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我們來啦!&34;,長徵五號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進入倒計時!
7月17日,長徵五號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了總測試之後,轉運到了發射區,準備7月-8月準備發射的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衛星&34;。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在未來的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火箭的測試和功能檢查工作,確定最終狀態穩定後,將會按計劃實施發射,發射的時間會擇機實施。
這次火星發射計劃是我國首次執行火星軌道發射任務,也是長徵五號系列火箭首次應用。
中國火星探測器外觀圖
火星距離地球過於遙遠,所以會選擇距離較近的時機,根據航天專家介紹,這樣的機會要隔兩年的時間才有一次機會,而且是在7-8月這一時間窗最合適。
確定發射時間,只需要把火星探測器發射到預定軌道,就可以從地面控制進入環火橢圓軌道,送入選定的進入窗口。然後,控制探測器進行火星軟著陸,開展火星的相關工程實踐活動,並進行相關環繞科學探測。
親們不要把這個看似簡單的火星旅行,實際上在這個路上是充滿了各種挑戰。相對比與登月,地球到火星的幾千萬公裡的遙遠距離,是對飛行器的通信的一項無法想像的考驗。在升空之後,在這次&34;般趕路,需要7-8個月時間才能到達火星引力場,然後要依靠火星的引力捕獲才能進行火星軟著陸。
由於今年是火星探測的最好時期,所以還有美國的&34;火星車、阿聯的&34;火星探測器與中國的&34;火星探測任務堅持今年發射。
只有歐洲與俄羅斯業合作進行的ExoMars火星漫遊車推遲發射。
火星車外觀設計構型圖
火星探測是表達航天強國重要標誌,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只要成功實施,可以縮短我國與歐美宇宙深空探測技術的差距。從而提升我國航天探測的研製水平,進一步推動我國科學研究的全面發展,讓我國成為宇宙空間探測領域的先列。
除了今年宣布的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34;我國還在展開關於2030年後關於行星探測的&34;火星採樣返回地球、小行星和木星探測等等。
如果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任務的國家
將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34;,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34;來源於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
同時,還公布了象徵&34;的任務標識,展示了獨特字母&34;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