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於12月22號正式上映的電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在上周六進行了一次全國範圍內的點映活動。出乎意料的是,這場點映一個不小心地破了紀錄——
一向毒舌的豆瓣網友們也給出了不錯的評價;
這部讓觀眾期待了小半年之久的影片,可以說取得了一個漂亮的開門紅。有人說他是本年度最「硬」的國產犯罪片——劇情尺度頗硬、演員演技夠硬、題材走向很硬、製作班底水平過硬;但是也有人看完評論到此片很溫暖,因為它戳中了許多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夠貼近生活夠接地氣,讓我們從一個個犯罪故事裡看到了人間最平凡的大愛。這份「硬氣」和「溫暖」相互輝映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可能會成為你2017年走進電影院收穫的最後一筆驚喜。
同名原著小說作為《心理罪》系列裡最受歡迎的故事之一,《城市之光》一開始在改編成劇本時就遭遇到了不少困難。小說裡有一些故事尺度頗大,描述也頗為「重口」,直接搬上銀幕自然是十分不適合,為此導演兼編劇徐紀周和原著作者雷米費了不少心思,據說前後修改劇本多達13次;作為國產片之前從未觸碰過的話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最終得以呈現,已經是同類題材電影裡的一大進步。
不過當然,作為犯罪類型的片子本片也不是完全的「小清新」呀,該重口的地方還是不能太清淡的!畢竟原著小說當年也是嚇壞了不少讀者呢!作為最還原原著精髓的改編作品,《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同樣在視覺感官上,也在力圖營造最真實的場景,成為國產犯罪片新標杆。
既然是犯罪電影,影片中出現的犯罪案例,自然是承載劇情的重點。本片藉由了校園體罰案、逆子棄母案、酒駕害人案、老人碰瓷案四個讓觀眾似曾相識的,曾經引起過社會討論的故事,同時又安插了社交網絡的影響,來刻畫江亞這一變態兇手的形象,實在是頗為用心。說實話,這類案件尺度並不比純粹的變態犯罪來得容易把握,創作者們試圖讓這些故事變得更具有現實意義,讓我們知道每個人的身邊,每一件事的背後,其實都可能隱藏著屬於城市自己的「城市之光」。
除了劇情之外,本片最「硬」的地方堪稱是主演們集體爆發的演技了。本片的靈魂人物——方木的扮演者鄧超,許多人評價他在此片裡奉獻了《烈日灼心》之後最精彩的表演;不過製片人江志強早就表示過,2013年拿到改編權的時候,他腦海裡方木的第一人選就是鄧超。雖然方木這個角色已經有過很多版本,但是鄧超這一次略顯滄桑的造型和「大叔」人設,讓觀眾感受到了方木不一樣的成熟魅力。
時而沉穩時而癲狂,時而冷漠時而又深情款款。電影把原著裡原本是方木未婚妻的廖亞凡,設定成方木的養女,一來更加符合方木有些獨來獨往的性格,二來觀眾也能看到一個男人不管外表多冷酷,對待女兒卻永遠有著溫柔的一面,讓這個角色也有點不一樣「人情味」。
廖亞凡被殺 方木痛徹心扉
這一段鄧超演技超神了
扮演大反派江亞的阮經天,可謂是本片中最大的驚喜。首先從髮型上,就讓人認了很久才認出來.....
和原著裡受人洗腦不同,電影裡的江亞可謂是偏執到不可救藥。之前他崇拜方木,視其為人生的目標;但是到看到方木淪為「普通人」之後,他決心來做這個城市的「城市之光」,自以為正義地「為民除害」。對於殺人理由的改編,也讓全片的思想得到了升華。阮經天也把江亞這個人的瘋狂詮釋地令人害怕,這一場審問的戲相信會成為許多人的噩夢......
小天為了這個角色也豁出去了
最後那場長達十幾分鐘的肉搏戲,堪稱史上最痛的鏡頭了。為了拍得更加逼真,鄧超和阮經天兩個180+的大個子幾乎都是真打,拳拳到肉!這場戲據說一共拍了五天才完成,兩個人的臉真的都被打腫了.....
那些說拍戲不敢真打的可以歇歇了
這兩位可是當真地「互毆」了五天
唯一一個女將劉詩詩同樣也拼到不行。為了拍好打鬥戲,她接受了好幾個月的格鬥訓練。導演說,除了特效演員才能完成的危險鏡頭外,其餘的動作戲劉詩詩幾乎都是自己上的......
清爽的超短髮和活潑正義的人設,讓我們也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劉詩詩。以前總是以苦情戲出名的她,其實演起假小子來竟然也頗為帶感。片中她扮演的米楠和方木之前若有似無的愛情,也是本片裡最暖心的一處。不過最後結尾鏡頭裡兩人點到為止的曖昧笑容,也讓觀眾明白:愛情終究只是電影的點綴,在正義還沒有來到之前,米楠、方木這些警察們的唯一使命就是去驅趕這個城市的黑暗,把正義的光亮帶來。
除了這幾位主演狂飈演技之外,還有金像獎影后林嘉欣扮演的,可以解鎖江亞秘密的妻子;最新金馬獎女配文淇則是任性又可愛,卻慘死的廖亞凡;郭京飛扮演的自大律師戲份不多,但是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還有餘皚磊、石兆琪 、田雨、劉天佐 ....一系列演技派的加盟,讓這部戲註定精彩連連。
天才警察有了,變態犯罪有了,甚至紅顏知己也有了,本片似乎還是按照一般犯罪片老套路在進行著;但是真正讓其跳脫出一般套路,走向更深層次的關鍵,則在於對於片名的定義——城市之光。在電影中,它是像方木這樣的在黑暗中守護光明的警察,是這個城市的英雄;而同時它又代指現實生活裡每一個為這個成為默默奉獻,維持其正常運轉的普通人。沒有這些人的存在,我們的城市又怎麼會充滿光亮,興興向榮呢?
以小見大,電影用「警察」為著力點,告訴我們一個城市的光明真正的來源。一個人很小,一個城市卻很大,但是通過一個個普通人的建設,城市成為了我們所有人的家。誠然也有江亞那樣瘋狂的人,看不得這個他熱愛的城市出現一點汙穢;但是方木卻告訴我們,有渣滓,有汙穢,自然有人會去擦拭;不過一旦逾越了道德法律的高牆,這座城市將會變得搖搖欲墜。
有人說這部電影很像《蝙蝠俠》,有充滿罪惡的城市和拯救人們的城市英雄,但是認真看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人都知道,它並不是。方木不是蝙蝠俠,他從來都不是孤膽英雄,他有永遠支持他相信他的同伴;這座城市也不是罪惡之都,它有好有壞,有人愛它也有人恨它。而當黑暗籠罩它時,神說:要有光,於是光落下來了——這光不是一縷,是千千萬萬熱愛這個城市的人,發出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