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無意,世人鍾情:鍾南山院士獲得愛丁堡大學首個傑出校友獎(學校官方英文新聞稿)

2021-02-15 譯海有道

Chinese respiratory expert named first Being Edinburgh Award winner

南山無意,世人鍾情:鍾南山院士獲得愛丁堡大學首個傑出校友獎

 

One of China’s leading experts on COVID-19, epidemiologist Zhong Nanshan has been named the winner of the University’s first Being Edinburgh Award with over 90% of the student, staff and alumni vote.

中國首屈一指的新冠病毒研究專家之一、流行病學家鍾南山,獲得超過90%的學生、教職員工和校友投票,被評為該校首個「愛丁堡傑出校友獎」的獲得者。

A short list of three candidates - social justice activist and author Barbara Becnel, music researcher and ethnographer, Tom Western and respiratory expert and epidemiologist Zhong Nanshan – was chosen by our selection committee from more than 100 nominated alumni.

我們的遴選委員會從100多名提名的校友中選出了三位候選人,分別是社會活動家及作家芭芭拉·貝內爾、音樂研究者和民族志學家湯姆·韋斯特和呼吸病學專家、流行病學家鍾南山。

The relevance of Zhong Nanshan’s achievements and his ongoing work as part of the Chinese response to COVID-19 resonated with our community, especially alumni living and working in China,and students whose families and friends were caught up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鍾南山的成就和他在中國應對新冠疫情所做的工作引起了我們的共鳴,尤其引起了在中國生活和工作的校友和學生的共鳴,他們的家庭和朋友在新冠病毒流行初期陷入困境。

During the peak time of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 the nomination made many Chinese alumni immensely proud; it united and uplifted alumni and students across the world. The win will mean a great deal to our current Chinese students, alumni, and prospective students, for Dr Zhong represents not only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excellence, but also dedication and integrity, which is ever important in our collective efforts in addressing today and tomorrow’s greatest challenges.

Grace Guan, Regional Director, East Asia

在新冠病毒在中國爆發的高峰時,這一提名讓許多中國校友感到無比自豪;它團結和鼓舞了全世界的校友和學生。鍾老獲獎對我們現在的中國學生、校友和未來的學生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鍾博士不僅代表著學術和專業上的卓越,而且代表著奉獻和正直,這對我們共同努力應對現在和未來最大的挑戰至關重要。

格蕾絲﹒關,東亞區域總監

Dr Zhong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identify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virus during the 2003 outbreak. As head of th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Nanshan and his team offered to admit all the critical SARS ca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to his Institute. He drew up the procedures for the proper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SARS that were adopted by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Health. This pioneering work earned him the national labour medal from the government.

鍾博士是2003年疫情期間第一個發現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非典」)病毒的人。作為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鍾南山和他的團隊提出將廣東省所有重型「非典」病例都納入他的研究所治療。他起草了「『非典』妥善管理和預防程序」,後被中國衛生部採用。這項開創性的工作為他贏得了政府頒發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Still at the forefro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Nanshan is currently leading the Chines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s expert panel investigat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鍾南山現在仍然奮戰在呼吸醫學的前沿,目前正領導中國國家衛生委員會的專家小組調查新冠病毒的爆發。

In an email to the University, Dr Zhong said it was an honour to receive the first Being Edinburgh Award and took time to thank those who voted and to share information about his current activities, including a planned lecture series to colleagues in Europe and the US about the transmission route, infectivity,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VID-19 infection.

在一封發給該大學的電子郵件中,鍾博士回應,獲得首個愛丁堡傑出校友獎是一種榮譽。他在感謝投票的學生、校友和職員的同時,還分享了他目前的工作,包括計劃為歐洲和美國的同行舉辦關於新冠病毒感染的傳播途徑、傳染性、診斷和管理的系列講座。 

During this time of international crisis, the Being Edinburgh Award allows us to highlight positive news in our global alumni community. Dr Zhong is an inspiration to students, staff and alumni alike, and embodies important values that the University aims to uphold: drive, passion, and sustained hard work.His win is well-deserved, and we wish him the best of luck in his research on COVID-19.

Niamh Martin-McGarrigle, Linguistics and French student and member of the Being Edinburgh selection committee

在這個國際危機的時刻,愛丁堡傑出校友獎讓我們能夠凸顯我們全球校友社區的積極能量。鍾博士對學生、教職員工和校友都是一種激勵,體現了學校秉持的重要價值觀:動力、激情和持續努力的工作。他的獲獎是當之無愧,我們祝願他在新冠病毒的研究中好運。

尼亞姆﹒馬丁﹒麥加裡格爾,語言學專業、法國學生、愛丁堡傑出校友遴選委員會成員

The Being Edinburgh award was created by the Alumni Relations team at the University as a response to conversations with students, alumni and staff about how to increase knowledge and appreciation of Edinburgh’s diverse community of former students.It aims to highlight the lives and achievements of Edinburgh alumni who are not universally well known, but whose stories should be shared and celebrated.

「愛丁堡傑出校友獎」是由愛丁堡大學校友關係團隊創建,旨在與學生、校友和員工就如何增加對愛丁堡多元化社區的了解和欣賞進行交流。它旨在突出愛丁堡校友的生活和成就,這些校友並不為全世界所熟知,但他們的故事應該被分享和慶祝。

The name Being Edinburgh refers to the idea that there is a shared set of values, memories and experiences that make our community of students, staff and alumni unique. Each winner of the award is nominated and chosen by this communit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se shared values and as someone whose drive, passion and brilliance is both inspirational and relatable.

「愛丁堡傑出校友獎」這個名字是指有一套共同的價值觀、記憶和經歷,這讓我們的學生、員工和校友群體與眾不同。每一位獲獎者都是由這個社區提名和遴選作為這些共同價值觀的代表,他們的動力、激情和才華既鼓舞人心的,又彼此聯繫。

Related links

Being Edinburgh - www.ed.ac.uk/alumni/being-edinburgh-award

相關焦點

  • 這所曾拒絕鍾南山院士的英國大學,究竟有多「nb」?
    公布鍾南山院士以超過90%的票數當選首屆愛丁堡傑出校友獎(Being Edinburgh Award)。但是再一仔細看,「愛丁堡傑出校友獎」,這麼說來,原來他竟然曾是愛丁堡大學的一名留學生。後來蒙圈兒翻閱了不少關於鍾南山的採訪和紀錄片,發現當年鍾院士的愛大求學道路也是充滿著挑戰,十分艱辛。
  • 愛丁堡大學:除了擁有鍾南山院士這樣的優秀校友外還有無數亮點!
    >諸多知名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南山院士也是在2007年,獲得的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學位。而就在今年的三月份,我們的鐘南山院士以90%的支持率榮獲愛丁堡大學首屆「Being Edinburgh」傑出校友獎!
  • 鍾南山院士年薪是多少人民幣?
    直到1971年,鍾南山調任廣州醫學院,他才開始在醫學上發力。由於他天資聰穎,鍾南山的醫術突飛猛進。1981年,鍾南山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呼吸科。回國以後,鍾南山成為呼吸科的權威,並於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成為工程院院士以後,鍾南山一年的收入,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鍾南山一年的收入來源。
  • 鍾南山院士英文面試現場,這個女生表現太出色!
    ps:【麥田新平臺上線啦】更多純英文影片,每日更新,文末登錄哦 廣州醫科大學南山學院開展了特色班選拔,鍾南山院士親自進行網上英語面試。
  • 鍾南山院士的科學素養高不高,方舟子們表示不屑,大家認為呢
    本次似乎有意針對鍾南山院士,可能也會引起巨大爭議。鍾南山院士大家更不會陌生,2014年戰勝非典的大功臣。80多歲的鐘南山,繼續掛帥抵抗新冠病毒。鍾南山院士可是說是國家的頂梁柱,是不可多得的國之棟梁。然而,我在方舟子新語絲網站看到一篇文章,似乎對鍾南山院士的科學素養表示不屑。
  • 懸壺甲子 醫教雙馨——記廣州醫科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在鍾南山的牽頭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收治了廣州絕大部分新冠為重症患者,支援第八人民醫院的醫療隊全程參與8例危重症、17例重症的救治工作,馳援武漢的醫療隊累計診治逾400例次。主持《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二版至第七版的撰寫與修訂。利用遠程網絡會議系統,牽頭對湖北武漢、荊州等各省市的危重症、重症病例進行遠程會診24場,超過55例次,指導臨床診療工作,提高危重病救治的成功率。
  • 訪談|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亮相《可凡傾聽》
    初見導師時,導師一直背對著他煮咖啡,「面對背」的第一次見面,讓鍾南山知道,1979年的中國醫學留學生,在國際上有多不被看重。「他說你們中國的畢業生,醫學院(學歷)在國外是不被承認的,當時他不把你當回事。」初到英國的鐘南山面臨語言障礙,有時候跟講師溝通問題都聽不懂,尤其是鍾南山被安排到愛丁堡大學醫學院深造後,導師的冷淡態度也讓他大為受傷。
  • 兩大男神飆英文,人生最怕比我們優秀的人,還比我們努力!
    這並不是鍾南山院士,第一次讓大家驚嘆自己的英語。早在2月11日,鍾南山在廣州接受路透社的全英文專訪就因一口流利英語讓人敬佩!7年前,他在香港中文大學上熟練地用粵、英雙語無縫切換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從非典到H7N9禽流感——中國呼吸疾病感染控制》!
  • 愛丁堡大學+浙江大學:培養生物醫學新生代
    —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4月14日,浙江大學迎來了從蘇格蘭遠道而來的「老朋友」——英國愛丁堡大學。完成四年本科教育後,他們將同時獲得浙大和愛丁堡大學兩所高校的本科學位。聯合學院採用全英文授課,由浙大和愛丁堡大學的教師共同授課,課程大綱也由兩校教師共同參與設計,內容將體現雙方院校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專長。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透露,考生有三種渠道進入聯合學院就讀——高三學生可通過浙江省三位一體、高考或進入浙大後新生選拔轉入。
  • 鍾南山:我的醫學事業,其實是從36歲那一年才開始
    大家一定知道南京有個鐘山,因為他出生的醫院在鐘山的南邊,父親鍾世藩就給他取了個大氣的名字"南山"。有趣的是,配合上他的姓氏,鍾南山與陝西秦嶺中段的終南山發音相同,終南山可不僅僅是中國地理氣候的分界線,在古代的時候,它是一處寄託華夏先民精神的神聖所在。
  • 為什麼鍾南山英語這麼好?看看他父親的英文病歷就知道了
    今天,鍾南山院士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任視頻聯繫,向她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令人驚嘆的是,鍾南山院士不僅思維和邏輯敏捷、清晰,而且全程英語,表達特別流利順暢。網友下面一片膜拜:鍾老爺子,寶藏啊。鍾院士英文好棒呀!其實,這並不是鍾南山院士第一次面對外媒講英語了。一個月前,鍾院士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在長約90分鐘的採訪,全程英語對疫情的預測進行解讀,對去世的李文亮醫生表示遺憾和敬佩。為什麼鍾南山院士的英語這麼好呢?
  • 鍾南山院士獲得此項殊榮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我想來想去,只不過還是個醫生」——鍾南山為了隆重表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勳模範人物,弘揚他們忠誠、擔當、奉獻的崇高品質,授予下列人士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 一、授予鍾南山「共和國勳章」。 二、授予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 鍾南山院士簡介 及傳奇事跡
    鍾南山院士,福建省廈門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呼吸內科專家。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國進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 鍾南山院士團隊闢謠:鍾南山親自迎接吉利德公司老總?假的!
    最近網傳鍾南山院士在機場迎接吉利德公司老總,與事實不符,現進行闢謠。1月29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W. Ian Lipkin教授到訪中國,並於1月30日早上與鍾南山院士會面。因1月30日早上鍾南山院士需要到北京討論全國疫情的防治策略,Lipkin教授在鍾南山院士前往機場的路程中洽談,鍾南山院士聽取了Lipkin教授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治意見。△圖為1月30日清晨Lipkin教授到廣州白雲機場送別鍾南山院士W.
  • 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
    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並留校任教。1970年,到廣州醫學院進修。1979年4月,曾到英國進修。1981年8月,結束進修歸國。1984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85年後,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受聘為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協會特別會員、亞太分會理事。
  • 滿足這3個條件才能開學!鍾南山院士給小學生回信,還有一句話送給家長
    關於合適的開學時間,鍾南山院士早就說過:學校想要正常開學一定要滿足這3個條件如今全國各地的學校都因為疫情的影響選擇延期開學,畢竟學校是人流聚集地,一旦引發交叉感染後果將會不堪設想。所以不少地區紛紛開展了網絡教學活動,可在家長和孩子們的眼中,線上教育模式還不夠完善,雖然線上教學能解一時的燃眉之急,可始終不是長久之計,那麼學校到底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能向以前一樣正常開學呢?對於這個問題,其實鍾南山院士在此前的講話中就曾經提到過,學校想要正常開學的話,一定要滿足這3個條件才可以。
  • 84歲鍾南山全英受訪,醫術高,英語溜 學生黨:求秘籍
    筆者以前在鄉村學校讀書,初中才開始學英語。那個時候,剛接觸一門新語言,新鮮好奇,而且入門知識比較簡單,在初中時期,可謂考遍全校無敵手。上到高中之後,單詞量猛增,背單詞的過程,真是一部血淚史啊。到大學之後,更是不堪回首,四六級都是低分飄過。畢業之後,筆者所從事的工作,幾乎與英語無關,現在英語的知識,都還給老師了。
  • 鍾南山全英文交流抗疫經驗,人人稱讚!學會這3招孩子英語一樣棒
    而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已是84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仿佛是在世界上每個人心目中的一顆定心丸一樣。不管是在中國的疫情初期急匆匆的奔赴武漢一線的照片,還是面對鏡頭的每一次發言以及他在接受國外遠程經驗交流,他的出現都是一劑社會情緒的穩定劑;在國難民憂的關鍵時刻,他的意思總是給予大家一種莫大的信任和安全感。
  • 女藝人沈佳欣公開質問鍾南山院士的目的是什麼?
    11月27日 ,有一位女藝人,她的名字叫沈佳欣 ,這位女藝人在網上公開質問鍾南山院士 :敢問鍾院士 ,這次疫情你整天忙在鏡頭第一線,這裡我們要值得注意她所指的「鏡頭」,是別有用意的 ,鍾南山沒有忙在鏡頭第一下 ,而是人們的眼睛看得見 。這位女藝人還質問鍾南山院士 :你有什麼研究成果 ?發明什麼藥?治好幾個人?
  •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向妻子撒嬌是個什麼樣子?簡直太甜了!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向妻子撒嬌是個什麼樣子?你親眼見過嗎?看了的人都直呼太甜了。#鍾南山讓人很期待看到他在家庭生活中是個什麼樣子。這次自己爆料家庭小事,一時之間甜滿大江南北無數屏幕。原來,晚上11點,妻子李少芬一定會催鍾南山睡覺,但他總是「討價還價」:「客廳的鐘快了,過5分鐘再睡……」還情不自禁地笑起來,這撒嬌的樣子也是可愛得沒誰能比了,連撒貝寧也跟著笑得傻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