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以科技為主要競爭力的時代,掌握高新技術則是重中之重。而與此同時,衛星探測技術的出現也給很多國家帶來了困擾,因為通過這項技術,能夠偵查到地球上的一些信息。日本為了探知我國的實力,就曾採用衛星探測方式觀測我國地面上的情況。當日本的衛星看見了中國機場的這一幕時,心裡便開始慌了:希望中國別走這一步。他們看見了什麼?
《孫子》中記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知曉了雙方的實力,才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勝算。但如果一國的軍事機密被別國探知了,那國家的安全也就岌岌可危,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國的軍用機場一般會設置幹擾信號,衛星探測的方式一般無法入手,就連美國的「鎖眼」也無可奈何。
現如今,飛機是世界各國的重要戰略武器之一,建設空軍也成了一個重點項目,但是舊時代的中國一窮二白,科學技術落後,沒有機會獨立研製飛機,所以遭到列強入侵者的空投轟炸,在戰爭中也受到欺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國家抓緊研發飛機,積極建設空軍力量,為的就是在世界面前能有一席說話之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的經濟科技各方面都有了顯著進步,空軍建設成績也十分可喜。在早期,我國的空軍主力是殲-6戰鬥機,由於航空事業的發展較為緩慢,所以殲-6的生產和使用持續了幾十年。在此期間,殲-6大量被生產又大量被退役,我們把這些退役的飛機統一歸置到一個地方,這個地方也被稱之為「飛機墳場」。時間越久,「飛機墳場」上的退役飛機就越多。
為了不讓這些退役飛機被浪費,加上其中殲-6本身性能較好、製造工藝成熟,改造起來也比較簡單,所以我國開始對這些退役飛機開始進行改造。眾所周知,中國的製造技術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只要掌握了一門技術,就能迅速投入建造和使用。這些退役後的飛機不僅能改造成軍用無人機,還能將其中的零件拆卸了備用,在普通飛機發生故障時,維修人員迅速趕往「飛機墳場」尋找合適的零件,以此來解決飛機故障的問題。這樣一來,在飛機上所花費的維修費用也會大幅度減少,又能提高飛機的使用率,一舉兩得。
而日本通過衛星看見了中國機場這一幕後,心裡開始慌了,表示希望中國別走出這一步。日本所說的這一步,就是指改造軍用無人機。我們都知道,軍用無人機在軍事戰爭中的地位卓著,中國擁有這麼多退役的飛機,可改造的軍用無人機數量也就顯而易見了,日本正是對此有所擔心。
日本之所以擔心,有兩個原因,一是日本曾經發動侵略戰爭,對中國犯下滔天大罪,所以一直為中國的崛起感到害怕,擔心中國有一天會在實力足夠強大的時候打壓他們;第二個原因是,日本右翼勢力持有一種觀點,他們認為中國的崛起就是為了針對日本,這也是因為他們深刻認識到自己曾經對中國犯下的罪行。但他們的擔心實在是多餘,《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夫文,止戈為武。」我們在發展壯大自己的時候,並不會有意針對其他國家,而是積攢足夠的實力保護自身而已。況且我國一直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堅持以和平共處的原則同世界各國交流,所以我們也希望能夠與此友好相處。
我們常說,知恥而後勇,因為過去的中國曾有過被動挨打的慘痛經歷,所以如今的中國以發展為重點,不斷提高自身實力,以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也因此受到祖國的庇佑,應該以祖國為榮,以回報祖國為己任。
參考文獻
《孫子》
《左傳·宣公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