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報記者 郭大路
坦白交代,這場書畫展始於一場「騙局」。
我就是下手的記者,被騙的是我的領導,本報副總編輯倪可風。騙局的結果,就是這場「風深水起」的書畫展。
2013年春天的開工時節,我被派了一個任務,與某公司合作,準備舉辦系列藝術展。因為合作方對藝術展完全外行,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個內容,先練練展。於是,可風老師就被划進了「練展範圍」。
作為執行人員,我自然成了賣力的遊說者——曉之以理的:「作為領導,下屬的工作是應該支持的吧?」(他當然不能說不)壯之以膽的:「練書法這麼多年,怎麼可能不辦展呢?既然凡事都有第一次,所以無論如何要鼓足勇氣啊,把第一次獻給報社工作,那是必需的吧?」(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誘之以利的:「你不是在找書法稱謂類的參考書嗎?這種書這年頭不好找啊。咱先不說辦展,你反正要練書法的,兩周後能拿10件作品出來,我一定想辦法把書找出來。」不過,我猜,開頭打算推託的可風老師之所以願意進這個「圈套」,關鍵是最後一句:人是需要壓力的,有壓力,潛能才有機會爆發,你難道不想看看自己的書法潛能嗎?
承諾的事準時兌現,是可風老師的優點之一。總而言之,他如期把10件作品拿出來了,而且超額完成。其中的幾件,是以往不敢做的嘗試。交作品的具體日期現在忘了,不過,我的微博上還可以翻到兩條購書記錄,5月21日的《中國古代著名畫家落款印譜》,以及7月6日入手的梁章鉅《稱謂錄》,都是事後兌現給可風老師的「誘餌」。
7月中旬,書法作品裝裱好了,合作的公司卻突然撤了計劃。不過,既是海都人,當然都有點「八風不動」的堅韌。要做的事,一定認真做,這是可風老師的優點之二。咱們給可風老師找了三個免費場地,都被他一一否決,現在的場地,是他多方比較後自己設法定下來的。
與林深聯合辦展也是他的主意,因為,「我覺得自己(的水平)還是很不夠。」就在上個月,可風老師還說,「我突然覺得這批作品又不好了。」
我答:「能覺得以前的作品不好,一定有進步的餘地。」
這句話不只適用於可風老師,對林深也一樣適用。2007年,林深工筆青綠作品《氤氳含翠》獲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最高獎、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時,我採訪過他,聊得很愉快,告別出門時,林深從門邊的畫筒裡抽出一張畫:「給你看看我早期的畫,多醜啊。」
林深現在專攻寫意山水,他的畫,比6年前又好多了。同樣的,可風老師的書法,也一直走在向上的通道中。
君子或可以欺其方,不過,認真的人,一定笑到最後。這就是「風深水起」的由來。
風深水起——倪可風、林深書畫展
展期:2013年11月16日—11月20日
地點:海峽文化產權交易所(福州市楊橋東路19號,省民間藝術館正對面)
主辦:福建省美術家協會、福建省書法家協會、福州藍海廣告有限公司
承辦:福建省海峽文化產權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