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竟然有5個機場在海上,不愧是填海造陸狂魔,中國有沒有呢?

2020-11-23 八月雜談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島國,國土面積狹長,人口眾多,大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平原上,土地資源非常珍貴。這就使得日本不得不向海洋來擴展土地,如東京灣、大阪灣、伊勢灣都有大量填海造陸,1945至1975年,日本政府造地達11.8萬公頃。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日本5個在海上的機場:

長崎機場

長崎機場位於日本長崎縣大村市,是全球第一座海上機場,有一條跑道,即長寬分別為3000米×61米的14/32跑道。1975年5月長崎機場啟用,被定為二等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296.4萬人次,貨運量1.41萬噸。長崎機場主要運行日本國內線路,只有少量國際航線。

長崎機場衛星地圖
長崎機場航線

北九州機場

北九州機場位於日本福岡縣北九州市,於2006年3月啟用。機場全長4125米,寬900米,總面積是3.73平方公裡。機場有一個三層航站樓,一條跑道長2,500米。全年旅客吞吐量127.7萬人次,貨運量1.5萬噸。北九州機場主要運行日本國內航線,少量往來中韓的航線。

北九州機場衛星圖
北九州機場

神戶機場

神戶機場位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大阪灣內,距神戶市中心6千米,2006年2月啟用,與關西國際機場、大阪國際機場並列為關西地方三大機場。機場航站樓面積15400平方米,跑道長2800米,寬60米。全年旅客吞吐量313.6萬人次,運行日本國內線。

神戶機場衛星圖
神戶機場

中部國際機場

中部國際機場位於愛知縣常滑市伊勢灣內,於2005年2月啟用,為日本中部樞紐機場。機場距常滑市3公裡,共有2座航站樓,1條跑道,長3500米,寬60米。全年旅客吞吐量1203萬人次,貨運吞吐量22.3萬噸。機場運行日本國內線和國際線路,開通88條客貨運航線,通航38座城市。

中部國際機場
中部國際機場

大阪關西機場

關西機場位於大阪府大阪灣內,距泉佐野市5千米,面積約10.67平方公裡。1987年動工興建、1994年9月完工啟用,是世界第一座完全以填海造陸建成的機場。關西機場為京阪神都市圈乃至近畿地區最主要對外機場,日本關西地方三大機場之一,被定為據點機場。

關西機場

關西機場有2座航站樓,2條跑道,分別長3500米和4000米。全年旅客吞吐量3191萬人次,貨運吞吐量83.45萬噸,日本第一座可24小時運營的機場。開通了24個國家92個城市的客貨運航線,每周航班量達1550架。

關西機場
關西機場交通路線圖

說完日本的海上機場,其實中國也有海上機場。2019年大連金州灣機場正式獲得批准建設,目前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相信不久的將來會帶給我們驚喜。大家期待嗎

大家對於海上機場有什麼看法呢?歡迎關注,評論留言。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有關填海造陸的是是非非
    「新萬金」是目前全球最長的海堤,長達33.9公裡,號稱「海上長城」,超過了此前最長的荷蘭須德海堤。「新萬金」海堤圍出的面積達401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分之二個首爾。韓國總統李明博親自為海堤主持竣工儀式,並表示它「將成為韓國與東北亞以外的世界接軌的一條經濟高速公路」。
  • 全球最大海上機場:總投資約236億,填海造陸約3萬畝,這工程無敵
    導讀:全球最大海上機場:總投資約236億,填海造陸約3萬畝,就位於大連我國海洋面積是299.7萬平方公裡,約為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一直都要優於內陸城市,如香港、廣州、上海都已成為世紀大都市。但是對於沿海城市,土地資源十分匱乏,填海造田成為多數沿海城市的發展之路。
  • 中國南海一項超級工程,填海造陸發生巨變,網友:打造海上城嗎?
    現在我們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強,基礎建設也是享譽世界的,無論是經濟軍事還是各方面的實力都比起一些發達國家絲毫不呈多讓,而且現在我們中國成為了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民的水平也越來越高,所以說在平常的時候,我們生活質量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 中國首例填海造陸項目,斥資6500萬造機場,每年接待千萬遊客
    人們常常用滄海桑田來形容滄海變遷,在自然環境中,這種變遷的周期都是以億年為單位,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填海造陸,成為解決許多地區土地問題的好辦法,尤其是中東石油豪國,經常開墾油田,我國在90年代初建立了第一個填埋機場。
  • 從精衛填海看圍海、填海造陸的差異
    當大海發覺自己真有被填平的危險時,趕緊採取措施,把那些泥沙用潮汐推向岸邊,泥沙在岸邊沉澱下來,就形成了海塗。海塗厚了、大了,人們就把它匡圍起來,改造成良田。      這個神話故事裡蘊含著地理學中的海岸地貌成因原理,即河流和海水侵蝕、搬運、沉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自然造陸。同時精衛鳥用自己的行動也告訴了我們:人工填海造陸的過程。
  • 衝繩海邊發現儒艮屍體 日本前首相怒稱:被填海造陸害死的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對此憤怒表示「是被邊野古當地的填海造陸工程害死的」。儒艮在中國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日本也被稱為「天然紀念物」。據衝繩當地漁業協會介紹,當地時間18日下午5點左右,在衝繩縣北部的漁港防潮堤附近,漁民發現了一具浮在海面上的海洋生物死屍。19日上午,當地水族館工作人員調查後,發現是一頭儒艮的屍體。
  • 中國填海造陸新工程,總投資145億,還被稱為海上日月!
    例如依靠填海工程建造的棕櫚島,一建成便吸引了世界各地許多富商和遊客的目光。如此規模的人工填海工程從造型上看是獨樹一幟,但實際上我們海南也有類似的人工島,這就是今天小編想給大家講的海南海上日月。被稱為「海上日月」的是海南日月灣斥資建造的兩個海上人工島嶼。其形狀為一個簡單的圓形,一個小巧的月亮形。由於離海岸很近,因此施工相對來說並不難。
  • 我國填海造陸打造景區,引來90多國阻攔,聯合國:中國合理合法
    01使用填海造陸技術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國家,每個國家的生活方式不同以外,國家佔地面積也大不相同,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領土面積大概960萬平方公裡,在世界上也是前三,但由於中國的人口數量多,每年也都在持續增加,可能會在以後的日子裡出現土地不夠用的問題,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國也是想盡辦法去解決
  • 日本政府填海造陸 民眾雨中苦喊:別殺死大海
    據日本琉球新報報導,日本政府向衝繩縣邊野古地區沿岸填海造陸已過去1個月時間。17日一早,當地民眾在邊野古營地的大門前繼續抗議。當時氣溫只有14度,還下著雨,是今年當地最冷的一個早上。2018年12月14日,日本政府開始向邊野古地區沿岸的預定區域投入沙土,填海造陸,推進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的建設工程。隨著海中沙土不斷累積,這片區域內本來碧藍色的海水變得渾濁骯髒,引起了許多民眾的強烈抗議。
  • 南海新島露雛形:數艘挖泥船填海造島,還有3500米機場跑道?
    要說到中國的南海區域,一直以來都被稱為寶藏一樣的存在!這裡不僅擁有豐富的海洋特產,而且還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所以一直以來中國的南海問題都是國際化爭端的存在。可是現在,中國的南海一艘國產挖泥船正在展開開始填海造陸的工作,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裡就會是一個全新的島嶼,為我國海上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南海新島初見雛形,數艘挖泥船填海造島,3500米機場跑道拔地而起。
  • 傳說中的填海造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當然,疏浚工程很多都是用在工業化發展上的,像日本,陸地面積非常小,沿海的城市很多土地都是靠疏浚、填海造陸而形成的。還有一些城市、國家的發展,都是依託填海造陸的工程來完成,像美國,像我們的香港、澳門,像新加坡,都是通過填海造陸來擴充他們的生存空間,來擴充它城市化的規模。疏浚與大眾生活有什麼關係?
  • 臺灣海峽是「修建跨海大橋」,還是「填海造陸」呢?看完就明白了
    除了香港和澳門,中國臺灣同樣是一個值得前往遊玩的好地方,這裡景色優美、氣候宜人、盛產水果,近年來更是成為內地遊客常去旅遊的最佳去處。眾所周知臺灣與內地之間隔著一條臺灣海峽,它是大陸與臺灣之間往來的重要交通要道。多年來一直都有人好奇,這條臺灣海峽到底有多寬呢?能不能填海造路呢?能不能修建一條跨海大橋,縮短臺灣與內地的距離呢?
  • 中國耗資263億,建設全球最大海上機場!
    「中國基建」的名號已經走向了世界,6天建火神山醫院、2小時拆一座橋、9小時給火車站進行大改造等等,中國基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可以說,沒有中國拿不下的基建項目,而眾多基建項目的誕生,也對得起「中國基建」這個頭銜。
  • 中國填海造陸,建全球最大廣場,比17個萬達廣場還大,有特殊意義
    填海造陸是大工程,既耗財又費力,稍微不注意還容易破壞環境,如果不是特殊原因,不會有國家這麼幹。世界上填海造陸最著名國家是荷蘭,該國具有全國四分之一土地低於海平面的隱患,和人口過於密集的迫切需求,所以只好向天要地,近百年硬生生造出一個省來。
  • 「世界最大海上機場」將落座大連,耗資263億元,這個區成大贏家
    高鐵行進過程中需要有高鐵站來作為停靠點,飛機自然也需要飛機場來給飛機提供起飛和降落,對于越來越多的航線出現,機場的建設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城市的建設已經讓有些地方沒有地方建設機場,但是這並不會影響到我們,我國可是被冠以了「基建狂魔」的稱號,填海造陸這都已經成為了基本功了。
  • 世界十佳機場,4個在日本,1個在中國,前100名中國有10個
    很多人出遠門都會選擇坐飛機,尤其是出國旅行,有時候轉機搭到紅眼航班還要在機場住一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全球十佳機場,不知道大家到過幾個呢?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指的十佳機場依據的是知名的航司及機場質量標準評測機構Skytrax發布的2020年度全球100大最佳機場排行榜,它是由遍布全球各地的航空旅客投票選出的,主要依賴的是旅客的體驗和口碑。來看看都有哪些機場呢?
  • 這座中國城市,經濟發達,三分之二的面積靠填海造陸
    進入和平時代後,擴大土地的方式變成了向海要地,比如荷蘭,荷蘭整個國家有6000平方千米,都是靠填海造陸得到的。為此還專門修築了一條圍海大堤。再比如我們的鄰國日本,這些年來也通過填海造陸擴大了不少面積。我們國家也有一個城市,靠著填海造陸擴大了三分之二的土地,這座城市非常發達,2018年的人均GDP達到了8.6萬美元,比瑞士的8.2萬美元高出一截。這座城市就是澳門。
  • 國外討論:中國是如何做到如此快速的在南中國海填海造陸的?
    讓我來解釋一下中國南海的神奇之處。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它歸結為以下幾點:在關鍵項目的決策過程中,效率在於沒有繁文縟節的監督管理,當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時,它們就會迅速完成。與此同時,在菲律賓將建造人工島的預算削減到一定程度,並任命一家私營公司來承擔合同的時候,中國已經建成了這些島嶼。
  • 我國填海造陸達新高度,面積相當於省區
    事實上,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國家和地區開始填海造陸, 比如杜拜的棕櫚島,過去填海造陸只是夢想, 現在有技術支持,這也成了現實, 我國也成功地建立了島嶼,在這個島上成為世界第一。另一個世界第一?我國填海達到陸達新高度,面積相當於省區,該人工島位於海南省明珠生態島,佔地面積265.4公頃,該島圖案很有趣,呈太極形狀,從空中俯視,這座島的一半是綠地,另一半是藍色的海水,形狀看起來非常獨特美麗,此外生態島的交通也非常方便,為了連接小東西,我國修建了跨海橋,橋的另一邊是海南島。
  • 擴張領土適合中國嗎?填海造陸很不錯,還有其他建議嗎?
    「為了捍衛中國領土主權而生」這句話在眾多的家國前輩身上所體現,從古至今,中國的領土缺失無數,經過戰爭洗禮之後沒有一片土地十分「乾淨」,全部沾染中國人民的鮮血,香港曾經被割讓,但是在1997年便歸還給中國,中國對香港的主權再次回歸,那中國領土擴張還有餘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