagat 對科學家們的名字進行了有趣的設計,通過字母位置、顏色和形狀的改變,將這些科學家們的代表成就表現出來,簡潔中不乏幽默。
  • 《視覺遊戲hocus》評測:極簡主義的空間錯覺
    《視覺遊戲hocus》的空間錯位手法運用有《紀念碑谷》的簡化難度與《無限迴廊》的簡化視覺元素,給人的感受就是極簡的立體幾何光影錯覺。沒有唯美動人的小橋流水,也沒有趣味性的關卡事件,光滑的金屬質感、單純的遊戲點是遊戲第一眼給玩家的全部印象。
  • 6個極簡主義手錶品牌:簡潔不簡單
    「極簡主義」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藝術派系,追求簡單到極致。本期介紹的六個手錶品牌,一直以極簡的設計聞名,沒有複雜的機械功能,卻以精湛的設計在手錶行業佔據一席之地,經久不衰。Mondaine這隻手錶是不是很眼熟?是的,iPad 的時間錶盤就曾「借鑑」它,還為此輸了官司,支付了 2100 萬美元的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