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亮的名義,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中國人的浪漫

2020-11-26 光明網

嘀嗒,嘀嗒,嘀嗒——

這一刻,秒針的跳動變得如此清晰。

撲通,撲通,撲通——這一刻,心臟的跳動變得如此激烈。

2020年11月24日凌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金色火焰,映透山海,比任何科幻大片更動人心魄。

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託舉下,嫦娥五號探測器升空入軌,承載著中華民族探月夢想,奔向月球。由此,2020年最令人期待的航天「大片」正式拉開序幕。

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完成首次軌道修正

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截至第二次軌道修正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月球「挖土」之旅順利進行中……

嫦娥五號從發射到落月

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

這一次,「嫦娥」將在月球上做些什麼

又將如何從月球返回?

跟隨小新一起揭秘

↓↓↓

「嫦五」探月之旅視覺大片

思緒回到24日那天……夜色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巨大尾焰,劃出的絢麗軌跡。航天測控人的目光,緊緊追逐著在蒼穹中邁出的「每一步」。

中國航天人的「腳印」

一輪圓月,一雙足跡。發射平臺上「中國探月工程」的標誌圖案,充滿東方意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這,是誰的腳印?

「這是我們中國航天人的腳印啊!」一位笑容甜美的姑娘自豪地說。作為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支持系統型號主管,33歲的航天人孫振蓮和她的小夥伴們一直奔跑「在路上」。

那是一條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攀高峰的路。歷經長途跋涉,中國航天人一路風塵僕僕地走來,在徵服星辰大海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長長的腳印。

近年來,中國走向太空的腳步越來越鏗鏘有力。「長徵」火箭從第一次到第100次發射,用了37年時間;從第100次發射到第300次發射,僅用12年時間,整體發射成功率,居世界領先地位。

20年前,也是一個11月。《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出臺,其中那句「開展以月球探測為主的深空探測的預先研究」正式向世界披露:中國,要探月了。

經過3年多研究論證,2004年的大年初二,中國探月工程第一期正式啟動。

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曾說:「航天技術孕育著科學新突破,這件事除了自己咬牙幹,沒人能幫你。」

孫家棟院士特別強調:「在一窮二白的時候,我們沒有專家可以依靠,沒有技術可以借鑑,我們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今天搞航天的年輕人,更要有自主創新的理念,要掌握核心技術的話語權。」

如今,我們已經成功走完探月工程「繞、落、回」中的前兩步,第三個目標也即將實現。中國探月工程呈現給世人的最大亮點是「自主創新」。

此次嫦娥五號飛天,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關鍵測控崗位上的負責人大多為「80後」。

13年前,正是他們依靠自主創新的測控技術,創造了世界探月史上一個個奇蹟:不依託大型運載火箭,在變軌多達8次的漫漫航程中,精準無誤地將嫦娥一號送入月球軌道!

一代代中國航天人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在月球探測領域創造了「中國速度」——

嫦娥一號開啟了中國深空探測新領域;嫦娥二號首次實現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嫦娥三號的「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表面留下新車轍;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探測器著陸在月球背面。

探月工程,從啟動開始,就對一系列核心技術展開「正面攻堅」——

12年前,嫦娥一號獲取了世界上最完整的一幅全月圖。

7年前,落月探測器嫦娥三號在月球軟著陸,其著陸器成為世界上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太空飛行器。

2020年這個冬天,我們期盼著,嫦娥五號任務能創造出5個「中國首次」: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

20年前,對中國人來說,登月只是一個暢想。而如今,中國人一步一個腳印,有了更多仰望星空的能力。

最勇敢的腳步,都無路標可尋。

「嫦五」身後的「娘家人」

有人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夢想與現實的距離。對於許多普通中國人而言,月球的確很遙遠。「嫦娥奔月」的神話,流傳數千年,但是直到13年前,中國才把第一顆「嫦娥」探測器送上太空。

世界上最近的距離,也是夢想與現實的距離。望著嫦娥五號順利奔月,航天發動機專家蘭曉輝自豪中帶著些許靦腆:「如今,年輕時的理想,一個個變成了現實,有那麼一點欣慰,覺得自己這段人生非常值。」

參與為嫦娥五號探測器打造「心臟」的蘭曉輝,是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那會兒,「夢想」這個詞還不流行,大學生們都懷著「為國家做點事」的樸素理想。

1985年,火箭專家龍樂豪帶領團隊提出了新一代「大火箭」的構想。這個大火箭,後來被命名為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現在的「胖五」。

長徵五號+嫦娥五號,寓意「十分完美」。發射前夕,作為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的設計者、見證者、參與者,白髮蒼蒼的龍樂豪院士又一次來到文昌航天發射場。這個從放牛娃成長為院士的82歲老科學家豎起大拇指,為「胖五」和「嫦娥」加油。

1985年,楊孟飛院士從計算機專業研究生畢業,選擇了留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任職。從小是珠算高手的他,那時並未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成為空間技術領域的專家。

文昌航天發射場指控大樓裡,58歲的他目光隨著海天間的光亮,飛向天的盡頭。作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楊孟飛院士堅定地認為:「太空探索永無止境,地球可能不會去『流浪』,但人類一定會走向深空。」

也是1985年,一名男孩在大連出生。23年後,他以優異成績從上海交大畢業。一次,他偶然從網上看到,航天發射時,有個「按紅色按鈕」的人。「當時感覺,這個手指太牛了!」於是,他渴望自己的手指有一天也能按下那個神奇的紅色按鈕。

在文昌發測站,記者見到了35歲的工程師於鵬。在他和同事們努力下,這次嫦娥五號發射任務的測試流程與之前相比,縮短了整整2天。

「這是文昌航天發射場9次實戰任務中最順利的一次!我們的火箭更加成熟,我們的探測器更加成熟,我們的團隊也在走向成熟。」 透過眼神,記者看到了他的自信。

中國探月故事,正是由一個又一個像他們這樣的中國航天人所書寫,並結集彙編而成的中華民族奔月新傳奇。

月球上的「中華印記」

16年前,當日本月球探測首席科學家聽聞中國的探月計劃取名為「嫦娥工程」時,不無羨慕地說,「這個名字真好,一聽就是中國的,還和月球有關。」

如果月球也出版一張旅遊地圖的話,現在我們真的可以在上面找到「廣寒宮」了。

如今,經過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確認通過,「玉兔」月球車跑了一圈的那塊地方,被命名為月球上的「廣寒宮」,附近3個撞擊坑分別命名為「紫微」「太微」「天市」。

中國的宇宙身份,就這樣由中國航天人重新定義!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種種變化濃縮著中國探月工程快速發展的步伐。

就像風箏,嫦娥五號探測器不管飛出多遠,絲線還牢牢掌握在中國航天人手上。「星河路雖遠,我有中國箭。」長徵五號火箭總設計師李東的這句詩,成為激勵許多年輕航天人的座右銘。

不止是「嫦娥」、「玉兔」,

也不僅是中國航天,

越來越多中國自主研製大國重器的名字

都帶有濃濃的濃濃的中國特色,

充滿詩情畫意。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以月亮的名義,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中國人的浪漫!
    20年前,對中國人來說,登月只是一個暢想。而如今,中國人一步一個腳印,有了更多仰望星空的能力。最勇敢的腳步,都無路標可尋。對於許多普通中國人而言,月球的確很遙遠。「嫦娥奔月」的神話,流傳數千年,但是直到13年前,中國才把第一顆「嫦娥」探測器送上太空。世界上最近的距離,也是夢想與現實的距離。望著嫦娥五號順利奔月,航天發動機專家蘭曉輝自豪中帶著些許靦腆:「如今,年輕時的理想,一個個變成了現實,有那麼一點欣慰,覺得自己這段人生非常值。」
  • 昆明英語口語培訓班,口語不是短期就能把握的一步一個腳印才好
    昆明英語口語培訓班,口語不是短期就能把握的一步一個腳印才好但是中國人相對於歐美人來說更加含蓄一點,不太善於表達,如果還要用英語來表達的話就更加困難了。可如果口語不行,書面英語再好也只是「啞巴英語」可見練習好口語是十分重要的。練習口語我有幾個自己的小技巧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幫到大家。首先就是要調整心理,越過心裡羞於表達的那道坎。學會用一種自問自答的模式練習英語口語。經常和自己交談,學會用英語複述文章或電影。和自己對話也是練習英語口語的好方法,為什麼呢?
  • 亙古不變的「白玉盤」,古人為月亮創作的詩詞,是現代沒有的浪漫
    月亮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很浪漫的東西,現在關於月亮的文化也一直延續至今。那古人賞月是什麼樣子呢。月在我們中國的文化地位是非常高的,甚至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日月分別稱為太陽太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就是太陽和月亮,代表所有事物和思想的兩個極端,所以我們中國人對日月的崇拜和喜愛。
  • 月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究竟代表了什麼?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中秋是中國人每個秋天都不會忘記的節日水果月餅大閘蟹……除此之外誰都不會忘記抬頭的一輪滿月那麼月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究竟代表了什麼呢?軍人眼裡的月亮,是蒼涼壯麗,是冷漠無情,他們沒有文人那般心思細膩,想得到千裡共嬋娟,也沒有情人那般溫柔多情,想得到花前月下,他們心裡想的,只有過了今晚,明天的這個時候,我還能不能再見到這一輪月亮。君王的月亮 古時候,月亮還常常是君王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 一步一傾城 騰訊《御魂九霄》腳印系統全面升級
    足下生紋印,一步一傾城。騰訊平臺《御魂九霄》腳印系統全面升級,更豐富的腳印樣式,更有趣的養成體系,全新腳印裝扮讓你的每一步都耀耀生輝!騰訊《御魂九霄》現於QQ空間、QQ遊戲大廳同步火爆開服中!qqapp.qq.com/app/1106608501  在騰訊《御魂九霄》中,玩家可以自由自定義自身角色的外觀裝扮,時裝、武器、稱號,甚至是腳印
  • 一個超級月亮,兩場流星雨 天文專家:「六月最浪漫時間表」其實非常...
    原標題:一個超級月亮,兩場流星雨 天文專家:「六月最浪漫時間表」其實非常普通   中國江蘇網6月7日訊 「400多年前哥白尼一生都未見過的水星」,超級月亮將美到窒息……近日
  • 中國的航天事業一步一個腳印,從來不缺創造力
    中國的航天事業一直給我的感覺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
  • 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國產亮劍破局出海:月是故鄉明
    一個叫胡適的學者,在當年面對中國落後挨打時,口不擇言,說了句:"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總覺得別人的東西,就是比自家的好,連"月亮也比中國的圓"。自輕自賤取媚於他人?臣妾做不到啊。而另一個叫聞一多的學者,講的話就很有未來感:"我愛中國固因他是我的祖國,而尤因他是有那種可敬愛的文化的國家。"
  • 32個月亮代表我的心…… 這裡的月亮很浪漫[圖]
    32個月亮代表我的心…… 這裡的月亮很浪漫[圖]www.zjol.com.cn 2006年10月07日 09:18:36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我男朋友從哈爾濱飛過來陪我看32個月亮!」昨天晚上9點,西湖斷橋邊的遊人依然遲遲流連、熙熙攘攘,橋邊坐滿了遊人,雖然天上只有一輪圓月,地上人卻是創意無限。
  • 七個神秘的腳印
    阿拉伯半島出現人類的最古老證據大約在 12 萬年前,在一座湖上留下的七個腳印專家們表示,這項發現能夠更好地解釋我們人類物種走出非洲之後的遷徙路徑。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發表了這項發現的研究報告,講述了如何在內夫特沙漠裡的古湖泊沉積物中發現這些腳印,並且對沉積物表面以及底層的分析,可以推定這些腳印形成於 11.2 ~12.1 萬年前之間。
  • 珊瑚浪漫月亮定
    本報訊 一輪滿月的浪漫有時能夠讓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如下圖)獲益匪淺。 這種兩毫米大小的珊瑚蟲在南大洋形成了廣闊的珊瑚礁,它們躲藏在自己的海洋堡壘中,並等待月亮從其通常的藍色轉變出紅色的光暈。然後,它們會再多等一會兒。如果這種紅暈在沒有月光的日子裡能夠持續幾天——這種情況僅僅發生在滿月之後,這些海洋生物便會知道是時候進行一些重要的同步性行為了。它們會在20分鐘內釋放出成千上萬的卵子和精子,以確保一些幼蟲會在鸚嘴魚和其他捕食者的口下倖存。
  • 此刻讓全世界都矚目的中國人,簡直浪漫得不像話
    中國人對待太空的嚮往和浪漫,從幾千年前開始就存在了,這樣一個工程,何等偉大,誰個是最初的工人?>屬於中國人的浪漫屬於中國人的浪漫,在一問一答中完成了只屬於中國人的浪漫
  • 中國人浪漫起來,能跨越五千年的時空
    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浪漫」這個詞更多是與外國聯繫在一起,比如法國人浪漫、表白和婚禮要浪漫等等。在我看來,表白送花、求婚戴戒指、外國人的各種儀式和文化,更多是屬於情調、儀式感,很難歸為「浪漫」。這群航天人太可愛了,在問天路上,他們盡顯中國人傳承已久的浪漫
  • ...腳印在雪地上踩出「巨型」物理公式!遇見一個有趣的老師是什麼...
    物理老師用腳印在雪地上踩出「巨型」物理公式!遇見一個有趣的老師是什麼體驗? 近日,北京初雪後,一位中學物理老師用腳印在雪地上
  • ...14年磨一劍打破中國7年零冠軍歷史 章瑾:一步一個腳印書寫中國
    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網站)北京4月1日電(實習記者 劉文靜)不斷地往手上塗抹鎂粉,然後跳躍、翻轉、落地,章瑾微微皺著眉頭,手臂上的肌肉緊繃著,一個接著一個動作地反覆做。記者採訪的時候,她已經連續做了8套高低槓的全部動作了。
  • 航天人禹頌耕:以前不敢想的事,現在都一步一步實現了
    嫦娥奔月,載人航天,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正一步一腳印走出中國的印記。一艘艘飛船進入太空,空間實驗室的成功發射……「以前不敢想的事,現在都一步一步實現了。」禹頌耕說。瀟湘晨報記者李瓊皓 北京報導【來源:瀟湘晨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淺水灣,好浪漫,月亮掰一瓣
    遊完泳,最好在沙灘喝杯啤酒,以示告別,此時,彎彎的月亮高掛,照耀在彎彎的月牙沙灘。我對家人說,明天我要暫時離開香港,我送個禮物給你們。 「淺水灣,多浪漫,我把月亮掰一瓣,送給你們,夜夜做陪伴。」 家人笑了笑,我們一家牽手在淺水灣,留下一行腳印。
  • 每日一句英語 Day97——一步一個腳印,真的沒有必要著急
    一步一個腳印,真的沒有必要著急。
  • 張宇不敢公布戀情,十一郎把怨恨歸咎到月亮?金童玉女的浪漫
    張宇不敢公布戀情,十一郎把怨恨歸咎到月亮?金童玉女的浪漫 前言: 大家好,我是阿傑,每天一篇音樂故事,分享律動的文字,以及老舊的心事。張宇作為80年代,最重量級的歌手之一。他的作品也是膾炙人口,如《雨一直下》《用心良苦》《月亮惹的禍》等等。
  • 月亮對中國人來說傳達了什麼情感?
    由於此夜月亮圓滿 , 象徵團圓 , 因此回娘家的媳婦在這一 天必須返回夫家 , 以寓圓滿 、 吉慶之意 , 故又稱為女兒節或團圓節。中秋的月亮對於中國人來講有著文化意象,每一種月像都傳達了人的一種情感。中秋節的習俗有很多 , 大多數都是圍繞著月亮進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