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化學期刊發表論文,手性分子檢測方面

2021-01-16 科教頭條

手性分子的定性和定量檢測,在分析科學、化學生物學、藥物和農藥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傳統的光譜法和色譜法由於普適性不高、操作難度大以及設備昂貴等原因,在手性分子檢測領域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尋找新的手性響應性理論以及檢測技術仍然是一個挑戰。

同濟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車順愛教授團隊一直致力於新型手性純無機材料的研究,利用無機材料的各種手性響應性實現手性分子的識別和檢測。日前,課題組研究人員利用手性納米結構金膜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手性各向異性實現手性分子的檢測的成果以「Enantiomeric Discrimination by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Chiral Anisotropy of Chiral Nanostructured Gold Films」為題,發表於國際頂級化學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

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光譜是一種高靈敏度的分析技術。由於分子與貴金屬基底表面的局域電磁場之間具有強相互作用和強輻射增強,因此這項技術能通過痕量分析物的振動「指紋」提供超靈敏的結構信息。通過在SERS中引入手性納米結構金膜(chiral nanostructured Au films,CNAFs)作為基底來創建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手性各向異性(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chiral anisotropy, SERS-ChA)。只需入射線性偏振光(或非圓偏振光)即可利用對映體分子的SERS強度來識別對映體。通過繪製SERS-ChA標準工作曲線,可以實現對映體分子ee值的定量檢測。

車順愛教授課題組與廈門大學田中群教授課題組、美國密西根大學Nicholas A. Kotov教授課題組合作,通過對CNAFs材料的表徵解析手性及手性響應性的產生。結合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的原理以及理論計算,推導出SERS-ChA效應的產生是由於對映體分子誘導的電偶極子和磁偶極子與CNAFs等離子體模的選擇性共振耦合。CNAFs的局域手性電磁場進一步選擇性增強了對映體的拉曼光譜,導致SERS-ChA效應。

SERS-ChA是手性等離子體金屬表面對對映體分子的拉曼散射選擇性增強性質,具有很高的對映體敏感性,克服了旋光系統和色譜法的缺點。此方法具有普適性,無需分離樣品,無需提純樣品,不管分子大小,有無極性以及是否具有發色團,僅用一種基底,可以定性定量檢測除內消旋體外的所有手性分子。

車順愛教授為該論文通訊作者,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韓璐教授、段瑛瀅副教授、廈門大學丁松園教授和密西根大學Nicholas A. Kotov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劉澤棲、艾靜為共同第一作者,同濟大學為第一單位。 (來源: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同濟大學車順愛課題組在手性分子檢測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同濟大學車順愛課題組在手性分子檢測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0-05-29  瀏覽:
  • 祝賀:江漢大學科研團隊在化學學科國際頂級期刊發表研究論文!
    《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 是國際公認的化學領域頂級期刊,全世界從事化學研究的人,都希望能將自己的工作發表在期刊上。Ed.上,江漢大學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單位。相關研究成果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CN109369694)。該研究工作獲得了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創新團隊項目,湖北省引智創新示範基地以及江漢大學人才科研經費等項目的支持。
  • 深圳大學副校長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文章,影響因子40+!
    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教授團隊以Bioinspired superwettable micropatterns for biosensing為題在化學類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發表文章,總結了近年來基於仿生超浸潤性微圖案化平臺在生物傳感方向的應用。
  • 武漢科技大學柴利教授團隊發表的論文被國際頂級期刊收錄
    武科大柴利教授帶領團隊發表的論文被國際頂級期刊收錄成為武科大在該期刊發表的第一篇科技論文 近日,人工智慧領域的國際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錄用發表了武科大信息學院柴利教授團隊撰寫的論文
  • 江蘇科技大學陳立莊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頂級期刊JACS上發表論文!
    近日,江蘇科技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陳立莊教授作為第一作者,以我校作為第一作者單位,與南昌大學有序物質科學研究中心湯淵源教授、廖偉強教授合作完成的論文「Precise Molecular Design Toward Organic- Inorganic Zinc Chloride
  • 陝科大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重要論文
    01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我校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張美雲教授團隊近日在國際工程技術與材料科學領域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題為「Fabrication,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of Aramid
  • 同濟大學劉韜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發表鋰...
    同濟大學劉韜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發表鋰金屬-空氣電池研究成果——綜述非水體系鋰空電池的當前挑戰與未來發展路線
  • 湖南博士團隊最新突破性研究成果,在化學類國際頂級期刊發表!
    8月17日,湘潭大學化學學院青年教師葉強博士課題組與國內外課題研究組合作,在單手性分子超分子手性的調控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湘潭大學為該論文的第一單位。該研究首次提出cis-trans like 構象調控超分子手性概念,加深了人們對超分子手性與分子構象關聯性的認識,通過簡單的構象調節實現左旋或右旋超分子結構及手性光活性轉換,相對傳統的構型調控分子手性轉換,具有簡單、高效、可重複利用的特點,在化學、材料、生命科學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意義和應用前景。
  • 真的好厲害:南昌大學本科生,在頂級期刊《JACS》發表論文!
    《JACS》美國化學學會期刊,化學界頂級期刊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科學引文索引》,主要收錄各學科領域的期刊,許多國家和地區均以被SCI收錄及引證的論文情況來作為評價學術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影響因子IF)。
  • 南科大近期發表了這些科研成果
    有關線粒體起源世紀之爭的研究成果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講席教授張傳倫團隊聯合同濟大學教授朱瑞新團隊和德國杜塞道夫大學William Martin教授團隊,在真核細胞線粒體與Alpha變形細菌之間的進化關係上取得突破性成果。
  • 我國多所大學科研團隊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本報記者 連荷  綜合報導) 近期,我國多所食品高校科研人員在國際重要期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其中,南昌大學謝明勇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JAFC)發表關於熱加工食品汙染物檢測的封面論文,華南理工大學趙謀明教授團隊在《食品科學技術發展趨勢》(TIFS)發表關於鮮味受體和鮮味/增鮮
  • 上海電力大學教師在材料學領域頂級期刊發表綜述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閔宇霖)6月5日,材料學領域頂級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SCI一區,影響因子為25.809)在線發表了上海電力大學環化學院範金辰博士以第一作者的綜述論文,題目為「Chiral Nanoceramics」 https
  • 廣州大學連出17項科研新成果,頻頻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1.801)。該成果以全文的形式發表在國際化學類頂級期刊: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IF= 18.131)。廣州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大灣區環境研究院青年教師張哲為論文第一作者。該工作首次實現了20納米尺寸二維分立金屬有機超分子結構的構建,並運用超高真空低溫掃描隧道顯微鏡成功觀察到分子結構。
  • 中國高校發力:浙大、西工大、南開、同濟在CNS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中國科學家發表的高水平學術論文也越來越多,部分研究領域經常會有突破性進展。《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和《細胞》(Cell)作為目前國際上最頂尖的學術期刊,每期發表文章數量都很少,發表文章基本也代表了相關領域的頂尖研究成果。最近兩天,國內高校三大頂尖期刊論文繼續發表多篇。
  • 我校劉愛驊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JACS發表科研成果
    Chemical Society)發表了題為「Controllable Display of Sequential Enzymes on Yeast Surface with Enhanced Bi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Efficient Enzymatic Biofuel Cells」 的研究論文(J.
  • 近期,四川大學10項重要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作為國家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四川大學科研實力雄厚,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近期,川大師生在多個研究領域均又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分別登上Nature、Cell、Science等國際權威期刊。、南方科技大學王陽剛課題組合作,在不對稱光化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 「Enantioselective Photo-Induced Cyclodimerization of a Prochiral Anthracene Derivative Adsorbed on Helical Metal Nanostructures」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hemistry上。
  • 陝西科技大學教授團隊在化工領域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陝西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學川教授團隊近日在化工領域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發表題為"A novel bio-inspired multi-functional collagen aggregate based
  • 南科大李闖創團隊在國際知名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志》發表論文
    近日,我校化學系教授李闖創團隊在國際知名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發表論文,報導了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複雜甾體天然產物Bufospirostenin A在國際上的首次不對稱全合成。
  • 齊魯工業大學首次以第一單位在JACS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
    導讀  近日,齊魯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王耀光博士作為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發表題為「Self-Luminescent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Signal Probes i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時間:2020-09-15 來源: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源性致病菌與真菌毒素防控團隊的最新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