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正在變大還是正在變小,地球的總重量還在增加嗎?還是在損失

2020-12-03 雜亂無蔁VS隨緣

要想弄清楚地球正在變大或是變小,就先要弄清楚地球目前總質量的收支狀況。

地球總重量:5.965×10^24kg,說人話的話大約是:六十萬億億噸

先看收入

收入1:宇宙塵埃

和我們日常定義的灰塵差不多,是來自宇宙空間的微小固態顆粒,目前地球引力無時無刻在捕獲散落在地球公轉軌道附近的宇宙塵埃,美國地質協會發布的數據,每年落入地球大氣的宇宙塵埃至少有 1000噸。

收入2:氣體分子

也和宇宙塵埃一樣,地球公轉軌道附近不僅散落著宇宙塵埃,還瀰漫著星際氣體分子,地球在前進的過程不斷的捕獲星際氣體分子,具體每年每天獲得的量數據不詳

收入3:隕石、彗星

無時無刻都有隕石落入地球的某個角落,科學家估算每天大約有 3000噸 至 20000噸 隕石落到地球,每天收入多或少全看運氣(滑稽),每年的話,科學家的估算是 幾十萬噸 到 幾百萬噸 ,和果樹收穫一樣有大小年(滑稽)

收入4:太陽輻射給地球的能量

似乎能量可以轉換為質量,具體我也不懂

未來可能的收入途徑

收入5:人類未來星際採礦

隨著人類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未來科技的發展,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節點人類必定會開創星際採礦的新起點,屆時隨著星際採礦技術發展,會有源源不斷星際資源被輸送到地球。時間節點拉近點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今年(2019)年未中國將從月球上帶回月球塵土,期待。

接下來是地球的支出

支出1:氣體逃逸

看過《流浪地球》大電影的網友應該都看過大氣逃離地球的畫面,地球大層的分層中有一層叫散逸層,也叫逃逸層,是大氣層的最外層。就是字面寫的意思,大氣從地球逃逸到宇宙空間中的那一層,在這層空間中由於氣體受地心引力極小,又容易受到來自宇宙的各種射線和能量的轟擊,使自身獲能從而達到逃離地球引力的速度。在散逸層氣體以及微小顆粒極易脫離地球引力飄散到外太空中。據說地球每年通過逃逸流失的質量在幾十萬噸左右。比較容易逃逸出地球的氣體是氫和氦,因為輕嘛。

支出2:人類的深空探測項目

具體數據可以撿索每年的深空探測項目

支出3:地球向宇宙空間發散的輻射

姿勢水平有限,就不具體說明了

結論?

沒有結論!以上列出的數據不詳,僅供參考。非要我給個答案,我選地球總質量正在增加。

相關焦點

  • 地球是在變大還是變小?其實氣態物質時刻都在逃逸,但它仍在變大
    地球是運行在太陽系中的一顆星球,它會變重或者變輕,或者說會變大和變小嗎?地球的質量被認為高達59萬億億噸,它已經形成了46億年,那麼它的質量一直就是這麼大嗎?如果質量不是恆定的,那它是一直在增加重量持續變大呢?還是減少質量持續變小呢?
  • 地球的熱帶地區正在逐漸變大
    還是一種錯覺呢?科研人員告訴你:你的感覺沒有錯——地球的熱帶地區正在逐漸變大,導致這些原來不在熱帶範圍內的地區,正在受這一改變的直接影響,如圖1所示。圖1:熱帶地區正在變大示意圖(圖片來源於網絡)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稱「安光所」)大氣光學中心研究員魏合理課題組的博士生唐超禮通過長期對探空大數據分析,研究結果間接證實了地球的熱帶地區正在變大。
  • 地球正在剎車,自轉正在變慢,或引發更多大地震
    然而月球遠離地球這一事實正在引發一個嚴重的後果,很可能導致地球更頻繁地發生大地震,這卻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由於月球引力的影響,地球上海洋隆起產生一種剎車效應,拉扯著地球使其轉速變慢,導致月球逐漸遠離地球,每年約
  • 地球的總質量是在增加還是在減少中?
    如果有的話是在變大還是變小呢?地球的形成被認為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在這麼長的時間中,其實地球一直都是在變大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地球是一個行星,有著相當強的引力,這導致它周圍的天體經過的時候就會被地球吸引過來,因此地球上會不斷地發生小行星撞擊的現象,我們所看到的流星和隕石都屬於這種現象的遺蹟,那麼既然有隕石不斷地掉到地球上,地球的質量當然會不斷變大。
  • 有人說地球正在變「禿」?通過數據看真相
    上一版本的片頭是從2002年開始用的,已經用了18年,那麼這些年間,地球上的植被覆蓋真的減少了嗎?我們下載了2000年和2019年的數據,來一探究竟。上圖為2000年和2019年的地球影像變化,19年間地球影像的變化不是特別明顯,但仔細觀察會發現,地球整體上其實是變綠了,尤其是北極圈附近和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下圖是201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一張地圖。
  • 地球自轉逐漸變慢,會導致大地震時期來臨嗎?
    強悍的大地震給人們帶來的是無盡的痛苦,人員傷亡和財產巨額損失,更加可怕的事情是地震往往會引發次生災害的發生,比如海嘯、火災、山體滑坡等,這些都是人類無法估量的。災難片中地震雖然可以通過一些精密的儀器去探測,但是它每個次數的強度是無法可以辨別出來,所以地震還是有著很狡猾的一面。沒人知道它會不會下一秒就爆發。
  • 太陽附近的一顆恆星,正在慢慢變暗,爆發後會影響地球嗎?
    太陽的「鄰居」開始變暗,或即將爆發,是否會威脅到地球?太陽附近一顆恆星或爆發這顆恆星叫參宿四,其實科學家早已發現了這個現象,預測它在百萬年後發生爆炸,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內,科學家卻對這個恆星改觀,這顆恆星正在加快爆發,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會發生爆炸。從2019年年底開始,這顆恆星一直持續變暗,這個過程中它的數據處於最低水平,這讓科學家們推測,極有可能會加快爆發。
  • 地球自轉變快了,每日正在變短,一萬年太久……
    地球自轉變快了,每日正在變短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需要365天5小時48分46秒(回歸年合365.24219天)。公曆的平年只有365天,大概比回歸年短約0.2422天。每四年累積約一天加到了2月的最後一天(即2月29日),使當年長度變為366天,這一年就為閏年。
  • 腦容量變大是人類未來的進化方向?可事實卻是:人腦可能正在變小
    但是很多人都認為人類因為一直使用大腦,在未來,人類的大腦會得到強化,會儲存越來越多的東西,所以人類的大腦在將來是會變大的,而且腦容量也在不斷增加,不過通過一些現象卻告訴我們,人類的大腦或許並不是按照著我們的預設來走,大腦似乎正在逐漸變小。
  • 臭氧層正在慢慢「癒合」,意味著地球環境變好?其實沒那麼簡單!
    「文/小慄子 (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旅行的真諦,不是運動,而是帶動你的靈魂,去尋找到生命的春光。其中,我們都比較了解的就是溫室效應,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導致地球不堪重負,目前已經危機重重,地球溫度逐年上升,南極冰川在加速融化,一些沿海城市和國家也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另外,隨著水資源越來越稀缺後,人類將面臨著無法獲得淡水資源,那麼到時候人類才真的難以生存下去。臭氧層正在慢慢「癒合」,意味著地球環境變好?
  • 地球未來到底是變熱還是變冷?太陽極小期到來,地球會被冰封嗎?
    氣候升高會加快永凍土的融解,永凍土中還埋藏著大量的甲烷氣體,甲烷氣體也是溫室氣體,一旦大量放出,自然會加速氣候上升,無疑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所以未來的地球會變得越來越熱。可是,不少人卻表示,地球在未來或許會變得非常冷,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認為太陽會進入一個極小期,這時地球無法獲取大量的能量,便成為一顆冰凍的星球,重新回到冰河世紀。
  • 面對地球的自轉逐漸變慢,會導致大地震時期加速到來嗎?
    強悍的大地震給人們帶來的是無盡的痛苦,人員傷亡和財產巨額損失,更加可怕的事情是地震往往會引發次生災害的發生,比如海嘯、火災、山體滑坡等,這些都是人類無法估量的。相關科學的研究團隊紛紛提出這個話題,地球的自轉速度正在發生很不理想的變化,速度減緩。在幾億年前,科學家們就開始通過研究海洋中的珊瑚化石,就發現地球的自轉周期很明顯短於現在,也就是說那時地球的自轉速度就一直在變慢。
  • 地球自轉正在不斷變慢,終有一天,地球的一天就是一個月
    很少有人知道,地球正在剎車,也就是地球自轉速度正在逐漸減慢,如今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是24小時,如果地球的壽命足夠長,那麼終究有一日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就是一個月。,所以滿月時的月亮也比現如今的要大得多,但相應的當時月亮對地球的潮汐力也較強。
  • 地球變大之後,生命存不存在不清楚,但太陽會繞著地球轉
    樹在倒下生態系統正在崩潰我們的基礎設施正在崩潰農作物歉收水資源短缺地球正在變成一個死亡的星球這裡是萬能的老劉,今天我們聊聊地球變大這件事。擁有一片土地會更加容易,而且比現在的地球還要大。 但是現在我們也必須考慮到地球上的每一處水體都會有更多的面積覆蓋。這意味著湖泊,河流,甚至海洋都會變淺,這使得它們更容易蒸發,並且可能幹涸。
  • 太陽到底是越變越大,還是越變越小?
    圖源:百度所以如果太陽不停地降低質量,那麼究竟為什麼它會越變越大呢?很簡單——這和它如何損失那些重量有關。那麼,雖然大部分損失的質量都是由於核聚變。(通過太陽風——太陽表面放射的離子組成的離子,使太陽大部分的質量流損失掉,但是對於這個問題而言並不重要)如果你問什麼是核聚變?
  • 人類對地球到底做了什麼?研究員發現地球正在大規模變變綠
    伴隨著人類活動的日益頻繁,人類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地球上的生態平衡,並且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目前全球變暖就是人類自己親手種下的惡果,當然,還有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森林銳減等,大量的物種也因為人類的幹預而消失,根據統計,自從人類開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地球就已經迎來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變慢將導致大地震時期到來
    然而,地球每天都會有5萬人可以感受到地震,平均每年都有十幾次7級大地震,500萬次3級地震。那麼,未來的2018年是否是一個地震頻發的時期呢?該論文指出,地球的自轉速度正在一天天變慢,過去的每一個世紀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出2.3毫秒,現在地球的自轉速度增加的時長為1.8毫秒。
  • 地球正在變暗 空氣汙染是主因 乾旱頻發是後果
    地球正在變暗 空氣汙染是主因 乾旱頻發是後果 乾旱頻發被認為是全球變暗的主要後果之一。  新聞背景  作為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初級能量來源,太陽輻射深刻地影響著大氣、水循環以及生態系統。
  • NASA研究警告:冰天雪地的北極圈正在變綠,卻是地球的大危機?
    你或許還會好奇,北極圈裡會有樹嗎?近日,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與40年前相比,阿拉斯加北坡北極圈苔原生態系統中的碳在凍土中的停留時間縮短了約13%。換句話說,那裡的碳循環正在加速。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來自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安東尼·布魯姆表示,現在,北極圈內正面臨著加速的變暖,這使得這一地區的生態系統變得更加特殊,呈現出與以往有諸多不同的特徵。
  • 地球自轉速度正在變慢!未來一天或將變成25小時!
    我們知道,現在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我們的一天是24個小時,而根據科學家們長期的研究結果,地球正在自我「剎車「,預計100年後地球每天時間將會增加1.8毫秒,大約在2000萬年後,地球每天的時間將會是25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