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轉基因療法」,可讓肌肉「重返18歲」

2020-07-12 家庭雜誌

如何讓乾癟的肌肉重新煥發年輕活力?近日,在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上,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給出了一個特別的答案:基因編輯。

在臨床醫學鄰域,肌肉萎縮、退化向來被視為人體衰老的重要表現。雖然一般認為,通過運動、補充蛋白質等手段,可以緩解這種症狀。但隨著年紀增長,人體細胞的代謝障礙越來越嚴重,肌肉還是會不可避免的老化。

美科學家「轉基因療法」,可讓肌肉「重返18歲」

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則從基因層面解決了細胞代謝障礙,讓小鼠肌肉「重返18歲」。

添加基因片段,肌肉可自動強壯

在實驗中,研究團隊給老鼠添加了名為卵泡抑素的基因。這種基因可以阻止肌肉中一種蛋白質的活性,從而抑制肌的生長,提升肌肉質量。

實驗顯示,在沒有增加運動量,並持續接受高脂肪食物投餵的情況下,這些「超級小鼠」的肌肉質量直接翻了1倍,它們的力量也幾乎增加了1倍,重返年輕狀態。

除此之外,與未接受基因治療的幼鼠相比,實驗小鼠身上軟骨損傷更小,關節炎細胞和蛋白質數量更少,代謝問題更少,心臟和血管更健康。同時,這些小鼠對疼痛的敏感度也明顯降低。

研究人員稱,如果後續實驗證明安全,許多人將從中受益,典型如那些患有肌肉萎縮症的患者,以及相當一部分老年群體。「或許健身教練會因此事業。」

不過,也有專業人士認為,既是該技術被證明安全,短期內也難以走向臨床。

數據顯示,歐盟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近年來只批准了6款細胞和基因療法產品,雖然 FDA預計,2022年之前將批准40種基因療法,但目前在FDA備案的細胞和基因治療新藥研究申請(IND)總數已超800個。

事故頻出,「基因療法」前景依然曲折

在抗衰老領域,逆轉肌肉年齡並不是這兩年才興起的新焦點。

2013年,哈佛大學教授David Sinclair就在《Cell》上發文表示,給相當於人類60歲的年老小鼠使用NAD+補充劑後,其肌肉中的線粒體功能,恢復到了「20歲」年輕小鼠的水平。

其後幾年,NAD+補充劑迅速實現了商業化,如Sinclair實驗室原材料供應方GenaНabеr,其艾沐茵已多次位列京.東成交量榜首。

美科學家「轉基因療法」,可讓肌肉「重返18歲」

註:David Sinclair與GeneНaЬеr創始人王駿合影

相對於補充人體自有的NAD+,華盛頓大學基因療法的推廣難度無疑更高。

一方面,基因療法目前技術還不夠成熟,缺少足夠的成功實樣本。另一方面,大眾對「基因技術」的接受度依然較低。

近日醫藥媒體STAT報導,近期兩名患有罕見神經肌肉疾病的兒童,在Audentes Therapeutics公司接受高劑量基因療法臨床實驗後遭遇不幸。

而早在上世紀末,基因治療領域就發生過相似的死亡事故:1999 年,18 歲男孩傑西·格爾辛格,因患有尿素循環障礙,接受了基因療法的臨床試驗後死亡。

有調查顯示,我國約七成民眾對轉基因食品抱抵制態度。即使在美國,近期其農業部也發文強調「某些轉基因小麥未流入市場,不會帶來食品安全問題」 。

美科學家「轉基因療法」,可讓肌肉「重返18歲」

和有著10以上萬樣本數據,已得FDA-Gras認證,且單副成本不到200美元的NAD+療法相比,基因編輯抗衰老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即便如此,近年來基因技術依然頗受市場看好。美銀美林分析師費利克斯認為,基因組科學、大數據和抗衰老技術的創新,可能很快會將人類的健康壽命延長至遠遠超過100歲。

中科院院士饒子和也曾表示,「國內開展細胞和基因治療臨床研究逐年增加,每年新增臨床研究數量僅次於美國,已成為世界上細胞治療臨床研究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並在部分疾病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延壽技術百花齊放,「全民長壽」或成必然

人體衰老是否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律?在很多科學家看來,既是也不是。 「衰老」不可避免地會到來,但結果卻並非不可逆轉。

David Sinclair 曾表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我們不能長壽。我們的壽命至少可以再延長40年,甚至可能再延長120年。」

美科學家「轉基因療法」,可讓肌肉「重返18歲」

人類身體架構於基因之上,基因組學成為抗衰老領域的重點課題也在情理之中。但以現有的技術水平,恐怕還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基因層面的長壽。

美銀美林報告認為,除了基因組學之外,抗衰老領域其他幾個子主題:大數據/人工智慧健康、未來食物、「逆齡」和「登月醫學」也是熱門方向。如換血療法、清除衰老細胞、幹預免疫、納米機器人等技術,就受到了資本廣泛關注。

2019年,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就曾宣布,其已經找到了高效實現腦機接口的方法。其團隊開發了一種定製晶片,植入大腦後,可以讀取和放大來自大腦的信號。

美科學家「轉基因療法」,可讓肌肉「重返18歲」

註:腦機接口示意

馬斯克認為,如果腦機接口成功,其實年齡不再重要。因為人隨時可以保存住自己最好的狀態,就像遊戲存檔一樣的。這樣就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衰老問題。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或許人類停止衰老、逆轉衰老的時代或許就要到來。

不過短期內實現「人人長壽」可能還不太現實。在NAD+領域,從David發現其作用,到艾沐茵取得商業成功,就已經用掉了四五年時間,而且價格仍然居高不下。

清楚衰老細胞、基因療法、腦機接口等技術,要從商業化到廣泛普及,需要的時間可能更久。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轉基因培育肌肉豬 只長肌肉不長肥肉(圖)
    原標題:科學家通過轉基因培育「肌肉豬」一說「五花肉」你必定會聯想到豬,但你有沒有想過,也許有一天五花肉會在豬身上消失呢英國《每日郵報》6月30日報導,韓國首爾大學分子生物學家金振秀(音譯)和同事利用靶向基因敲除技術「Talen」去掉了豬體內的肌肉生長抑制基因,然後把這些改造過的基因植入豬的胚胎細胞中,讓母豬生下32頭小豬。 這些小豬的肌肉細胞會不受限制地生長,變成「肌肉豬」,而不是像同伴那樣長成肥嘟嘟的體型。8個月後,有13隻小豬存活下來,而目前僅存2隻,其中只有一隻被評估為「健康」。
  • 科學家利用遺傳技術創造轉基因「肌肉豬」
    原標題:科學家利用遺傳技術創造「肌肉豬」   《自然》新聞報導稱,通過對一個單基因的編輯,研究者們讓一些豬相比同類擁有更多的肌肉質量。未公開的結果顯示,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引發豬胎細胞中肌生成抑制蛋白基因產生突變,從而使肌肉細胞大量產生。雖然選擇性繁殖也可以有相同的效果,並且已經在牛和羊等動物身上實現,但這一過程要花費十數年。研究人員表示,新方法非常快,它也不像傳統的基因改造那樣因將一個物種的基因移植到另一個物種身上而飽受爭議,它僅僅涉及單一物種上的單基因變更。
  • 醫美| 速看!肉毒素的美塑療法
    美塑療法(Mesotherapy)也被稱為中胚層療法,指採用注射等微創方式將藥物或其他活性物質分布到皮內、皮下、肌肉等組織內的治療方法,也可以看作一種新型的物理輔助經皮給藥技術。
  • 羅氏獲DMD基因療法授權
    肌萎縮蛋白在肌肉收縮時對維持組織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肌萎縮蛋白的缺陷導致肌肉在收縮過程中出現慢性損傷和炎症,影響肌肉的再生。最終,肌肉被瘢痕組織或者脂肪取代。DMD患者的肌無力症狀在2-3歲時就很明顯,隨著肌肉組織和功能的不斷丟失,在12歲時通常只能靠輪椅行動,20歲時需要輔助呼吸,在30-40歲時因為呼吸或心力衰竭而早夭。
  • DMD基因療法首個3期臨床試驗完成第一例患者給藥
    輝瑞公司(Pfizer)今日宣布,其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DMD)的在研基因療法PF-06939926完成3期臨床試驗的首例患者給藥。這一名為CIFFREO的3期臨床試驗預期在15個國家的55個臨床試驗中心入組99例4-7歲的非臥床男性患者。
  • 中韓科學家培育出轉基因「肌肉豬」(圖)
    英國《每日郵報》6月30日報導,韓國首爾大學分子生物學家金振秀(音譯)和同事利用靶向基因敲除技術「Talen」去掉了豬體內的肌肉生長抑制基因,然後把這些改造過的基因植入豬的胚胎細胞中,讓母豬生下32頭小豬。這些小豬的肌肉細胞會不受限制地生長,變成「肌肉豬」,而不是像同伴那樣長成肥嘟嘟的體型。8個月後,有13隻小豬存活下來,而目前僅存2隻,其中只有一隻被評估為「健康」。
  • 美科學家培育新型轉基因家蠶 可吐「蜘蛛絲」用途廣泛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3日報導,美國懷俄明州立大學博士唐納德•賈維斯和他的同事於近日培育出了新型轉基因家蠶,這種家蠶可以吐出含有蜘蛛蛋白的蠶絲纖維,它比天然蠶絲具有更好的強度和柔韌性,可廣泛運用於醫療、軍事等領域。科學家在很久以前就能生產轉基因蜘蛛絲蛋白,但有關該技術在家蠶上的應用都未能取得良好的成果。
  • 美媒:新技術可讓人體細胞重返年輕 讓它們煥發活力
    新華社北京4月1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可以改寫人體細胞的程序,使之重返年輕狀態,從而讓它們煥發活力。他們希望這項技術會有助於治療組織細胞老化引起的骨關節炎和肌肉萎縮等疾病。
  • 美14歲少女發現潛在新冠療法 奪青年科學家獎
    全球科學家正爭相尋找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法,其中美國德州一名14歲少女切布羅魯(Anika Chebrolu)表現亮眼,透過電腦模擬找到新冠肺炎的潛在療法,贏得2020年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拿到2.5萬美元獎金。
  • 讓金星重返18歲?這群男生夠大膽,竟然跳了這支舞
    金星重返18歲  真正的強者,往往是你還沒來得及說聲「respect」,人家就已經亮出下一個「殺手鐧」。奔騰舞團這次,就大膽奉上壓箱底作品——《奔騰》。34年後,一群同樣來自中央民族大學的舞者,再現萬馬奔騰的名場面,讓金星感嘆「回到了18歲」,那一年,她也在比賽現場見證了「經典」的誕生。  掀起回憶殺的還有175舞團。一身牛仔裝備,配上西部大片式演繹,每一個細胞都迸發出西部牛仔風情。劉維看完都無比驚訝:「這是72個小時編出來的嗎?」
  • 西班牙科學家:運動產生的外泌體有利長壽,可提取注射給他人
    11月16日,頂級科研期刊《PNAS》上刊登一則研究報告,來自西班牙Parrizas團隊在實驗中發現,高強度運動(HIIT)後的小鼠,肌肉細胞會分泌特殊miRNA外泌體,通過提取注射這些外泌體,可讓不運動小鼠享受到運動後的效益,如改善胰島素、調控長壽基因FOXO1表達等。
  • 西班牙科學家:運動產生的外泌體有利長壽,可提取注射給他人
    11月16日,頂級科研期刊《PNAS》上刊登一則研究報告,來自西班牙Parrizas團隊在實驗中發現,高強度運動(HIIT)後的小鼠,肌肉細胞會分泌特殊miRNA外泌體,通過提取注射這些外泌體,可讓不運動小鼠享受到運動後的效益,如改善胰島素、調控長壽基因FOXO1表達等。
  • 安全性良好 長期療效持久 諾華公布SMA基因療法最新結果
    Zolgensma的治療可將患者無事件生存期(event-free survival)延長到5歲,並且在疾病症狀發生前開始治療,可使患者達到在未接受治療情況下無法達到的發育裡程碑。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該公司報導有一名患者在試驗中死亡,後續分析表明死因是由於呼吸道感染導致的缺氧缺血性大腦損傷。沒有證據表明患者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炎症或毒性,以及與療法相關的大腦損傷。
  • Lancet Neurol:2018神經病學總結之神經肌肉疾病
    神經肌肉疾病是累及周圍神經、神經肌肉連接處和肌肉組織的一組疾病,主要表現為肌收縮力減退或消失以及肌肉萎縮等。2018年神經肌肉疾病在治療方面取得巨大進展,特別是那些遺傳類的疾病。然而,單劑量治療也有副作用,可能終生存在風險。一項關於攜帶人突變型SOD 1的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轉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採用腺相關病毒9傳遞CRISPR-Cas9和單一引導的RNA來破壞SOD 1,結果顯示與未處理的突變小鼠相比,經治療小鼠的SOD 1蛋白濃度降低,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症狀出現延遲,存活時間延長25%。
  • 新型基因療法可用於治療肌營養不良症
    新型基因療法可用於治療肌營養不良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9 11:03:38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Hansell H.
  • 美14歲少女發現潛在新冠療法,奪3M青年科學家獎
    切布羅魯下一步著眼於攜手科學家共同努力,旨在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真正療法。(圖/YouTube/Anika Chebrolu)全球科學家現正積極尋找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美國14歲女孩切布羅魯(Anika Chebrolu)的表現亮眼,透過電腦模擬發現可能的潛在療法,贏得2020年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拿到2萬5000美元獎金。
  • 四位科學家的轉基因圓桌談
    中科院院士朱作言1985年所做的轉基因黃河鯉(左)與其對照魚(右),由於轉入生長激素基因,這種轉基因鯉魚的生長速度比普通魚快42%,飼料轉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e)高出18.5%。 圖片來源:新華網 埃裡克·哈勒曼:那時候跟現在真是大不一樣。
  • 細思極恐,花費幾百萬就可年輕20歲,科學家揭曉了生命時鐘的秘密
    然而,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可買寸光陰了,隨著科技的發展,延緩衰老甚至返老還童也不再是空談,美國一家基因治療公司聲稱,利用他們的療法,可以使人年輕至少二十歲。就在不久前,美國Libella基因治療公司獲準在哥倫比亞進行逆轉衰老的臨床試驗,運用基因療法讓人重返年輕,並計劃招募五位45周歲以上的試驗者,體驗這一神奇的時光之旅。
  • 日本18歲美少女不幸截肢,模特夢想的她如今戴上義肢重返舞臺!
    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群獨特的模特,她們在身體上或許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陷,但這並不能成為她們與「美」絕緣的理由,美的定義本就因人而異,沒有固定界限。2015年,東京時裝周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模特展,參加展覽的模特都是殘疾人,甚至有人還坐著輪椅來走秀,設計師鶴田隆文想用這場特殊的秀引起大眾對於殘疾人模特的關注。
  • 科學家發現一種基因療法 可改善衰老群體的運動障礙
    東京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癌症生物學系的Yuji Yamanashi教授,在《Cell》子刊《iScience》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DOK-7基因療法可以改善衰老導致的神經肌肉接頭退化,並增強老年群體的運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