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也要上火星了?這次的任務能成功嗎?

2020-08-28 冰點視界

三菱重工與阿聯的合作項目

現在似乎每個國家都對火星感興趣。

幾十年來,向這顆紅色星球發送探測器一直是美國、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的專屬事務。但在1998年,日本進行了嘗試,但以失敗告終,隨後各國對火星探測的熱度不減,但由於門檻太高,真正實現火星探測的屈指可數。

現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發射了一個,名為Hope的人造衛星。這是該國的第一次星際太空發射。

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三菱重工H-IIA火箭搭載阿聯的火星人造衛星升空,這顆衛星將度過未來7個月的太空火星之旅。阿聯希望這項任務能促進這個石油大國的科技發展,軌道探測器旨在收集關於火星稀薄大氣層的全面數據。那麼這次的阿聯的火星任務可以成功嗎?

自1960年以來,發射到火星的近60艘太空飛行器有一半都失敗了——要麼完全失敗,要麼「部分失敗」。

中國和美國預計也將在本月或下月初發射新的火星任務,屆時火星是否會成為未來航天技術的風向標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阿聯火星探測器要來了!火星探測變簡單了嗎?
    全世界40多次探測火星任務,成功的不到三分之一,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美國完成的。現在為什麼阿聯也有能力來探測火星了呢?請聽我往下分析。目前全世界有能力獨立探測火星的國家只有三個——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其中只有美國真正成功了,並且經驗豐富。很多網友可能會說:「別瞎說,人家印度已經成功探測火星了!」其實,這個真不是瞎說,因為我強調的是獨立探測!
  • 阿聯火星任務?一起來看看!
    在這次窗口期之中,共計有三個火星項目發射升空,包括我們最熟悉的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以及美國的「火星2020」計劃(包括火星車和火星直升機),還有阿聯的火星任務。如果任務成功,Hope號火星探針,將會成為整個中東地區的第一個,整個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個,所有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之中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Hope是阿聯與美國、日本等國深度合作的項目。在開始講述更多細節之前,我希望申明,火星探測是人類共同的科學事業,任何一個國家和組織加入火星探測的家庭,並以科學為主要目的探索火星,我們都應該支持和鼓勵。
  • 火星探測器!阿聯?!沒錯,它們昨天成功發射了
    據外媒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於當地時間7月19日,從日本南端成功地發射了一個汽車大小的探測器前往火星。此次發射標誌著阿聯第一個星際任務的初步成功,也標誌著該國最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開始。據悉,該計劃旨在研究火星全年的天氣變化。
  • 火星,我們來了!中國登陸火星進入倒計時,這次我們能成功嗎?
    上一次火星抵達近地點的時候,是在2018年的7月31日,那一天也是火星在過去的10多年時間裡,最明亮的一天,從地球上看上去,火星在地球夜空中的大小要比往常亮3倍左右,距離小於6千萬公裡。
  • 600 年的科學盛世,阿聯借火星任務找回榮耀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要找回8 世紀開始的伊斯蘭黃金年代榮耀,讓科學引領國家成為理性的世界。火星探測器收集全面氣候模式日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太空中心(MBRSC)設計和管理的探測器現已與日本火箭分離,將發射自己的推進器,約28 天后離開地球軌道進入火星,於2021 年2 月到達火星軌道,屆時將成為阿拉伯國家發起的第一次星際航行任務。
  • 阿聯宣布探月!計劃在2024年發射「拉希德」,他們能成功?
    今年夏天,世界上有三個國家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先是阿聯發射了「希望號」探測器,然後是我國發射了「天問一號」,最後是美國宇航局發射了「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其中阿聯的希望號備受關注,外界都想知道阿聯這個航天歷史不超過20年的國家,真的能在火星探測方面獲得成功嗎?
  • 太空界的「後浪」:阿聯為何也要上火星
    7月23日12點41分,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升空。此次任務不僅首度使用了中國國產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系統,更計劃一次完成「繞、落、巡」三步驟,突破了全球過往的火星任務範式。有鑑於火星公轉軌道每隔26個月,便會與地球公轉軌道形成最小距離,恰逢其時的7月可謂是火星任務的最佳季節。若無意外,中、美、阿聯的火星探測器,將可在2021年2月於火星相逢。而在上述三國中,中美皆是傳統的太空科技產業大國,阿聯身處其間,雖顯新來乍到,卻頗有後起之態。其籌備火星探測行動多年,選在此時出手,既要為2021年12月的建國五十周年慶典添彩,也意在翻轉阿聯的產業與社會結構。
  • 火星競賽不光中美、阿聯今年夏也要在日本發射火星探測器
    阿聯的「希望號」將像氣象衛星一樣繞火星做近赤道軌道運行,收集星球上不同區域在不同季節和不同時間的全天候氣象數據,還有其他相關數據,幫助地球上的科學家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火星的氣候條件。當然,火星探索風險極大,迄今為止所有的嘗試中成功的只有大約一半。那麼阿聯的這個大手筆背後有哪些考量?希望實現哪些目標?阿聯工程師得到美國專家的引導和指點,完成了一件如此精密艱深的任務。
  • 阿聯、中、美相繼發射火星任務,要成功"殖民"火星,需要多少人?
    一份最新報告稱,要成功「殖民」火星,大約需要110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剛剛安全發射了火星2020任務。繼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20日在日本升空,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被送入穹宇,美國航天局「毅力」號火星車也於30日踏上徵程。
  • 為什麼中國、美國、阿聯都選擇2020年進行火星探測任務?
    為了能夠儘快到達火星進行探測,節約燃料,提高路程的安全性,要選擇地球和火星之間最短的距離進行火箭的發射。探測火星的時間窗口是以26個月為一個周期,在這個周期中火星和地球的相對位置比較近,算得上一條「捷徑」。若是錯過了這個窗口探測器的耗能會大大增加,在太空中的不確定性也更大。
  • 阿聯的首次火星任務將在周五發射
    這艘重達3000磅(1350公斤)的飛船(本質上是一顆火星氣象衛星)將被送入太空,而運載任務由三菱重工的H-2A火箭執行。按照計劃,「希望」號將於2021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用於研究火星的大氣和天氣。假設一切順利,這將標誌著阿拉伯國家首次能訪問火星,或其他行星。
  • 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後,阿聯公布月球車計劃
    在今年夏天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幾周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布計劃發射自己的月球車。假設一切按計劃進行,阿聯將加入美國、中國和前蘇聯的行列,成功將著陸器送上月球。杜拜酋長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今天在推特上宣布了未來的任務,阿聯副總統和總理解釋說,該國的著陸器將探測月球尚未探測的部分。對阿聯來說,將著陸器送上月球將是一個受歡迎的行動;其他幾個國家也嘗試過類似的任務,但都失敗了。不過,此次任務的其他細節沒有提供,包括將由哪家公司發射月球車,以及更確切的發射日期。
  • 中東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只用6年時間就研發成功了,它能成功嗎?
    原定應該是有4顆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但因為疫情的原因,由歐洲和俄羅斯聯合研發的火星探測器未能完成,只能再等26個月後再發射了但剩下的3顆正在做發射前的最後準備,他們分別是美國的「毅力」號、阿聯的「希望號」,
  • 阿聯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日本航天令人注目,印度只能暗自傷心
    進入本世紀之後,阿聯憑藉雄厚的財力,在各個領域都有了相當不錯的表現,尤其是在航天方面,在2020年7月的時候,由阿聯研發製造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20日成功升空;這一成就引人注目啊,畢竟中東的阿聯算不上什麼大國,那麼在航天領域的成就就不可低估了,目前全球能夠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國家可不多
  • 中國、美國、阿聯扎堆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探測任務有什麼不同
    中國、美國、阿聯扎堆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探測任務有什麼不同2020年火星地球相遇時間點在10月14日前後,所以今年夏天是火星發射窗口期,關於火星發射窗口期的問題,可以閱讀本人以前的文章:。世界各國都利用這個時間點向火星發射探測器。
  • NASA毅力號發射成功!你覺得NASA能發現火星生命嗎?
    這是繼阿聯「希望」號和中國「天問一號」之後,今夏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火星探測計劃。這次發射的毅力號的探測任務是什麼呢?為什麼阿聯、中國和美國都選擇在這個時期發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的主要任務毅力號的任務主要任務當然是繼續火星生命的探索,同時也將進行一項前無古人的探索——火星聲音的收集。
  • 日本凌晨成功發射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這是2020年第一個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0日早上5點58分,日本三菱重工的H-2A火箭在日本種子島島宇宙中心順利點火,成功的將阿聯的首顆火星探測器「希望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TMI)!「希望號」發射監控中心作為今年全球三個要發往火星的探測器之一,在日本的幫助下,阿聯第一個起航出發!
  • 搶在中國「天問一號」前,阿聯發射人類首顆火星氣象衛星
    今天要說的就是阿聯的火星探測計劃。眾所周知,近現代以來,阿拉伯地區成為了動蕩的代名詞,但是有幾個國家仍通過自身努力和自然資源的優勢實現了地區安定。像很多先民一樣,阿拉伯世界也有自己的太空夢。其中的先行者就是阿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發射成功!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先行一步
    7月20日05時58分,日本在種子島航天中心使用H-2A運載火箭,成功將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實際上,原定於7月15日發射的「希望號」,因為天氣不佳推遲到7月17 日發射,隨後又將發射時間推遲到現在。那麼,「希望號」發射為何一推再推,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探測器,此行的任務又是什麼呢?
  • 【火箭發射直播】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任務&Space X Starlink9任務直播
    阿聯希望號火星任務和Space X發射韓國軍星任務,於北京時間7月20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