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多年來一直被人類認為是自己的「第二家園」,不過一直到今天,人類仍然沒有辦法踏上火星的土地。當然,伴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人類早已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代替我們去探索火星的神奇世界了,根據《央視新聞》6月1日的報導,在今年7-8月,我國也將執行火星探測任務,如果一切順利,明年2月份,探測器就會正式抵達火星。
為何選在這個時間?
火星雖然是地球在太陽系中的鄰居,不過實際上,火星距離我們非常遙遠,伴隨著火星的運行軌跡,大約每隔26個月,火星就會接近地球一次,在科學上,這段時間也被稱作「火星衝日點」,也是最適合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時間。
上一次火星抵達近地點的時候,是在2018年的7月31日,那一天也是火星在過去的10多年時間裡,最明亮的一天,從地球上看上去,火星在地球夜空中的大小要比往常亮3倍左右,距離小於6千萬公裡。
而在2003年,火星也曾經和2018年一樣,和地球如此靠近,那一年,美國、歐洲等都抓緊機會,先後發射了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火星快車號探測器,它們分別從地球出發,前往火星開展探測之旅。
所以,這次我國才會選擇在今年7-8月發射火星探測器,如果這次錯過了,或者是火星探測器沒有被火星的引力捕獲,無法成功在火星上實現軟著陸,那麼至少還需要再等上2年的時間,才可以執行下一次的發射任務。
本次火星探測器發射有什麼意義?
早在1964年,美國就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截止到目前為止,美國已經先後執行了20多起火星探測任務,可是我國卻從未發射過一次。
若這次我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對於我國航天事業來說,無異於是一次裡程碑式的突破,而且更加重要的是,這次負責發射任務的,也是我國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這將會為我國未來的其它火星探測任務提供有力的幫助!
還有哪些國家和我們一起發射?
既然在上文中我們提到了,今年發射絕對是機會難得,是火星探測的窗口時期,那麼,顯然除了我國之外,也有很多國家在進行著準備。根據報導顯示,本次除了我國的火星探測器之外,還有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和阿聯的「希望」火星探測器,也準備在7-8月發射,一起朝著火星出發。
當然,如果大家的發射任務都非常順利,那麼在明年的2月,也將有機會一起經過「恐怖7分鐘」之後,在火星的表面匯合,不過,從以往美國等其它國家的發射經驗來看,並不是每一次火星探測器,都可以成功在火星表面實現著陸。
因為在抵達火星後,探測器需要在7分鐘的時間內從2萬公裡的高空中下降,並且實現軟著陸火星,這是技術上最大的難點之一。
雖然我國在航天事業的發展上起步較晚,不過從無到有每一步也都是穩紮穩打,逐步奠定了我國航天強國的地位,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等待著7-8月好消息的到來吧!
參考消息:
《央視新聞》6月1日文章《我國將在7、8月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