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逐漸長大,地球也是一樣嗎?

2021-01-08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

網友提問: 地球在逐漸變重嗎?專業的講,它的質量是否會增加?我和小夥伴打賭,賭地球是在變重的!

答:我沒有感覺到它在變重,而且我想不到任何理由會讓地球變重,所以對於賭約抱歉你可能要輸。

地球在發生一些令人意外的變化,比如說,地球和月球之間產生相互作用引起潮汐,而這種作用反過來又讓地球的自轉逐漸變慢同時使得月球逐漸遠離地球。此外,熔化的地球內部在非常緩慢的發生冷卻,地球的磁極偶爾還會發生反轉(磁極的反轉也許是由於地球內部的液態鐵質流動發生隨機波動產生)。

地球的內核,是地球的最深層的部分,半徑1220公裡。一般相信它以鐵-鎳之合金組成,以及大概與太陽表面溫度相同,約為5700開氏度。

再解釋一下我的問題「地球是否在逐漸變重」,地球上的植物、動物包括人類在死亡後都會分解回歸到地球,讓地球變重,那我們不就是增加給了地球一點點重量嗎?我的意思是絕大部分的動植物的化石都在地下,極少數出現在地面上,那在它們之上的地球是從哪來的?

圖解:美國阿波羅17號太空人在前往月球途中拍攝的「藍色彈珠」地球照片(攝於1972年12月7日,非原始照片)

你一定在想,對呀!我搞不明白的是,地球上有幾十億人,當他們死了,肯定會讓地球的質量增加!如果把他們的體重加和一定會得到一個可觀的數字。即使還有骨頭會留下來,剩餘的質量依然很大,明白了嗎!

我知道接下來你們會問,那這些人從哪來?回答:來自媽媽的子宮。你們又會問,那媽媽們需要吃東西來讓孩子長大,這些吃的又是從哪來的呢?回答:從土地,植物和動物得來的。

圖解: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輪藻、一種雜交薔薇、百歲蘭;

小毛氈苔、蓬蘽、歐洲酸櫻桃;

銀杏、柳樹、溪苔屬;

非洲蘇鐵、蕙蘭、一種蘚類;

一種蕨、紫菀、朝鮮冷杉。

恐怕你的說法並不成立。所有組成生物的原材料最初都來自於地球,等到生物死去再回歸到地球,這就是生命的循環過程。

圖解:海洋鯨魚泵的圖示, 顯示鯨魚如何在水體中循環營養。

但是仔細思考之後我想出了一個新的解釋思路可以幫你贏得賭約。很抱歉之前我沒有想到這個思路,就結論而言你是對的,地球的確在緩慢的,而且是非常緩慢的變重。太陽系中的一些殘骸顆粒一直在不停的轟炸地球,通常情況下我們不會注意到這些,因為這些碎片就像灰塵一樣細微,但有時會有更大的碎片(你一定看過《天地大衝撞》吧),也許一年也不會增加多少質量,但地球的質量確實是在慢慢變大。

圖解:忒伊亞是一顆假設存在的遠古行星,存在於早期的太陽系。根據大碰撞說,忒伊亞星的直徑約6000公裡,差不多跟火星一樣大,位於地陽拉格朗日點,屬於地球特洛伊;45億3300萬年前[1],忒伊亞與地球相撞而形成月球。

我只是想指出要計算諸如衛星、探測器、國際空間站、遺留在月球上的設備這類物體給地球帶來的質量損失。

要算出地球的質量是否真的在增加,就必須計算地球平均每年從宇宙獲得多少碎片、掉落多少衛星、發射多少衛星探測器等等。

還要計算因為速度超過地球逃逸速度而脫離大氣層的分子質量。

圖解:相對其他顏色的光而言,大氣中的氣體散射藍色光較多。所以從外層空間來看,地球就有一層藍色光暈。正是因為如此,天空大多數時候也是藍色的。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Karen Masters-南北角- curious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我們的時間是一樣的嗎?不一樣
    我們的時間是一樣的嗎?,每天都看著同一個太陽升起和落下,看著同一個月亮高掛星空;地球自轉一圈算一天,我們也自轉一圈過一天,地球公轉一周為一年,我們也公轉一周過一年,手錶上的刻度都是相同的24小時,不會多也不會少,我們的時間為什麼不一樣?
  • 地球內部巖漿翻滾,那麼地球的前身也是太陽一樣的嗎?
    這是一些網友的疑問,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地球的形成與太陽密切相關,但地球不是太陽。形象的說,地球是太陽形成後,剩下的一點碎屑渣滓中誕生的。太陽是等離子體,密度比地球小很多,因此從體積來說是地球的130萬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用一個籃球比喻太陽,然後想像一下,這個籃球質量的33萬分之一或體積的130萬分之一有多大?那可憐的小點點就是我們地球,有這麼小的太陽嗎?
  • 我們也是雌雄同體嗎?
    為什麼我們需要性別?我們樂於談論它,卻很少思考它的本質是什麼。目前被普遍接受的一種解釋是,有性繁殖能夠通過基因重組而維持一種多樣性,以保證個體能夠適應險象環生又變幻莫測的自然環境。然而,非男即女的二元性別劃分似乎並不是一個恆常的真理。讓我們來看看藍頭瀨魚。
  • 《我們的救援》:物種瀕危與我們有何相干?地球需要我們拯救嗎?
    「我們正在經歷的物種滅絕,還來得及挽救和阻止嗎?」「人類挽救那些瀕危的蝴蝶、雪豹,究竟有什麼用?」「人類該為挽救一個物種而殺死另外一個物種嗎?」「人類應該幹預全世界的生態環境和物種嗎?」他們發現了冰川的根部在升溫,在阿爾卑斯山上也很多物種在滅絕,也產生了以前地球上從未出現過的物種。如果沒有紀錄,這樣的「進化」或「退化」無人知曉。物種瀕危與我們有何相干?地球需要我們救嗎?
  • 地球變得越來越危險了嗎?
    2020開局一團亂,逐漸擴散到全世界的新冠肺炎、持續數月不熄滅的澳洲山火、4000億隻蝗蟲肆虐非洲,這給人一種末日即視感,地球是變得越來越危險了嗎?別慌張,其實事實正好相反,無論是從大尺度來看還是從小尺度來看,對我們人類來說,地球都是越來越安全了。
  • 真正的地球霸主可能並非人類,它們有著和我們一樣的社會系統
    在昆蟲世界中很少有物種比野地螞蟻更複雜了,它們生活在錯綜複雜的社會中,有著龐大數量,同時也是溝通大師,聽起來很像我們自己的世界,那麼像螞蟻一樣活著,到底會有多困難呢?讓我們來看一下螞蟻的生活是怎樣的?在一個蟻巢中首先要定義你的社會階級,最高階是蟻后,然後是同等重要的工蟻和兵蟻,接著是蟻后產下的卵。
  • 外星人也是人形嗎?科學家拿出依據證明,可能和我們想的不太一樣!
    你想親眼看一眼外星人模樣嗎?2020年的10月17號,印度眾人竟然看到了一個人形不明物體天空飛行,隨後墜落到河中,當時居民們看到這種情況感到恐慌,他們不知道這一不明人形事物究竟是什麼,一時間大家開始猜測是外星人來到地球?
  • 參宿四也是一顆恆星,若它代替了太陽,那地球的處境和現在一樣嗎
    對此,我們提出兩個假設,第一,參宿四能夠代替我們的太陽嗎?第二,如果能取代,那麼我們的地球將如何圍繞這個紅色的超巨星旋轉呢?由於這顆恆星的質量是如此巨大,所以,我們能夠從大約640光年遠的地方看到參宿四。
  • 如果地球自轉逐漸減慢,1年後完全停下來,會發生什麼災難嗎?
    有人問:假如地球旋轉逐漸減慢,並在1年後靜止下來,地球上會發生什麼?曾經有人問過地球自轉突然停止的問題,無疑所有人、所有物體、所有房屋、汽車、火車等等,都會以巨大的速度飛向天空,基本不會再有什麼活口。那麼地球旋轉慢慢停下來呢?是不是我們就可以倖免於難,鶯歌燕舞了嗎?
  • 如果存在一顆放大100倍的地球,上面的人類我們一樣大嗎?
    如果有和地球一樣的行星,但比地球大100倍,生命和我們一樣大嗎?說實話這是一個其妙的問題,但是如果有一顆行星和地球完全一樣,但比地球大100倍,那麼他們的人類會和地球上的人類一樣大,還是會和他們的星球成比例?
  • 來稿選登丨那一年 我們和一隻小獅子一起長大
    辛巴從一生下來,就與其他小動物不一樣,因為他肩負著管理一個國家的重大使命。小獅子辛巴的成長經歷就像現在的我們一樣,在長大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會有鮮花、掌聲和讚美,也會有淚水、委屈和不解。隨著慢慢長大,我要自己學會承擔責任,面對挫折,勇敢、坦然地去面對。」》》
  • 土壤也是會發育的,你知道嗎?
    我們總是在說生物發育長大,但是你知道土壤也是會發育的嗎? 土壤是位於地球表面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是聯繫地球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巖石圈的重要部分,是陸地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衛星會和流星一樣飛向地球嗎?彗星又是為什麼撞擊地球?
    在我們頭頂的外太空有數量眾多的人造衛星,它們搭載著各種設備運行在自己的軌道上,用來服務或者科研工作,然而這些重達上千公斤的人造衛星也有壽終正寢的時候,這些失去「生命」的衛星將脫離軌道漫無目的的漂浮在宇宙中,有的則徑直地衝向地球,但這些衛星會飛到到地球上,砸到我們嗎?
  • 地球真的在轉動嗎?為何我們感受不到,頭頂的星星位置也不變
    審核-小文小時候我們總喜歡仰望星空,一顆兩顆數著漫天的星星。長大後,我們幾乎忘卻了頭頂的星河,也不再會在意「為什麼星星總是數不完?」的問題。或許我們小時候以為夜空中的星星都是穩定不變的,長大後即使知道這世界的每一個事物都有自己運轉的規律,我們也懶得在意它們今天與明天的區別。地球有它的自轉和公裝,太陽也會有它的運行方式,銀河系當中的每一個天體幾乎都在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進行共同質心運動,當然也會有極少數的個體不按常理出牌,這裡我們主要講的是大多數。地球自轉,我們可以感受到四季的變化,星星也會東升西落。
  • 安分守己,不急不慌也是我們在安息中的得著
    曾經我們不懂的時候,做服侍想要快一點,好見到果效。但當我們逐漸懂一點的時候,就想要服侍慢一點,讓神多做一些工作,讓自己少做一點。有的時候,我們說服侍神,其實我們並未在服侍神,乃是神服侍我們,陪我們長大,成為滿有基督的身量。
  • 人也是動物嗎? | 兒童的動物概念發展
    文:四火哥哥編輯:水金很多很多年前,地球這顆美麗的星球上誕生了第一個生命,於是這一點星火點燃了地球上的生命之樹,
  • 在未來,我們的地球會毀滅消失嗎?所以我們走到了盡頭了?
    在未來,我們的地球會毀滅消失嗎?所以我們走到了盡頭了?儘管是6500萬年前終結恐龍時代的那次撞擊,都未曾對地球造成毀滅式等影響,那麼地球會永遠存在下去嗎?當年科學家的預測答案是絕對不會的,在整個宇宙中,沒有任何可以永遠不變的物質,也沒有永遠可以存在的天體,我們的地球也一樣
  • 關於我們的地球
    重新認識地球1990年,美國發射哈勃望遠鏡以後,人類可以看到的最遠距離是,宇宙大爆炸時的134億光年前的星系。沒有發現智慧生命存在的星球。1964年美國發射的旅行者號探索衛星,已經飛出了太陽系,行走了220億公裡。沒有發現智慧生命的存在跡象。1969年,美國人首先登上了距離我們最近的行星月球。連生命存在的基本水源都沒有發現。
  • 《哆啦A夢》那些既溫馨又戳淚點的臺詞,不知不覺我們已經長大了
    《哆啦A夢》那些既溫馨又戳淚點的臺詞,不知不覺我們已經長大了鑰匙讓小夥伴們列舉幾部自己小時候曾經看過的動漫,相信不少人都會提到《哆啦A夢》,畢竟對於我們來說,機器貓的存在真的是非常的神奇,小的時候有誰沒有幻想過某一天
  • 「克卜勒-22b」和地球很像,如果那裡有外星人,我們能聯繫到嗎?
    「克卜勒-22b」是一顆和地球很像的行星。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顯示,「克卜勒-22b」的主恆星是和我們的太陽一樣的黃矮星,而且它也正處於這顆黃矮星的宜居帶。通過分析,科學家們認為,「克卜勒-22b」的表面平均溫度為21攝氏度,液態水可以其表面大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