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海上機場:總投資約236億,填海造陸約3萬畝,這工程無敵

2020-12-06 網易新聞

導讀:全球最大海上機場:總投資約236億,填海造陸約3萬畝,就位於大連

我國海洋面積是299.7萬平方公裡,約為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一直都要優於內陸城市,如香港、廣州、上海都已成為世紀大都市。但是對於沿海城市,土地資源十分匱乏,填海造田成為多數沿海城市的發展之路。因此利用海洋搞建設,大連這座城市就十分厲害,在海上填海造地,用於建設一座超級機場。

為何要新建機場

大連市內原本有一座機場,而且還是建在市中心區域的周水子機場,交通十分便捷。但是建在市中心也要面臨交通的額壓力,去往大連機場的道路除了要負擔機場的車流外,還要承擔相鄰幾個大型居民區的巨大車流,交通壓力可想而知。而且大連現在的機場距離居民實在是太近了,飛機起飛和降落的噪音無時無刻不在幹擾著附近的居民。而且現在的機場是單跑道機場,飛機的吞吐量實在有限,已然無法承接現在大連城市快速發展的步伐,一個新的機場成為大連發展之路上的迫切需求。

然而大連想要新建機場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選址問題,重要因素就是大面積遠離居民區的開闊土地,還要留夠後期擴建的需求,但是大連的丘陵地勢幾乎是找不到這樣土地的,於是他們就把目光投向了海上。

建一個什麼樣的機場

填海造機場在以往早有先例,如香港的大嶼山機場、日本的關西機場。而且大連很多土地都是填海造出來的,如東港新區,所以填海對於大連人來說不足為奇。這座機場就是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距離海岸線4.5公裡,並且整體的建築形狀為長方形,計劃建設四條跑道,總投資約236億元,填海面積約3萬畝。

填海多年,為何不見機場動工,是不是成為爛尾了。其實不然,國家已經明確批覆了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項目。再者就是機場填海需要一個沉降期,需要將打下的土夯實,一般沉降期在七八年時間左右。才可以在上面建機場。主要是為了安全考慮,所以工程只能一步一步來,預計在今年就可以完工了。

寫在最後

待金州灣國際機場建成,年旅客吞吐量預計達7000萬人次,是現在周水子國際機場的約6倍之大,建成之後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機場,會推動大連市內人口、商務、貿易、旅遊等多方面發展。靠近金州灣渤海海域的沿岸地帶也將成為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海岸型濱海新市區和濱海旅遊度假勝地。不知大家對於大連填海造機場有什麼要說的?歡迎在評論處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中國填海造陸新工程,總投資145億,還被稱為海上日月!
    例如依靠填海工程建造的棕櫚島,一建成便吸引了世界各地許多富商和遊客的目光。如此規模的人工填海工程從造型上看是獨樹一幟,但實際上我們海南也有類似的人工島,這就是今天小編想給大家講的海南海上日月。被稱為「海上日月」的是海南日月灣斥資建造的兩個海上人工島嶼。其形狀為一個簡單的圓形,一個小巧的月亮形。由於離海岸很近,因此施工相對來說並不難。
  • 浙江斥資600億填海造陸,僅一期就達20萬畝,工程總面積達49萬畝
    溫州的土地十分的緊缺,給當地居民帶來許多不便的同時,也直接的限制了城市的發展,為了突破這個困難,浙江準備再次建造一個像溫州一樣的城市,甚至不惜耗費巨資填海,而這個工程項目就是目前為止我國最大的圍墾項目,項目的名字叫做甌飛工程。
  • 浙江投資600億填海造陸,一期工程就達20萬畝
    「文|拖鞋(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享受每一刻的感覺,欣賞每一處的風景,這就是人生。填海造陸這個詞大家應該都聽過了,它是指把原有的海域通過人工的手段轉變為陸地,對於一些沿海城市來講,填海造陸可以極大緩解城市的有限空間。
  • 有關填海造陸的是是非非
    據韓國《中央日報》4月26日報導,韓國歷經19年、投入數十億美元在西岸修築的「新萬金」海堤宣布竣工。「新萬金」是目前全球最長的海堤,長達33.9公裡,號稱「海上長城」,超過了此前最長的荷蘭須德海堤。
  • 中國最「大規模」填海工程,投資600億,打造20萬畝海上城市
    然而,以人工島為依託建立海上城市卻是有充分科學依據的構想,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變為現實。海上城市,是構想中未來新興城市的發展形式之一,在未來建設海上城市是解決人類居住問題的重要途徑。在這裡有辦公大樓、住宅大廈、有寬闊的街道和繁華的商場、有飯館、飯店、圖書館、電視臺、娛樂中心等等,當然,還有陸地城市所難以企及的「海域風光」。
  • 填海造地20萬畝,耗資600億,將建海上城市
    其次就是填海造地,提高使用的面積,今天要說的是中國打造最宏偉的填海工程,填海造地面積達20萬畝,耗資費用600億。 這次填海造地的城市是溫州,主要還是因為溫州的地很少,人口數量多,人均的耕地面積是0.3畝。
  • 日本竟然有5個機場在海上,不愧是填海造陸狂魔,中國有沒有呢?
    這就使得日本不得不向海洋來擴展土地,如東京灣、大阪灣、伊勢灣都有大量填海造陸,1945至1975年,日本政府造地達11.8萬公頃。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日本5個在海上的機場:長崎機場長崎機場位於日本長崎縣大村市,是全球第一座海上機場,有一條跑道,即長寬分別為3000米×61米的14/32跑道。
  • 中國耗資263億,建設全球最大海上機場!
    如今中國基建再次創造世界奇蹟,我國打算利用填海造陸的方式修建一個海上機場,建成後,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機場,位置在大連,命名為大連金州灣機場。其實縱觀國際,其實很多國家都有了海上機上的設置,比如日本這一海島國家,本身國土面積有限,只好轉向海上面積的開發利用,由此日本早些年就建造了關西機場這一海上機場,此外倫敦以及美國也有挑戰海上機場的修建,並且擁有了較為成熟的技術。
  • 奇蹟工程!接連挖空兩座山「填海造陸」,大手筆令西方國家驚嘆
    隨著全球文化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開始進入到了高科技時代,現代化的城市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可是在巨大經濟提升的同時,世界各國都面臨同樣的一個難題,那就是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畢竟全球的海洋資源高達百分之七十多,而土地面積只有百分之三十多,所有的國家都被海洋所環繞。
  • 首座海上機場在大連開建,被稱基地狂魔,填海3萬畝花費263億
    其實海上機場也不過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直接在海上建設機場。真實指的是填海造陸。想要建設這座海上機場需要把3萬畝的海域變成陸地,如此操作下來將會耗費263億元。這也是我國第一座海上機場,同時也是世界範圍內的最大機場。
  • 浙江將再建一「溫州城」,斥資600億填海造陸,僅一期就達20萬畝
    鹿晗和鄧超的第一期綜藝節目《哈哈哈哈哈》就是在舟山拍攝的,非常真實地還原了當地海產品市場,包括碼頭裝貨的壯漢,以及附近包裝海產品的市場工人,每個人對生活都特別樂觀積極,雖然每天過度勞累但心裡都很開心,這也是當地海產品市場發達的一小部分原因,通過這個節目,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舟山的主要發展企業。
  • 中國「規模最大」的填海工程,耗資3000億,用珊瑚礁打造海上城市
    說到中國的填海造陸,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因為土地面積有限的原因,掌握填海造陸技術非常重要。今天要說的便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填海工程,耗資3000億,用珊瑚礁打造海上城市。究竟是怎樣一個工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眾所周知,南海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海域,而因為其資源豐富,且海域範圍比較廣,所以非常適合建造人工島嶼。
  • 中國南海一項超級工程,填海造陸發生巨變,網友:打造海上城嗎?
    所以我們中國現在致力於填海造陸計劃,爭取增加我們中國的國土面積,陸地面積,這樣才能夠讓人們有了更廣闊的生存空間。而中國近期在南海有一項超級工程,就是填海造陸計劃。因為在中國的南海有很多的群島,宣德群島就是其中的一個,宣德群島中有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島嶼,這些島嶼有著西沙七連嶼,這幾個島嶼可以完全連起來填海造陸成陸地,讓我們中國人在陸地上生存。
  • 中國首例填海造陸項目,斥資6500萬造機場,每年接待千萬遊客
    人們常常用滄海桑田來形容滄海變遷,在自然環境中,這種變遷的周期都是以億年為單位,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填海造陸,成為解決許多地區土地問題的好辦法,尤其是中東石油豪國,經常開墾油田,我國在90年代初建立了第一個填埋機場。
  • 中國填海造陸,建全球最大廣場,比17個萬達廣場還大,有特殊意義
    填海造陸是大工程,既耗財又費力,稍微不注意還容易破壞環境,如果不是特殊原因,不會有國家這麼幹。世界上填海造陸最著名國家是荷蘭,該國具有全國四分之一土地低於海平面的隱患,和人口過於密集的迫切需求,所以只好向天要地,近百年硬生生造出一個省來。
  • 斥資600億填海造陸,浙江再次吸引全球眼光!
    因此不惜斥巨資600億填海造陸,僅一期就達20萬畝。再建一個溫州城,斥資600億填海,浙江再次吸引全球眼光!這個工程師全國單體最大的圍墾工程——「甌飛工程」。這個工程早在一零年便開始運作,到目前為止幾乎已經竣工,土地共達20.3萬畝。
  • 中國南海在建新人工島,不是恆大的海花島,佔海總面積約6889.8畝
    在世界填海造島的工程中,無疑是土豪王國杜拜的棕櫚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改造項目之一;但是現在的棕櫚島已經成為了「爛尾」工程。其實我國也有在建設人工島,而且還比較成功,就如恆大在海南總投資1600億建設的海花島,目前已經成為「世界頂級文旅勝地」。
  • 數十倍收益催生填海造地熱情 渤海灣淤死加速度
    2010年春天,龍口市政府及當地民營企業南山集團開始徵收用於建造人工島群的養殖海域,並於當年10月正式拉開了填海工程。  人工島的建造方法,是將龍口境內的一座荒山填到海裡去。據當地國土部門測算,荒山可提供土石方約5.4億立方米,足夠滿足人工島群建設約3億立方米的土石需求量。這個造島計劃總投資約100億元。
  • 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機場,就在大連,投資263億
    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為海上機場計劃採用填海建人工島的方式為中國大陸首個海上機場借鑑日本關西機場建成後能夠讓世界最大的民航客機&34;順利起降將成為世界最大海上機場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擬規劃填海造地面積20.87平方公裡。
  • 從精衛填海看圍海、填海造陸的差異
    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自然造陸。同時精衛鳥用自己的行動也告訴了我們:人工填海造陸的過程。       由於人口數量越來越多,很多國家都在向海洋要地,通常的做法有圍海造陸和填海造陸,那麼它們的區別是什麼呢?       圍海造陸和填海造陸都是指通過人工的辦法,將原有的海域變成陸地,緩解地少人多帶來的諸多問題,那麼圍海造陸和填海造陸的區別是什麼呢?下面帶您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