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充滿了觀測事實的文章為什麼不科學?

2020-09-03 科學塢

科學論文或者是嚴肅科普文章,通常會提供很多事實作為佐證。然而,並不是以事實作證的文章都是科學的,老郭今天就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這種文章特別有欺騙性,很容易蒙蔽沒有科學思維的讀者。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究竟錯在哪裡?

錯誤一:預設結論,反過來選擇對預設有利的證據進行證明

其實,這種錯誤早在359年前,英國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1627—1691),在其著作《懷疑派化學家The Skeptical Chemist》中就有過清晰的闡述。當時波義爾為了向大家闡述化學科學與鍊金術巫術之間的區別,書中說:

「……那些言之鑿鑿的,似乎毫無懷疑餘地的假說,一旦仔細分析就會對其真理性產生諸多疑問。那些人聲稱自己的理論是經過試驗證明的,但實際上則恰恰相反,他們是先臆想了一套真理,然後再根據這套所謂的真理,試圖用試驗證明自己的推論的正當性……」

為什麼說《這個世界似乎是被精心調校過的……》這篇文章就是波義爾所說的巫術思維呢?其實這篇文章的思路與與鍊金術沒有區別。該作者為了迷惑讀者,首先用了誤導性的標題,「似乎是」,然而接下來就完全拋掉「似乎」,毫不掩飾地變成了「就是被精心調校過的」。

再下來,直接選擇那些對這個論點有幫助的證據,比如,宇宙參數調校的非常微妙、地球位置設置的如此舒適、生命誕生發展是個奇蹟、地球長時間的穩定進化環境極為罕見、外星生命為何從未出現、為什麼人類如此特殊。

宇宙是不是被調教過,與我們觀測到的事實之間不具有因果關係。我舉一個例子,月球永遠是固定的一面朝向地球,它的公轉周期與自轉周期嚴格相等。這就不精妙嗎?不是奇蹟嗎?不是被「精心調校過的」嗎?事實上,這種現象叫做潮汐鎖定,是地球引力長期作用的結果。所有的行星最終都將被自己的恆星潮汐鎖定,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證據太主觀,「微妙」、「舒適」、「奇蹟」,這些詞彙都是人類的主觀感受,宇宙參數、地球位置、或者是生命,不過都是隨機性導致的,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恰好是這個樣子罷了。如果一個矽基生命到了地球上,還會覺得地球很舒適嗎?還會覺得地球是處在宜居帶嗎?

錯誤二:該文作者未提供支持自己觀點的任何直接證據。

什麼是直接證據?既然該作者認為宇宙是被調教過的,那麼請回答以下問題?一是,被誰調教的?既然作者用了這樣一個被動句作為文章標題,那麼就意味著是有某種存在對現在的宇宙施加了一個影響,請問,這個存在有被觀測到嗎?

二是,宇宙是從什麼狀態變成現在狀態的?既然是調教,那麼宇宙一定有一個從某一個狀態到現在狀態的演化過程,請該文作者提供觀測依據,來證明,宇宙在成為現在這個狀態之前,還存在過其他狀態。

三是,是如何調教的?用什麼原理能解釋宇宙從一個狀態變成現在這個狀態的過程呢?就如兩個鐵球同時落地是因為它們受到的地球引力產生的加速度相等這個原因一樣,是何種作用造成了宇宙狀態轉化的呢?

文章中除了充滿偏見的證明,沒有見到任何一條與這些重要證據直接相關的任何隻言片語。通篇採用了主觀性的片面證據,支持自己的主觀臆斷,是一篇赤裸裸的欺騙性偽科普。讓我更驚訝的是,該文作者並不是只有一篇文章在欺騙讀者,該文末尾做的其他文章的連結,大部分觀點與這篇文章類似。可見這個作者寫這種欺騙性的文章,並不是「筆誤」,而是「蓄謀」。

結束語

究竟誰是在真正的做科普,誰是在欺騙讀者?畢竟沒有人能夠全知全能,掌握所有的知識,我們應該如何鑑別真假科普呢?這裡送您一雙慧眼,只要您掌握了這個基本方法,那些「騙子」都將露出原形。這個方法包括三步:

一、提出觀點的依據必須是建立在客觀觀察的事實或已經證明正確的理論基礎之上;二、提供足夠充實、不帶有主觀偏見的客觀驗證依據;三、觀點本身具有可證偽性,既只要找到一個反例就能證明該觀點的錯誤。

願所有愛科學的小夥伴,都能吹響科學的號角,向科學發起衝鋒,向偽科學發出挑戰!

文/科學塢,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Google 科學家最新整理,給新手推薦的十篇最佳數據科學文章
    ,一些好的文章能夠快速帶我們入門這一充滿了未知和挑戰的領域。近日,google 決策智庫的主管 Cassie Kozyrkov 整理了十篇給學生們推薦的最好的文章。下面這些文章幾乎都來自於相同的博客。下面圖片中的樹是我們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群。因為這是我的人口,我的發現充其量也適用於這些樹。這裡有你看不到的樹嗎?
  • 【科普】電動車為什麼著火?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科普】電動車為什麼著火
  • 讀了《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這篇文章,我深受啟發
    讀了《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這篇文章,我深受啟發。這句話像火花一樣,閃耀在我心間。的確,成功是每一個人都嚮往的,那麼,要怎樣做才能夠獲得成功呢?愛因斯坦總結了一個公式:成功=X+Y+Z。並且明確指出:X代表勤奮,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他把勤奮放在第一位,足以說明它對於成功的重要性。事實正是如此。
  • 這篇文章給你科普!
    這類論文一般介紹某一領域的進展、對所涉及的科學分支給予批判性評價和建設性分析,並指出尚有哪些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 這類文章通常不要求受邀作者提供自己的研究結果。一般情況下,綜述文章較長,但也有期刊發表短評(short reviews)。
  • 科學為什麼基於事實而不是感覺和想像——從一天的溫度變化說開去
    然而氣象觀測儀器記錄表明,溫度最高是在下午兩點左右,而溫度最低時在日出以後2小時左右的清晨。這說明,觀測事實和人的主觀感覺是差別的,為什麼這樣呢?下面我們慢慢說來。這也許就是多數人得出中午熱,夜晚冷的原因,但實際上這個問題的回答要涉及一個科學上叫做大氣加熱的問題。就是大氣的熱源究竟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普及一下,請看來自經典大氣科學教科書的示意圖。
  • 人人都應該知道的科學知識,看完這篇文章,掌握版本十萬個為什麼
    科學無處不在,隨著我國科學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對於一些小科學的知識都非常了解,但是有那麼一部分人對於我們的一個教育不太重視,他對於身邊的一些小科學還是沒有那麼理解。一個沒有科學知識的人,他很有可能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迷惑,今天我們就通過這樣的一篇文章,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我們的科學。
  • 傳說之下:看到這篇遊戲梗的文章,這使你充滿了決心
    但是凡事被安利入坑的人,都會對這款遊戲產生有關人性的思考。可以說這款遊戲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遊戲界充滿暴力的風格。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些遊戲中,我覺得最有有意思的梗:一、重金屬炫彩中二小羊小羊,也就是Asriel,是仁慈線的最終boss,由小花吸收了所有怪物的靈魂變成。之所以被玩家冠以殊榮,其實是因為與他的戰鬥界面相比較而言太華麗了。
  • 伊伊談科技:麥克斯韋有多牛,看看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大家好,我是伊伊,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是科技小文章,希望你們會喜歡!世界好大,奇妙的事情每天都有,就讓我們一起發現!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名字叫麥克斯韋,麥克斯韋取得的最直接成果就是動力系統觀,他認為這是理解電磁波的唯一方法。
  • 《這才是心理學》:尊重科學與事實才是思考及判斷一切事物的基礎
    相反,你會對自己的決策充滿信心,因為它是經歷了「深度思考與之相關的一切因素」後做出的決策,你得以提升的思維以及對事實的尊重,也會讓你未來的決策越來越正確。04 尊重事實,才能避免選擇性偏差作者在書中第5章中寫道「充滿誘惑的相關性證據加上固有的偏見,就能夠欺騙最聰明的頭腦。」
  • 應急科普丨電動車為什麼著火?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應急科普丨電動車為什麼著火?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地址:汾陽市永和西大街9號E-mail:fysxwb@163.com電話:0358-7333277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應急科普丨電動車為什麼著火?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文章寫作:以客觀事實作論據
    但是概括起來,論據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以事實材料作論據,另一類是以科學理論作論據。以客觀事實作論據。從時間上分,事實可以分為歷史事實和現實生活中的事實。無論歷史的還是現實生活中的事實,都是客觀存在,事實勝於雄辯,事實本身就有無可爭辯的說服力,所以,選擇經過檢驗核對,真實確鑿的事實作論據來證明論點,最有說服力。
  • HashMap的負載因子為什麼默認是0.75?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之前寫過一篇專門介紹HashMap的文章,反響很不錯,不過在留言區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HashMap的負載因子初始值為什麼是0.75,私下又好好地研究了一番,總結了這篇文章。本篇文章基於JDK1.8,特在此說明。OK。下面我們就開始進行分析。
  • 宇宙為什麼存在?物理學家觀測到粲夸克中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對稱性
    宇宙中充滿了常規物質,另外還有反物質,反物質即使在地球上存在,但數量卻要少得多。這個新發現本身就很重要,它讓物理學家距離解釋所有消失的反物質都去了哪裡更近一步。這一發現可以幫助解開為什麼物質存在的奧秘,錫拉丘茲大學物理學教授,新研究的合著者之一莎朗·斯通用「歷史性的裡程碑」來描述這一發現。
  • 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要想了解太陽的活動,一個重要的觀測對象就是太陽風。去年8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了「帕克」太陽探測器,在超近距離下觀測了太陽風,首批研究成果被總結成4篇論文,於今年12月4日在頂級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雜誌發表。來看看,太陽上的天氣什麼樣?
  • 《洞見》的這篇文章,戳心了
    很喜歡《洞見》的文章,有深度,有厚度。《一個人高度自律的3種跡象》這篇文章,又深深地戳中我的心。這篇文章以《少有人走的路》書中的一句話,引出文章主題:自律!然後分了三部分來闡述,最後是總結。文章結構就是傳統的三段式,總分總。這篇文章的內容直戳人心,能引起共鳴。看來,優質的內容,永遠是最硬的底牌。
  • 神話與事實、迷信與科學的辯證關係
    關於神話、事實、迷信、科學這四個概念有六種組合形式,它們之間的辯證關係簡述如下,如有新的猜想請大膽提出:1、神話與事實神話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傳說中的神仙和古代神話英雄的故事;二是指不真實、荒繆的言論和無稽之談。
  • 你可以不讀霍金的《時間簡史》,但是不能不讀霍金的這篇文章
    你可以沒讀過這本書,但是你不能不讀《宇宙的未來》這篇文章。《宇宙的未來》是霍金1991年1月在劍橋大學的一次講演錄。這篇講演,從古代巫師的預言,談到近代宗教預言,再過渡到對宇宙未來的討論。運用天體物理學理論,對宇宙的未來作出科學的論斷,這是科學家與巫師不同之處。霍金是一個傳奇,歷史會永遠銘記他。
  • ACT高分備考,只看這篇文章就足夠了!
    沒有原版小說閱讀經驗的學生,會覺得這類文章有難度。讀下來的感覺是,詞彙都認識,但是整體在講什麼,很暈。  小說語言有固定的特點,文學性較強,小說文章也有特定的結構,從情節上看,關於個人回憶,成長類居多,有比較細膩的心理描寫,不經過訓練很難短期突破。
  • 為什麼說中國有信心底氣應對極限施壓,看這篇文章的五大解讀
    這篇文章說得很清楚了——13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發表國紀平文章,題目是《中國有足夠信心底氣戰勝任何困難挑戰》。這篇五千餘字的重磅文章從五個方面給出了權威解讀:1、面對一波又一波外部極限施壓,中國經濟表現如何?文章直接給出答案:中國經濟一步一個腳印穩健前行。
  • 這篇文章Under Review整整14年.....
    想想生物醫學方向的同學,感覺太幸福了好在結果是接收了,真不知道萬一被拒的話,作者是什麼心情....但是每個領域的審稿周期大相逕庭,最近幾年數學類的文章尤其是計算數學類的文章審稿速度是越來越慢了,這點我深有體會,因為我導師和我認識的很多師兄師姐也經常在抱怨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