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中、美相繼發射火星任務,要成功"殖民"火星,需要多少人?

2020-08-01 KiwiTour

一份最新報告稱,要成功「殖民」火星,大約需要110人。



阿聯、中、美相繼發射火星任務,要成功"殖民"火星,需要多少人?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剛剛安全發射了火星2020任務。繼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20日在日本升空,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被送入穹宇,美國航天局「毅力」號火星車也於30日踏上徵程。

但當有一天我們最終將人類送上這顆「紅色星球」時,需要多少人在火星上生活才能創建一個成功的自給自足的殖民地?

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畢竟,由於一些災難性的事件,人類可能面臨滅絕的威脅:全球變暖,更致命的流行病,地球上的全面戰爭,或者小行星撞擊。

如果我們有朝一日成為–––也許我們需要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在另一個星球上生存到底需要多少定居者?

根據最近發表在《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論文,答案是大約110人。

波爾多國家綜合理工學院的Jean-Marc Salotti是《在另一個星球生存的最低移民人數》(The Minimum Number of Settlers for Survival on Another Planet)一文的作者,他說,能夠被送到另一個星球的人口數量是相當有限的。

Salotti寫道:「一個數學模型可以用來確定在另一個星球上定居的最低人數和生存方式。」「移民的最低人數已經計算過了,結果是110人。」

這個數字很有趣。SpaceX公司目前正在開發其星際飛船,這是一種可重複使用的星際飛船,能夠一次將100名乘客送往火星。然而,Salotti對可重用性持懷疑態度,他認為開發一種既能在火星著陸又能從火星再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阿聯、中、美相繼發射火星任務,要成功"殖民"火星,需要多少人?

載人火星任務需要3到6名太空人大約6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火星,還需攜帶幾十噸的消耗品。儘管從火星上獲取某些資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土壤中的水冰來產生氧氣和有機化合物;赤鐵礦來產生鐵;矽酸鹽來產生玻璃–––這些是有可能的,但我們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了解這些是否切實可行。


Salotti的計算是基於一群人如果從地球上斷了供給他們在火星上的生存能力。這可能是因為殖民地變得太昂貴而無法運送貨物,或者因為地球上的戰爭,或者因為殖民者決定單幹並宣布火星共和國獨立。

它考慮了殖民者需要花多長時間來開採、生產金屬、陶瓷和玻璃、化學品以及衣服等因素,並建議殖民者使用三個指導原則:

簡化:儘量減少對複雜對象的需求。所有的個體都將住在一個穹頂下(被幾米厚的土壤覆蓋以保護殖民者免受輻射),並共享同一個生命維持系統。植物將在溫室中生長,水將從冰中提取,太陽能電池板用於發電,甲烷用於發動機。Salotti認為生產新的太陽能電池板和新的太空服將是殖民者需要克服的一個主要挑戰。

最大化共享:每個人共享穹頂下的生態系統–––空氣、水、食物、能源、工具、太空衣、車輛和工業。Salotti說,這種「分享因素」將是關鍵的。

逐步發展:短期內接受艱苦的生活條件,積累資源,創造新的基礎和新的產業,在幾個世紀後實現現代社會。「如果這個相對較低的數字被證實,在另一個星球上生存可能會比預期的更容易,」Salotti寫道。


最後,以Salotti文中的一句話作為結束:希望你有晴朗的天空和寬闊的視野。(Wishing you clear skies and wide eyes.)


阿聯、中、美相繼發射火星任務,要成功"殖民"火星,需要多少人?

相關焦點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搭乘日本火箭,中美將相繼發射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0日凌晨5點58分,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由日本H-2A運載火箭發射成功,開啟前往火星之旅,揭開2020年國際火星探測大幕。「希望」號將飛行約200天,在2021年2月抵達火星。任務周期為一個火星年(約為687天 )。
  • 火星探測首戰告捷:日本H-2A火箭搭載阿聯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美、阿三國合作展開航天任務,是日本今年發射的首筆商業訂單,今年預計日本還將發射英國通訊公司的衛星。 有關媒體曾經一度認為,阿聯此前同印度達成了「希望號」探測器發射的相關協議,但由於近年來印度國內存在不安因素,航天技術令人不敢打包票。另外雖然看上去曾經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美俄等似乎更有競爭優勢,然而阿聯卻最終選擇了日本作為發射國家。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但火星探索任務尚未成功
    連續三次著陸失敗,讓蘇聯人明白要想成功登陸金星必須要一臺【抗壓】能力足夠強的探測器。】時發射的,那就需要火箭從地球出發沿直線一路狂奔至火星。按照這個飛行軌跡,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的需要飛行 7 個月左右才能抵達火星。因此今年,除了天問一號外,美國、阿聯的火星探測器也在這個月發射。而歐洲與俄羅斯合作研發的ExoMars火星漫遊車,預計將推遲到2022年發射。
  • 火星探測器!阿聯?!沒錯,它們昨天成功發射了
    據外媒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於當地時間7月19日,從日本南端成功地發射了一個汽車大小的探測器前往火星。此次發射標誌著阿聯第一個星際任務的初步成功,也標誌著該國最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開始。據悉,該計劃旨在研究火星全年的天氣變化。
  • 阿聯也要上火星了?這次的任務能成功嗎?
    三菱重工與阿聯的合作項目現在似乎每個國家都對火星感興趣。但在1998年,日本進行了嘗試,但以失敗告終,隨後各國對火星探測的熱度不減,但由於門檻太高,真正實現火星探測的屈指可數。現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發射了一個,名為Hope的人造衛星。這是該國的第一次星際太空發射。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三菱重工H-IIA火箭搭載阿聯的火星人造衛星升空,這顆衛星將度過未來7個月的太空火星之旅。
  • 阿聯的首次火星任務將在周五發射
    按照計劃,「希望」號將於2021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用於研究火星的大氣和天氣。假設一切順利,這將標誌著阿拉伯國家首次能訪問火星,或其他行星。在目前開啟的發射窗口期間,阿聯火星任務(EMM)是三個預定的前往火星的任務之一,另外兩個是將於兩周內發射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以及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 阿聯火星任務?一起來看看!
    在這次窗口期之中,共計有三個火星項目發射升空,包括我們最熟悉的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以及美國的「火星2020」計劃(包括火星車和火星直升機),還有阿聯的火星任務。如果任務成功,Hope號火星探針,將會成為整個中東地區的第一個,整個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個,所有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之中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Hope是阿聯與美國、日本等國深度合作的項目。在開始講述更多細節之前,我希望申明,火星探測是人類共同的科學事業,任何一個國家和組織加入火星探測的家庭,並以科學為主要目的探索火星,我們都應該支持和鼓勵。
  • 阿聯2117年移民火星計劃邁出第一步!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阿聯人的火星夢近年來,太空探索起步不算早的阿聯人也正雄心勃勃的向太空進軍,火星作為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最有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阿聯人自然也想佔有一席之地。2017年,剛剛成立三年的阿聯航天局高調提出「2117火星戰略計劃」,因計劃跨度剛好一百年,所以又稱「百年火星計劃」。
  • 火星競賽不光中美、阿聯今年夏也要在日本發射火星探測器
    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計劃於7、8月間由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2021年2月到達火星,然後放下火星表面漫遊車巡視探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五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7月17日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預計2021年2月18日登陸火星。
  • 扎堆探索火星,中、美、阿聯的探索有何不同?
    ——「希望」號送入太空,揭開了2020年中、美、阿聯火星探測的年度序幕。2020年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是26個月一遇的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儘管原計劃同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歐洲航天局已經將計劃推遲到2022年,但今年的火星探索仍舊火熱。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開啟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
  • 發射成功!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先行一步
    7月20日05時58分,日本在種子島航天中心使用H-2A運載火箭,成功將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實際上,原定於7月15日發射的「希望號」,因為天氣不佳推遲到7月17 日發射,隨後又將發射時間推遲到現在。那麼,「希望號」發射為何一推再推,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探測器,此行的任務又是什麼呢?
  • 中國、美國、阿聯扎堆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探測任務有什麼不同
    中國、美國、阿聯扎堆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探測任務有什麼不同2020年火星地球相遇時間點在10月14日前後,所以今年夏天是火星發射窗口期,關於火星發射窗口期的問題,可以閱讀本人以前的文章:。世界各國都利用這個時間點向火星發射探測器。
  • 阿聯 首顆火星探測衛星發射成功,中國『天問一號』本周發射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次星際飛行任務。不久,有效載荷與三菱H-2A運載火箭成功分離,位於杜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的地面站收到了探測器發出的第一個信號。希望號探測器預計將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並自行進入軌道。一旦到達那裡,它將研究火星大氣層,監測在一個火星年(略低於地球兩年)內向空間損失多少氧氣和氫氣的事情。最終目標是第一個提供火星大氣層各層的完整圖像的衛星。
  • 阿聯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July 20, 2020 - 阿聯杜拜航天中心,2名女性正在觀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直播。7月19日,日本宇航局運載火箭成功將阿聯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希望號」送入預定軌道。這枚探測器將飛行約5億公裡,預計2021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恰逢阿聯建國50周年。「希望號」是阿拉伯國家第一枚星際探測器,據《自然》雜誌統計,本次火星項目成員中有34%為女性,科研團隊女性佔比達80%,包括項目副經理、阿聯國家科學委員會主席 Sarah al-Amiri。
  • 【火箭發射直播】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任務&Space X Starlink9任務直播
    阿聯希望號火星任務和Space X發射韓國軍星任務,於北京時間7月20日凌晨
  • 阿聯太空飛行器從日本種子島發射,目標火星
    ,此項任務是今年夏天三項飛往這顆紅色星球任務中的第一個。在接下來的幾周裡會聽到許多關於火星的消息。三個任務選擇近期向這顆紅色星球發射火箭,是利用了地球與火星每26個月左右接近一次的原因,從而使兩個世界之間的旅行時間相對較短。如果發射成功,這些太空飛行器將於明年初抵達火星。阿聯建造的太空飛行器由三菱H-IIA運載火箭送入太空,大約一個小時後太空飛行器與火箭分離,開始了火星之旅,旅程將持續到明年2月。
  • 阿聯火星探測器要來了!火星探測變簡單了嗎?
    火星,被人類視為最有潛力的第二家園。從地球移民火星,一直是科幻小說的熱門話題。探測火星是空間科學家們的夢想,希望有一天能把火星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現在移民火星也是馬斯克的夢想,發現新大陸以後,歐洲人的後裔準備好了下一次更遙遠的移民。
  • 成功!多次推遲的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率先發射升空
    H-2A火箭將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視頻)7月20日05時58分,日本在種子島航天中心使用H-2A運載火箭,成功將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計劃2021年阿聯成立50周年時進入火星軌道。實際上,原定於7月15日發射的「希望號」,因為天氣不佳推遲到7月17 日發射,隨後又將發射時間推遲到現在。那麼,「希望號」發射為何一推再推,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探測器,此行的任務又是什麼呢?
  • 阿聯與美國比賽推遲火星探測器發射
    2020年7、8月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時間。今年原本有四個火星探測器要發射分別是: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俄羅斯與歐洲航天局合作的火星探測器、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其中俄羅斯與歐洲航天局合作的火星探測器因新冠肺炎已確認推遲到2022年發射。
  • 馬斯克:火星殖民活動,並不需要膽小的人
    首批執行火星任務中的殖民者極可能會死在火星上。這將會是一件非常艱難的過程,若取得成功,那將會是一件無上的光榮!」如今,馬斯克和其他許多人員正在努力制定相關規劃,並且希望將火星移民者因困難或事故而死亡的風險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