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外交部建議後 入圍布克獎臺作家國籍又被改成「臺灣」

2020-12-05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先是「臺灣」,然後是「中國臺灣」,之後又變回了「臺灣」。最近,臺灣作家吳明益的「國籍」被一家英國的國際文學獎「改個沒完」。

據臺灣「中央社」4月4日報導,入圍英國布克國際文學獎的臺灣作家吳明益的國籍在當天又被改回了「臺灣」。

觀察者網此前報導稱,在吳明益最初入圍時,其國籍顯示的就是「臺灣」,但在上個月一度被改成「中國臺灣」。

吳明益 臺媒圖

按照「中央社」的說法,布克國際文學獎方面此前稱,他們收到的建議指出,「中國臺灣」是「正確、政治中立」的用法,他們已就此向英國外交部尋求意見。

而在英國的復活節假期後(3月30-4月2日),布克國際文學獎方面回復稱,經過與利害相關者的溝通,以及英國外交部對於正確術語的說明,布克國際文學獎將吳明益的國籍改為「臺灣」。

主辦方方面稱,布克國際文學獎無關國籍,只要著作的翻譯版本曾在英國出版,全世界的民眾都有資格參與。

布克國際文學獎網站上,吳明益的國籍被改回「臺灣」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在布克國際文學獎最初將吳明益國籍標為「臺灣」時,吳明益還曾在「臉書」上發文感謝:

後來,布克國際文學獎又將其國籍改為「中國臺灣」,吳明益為此又在「臉書」上發文抗議:

布克國際文學獎網站上,吳明益的國籍一度被改為「中國臺灣」

據了解,布克國際文學獎是英國頗負盛名的布克獎的補充,於2005年設立。吳明益憑藉《單車失竊記》入選,也是第一位入圍這個獎項的臺灣作家。

目前他只是入選該獎初選名單,共有13部作品入選,終選名單預計於4月12日發布,5月22日公布最終獲獎作品。

吳明益現任臺灣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創作以小說、散文為主。他還有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天橋上的魔術師》,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線》、《複眼人》等作品,其中多部作品引進大陸。

《單車失竊記》封面

不過,對於任何「臺獨」行徑,我們的態度都是堅決的。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此前曾表示,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永遠不可能從祖國分裂出去。我們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一切分裂國家的行徑和伎倆註定都是要失敗的,終將受到人民的譴責和歷史的懲罰。

相關焦點

  • 「國籍」標臺灣的主辦方認錯後,臺作家不滿:與我立場不同
    【文/觀察者網李東堯】本月初,2018年布克國際文學獎初選名單公布,入圍的臺灣地區作家吳明益的「國籍」一欄竟被標註為「臺灣」。吳明益@資料圖3月12日,吳明益以作品《單車失竊記》入圍布克國際文學獎,主辦單位當時在名單中將其國籍標註為「臺灣」。隨後吳明益在臉書上還發文分享自己「入選的喜悅」,甚至特別提到自己國籍被標註為「臺灣」這一細節,稱「我萬分榮幸名列其中,並且後面的國籍寫的是『TaiWan(臺灣)』」。
  • 外媒:阿曼女作家攜作品《天體》榮獲布克國際獎
    參考消息網5月23日報導外媒稱,英國時間5月21日晚,在英國倫敦,阿曼女作家朱哈·哈爾西憑藉《天體》贏得為英文出版文學頒發的布克國際獎,評審團評價這部小說「洞察入微」、「感情飽滿」且「深刻」。英國《衛報》稱讚這部作品讓人看到「世上相對鮮為人知的文化」,《國民報》稱讚「一位才華橫溢的重要作家」嶄露頭角。戴著銀色頭紗的朱哈·哈爾西向她的編輯和64歲的英文版譯者瑪麗蓮·布思致謝。她們兩人平分了5萬英鎊(1英鎊約合8.7元人民幣——本網注)獎金。朱哈·哈爾西寫過兩部中短篇小說集、一本童書和三部阿拉伯語小說。
  • 布克獎長名單公布:身份多元是否意味著文學的多樣?
    2020年布克獎長名單在英國當地時間昨日公布。一位非洲作家筆下的黑人形象是否一定要比威廉·福克納筆下的黑人形象更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在文學的經典性上,這個等號是未必靠得住的。同時,布克獎長名單的評選也依舊保持著對「反烏託邦世界」的想像。去年的布克獎由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和非裔作家伯納丁·埃瓦裡斯託共同分享,似乎正體現了這兩種閱讀趣味的融合。
  • 布克獎頒給道格拉斯·斯圖爾特,第二位蘇格蘭人獲得該獎
    格林尼治時間11月19日,2020布克獎頒出。蘇格蘭作家道格拉斯·斯圖爾特(Douglas Stuart)憑藉其首部小說《夏奇·貝恩》(Shuggie Bain)獲得了今年的布克獎。這部小說根據他自己的親身經歷而作,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格拉斯哥的一個男孩的成長故事,「註定成為經典之作」。
  • 追隨布克?關於疫情籠罩下2020諾貝爾文學獎的終極預測
    2020年入圍布克獎短名單的作品之一、庫克的《新荒野》(The New Wilderness)講述的就是一次環境災難後母親試圖保護女兒安全的故事。在布克國際文學獎(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得主奧爾加摘得諾獎後,布克獎官網發布了一篇題為《奧爾加通往諾貝爾之路》的文章。
  • 疫情下2020諾貝爾文學獎的終極預測:這三位作家有望獲獎
    如果說疫情造成了文化界的動蕩與審美的分裂,那麼文學獎應當回應這場全球性危機嗎?又應當以何種方式回應呢?諾獎之外的其他獎項可能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和回應。2020年入圍布克獎短名單的作品之一、庫克的《新荒野》(The New Wilderness)講述的就是一次環境災難後母親試圖保護女兒安全的故事。
  • 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獲諾獎 他的作品你讀過幾部?
    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獲諾獎 他的作品你讀過幾部?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曾獲布克獎 從事寫作前最大的愛好是音樂  1954年,石黑一雄出生於日本長崎,6歲時
  • 全球風能組織標臺灣為「中國一省」 臺媒:臺當局多次要求更改均被拒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尹豔輝】繼多家外國航空公司、國際酒店更改「涉臺標註」後,總部位於丹麥的全球風能組織(Global Wind Organization, GWO)在網站上也將臺灣標為「中國的一省」。綠媒對此消息跳腳,至28日還在稱此舉是對臺灣的「矮化」。
  • 國民黨爆料:「綠委」丈夫在大陸「國籍」填中國
    【臺灣一女生不滿居留證被列中國籍 抗議後被改成無國籍】>  「STATELESS」無國籍  臺灣東森新聞雲11月19日報導,許多臺灣人到「國外」會面臨「國籍問題」,日前,一名李姓女網友到冰島當交換學生,對居留證上的「CHINESE」十分在意,花了3個月時間和當地移民署交涉,最後ID被改為「無國籍」(STATELESS),且出生地從「高雄」變「臺灣」,讓她無奈表示「應該可以勉強算我成功一半吧
  • 諾貝爾文學獎10月10日揭曉 作家餘華再次入圍提名
    都市快報(記者 潘卓盈)每年十月的「諾獎季」,是文學愛好者特別關心的一件大事,大家競相猜測,誰將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桂冠?諾貝爾獎官網顯示,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在瑞典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揭曉。今年最大的看點,是諾貝爾文學獎將同時公布2018年與2019年獲獎作家,也就是一次發兩個獎。
  • 金雞獎評委會提名名單揭曉 臺灣影人首度入圍
    臺灣女星劉若英以《後來的我們》入圍最佳導演處女作、最佳編劇等2項個人大獎,臺灣剪輯大師廖慶松以《小狗奶瓶》與吳方同時入圍最佳剪輯獎。 對此,臺灣《中時電子報》指出,這也是大陸官方去年公布惠臺31條政策之後,首次有臺灣影人及合拍作品報名及入圍,創下紀錄。惠臺31條中的第17條明確規定「支持中華慈善獎、梅花獎、金鷹獎等經濟科技文化社會領域各類評獎項目提名涵蓋臺灣地區。」
  • 別再無知了,這些獎才是
    俄羅斯布克獎俄羅斯布克獎與英國布克獎從名稱上看就知道它們有著千絲萬縷聯繫,但是不用細究,只需知道,現在俄羅斯布克獎與英國布克獎一毛錢關係也沒有,相互獨立。弟弟茹爾·德·龔古爾於1870年去世後,哥哥埃德蒙·德·龔古爾在1874年立下遺囑 ,為了紀念他的弟弟,要用自己的遺產作為基金成立龔古爾學院,並指定福樓拜、左拉、都德等10名友好作家為第一屆院士。龔古爾學院於1902年成立,龔古爾文學獎1903年開始頒發,它一直力壓另一權威法蘭西學院獎是法國最具權威的文學獎項。
  • 臺灣電影入圍柏林影展 將角逐「水晶熊」獎
    首度執導劇情片的林誼如,以劇情短片《踮腳尖》入圍柏林影展「新世代兒童短片」競賽單元。第69屆德國柏林影展已經揭開序幕,臺灣新導演在第一季國際電影市場上率先登場,首度執導劇情片的林誼如,初試啼聲便一鳴驚人,以劇情短片《踮腳尖》入圍「新世代兒童短片」競賽單元,該片將於柏林影展舉行世界首映。新銳導演林誼如曾任《通靈少女》、《熱血高校》導演組,首部編導的劇情短片《踮腳尖》便入圍「新世代兒童短片」競賽單元,將有機會角逐「水晶熊」獎。
  • 關於統一臺灣時間表的問題,外交部這樣回應
    臺灣如果真有這樣的想法,未免太不自量力。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月16日主持例行記者會。英國獨立電視新聞記者:7月16日臺灣軍方舉行了針對中國大陸的演習。你對此有何評論?中國大陸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
  • 蔡英文向英國求助,外交部有言在先,同日解放軍有行動
    尋求參加世界衛生大會遭遇重大挫折後,臺灣民進黨當局還不死心,又打起了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主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於11月在英國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決定延期至明年11月舉行。儘管還有近一年時間,臺當局迫不及待的向英國求助,希望後者支持臺灣地區參會。12月1日,蔡英文會見了「英國在臺辦事處」代表唐凱琳,宣稱「期盼未來能持續加強臺英在能源轉型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唐凱琳2016年底來臺就職,近期即將離任。蔡英文在會見唐凱琳時,首先回顧了臺英關係。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最全熱門作家作品 盡在掌閱
    1985年1月,殘雪首次發表小說,至今已有六百萬字作品,被美國和日本文學界認為是20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文學最具創造性的作家之一,也是唯一獲得美國最佳翻譯圖書獎的中國作家,入圍國際布克獎長名單。殘雪的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黃泥街》《蒼老的浮雲》《五香街》《最後的情人》等。
  • 諾貝爾文學獎10日揭曉 12位中國作家入圍最初名單
    中東及非洲已經10年以上沒有獲獎者,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分別於1968年和1994年獲得該獎。報導稱,根據英國博彩公司NicerOdds截至4日的獲獎者預測數據顯示,位居榜首的是加拿大女詩人安妮·卡森,法屬瓜德羅普女作家瑪麗斯·孔戴位列第二,「陪跑」多年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位列第三。
  • 英國明年將主辦聯合國氣候大會,蔡英文鼓譟讓英國支持臺灣參會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天接見「英國在臺辦事處」代表唐凱琳,宣稱「能期盼未來能持續加強臺英在能源轉型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由於明年英國將主辦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聯合國氣候大會」),她希望英國能支持臺灣參加明年的大會。唐凱琳2016年底來臺就職,近期將離任。
  • 為不當中國人 臺灣留學生向蔡英文籌錢告挪威政府
    臺灣「聯合新聞網」8日援引《德國之聲》報導稱,去年,一群在挪威的臺灣留學生因籤證國籍被標註為「中國」而向當地移民局提起訴願,希望挪威政府更改標註為「臺灣」而不是Kina(挪威語,中國)。但挪威政府最終以「註記未對當事人在挪威的權利和義務造成影響」為由駁回訴願。
  • 中國作家殘雪衝擊諾貝爾文學獎,今晚即將揭曉
    作為文學界最高殿堂,作家們趨之若鶩,但得獎的屈指可數。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是衝擊諾貝爾獎的常客,但是與諾貝爾文學獎總是無緣,成為著名的諾獎「陪跑」者。殘雪原名鄧小華,是1980年代的先鋒作家。在那個各路「先鋒」爭先恐後冒頭的時代,她是最難懂的。和她同是先鋒作家的餘華、格非,後來都寫出了大眾能夠閱讀的作品,但是殘雪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