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0年7月20日早上5點58分,日本三菱重工的H-2A火箭在日本種子島島宇宙中心順利點火,成功的將阿聯的首顆火星探測器「希望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TMI)!
作為今年全球三個要發往火星的探測器之一,在日本的幫助下,阿聯第一個起航出發!另外兩個火星探測任務一個是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也是中國首個自主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預計在7月23日發射;還有一個是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安排在7月30日發射。
「希望號」探測器由阿聯和美國共同研製,動力方面配置了6臺120N發動機,8臺5N推力的RC發動機。探測器全部打開尺寸約為3m×7.9米,全重約1500千克。所有設備耗電約為477W。運行軌道為20000km×43300km,軌道傾角為25度,軌道周期為55小時。
「希望號」主要攜帶了三類儀器,分別是:1)紅外光譜儀EMIRS(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分光計);2)紫外光譜儀EMUS;3)多波段電子成像儀EXI(UV波段和可見光波段,6個攝像頭1200萬像素,帶通濾波器)。其主要任務是研究火星大氣,包括氣候變化、低空天氣變化、火星沙塵暴預報等,相關數據將與全球二百多個太空研究機構共享。如果一切順利,將有望成為人類第一顆真正的「火星氣象衛星」。
「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是阿拉伯國家的首個火星探測器。當然,這可不是阿聯一時興起而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它只是一顆前鋒衛星,為後面阿聯火星移民計劃做準備的。早2014年的時候,阿聯成立了阿聯航天局,並在2017年的時候,宣布100年後要將60萬人移民到火星上的「火星2117戰略」,並開始啟動相應的研究。與此同時,阿聯政府宣布未來投資超過1億美元在沙漠建造「火星城」,用於模擬火星生活及進行各種實驗。「火星城」的面積預計達到17.6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是世界最大的虛擬火星城。
本次發射的火箭是日本三菱重工的H-2A 202運載火箭,原計劃在2020年7月15日發射,由於天氣原因推遲到今天發射。衛星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要繼續飛行約7個月時間,預計在2021年2月才能進入火星軌道。對於這次火星探測的意義,阿聯提出了4點:
1、作為2021年在阿聯50周年紀念日的獻禮;
2、為阿聯科技產業做出貢獻;
3、發展阿聯科學能力;
4、增加阿聯國家對世界科學發展的貢獻。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之後,將是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發射。相對於「希望號」只繞火星軌道飛行,我國火星探測任務將複雜很多。「天問一號」將一步實現「繞、落、巡」,也就是要發射環繞火星飛行的軌道飛行器,還要把火星探測器降落到火星上,最後讓火星車在火星上跑起來!相比「希望號」而言,就是有一點做得不太好,到目前為止還不知道我國的火星車叫啥名字。
最後壓軸的是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發射,原計劃在7月17進行的,由於各種原因,不斷推遲,最新公布的時間是7月30。無論如何,希望人類在探測宇宙的過程中走得更快、更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