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阿聯探火:分羹太空資源 選日本「助力」有因
作者:楊詩瑞
【環球網軍事3月1日報導】近日,據外媒報導,阿聯計劃在2020年用日本火箭發射1顆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作為阿拉伯國家的首個火星任務,一時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土豪之國」雖然一直以來對大工程愛得深沉,但在航天領域的成就卻乏善可陳。2014年,阿聯宣布成立航天局,2020年就要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探火旅行。那麼,阿聯的火星探測器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選擇日本的火箭提供發射服務?
「土豪之國」開啟火星徵程僅僅為了炫富?
阿聯的探火計劃主要是向火星軌道上發射1顆名為希望號的探測器,該探測項目旨在了解火星氣候及大氣層。
阿聯總理默罕默德也宣稱,這是阿拉伯國家的一個裡程碑。如果一切順利,希望號探測器將在2020年發射,經過200多天的漫漫旅程後飛抵火星,並在2021年12月2日,也就是阿聯建國50周年紀念日時開始發回分析數據。結合種種原因來看,這一行為有阿聯出於政治方面的考量。
另外,希望號探測器項目負責人Omarn Sharaf表示,該項目將為阿聯培養一批行星科研人員。Sharaf等人也希望海灣地區國家能更多地關注科學,以應對後石油經濟時代的挑戰。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資源豐富的太空已經成為各國爭相開發的對象,作為全球資源大國,阿聯更深知太空資源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選擇距離人類最近的、最有可能移民的星球入手,也許就存在開採太空資源的考慮。
「土豪」立志變「學霸」路漫漫其修遠兮?
由於阿聯在空間科學領域尚缺乏經驗,有分析者認為,該項目風險可能較大。然而,探索火星並不是阿聯的一時衝動之舉,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阿聯第一任總統扎耶德同幾位阿波羅登月航天員在宮殿內交談後,就對太空產生了興趣,並派遣留學生前往美國相關機構學習。
2004年扎耶德逝世,但他40年前種下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並且成為了這個國家奔向太空的起點:火星科學任務。目前,該項目由150多名阿聯科研人員組成。
儘管阿聯航天局表明,已經在該項目上花費了54億美元,但它並沒有公布火星任務的總預算額。其實在火星探測任務前,阿聯已經在航天領域進行了投入,先後從韓國訂購了DubaiSat-1和DubaiSat-2遙感衛星。在DubaiSat-2衛星項目中,參與的阿聯工程師達到了16人。
2013年,該國又耗資9.1億美元從法國訂購了2顆鷹眼高解析度偵察衛星,並讓法國為其培訓20名工程師,這些都為今後自主設計製造衛星打下了基礎。
選中與日本合作是否只是因為資金預算?
有關媒體曾經一度認為,阿聯已經同印度達成了希望號探測器發射的相關協議,然而當這件事情塵埃落定時,阿聯卻最終選擇了日本作為發射國家。
雖然,看上去曾經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美俄等似乎更有競爭優勢,但阿聯的第一次選擇居然是僅成功發射過30枚左右火箭的印度,「土豪」阿聯是因為資金方面的考慮嗎?作為阿拉伯國家的裡程碑事件,阿聯不太可能在錢上斤斤計較。因此,政治上的選擇更加靠譜,但由於近年來印度國內存在不安因素,航天技術令人不敢打包票。
相反,日本一方面出於能源等方面的考慮,首相頻繁遊走與中東國家,積極塑造與中東國家的友好合作形象。
另外,除外交等方面的努力,日本在航天領域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就,就載重方面來說,日本的H-2B具有十幾噸的運載能力,在世界航天國家中位列前茅。
在深空探索方面,2003年日本成功發射了隼鳥一號探測器,於2010年6月第一次為人類從絲川小行星上帶回了微粒子樣品。2010年,日本又成功發射了拂曉號金星探測器,以及伊卡洛斯太陽帆太空飛行器。
因此,阿聯選擇與日本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在發射深空探測器方面的實力以及近年來在商業發射上所取得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