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移民開始了嗎?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2020-08-28 玄奇檔案

近期多國陸續發射火星探測器,其中包括咱們中國也是首次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讓我們不經要問,火星移民開始了嗎?我是館長,關注我來一探究竟!

首先我們按照各國火星探測器發射時間來看,搶先咱們中國的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發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由日本三菱重工火箭搭載,成功發射升空。這是阿聯首次,也是阿拉伯世界首次星際探索。根據公布的資料「希望號」預計將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這個時間正好是阿聯成立50周年,同時阿聯宣布2117年,正式移民火星。對此你怎麼看呢?請評論區留言

咱們中國這次發射則是不緊不慢,畢竟是首次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以穩紮穩打、細緻入微不放過一絲可能發生的隱患,這方面不得不敬畏每位科研工作的同志,沒有他們千萬次堅忍不拔的試驗,為祖國堅韌不拔的決心,也就沒有目前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傑出成就。請在評論區打出你鼓勵的話語,感謝他們的奉獻和無盡的汗水,謝謝!

在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同樣在明年2月抵達火星,這是中國首次,也意味著中國將會在火星上站穩腳跟,這個意義是非常大的。比如各國之所以竭盡全力在月球登入,期待儘快入駐月球,是因為月球存在清潔能源氦-3,這種能源只需要100噸就可以滿足全球一年的能源消耗。若是換作石油的話,一年全球則需要消耗幾百億噸,並且石油還會汙染環境。可想而知這其中的差距。有了氦-3這種高效清潔的能源,首先地球環境慢慢變好或許將會不用多久,同時探索無盡宇宙也將會成為必能。

我們再來看看美國,7月30日美國向火星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預計明年2月抵達,不過目前來看有可能將會是期望了,現今可謂是一波三折,原本定在7月17日發射的,測試的時候起重機等出現故障,修好之後7月30日終於發射升空,本來想要追趕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但是在發射2小時之後就進入了安全模式,甚至部分人猜測美國這次可能會趕不上登陸火星的「大潮」了,對此你怎麼看呢?請評論區留言

現今全球各大國都在探索火星,同時計劃移民火星。按照現在的科技能力和各國形式來看,移民火星將會是必然,你是否想要去火星看看呢?是否對無盡太空充滿好奇呢?想要在有生之年去看一看那熟悉的天空之外,到底存在哪些未知的世界。

請點讚 關注 轉發,我是館長,積極帶來更好內容 下期見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天問一號」飛天記
    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該名稱源於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天問一號」火星探索任務,走在星辰大海的徵途上!
    在今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活動上,國家航天局公布了中國行星探測任務的名稱,即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同時公布的還有任務標識(如下圖所示)。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去火星的「徵程」中並不「寂寞」
    從1960年蘇聯發射「火星1號」探測器開始,截至目前,人類已對火星實施了44次探測任務。截止目前,成功登陸火星的探測器有八個:海盜一號、海盜二號,探路者、機遇號、勇氣號、鳳凰號、好奇號、洞察號,均為美國研製。
  • 「天問一號」今年問天 我們的徵途從火星到星辰大海
    火星車與著陸巡視器外觀設計構型圖圖/國家航天局在4月24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我國搭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這是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這也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本次任務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我國搭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 這是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這也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 火星我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要一次性完成這三大任務
    據天問一號總指揮李振才介紹,天問一號到達火星總路程有4.7億千米。天文一號從2020年7月23日發射到今天,已經飛行了167天,截止到2021年1月3日,總飛行路程有4億千米,距火星還有830萬千米,預計2月10日前後會進入火星軌道。火星與地球最遠距離也是4億千米,為什麼天問一號飛行了4億千米還沒有到達火星?
  • 天問一號探測器就要抵達火星了,只剩最後的一億公裡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自從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升空以來,中國人就將目光正式投向了類地行星--火星!據觀察者網消息稱,截止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探測火星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了116天,飛行裡程超過了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目前探測器姿態平穩,能源平衡,部分系統完成了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值得一提的是,在軌飛行期間,天問一號還完成了三次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等飛控工作。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趕在美國之前奔向火星
    今天中午12點40分,在海南文昌火箭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順利點火併成功地將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器送進地火轉移軌道,目前火箭已經進入二級滑行階段,箭器分離後「天問一號」將朝著火星飛去,將在2021年2月份到達火星!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火星 我們來了
    剛剛,我國首顆自主打造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稱,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移民嗎,去火星那種?「天問一號」替你探探路!
    今年夏天,除了「天問一號」擇機發射,還有多個國家扎堆「奔火星」、為「星際移民」探路。昨天(20日)5時58分,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伴隨轟鳴,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騰空而起!阿聯計劃2117年在火星建立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希望號」率先出發探路。
  • 「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在北京啟動
    8月2日,「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在北京天文館成功啟動。中國科普研究所供圖8月2日,「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在北京天文館成功啟動。中國科普研究所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3日電 (郭超凱)「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8月2日在北京天文館成功啟動。多位航天、天文領域專家圍繞火星探測相關話題,共同打造了一場「探火」的科學傳播盛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
  • 一起來看一看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火星家園」
    我們知道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現在已經飛行在了去往火星的徵途上。它出發之前,我國在地球上建立了一個模擬的「火星家園」,來模擬訓練它,以便當它真的登上火星時,不至於對於火星的環境太過陌生,而手足無措。
  • 火星探測器如何抵達火星?「天問一號」告訴你答案,看完你就知道
    細細算來,人類對於火星的探測已經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了,好奇的我們,總是對火星這顆紅色的星球充滿了無限的嚮往。,並將其命名為「天問一號」。「天問」是源於屈原的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十天內3個國家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火星移民開始了嗎?
    十天之內3個國家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火星移民開始了嗎?我是館長,我們一起來看看2020年7月20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發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由日本三菱重工H2-A火箭搭載,成功發射升空。這是阿聯首次,也是阿拉伯世界首次星際探索。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200天後將到達火星
    人民網上海7月23日電 (唐小麗)今天中午12時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13時25分,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繞、落、尋」一步到位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火箭發射的威力之大,連攝像畫面都受到了波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天問」的名稱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請問遠古開始之時,誰將此態流傳導引?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
    23日中午12時41分,在椰林深處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遙四 1000 多噸的推力下,以十幾分鐘翻越 220 多座珠穆朗姆峰的速度,衝破大氣層,奔向距離地球超過 6000 萬公裡的紅色星球。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請問遠古開始之時,誰將此態流傳導引?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從哪裡得以產生?」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自2010年開始啟動,2018年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成立,十年的堅守換來了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步成功邁出。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我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天問」的名稱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請問遠古開始之時,誰將此態流傳導引?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從哪裡得以產生?」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