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氣體會不會跑掉?地球在變重還是變輕?

2020-12-05 最美的季節遇見你

編者按:通過人類宇宙探索我們可以知道,外太空基本上處於一種真空狀態;而我們也知道真空包裝的容器被打開就有氣體擴散進去,所以按照理論,有真空的地方就會有氣體擴散進去,所以地球表面的氣體會不會擴散到星際空間去,照此來想,總有一天我們的大氣層會全部逃逸出去,地球就會缺少大氣的保護,人類也就無法繼續在地球生存,本文與大家一起探秘一下。

地球上的水和空氣會不會擴散出去

星際空間是不是真空

1、星際空間存在著星際物質

在我們通常的觀念當中,認為星際空間是虛空的,沒有任何物質,這裡是黑暗寂靜的真空,當然這只是一種大致的描述和認識。星際空間的確是黑暗的,沒有物質反光,但距離真正的「真空」還是有差別的,在星際空間氣體非常的稀薄,也存在著一些物質,這些物質包括星際氣體、塵埃和粒子流等,人們把它們叫做「星際物質」。

星際空間基本處於真空狀態

2、星際物質的組成

星際物質中主要由星際氣體存在,星際氣體主要成分為氫和氦兩種元素構成,星際物質的組成元素和恆星的成分是一樣的。這些星際氣體都是從宇宙中的各個星球逃逸出來的氣體,在星際空間進行遊蕩,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換,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氣體和塵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來,形成雲霧狀。人們形象地把它們叫做「星雲」。

星際空間存在著很多塵埃

3、星際空間不完全是真空

由此可見星際空間不完全是真空狀態,在星際之間還是會有一些不屬於任何星球的物質在遊蕩,當然這些物質在某個特定時間會被大質量的形體吸引過去並進行捕獲,從而變成某一個星球的一部分,但總體而言相比地球這樣的天體的表面,星際空間可以忽略地看做是真空。

然而相對地球表面,星際空間可以被看成是真空

那為何地球上的氣體不會大量擴散到星際空間呢?

1、地球引力的存在

我們地球屬於太陽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中的一顆,1750年,英國19歲的年輕科學家卡文迪許測量出地球的重量是5.965×10^24kg 。雖然地球在星際空間裡面不算是一顆質量很大的天體,可這個級別的天體產生的萬有引力是非常大的,因此將地球看做是一個整體,那麼和地球相對的每一個分子都經受著地球的引力,在地球巨大引力場中,空氣被牢牢地吸引住了,並在地球磁場的保護下,形成了數千公裡的大氣圈。

地區的引力場讓空間彎曲,阻止表面物質逃逸

2、第二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是指當物體飛行速度達到11.2千米/秒時,就可以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飛離地球進入環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不再繞地球運行。這個脫離地球引力的最小速度就是第二宇宙速度。各種行星探測器的起始飛行速度都高於第二宇宙速度。因此即便是一個分子要脫離地球,也要考慮脫離速度,當然分子和太空飛行器還是有所不同,分子的速率測算則用另外一種方式。

超越第二宇宙速度讓宇宙飛船飛離地球

3、氣體分子逃離的速度

氣體的速度可以用分子熱運動動能來解釋,當對氣體進行加熱,氣體分子的動能會增加,就如同對液態水進行加熱,水分子動能會增加,一部分水分子的動能瞬間會很高,而對於氣體熱動能,可以用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布來解釋,這個理論在統計力學中常用來關聯熱平衡條件下粒子的速度和溫度。

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布

4、地球表面的大氣到底有沒有逃逸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來看,氣體分子有沒有在受熱的情況下達到第二宇宙速度,如果達到了就會逃逸,如果達不到,就永遠不會逃逸。

溫度在1000K時各種氣體的逃逸概率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氫氣在1000K(約727攝氏度)的溫度下,逃逸地球引力的概率為1.3乘以十的負六次方,這個概率還是很大的,所以地球大氣層中氫氣和氦氣含量非常非常低,因為地球的質量還不夠大,沒有足夠的魅力吸引住氫氣和氦氣,當然像其水和氧氣也是有一定逃脫機率的,但是非常小,基本上沒有可能,所以大家放心吧,我們賴以生存的水和氧氣是不會跑掉。

氫氣和氦氣最容易逃離地球束縛

既然有逃逸,那地球會不會變得越來越輕

1、有逃逸就會變輕

根據估計,從地球上每年逃逸到太空的大氣約幾十萬噸,猛一看是一個很大數據,那大家會擔心地球會越來越輕,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地球的氣體一方面在向星際空間飄散氣體出去,如氦氣,每秒鐘就有約60克跑出地球的束縛,變為星際物質。那是否地球一直在變輕?

要走的最終留不住

2、地球也在捕獲星際物質

然而地球也在捕捉一些星際物質,譬如每年地球也會捕獲實際到幾十萬噸的星際塵埃,如彗星,我們經常看到的流星雨就是地球在捕獵,因此氣球其實一直在變重,當然相對於地球而言,捕獲的這點物質基本上是九牛一毛,在幾十億年中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流星雨是地球在捕獵

註: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把全球的石油都用完,地球的重量會不會變輕?
    而且地球大氣中還會有一些比較輕的氣體逃逸出去。地球可能每年要損失1600噸氦氣。比如人類每天都燃燒大量的化石燃料,如果有一天人類把地球上的化石燃料都燒了,地球會變輕嗎? 物質守恆定律 那些被使用掉的石油,它們是憑空消失了嗎?不是的,雖然經過燃燒之後,它們不再是石油的模樣,但是它們轉化成了其它的形式。 能量守恆定律就是我們自然界的鐵律之一。
  • 地球石油儲量有限,人類每天消耗大量石油資源,地球會不會變輕?
    眾所周知,石油通過燃燒來產生能量驅動機械運轉,而其本身又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那麼隨著人類的不斷開採和使用,石油又燃燒成為了氣體,那麼地球的重量會不會越來越輕呢?那麼按照這樣來看,數萬億噸的石油資源經過燃燒之後,成為了氣體,那麼到時候地球的總重量是否就變輕了呢?對此,科學家做出了相應的解釋:在世界各地每天都在大量的消耗著石油資源,雖然石油資源越來越少,但是按照能量守恆定律來看的話,基本上對於地球的整體質量沒有什麼影響。
  • 鼻涕由清變黃,說明感冒是變輕還是變重了,是有細菌感染了嗎?
    最近幾天她發現鼻涕從清變黃了,自己去查了資料,有的說這是感冒快好的預兆,也有說這是並發了細菌感染,需要吃抗菌素。她拿不定主意,就來問華子,感冒時的鼻涕從清變黃,是說明感冒變輕還是變重了,真的是有細菌感染,需要吃藥嗎?一、鼻涕從何處來,到何處去1、鼻涕的來源:人體鼻子中有黏液細胞,每時每刻都在分泌著黏液。
  • 地球是在變大還是變小?其實氣態物質時刻都在逃逸,但它仍在變大
    地球是運行在太陽系中的一顆星球,它會變重或者變輕,或者說會變大和變小嗎?地球的質量被認為高達59萬億億噸,它已經形成了46億年,那麼它的質量一直就是這麼大嗎?如果質量不是恆定的,那它是一直在增加重量持續變大呢?還是減少質量持續變小呢?
  • 我們在逐漸長大,地球也是一樣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網友提問: 地球在逐漸變重嗎?專業的講,它的質量是否會增加?我和小夥伴打賭,賭地球是在變重的!答:我沒有感覺到它在變重,而且我想不到任何理由會讓地球變重,所以對於賭約抱歉你可能要輸。
  • 地球未來到底是變熱還是變冷?太陽極小期到來,地球會被冰封嗎?
    人類需要發展,自然要大力生產發展工業,不可避免會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比如說二氧化碳。氣候升高會加快永凍土的融解,永凍土中還埋藏著大量的甲烷氣體,甲烷氣體也是溫室氣體,一旦大量放出,自然會加速氣候上升,無疑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所以未來的地球會變得越來越熱。可是,不少人卻表示,地球在未來或許會變得非常冷,這是為什麼呢?
  • 人在月球上體重為什麼會變輕?
    人在月球上體重為什麼會變輕?因為月球的重力比地球小。我們先來看一下計算重力的公式:G為萬有引力常數,m為人的質量,這兩項是固定的,當然這裡假設是同一個人,不然這題目就沒什麼好討論的了。通過百科我們可以查到地球和月球的質量分別是: 5.965×10^24kg和 7.349×10^22㎏,兩者相差81倍。而半徑則分別為6371km和1738km,兩者只相差3.66倍。兩者平方差則為13.44倍。
  • 手機裝滿數據會變重?這是真的
    現如今,手機已經成了我們每個人離不開的一個工具,我們吃飯的時候會拿著它看,晚上睡覺前也會盯著它看很久,就連上廁所那麼會兒功夫也得看看它。好像一秒鐘看不到它,心裡都會不安。雖然你每天和手機形影不離,但你可能不知道,當你拍下一張張自拍,保存了一套又一套表情包,又下載了各種眼花繚亂的APP時,你的手機其實變重了。
  • 地球正在變大還是正在變小,地球的總重量還在增加嗎?還是在損失
    要想弄清楚地球正在變大或是變小,就先要弄清楚地球目前總質量的收支狀況。收入2:氣體分子也和宇宙塵埃一樣,地球公轉軌道附近不僅散落著宇宙塵埃,還瀰漫著星際氣體分子,地球在前進的過程不斷的捕獲星際氣體分子,具體每年每天獲得的量數據不詳收入3:隕石、彗星無時無刻都有隕石落入地球的某個角落,科學家估算每天大約有 3000
  • 如果地球的自傳速度變慢十倍,地球上的時間會不會變慢十倍?
    地球自轉真的變慢十倍,那麼人也不能多活十倍時間,假如按天計算,人的壽命減少了十倍,但其實時間都沒變,因為生理活動並不會產生改變,它以自身的時間參考系工作,但可以根據相對論中的超高速速度運行時時間變慢的原則,想要真正時間變慢只要地球加快自轉即可,當自轉線速度非常接近光速時,即可實現時間變慢的效果
  • 地球的質量會隨著人類變胖而變重嗎?質量守恆定律證明不會!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認為地球很大,有64億人口;如果我們從宇宙的角度來看,它非常小,它只是宇宙中的一顆小行星。人類對地球了解多少?讓我們從幾個方面重新審視地球。如果人們發胖,地球會變得更重嗎?這似乎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它涉及很多知識。我們需要了解地球人的體重與地球重量之間的關係。
  • 地球由於引力作用,會不會越來越大?
    我們知道地球周圍的遊蕩著各種塵埃和小行星碎片,還有彗星蹤跡和從太陽流走的離子粒子。當地球飛過這些塵埃時,地球的引力將它們抓住。那麼我們的地球會不會慢慢變大呢?當灰塵進入大氣,在空中漂移並最終沉積在地球表面上。這種穩定的塵埃流動-偶爾還有大塊的隕石- 每天為地球增加約43噸質量。也許你幾周沒洗的汽車上的灰塵分子,有一些可能是從另一個星球來的。但是,相比之下,地球的總質量約為5 972,200萬億億噸,每天43噸,毛毛雨都算不上。
  • 專家說地球或進入小冰河時期,會不會真的變冷?
    全球變暖,小冰河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大家一直在「爭議」的問題,從2019年到2020年我們都沒有停止爭議過,有科學家說我們地球可能進入到小冰河時期,也有科學家說我們地球要高溫時期,那麼如今的氣候狀態到底是往什麼方向轉移呢?可以說這個話題還是在不斷的爭議之中。
  • 太陽每天燃燒損失巨大,引力減小,地球軌道越來越遠會變冷嗎?
    這樣的條件下氦是無法聚變的,而又因為氦的質量比氫要大,在氣體對流的過程中它們會逐漸積壓,在太陽的核心富集。太陽能維持其體積是核心輻射「吹」起來的,因為源源不斷放出的光與熱,但是當氦在內部富集後,這些物質佔有了核心的體積卻不釋放能量,於是總體的能量輸出就會變小。到這裡為此還是和蠟燭基本一致的走向,燃料的減少,廢料的增加讓「火焰」變得暗淡了。
  • 地球上這種氣體在金星上也發現了
    本報訊 在地球上,磷化氫氣體可由某些微生物產生。最近,天文學家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同樣的氣體。這意味著,銀河系中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或許出現過生命跡象,但也有可能只是這顆星球上發生了一系列不為人所知的化學過程。
  • 太陽輕了胖了 小脾氣不會吞噬地球但會讓衛星報廢
    韓大洋介紹,太陽是一顆由熾熱氣體構成的巨大恆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內部溫度高達1500萬℃,在這兒的每一秒鐘裡,都有6億噸氫發生聚變成5.96億噸氦,而少了的400萬噸物質則以能量的形式釋放到太陽系的每一個角落。  問題來了,按理說太陽越來越輕,應該越來越瘦才是啊,咋還變胖了呢?
  • 地球上的水會不會一天天在減少?每個水分子都存在了50億年嗎?
    在某問答平臺上,有一位童鞋提了一個問題:地球上的水會不會一天天在減少?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確實有理由擔心這個問題,如果嚴肅地來說,地球的水並沒有一天天減少,但這只是一個暫時的情況。地球如何保衛自己的水?
  • 地球上一公斤的物體在金星上有多重?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無論金星有多大,它的表面大氣壓有多高,地球上一公斤的物體在金星上仍然是一公斤,質量大小是不會發生變化的。但如果是物體的重力,則會發生變化。金星的質量約為地球的81.5%,半徑約為地球的95%,所以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約為8.87米/平方秒,相當於地球的90.4%。這意味著地球上1公斤的物體,在金星上的表觀重量相當於0.9公斤。另一方面,金星表面的大氣壓非常高,相當於地表大氣壓的91倍,那麼,這會讓金星上的表觀重量增加,甚至超過地球嗎?
  • 移動電源充滿電到底會不會重
    曾經有網友在網上發帖求助說電腦太重,網友給出的創意答案是:把硬碟格式化,裡面沒有東西了,自然就變輕了。我們知道,硬碟等存儲設備中的數據變化只是0和1的重新排列,對重量並沒有影響,這樣做可謂得不償失。
  • 地球上的水只分布在地表麼?還是地球內部也有水?
    那麼,這就是地球上所有的水的儲量了麼?實際上,並非如此。地球表面的水只佔據地球總水量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這些水絕大多數都在地幔當中,這到底是咋回事呢?這就要從水的起源說起。水的起源話說早期地球形成時,構成地球的元素當中就含有水,主要是以氫離子,羥基等形式通過水化作用進入到物質的晶格當中。後來,由於地球形成時是個大火球,許多水都被烘烤出來,以水蒸氣的形式存在於大氣當中,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它們才沒有像氫氣那樣跑掉。有沒有證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