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認為全球變暖是造成海洋含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2020-11-24 驕陽網

報導稱,海洋中含氧量的改變可能會對生態造成衝擊,低含氧量的海域對水母的生存有利,但對於較大型且遊泳速度快的物種,例如鮪魚、馬林魚、及部分種類鯊魚,就不是個好消息了。據該研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2月7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報告稱,地球上海洋的氧氣含量在過去50年間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恐對整個生態系統造成危害。

據報導,專家警告稱,地球海洋的氧氣含量在1960年到2010年間下降了2%,共有約700個海域受到影響,而上世紀60年代進行研究時,受影響的海域僅有45個。

研究認為,全球變暖是造成海洋含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為較暖的水含氧量較少,且加熱會造成海水分層,因此富氧層和貧氧層的混合也會變少。預計到本世紀末,海洋將失去約3-4%的氧氣。由於海洋中的氧氣不是均衡分布的,在一些熱帶海域中,氧氣流失量可達到40%至50%。

另外,人類活動例如集約養殖、過度使用化肥等,也會加劇海水中氧氣的流失。研究稱,當過量的人工化肥或來自肉類行業的糞肥從土地流失到河流和海洋時,會使得水中的藻類大量繁殖,藻類在進行呼吸作用時,會消耗大量氧氣。

報導稱,海洋中含氧量的改變可能會對生態造成衝擊,低含氧量的海域對水母的生存有利,但對於較大型且遊泳速度快的物種,例如鮪魚、馬林魚、及部分種類鯊魚,就不是個好消息了。據該研究報告,這些大型魚類將被迫遷移到水深較淺的海域,同時還將面臨更高的過度捕撈風險。

「海洋中氧氣量的減少,代表棲息地與生態多樣性的流失,」海洋生物學家艾普斯表示,「這會改變海洋中的能量與生物化學循環,然而我們尚不清楚這些改變會帶來什麼後果。」

研究者表示,若想終止低氧海域的擴張,人們需要果斷地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結束過度捕撈,創造更有彈性的海洋生態系統。

相關焦點

  • 繼海洋酸化之後又一重大海洋悲劇!海洋含氧量急劇下降!
    但是一些新的研究表明,海洋生物不再像以前那麼容易去獲得這種基本成分了。德國基爾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的海洋學家Andreas Oschlies領導著一個在全球範圍內監控海洋含氧量的團隊,他說,在過去的十年中,海洋的含氧量顯著下降,這是一個與氣候變化有關並且非常令人擔憂的趨勢。他說:「我們對所看到的變化的強度、海洋中氧氣下降的速度以及其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之大感到非常驚訝。」
  • 全球變暖或將是未來地球災難的主要原因
    ,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甲烷可以來自很多自然資源,但人類通過採礦、使用天然氣、大規模飼養牲畜和使用垃圾填埋場,是造成了大部分甲烷排放的主要原因。根據美國環保署的數據,牛是美國最大的單一甲烷源,這些動物產生的甲烷幾乎佔總排放量的26%。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全球變暖不僅僅意味著變暖,這也是為什麼「氣候變化」成為研究人員和決策者青睞的術語。
  • 海洋含氧量下降:缺氧正在影響整個食物鏈上的物種
    法媒稱,一個全球環保組織12月7日說,氣候變化導致海洋中的氧氣流失,有可能對海洋生物、漁業和沿海居民區產生「可怕的影響」。  據法新社12月7日報導,國際自然保護聯合會在一份報告中說,在全球海洋中發現了約700個氧氣含量較低的區域,而上世紀60年代僅有45個。
  • 【環保知識】全球變暖的一些主要原因
    而當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這一現象。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更威脅人類的生存。
  • 研究發現:全球海洋溫度創新高 變暖趨勢將持續不減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月28日報導,一組中國專家的研究發現,2017年海洋上層2000米的水溫遠遠超過此前最熱的2015年。這一發表在中國《大氣科學進展》期刊的研究表明,海洋2017年比2015年升溫的熱量是中國年均發電量的699倍。研究作者成裡京和朱江寫道:「人類活動所導致的長期變暖趨勢將持續不減。」
  • 科學家研究板塊構造變化對海洋含氧量影響—新聞—科學網
    該校地球科學研究生Emma Kast是近日發表在《科學》上的相關論文的第一作者。「這些結果與人們之前所見的任何結果都不同,碰撞改變之大讓我們感到意外。」Kast說。 Kast用顯微鏡下的貝殼創造了一個海洋氮記錄,時間跨度從7000萬年前——恐龍滅絕前不久——到3000萬年前。
  • 太陽活動不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新華社倫敦5月6日電丹麥科學家最近發現,80年代以來全球氣溫升高及氣候異常的主要原因不是太陽活動,而是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增加造成的。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最近報導,科學界一般認為,全球變暖主要是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溫室氣體造成的。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太陽耀斑周期性出現才是全球變暖的主因。
  • 人類活動是目前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
    人類活動是目前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6日 16:53 來源:中國政府網 專題:2007全國兩會   2007年3月6日下午3
  • 造成高溫的原因有哪些 人為原因才是全球變暖主要因素
    可是現在開空調都不能間斷的熱,所以全球高溫的原因是什麼?   高溫意味著熱量收入多,支出少。從此處分析更易理解。收入:太陽輻射(光照長短、太陽高度角)大氣的削弱作用,大氣的保溫作用,海拔高度(近地面大氣熱源為地面),大氣是否容易擴散。   自然原因:地球周期性公轉軌跡由橢圓行變為圓形軌跡,距離太陽更近。
  • 海洋酸化加劇全球變暖
    圖片來源:Wim van Egmond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隨著對大氣中二氧化碳氣體的吸收,海洋酸性緩慢而無情的增加,除了能夠對氣候產生影響外,還會加劇全球變暖。酸化能夠導致某些海洋生物減少硫化物的釋放,而之前的研究表明,這些硫化物能夠促進雲團的形成,從而給全球降溫。 大氣中的硫大部分來自於海洋,它們可謂是減緩全球變暖的一個「狙擊手」。
  • 「全球變暖」將停止,全球要開始降溫了?專家:氣溫將會下降迅猛
    莫非全球變暖將會停止,會出現全球範圍內的降溫?一、全球變暖導致極寒天氣出現目前,全球變暖這樣的說法或者說結論是確定的,科學家近年來的不斷研究表明,全球變暖是一個大的趨勢,並沒有什麼錯誤。至於全球變暖的原因,基本上可以說是多方面的。比如說,全球人口劇增便是全球變暖的一個原因。
  • 全球變暖導致海水中氧含量下降
    科技日報訊 (記者顧鋼)除了海水變暖和酸化外,海洋中氧氣含量下降也導致海洋生物、化學和物理平衡發生變化。近日,這一結果發表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向馬德裡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遞交的報告中。沒有氧氣就沒有生命,即便是在大海中也一樣。
  • 大氣含氧量:偏高偏低都非好事
    生命呼吸、燃料燃燒和一切氧化過程都需要消耗氧氣,氧氣在全球生物化學循環過程中起著絕對重要作用。如果地球大氣中沒有氧氣,人類就無法生存。那麼,大氣氧氣含量下降會對地球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大氣含氧量是越高越好嗎?  追蹤大氣「氧來源」大氣含氧量也可稱為大氣氧濃度,通俗地講,就是氧氣在空氣中的佔比。
  • Nature警告:全球氣候變暖將造成生物多樣性斷崖式下降
    然而,4月10日的一篇最新 Nature 論文指出,對於大部分動植物來說,全球變暖帶來的急劇變化,會導致其無法快速適應而導致滅絕。模型預測。截至2100年,取決於人類是否達成減排目標,全球生物多樣性有可能出現斷崖式下降。為保護地球生態多樣性,需要建立監控系統,以確定在特定地區,是否越過了臨界點。
  • 全球變暖逆轉海洋1800年冷卻趨勢
    【英國《獨立報》網站8月18日報導】研究表明,人為原因造成的全球變暖已逆轉了過去1800年來的海洋自然冷卻過程。科研人員表示,在地球表面溫度隨著連續火山爆發而冷卻的影響下,海洋溫度在過去2000年中大幅下降。
  • 專家:近50年全球變暖主要由人類活動造成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即將舉行前,組織者希望用這種活動喚起人們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注。  記者:追溯近百年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您認為是以自然因素為主還是以人類活動為主?   丁一匯:近百年的現代氣候變化由自然的氣候波動與人類活動共同造成,而近50年的全球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造成——雖然對這個結論有不同的聲音和爭論,但總體上在科學界達到了共識。正是這種科學的共識導致了國際上政治層面的重大決策,即制定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京都議定書》。
  • 海洋變暖意味著什麼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通過海洋分析數據顯示,2017年是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熱的一年。那麼,這樣的結果是如何得出的?這對人類而言又意味著什麼?記者日前專訪了該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成裡京。
  • 全球變暖原因真相大白,一直是二氧化碳「背鍋」,主要是因為它!
    全球變暖「罪魁禍首」找到了,一直誤解了二氧化碳?它或是「真兇」!地球是人類的唯一的家園,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星球,正是因為地球環境適宜、擁有大量的水資源和氧氣,人類才能在地球上繁衍至今,不斷創造出驚人的高科技。
  • 海洋變暖加速 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
    這個「死亡地帶」就是海洋缺氧區。有研究發現,在過去50年中海洋氧氣水平下降了2%。如果繼續不加控制,到2100年氧氣含量可能減少7%,這將對海洋生物的生存構成極大威脅。  那麼海洋中的氧氣含量為何會減少呢?原因就在於海洋變暖。事實上,溶解氧下降只是海洋變暖造成的諸多後果之一,更加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面。  海洋正在經歷什麼?
  • 水蒸氣是全球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主要影響因素
    」具體來說,該研究小組發現,如果地球變暖1.8攝氏度,每平方米(約110平方英尺)增加的水汽將陷困住額外2瓦的能量。「這一數字聽起來可能不多,但將所有在整個地球表面水蒸氣是俘獲能量算進去,你就會發現,水蒸汽的反饋是非常強大的。它等同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造成的全球變暖效應加強了一倍。」