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海邊發現儒艮屍體 日本前首相怒稱:被填海造陸害死的

2021-01-15 人民日報海外網

當地漁業協會在檢查儒艮屍體(衝繩時報)

海外網3月20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20日報導,近日,日本衝繩縣海邊發現一具瀕危動物儒艮的屍體,目前日本政府正在調查其死因。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對此憤怒表示「是被邊野古當地的填海造陸工程害死的」。

儒艮在中國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日本也被稱為「天然紀念物」。據衝繩當地漁業協會介紹,當地時間18日下午5點左右,在衝繩縣北部的漁港防潮堤附近,漁民發現了一具浮在海面上的海洋生物死屍。19日上午,當地水族館工作人員調查後,發現是一頭儒艮的屍體。

儒艮屍體浮在海面(富士電視臺)

目前儒艮的遺骸在冷凍設施中保存著,專家正在調查其死因。日媒稱,在衝繩周邊原本有3頭儒艮在此生活,此次發現的儒艮屍體是其中的1頭。其他2頭現在不知去向。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20日召開的記者會上,就衝繩發現瀕危動物儒艮屍體一事表示:「日本防衛省正在收集具體信息。現在衝繩名護市邊野古地區正在為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而進行填海造陸工程,(瀕危動物死亡)是否與此相關,我們需要進行詳細調查。」談及填海造陸工程,菅義偉表示:「我們還將繼續推進搬遷工程,並留意工程對自然環境和居住環境的影響。」

鳩山由紀夫(神戶新聞社)

此事引起日本輿論的廣泛關注。20日,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推特發文稱:「瀕危物種儒艮死掉了。前幾日,我剛在鳥羽的水族館看了食慾旺盛的儒艮。那時我就擔心,邊野古的儒艮會不會因為生態被破壞而沒有食物了。」對於儒艮的死亡原因,鳩山憤怒表示:「是被邊野古當地的填海造陸工程害死的。還不停止這種因為人類的自私而殺害動物的行為嗎?」


日本機動隊強行架走抗議民眾(琉球新報)

2018年12月14日,日本政府開始向邊野古地區沿岸的預定區域投入沙土,填海造陸,推進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的建設工程。隨著海中沙土不斷累積,這片區域內本來碧藍色的海水變得渾濁骯髒,引起了許多民眾的強烈抗議。當地發生過多次居民集會,試圖阻撓工程。

填海工程開始當天,衝繩縣知事玉城丹尼在臉書上發布了視頻,稱日本政府在邊野古大浦灣地區開始的新美軍基地填海造陸工程,令他十分痛心。玉城表示,大浦灣為世界罕見的珍貴海域,孕育5000種以上的生物,及北半球最大規模的藍珊瑚。如今日本政府為了建設新軍事基地,破壞珍貴的生態環境,行為不可原諒。(海外網 王珊寧)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王珊寧、劉強

31520080,.衝繩海邊發現儒艮屍體 日本前首相怒稱:被填海造陸害死的,.2019-03-20 15:06:49,.204413,.王珊寧、劉強

相關焦點

  • 日本政府填海造陸 民眾雨中苦喊:別殺死大海
    據日本琉球新報報導,日本政府向衝繩縣邊野古地區沿岸填海造陸已過去1個月時間。17日一早,當地民眾在邊野古營地的大門前繼續抗議。當時氣溫只有14度,還下著雨,是今年當地最冷的一個早上。2018年12月14日,日本政府開始向邊野古地區沿岸的預定區域投入沙土,填海造陸,推進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的建設工程。隨著海中沙土不斷累積,這片區域內本來碧藍色的海水變得渾濁骯髒,引起了許多民眾的強烈抗議。
  • 有關填海造陸的是是非非
    與韓國上下的喜慶氣氛不同,眾多國際環保組織對如此大手筆的海堤工程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表示擔憂,有關填海造陸的是是非非走進了人們的視野。除了填海造陸,其他幾種常見的造陸方式還包括圍湖造田、攔河圈地等。地球上海洋面積巨大(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可用於造陸的近海面積相當可觀,使得填海成為一種最主要的造陸方式。  在全球人口膨脹,工業、生活用地不足的背景下,很多國家將目光投向了海洋。
  • 從精衛填海看圍海、填海造陸的差異
    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自然造陸。同時精衛鳥用自己的行動也告訴了我們:人工填海造陸的過程。       由於人口數量越來越多,很多國家都在向海洋要地,通常的做法有圍海造陸和填海造陸,那麼它們的區別是什麼呢?       圍海造陸和填海造陸都是指通過人工的辦法,將原有的海域變成陸地,緩解地少人多帶來的諸多問題,那麼圍海造陸和填海造陸的區別是什麼呢?下面帶您了解一下。
  • 日衝繩知事決定19日前宣布撤銷填海造地許可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衝繩縣知事翁長雄志9月9日基本決定,將在19日啟程前往參加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之前,宣布撤銷駐日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目的地名護市邊野古沿岸地區填海造地的許可。日本共同社9月10日報導稱,翁長已將這一想法傳達給身邊人士。鑑於日本政府計劃近期恢復施工,翁長為阻止搬遷,決定動用作為知事的最大權限。
  • 這座中國城市,經濟發達,三分之二的面積靠填海造陸
    進入和平時代後,擴大土地的方式變成了向海要地,比如荷蘭,荷蘭整個國家有6000平方千米,都是靠填海造陸得到的。為此還專門修築了一條圍海大堤。再比如我們的鄰國日本,這些年來也通過填海造陸擴大了不少面積。我們國家也有一個城市,靠著填海造陸擴大了三分之二的土地,這座城市非常發達,2018年的人均GDP達到了8.6萬美元,比瑞士的8.2萬美元高出一截。這座城市就是澳門。
  • 日本衝繩縣政府31日將撤銷普天間搬遷地填海造地許可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關於衝繩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到名護市邊野古問題,日本衝繩縣政府決定,於8月31日撤銷發放的填海造地許可。如此一來,日本中央政府將不得不暫停填海造地工程。日本政府表示,將訴諸法律手段解決這一問題。據日本NHK電視臺8月31日報導,關於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到名護市邊野古的問題,衝繩縣知事翁長雄志7月透露,將辦理有關手續撤銷發放的填海造地許可。
  • 中國首例填海造陸項目,斥資6500萬造機場,每年接待千萬遊客
    人們常常用滄海桑田來形容滄海變遷,在自然環境中,這種變遷的周期都是以億年為單位,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填海造陸,成為解決許多地區土地問題的好辦法,尤其是中東石油豪國,經常開墾油田,我國在90年代初建立了第一個填埋機場。
  • 傳說中的填海造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當然,疏浚工程很多都是用在工業化發展上的,像日本,陸地面積非常小,沿海的城市很多土地都是靠疏浚、填海造陸而形成的。還有一些城市、國家的發展,都是依託填海造陸的工程來完成,像美國,像我們的香港、澳門,像新加坡,都是通過填海造陸來擴充他們的生存空間,來擴充它城市化的規模。疏浚與大眾生活有什麼關係?
  • 美國衛星鎖定上海40年:通過填海造陸,土地增幅面積「驚人「!
    近些年我國來為了給人們帶來更加多的便利,也是不斷地基建,像我國高鐵的全面普及就是為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於土地資源的需求量可謂是越發重要,而我們也在積極實現填海造陸工程,就連美國衛星都鎖定上海40年:通過填海造陸,土地增幅面積「驚人」!在眾多的城市當中,以上海這個城市填海造陸最為厲害,前不久美國NASA發表的一篇報告就充分地證明了這個事實。
  • 歐洲一小國填海造陸面積比中國還大,原因讓人費解
    大家都知道,由於很多國家因為領土面積狹小,或者是自己的領土部分不適合人類居住,而適合人類居住的土地面積少之又少,因此都想方設法的通過其他方式進行擴大領土面積,特別是沿海的一些國家,通過填海造陸的方式使得領土面積不斷增長,中國的填海造陸面積在世界上能夠排到世界第三名,這個是非常出乎意料的事情,但是有一個國家更填海造陸更加的驚人
  • 日本竟然有5個機場在海上,不愧是填海造陸狂魔,中國有沒有呢?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島國,國土面積狹長,人口眾多,大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平原上,土地資源非常珍貴。這就使得日本不得不向海洋來擴展土地,如東京灣、大阪灣、伊勢灣都有大量填海造陸,1945至1975年,日本政府造地達11.8萬公頃。
  • 填海造陸很不錯,還有其他建議嗎?
    有人說填海造陸很不錯,那還有其他的建議嗎?當看向西歐地區時我們會發現有殘忍的三角貿易,他們的領土不僅被佔領,同時還要充當他人的奴隸,沒有人權的日子讓他們百般忍受,只為有朝一日可以報仇雪恨。再翻開中國的歷史,同樣會發現中國土地曾被嚴重侵佔過,並且眾多土地如今仍未能回歸祖國的懷抱,相對於日本來說,中國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寶地。
  • 臺灣海峽是「修建跨海大橋」,還是「填海造陸」呢?看完就明白了
    能不能填海造路呢?能不能修建一條跨海大橋,縮短臺灣與內地的距離呢?臺灣海峽的寬度,現有技術完全可以修建跨海大橋大陸距離臺灣海峽最近的地區應該是福建的福州,相距約有130千米左右。在中國現有技術條件下,修建這樣一條跨海大橋完全沒有困難,特別是在完成修建港珠澳大橋且正常運營之後,我國對於修建跨海大橋技術的掌握已是十分嫻熟了。
  • 外交部回應「在南海填海造陸」:與菲律賓無關
    第二,菲律賓方面近日稱中方正加緊在南海填海造陸,中方對此有何回應?答:關於第一個問題,越南的做法是企圖倒打一耙。我在昨天的記者會上已經向大家介紹,中方有關船隻是在中建南鑽井作業平臺附近執行護航安保任務,處於防守狀態,是越方船隻奔襲一百多海裡進入有關海域,企圖強行衝撞中方守衛船隻,嚴重危害中方船隻和人員安全。到底是誰在現場發起進攻,是誰處於防守一方,是誰在製造緊張,這是非常清楚的。
  • 中國在黃巖島填海造陸被美國成功勸阻?中方回應
    (原標題:中國在黃巖島填海造陸被美國成功勸阻?問: 據報導,菲律賓防長洛倫扎納3月9日稱,
  • 我國填海造陸打造景區,引來90多國阻攔,聯合國:中國合理合法
    01使用填海造陸技術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國家,每個國家的生活方式不同以外,國家佔地面積也大不相同,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領土面積大概960萬平方公裡,在世界上也是前三,但由於中國的人口數量多,每年也都在持續增加,可能會在以後的日子裡出現土地不夠用的問題,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國也是想盡辦法去解決
  • 美國學者:摸不透中國人,明知填海造陸的危害卻又想造出一個新區
    ,但是就針對與填海造陸這一方面,其實在世界上有很大的爭議,就有美國學者表示:摸不透中國人,明知填海造陸的危害卻又想造出一個新區。我們要知道填海造陸有什麼弊端,其實最大的壞處可能就是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畢竟填海造陸就是對原有的海洋環境進行改造,以及各種各樣的汙染、海水倒灌甚至是地表沉降等系列問題。
  • 「美人魚」儒艮已是瀕危度最高物種
    (觀察者網訊) 據日本共同社12月12日報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11日更新了匯總世界瀕危物種的紅色名錄,將棲息於衝繩的儒艮瀕危度上調至最高級別。 儒艮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大型哺乳類海洋生物,屬於海牛目、儒艮科。
  • 接連挖空兩座山「填海造陸」,大手筆令西方國家驚嘆
    為了擴大國內的土地資源面積,各國都是將目標放在了海洋中,開始了一系列的填海造陸工程,目前來講向海洋發展已經成為了人類未來生存發展的主要方向,可是海洋之中所蘊含的豐富資源又讓人眼紅不已,我國近些年所進行的填海造陸工程也非常的多,其中的南海七連嶼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工程。
  • 中國填海造陸,建全球最大廣場,比17個萬達廣場還大,有特殊意義
    填海造陸是大工程,既耗財又費力,稍微不注意還容易破壞環境,如果不是特殊原因,不會有國家這麼幹。世界上填海造陸最著名國家是荷蘭,該國具有全國四分之一土地低於海平面的隱患,和人口過於密集的迫切需求,所以只好向天要地,近百年硬生生造出一個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